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果你不同意抽调兵马组建机动部队,那接下来若有战事,多尔衮恐怕多半会直接调你的本旗人马去作战。

这样的话,可能损失更大,更加得不偿失。抗命的话,你这个反对,那个也不同意,保实力的私心太过昭然若揭,恐怕会引起众怒。

这是多尔衮的阳谋,看似削弱各旗实力,但名正言顺。是同意或反对,都将落入他的套中。

阿敏也想到了,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皱起眉头,脸色阴沉下来。

他的镶蓝旗的实力曾经数一数二,可在征讨朝鲜时伤了元气,之后在皇太极的刻意为之下,一直没得到什么补充。

别的旗可能影响不大,可这两千人马一抽,差不多是镶蓝旗近半的兵力,让他如何不心痛。

可要是反对,下一次出战,就是他亲率镶蓝旗的事情。损失可能更大,两千都不一定打得住。

心中暗自叹息,阿敏也权衡了利弊,反对没什么意义,可也说不出同意的话来。

多尔衮心中冷笑,脸上却很平和,说道:“本汗王是以公心示人,省得日后调动某旗人马时,又被指责是挟私报复、故意削弱。”

作为旗主,多铎率先出言赞同道:“汗王此举极好,谁暗藏私心,不肯同心协力共渡时艰,可谓一目了然。征战是我大金国的事,亦是八旗的事,共同出兵作战,理所应当。”

巴喇玛和满达海互相看了一眼,微微点头,觉得这看起来确实公平。以后也不存在推三阻四,怨言满腹的情况了。

随着这哥俩的表态同意,正蓝旗的迈达礼也附和,阿敏和豪格不言声,就表示了默许,此议比较顺利地通过。

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的,多尔衮心情不错,笑着赞扬诸位旗主识大体。又商议了两件小事,此次议政会议才算结束。

要说多尔衮的头脑,比皇太极也不遑多让。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隐忍方面,以忍者神龟还能忍。

老奴死后,诸贝勒夺位时,四大贝勒联手,逼死了他们的母亲—大妃阿巴亥,抢走了本属于他的汗王之位(他一直认为汗王之位是传给他的)。

可他知道年纪还小,战力不着,面对几个成年的哥哥,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他不仅没露出丝毫怀恨在心的言谈举止,反倒是言行禁止,替皇太极忠心卖命,并屡立战功。

等到皇太极暴死,多尔衮不仅年岁大了,而且战功卓着,有了众多的支持者,拥有了争夺皇位的资本,他终于露出了爪牙。

在争夺皇位白热化,为了避免内讧火并,多尔衮退而求其次,扶年幼的顺治登基,却成为实际上的最大权力拥有者——摄政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尔衮弄死了豪格等反对者,权势也不断攀升,最后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的种类也与皇帝等同。

多尔衮还以顺治的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为由,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

可以说,多尔衮除了皇帝的名头以外,与皇帝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不是他行猎时坠马跌伤,然后意外死亡。为他和孝庄铺床叠被的顺治,皇帝之位未必能够保住。

因为,形势已经大不相同。多尔衮权倾朝野,清军也入主中原,资本之雄厚是经得起一场大清洗的。

但现在的多尔衮可谓是生不逢时,和皇太极一样。不管怎么苦心筹谋,却难改一个无奈的事实。

那就是,他们面对的是愈发强大的东江军,以及未卜先知,还能够猛爬科技树的郭大靖。

………………

运去英雄不自由,尽管把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称为英雄,实在是太抬举他们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他们不管怎么折腾,最终的败亡已经注定,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春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军民的全力劳作下,已经完成了大半。

去年虽然也占据了复州的一小部分,但面积不大,且农时已过,只能种植蔬菜之类的作物。

今年则不同,金州、复州,再加上盖州的大部分土地,耕地面积暴涨了一倍有余。如果不是遇到大灾害,收获的粮食足够东江镇军民吃上两三年。

能耕种如此规模的田地,也得益于不断从外采购的大牲口,以及遵化大捷后带回辽东的牲畜。

赶在春耕前,朝廷还从太仆寺和张家口调拔了两千匹战马、五百头耕牛,运到了辽东,这也帮上了大忙。

尽管这些不是无偿的,凭崇祯的小气,还真作价从应发的粮饷中扣除了。

毛文龙和郭大靖只是说个建议,客气一下,可是没想到竟真的是自己出钱买马牛。

好吧,也是难为崇祯皇帝了,光是五六十万的赏功银,恐怕就是砸锅卖钱才凑上的。

“幸好咱们东江镇已经不缺钱粮,只要尽快地获得战马。”郭大靖翻看着最近的情报,对着吐槽不止的刘奇士笑道:“再说,既然是咱们给的建议,皇帝纳善如流,也没什么错嘛!”

刘奇士翻了下眼睛,说道:“面子啊,难道不要面子嘛?”

这才哪到哪啊,崇祯穷得尿血的时候,还向臣子们伸手要捐款呢!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甭管这事儿了,好好练骑兵。你们可是答应过的,最迟在秋天,就能练出万八的飞骑。”

“这没什么大问题。”刘奇士很笃定地说道:“就是再提前点,也能有个五六千飞骑堪用。”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今年可能要打两仗,五六千飞骑也尽够用了。当然,越多越好。”

刘奇士虽然是郭大靖的结拜义兄,但还懂得分寸。郭大靖不说,他也不问,到时候遵令而行就是了。

见郭大靖专心看情报,刘奇士便知机地告辞而去。他是来争取战马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想着能先挑选一下。

郭大靖既然能提供便利,自然不会让结拜大哥失望。现在的飞骑已经分为三营,自然是都想本部人马更强一些。

“三十六家的残部进入了广宁地区放牧休养。”郭大靖在地图上仔细观瞧着,他刚才所说两仗,其中就有打击投金蒙古诸部的设想。

打击敌人的盟友,也是削弱敌人的手段。更何况,蒙古诸部中有战马,有牛羊,都是东江镇需要的生产资料。

锦州、大凌河的关宁军已经退到宁远,这恐怕也是蒙古诸部敢在广宁占地休养的一个原因。

东江军要想袭攻广宁,比较简单的办法是从大辽河入海口永远角凹岸登陆,也就是后世的盘锦港所在地。

唯一可虑的建虏有可能过辽河,从辽沈地区出兵救援。但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河流阻隔,本就是建虏所畏惧的困难。

不急,不急,还要派水师好好勘察一番,以及情报的进一步细致,才好制定具体而细致的作战计划。

郭大靖放下这份情报,又拿起了其它的情报阅看起来。

虎墩兔击败蓟镇外的蒙古诸部后,又向北进发,攻打投靠后金的奈曼、敖汉和阿喇克卓特三部,显然是急于返回辽河套的察哈尔故地。

但以郭大靖对于虎墩兔的了解,只要建虏出兵进攻,这家伙是肯定又要跑的。因为,他基本上已经丧失了与建虏作战的信心。

当然,虎墩兔东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蒙古诸部自相攻伐、吞并,不管是朝廷,还是郭大靖,都是乐见其成。

蓟镇外降金或附金的蒙古诸部遭到打击,也使建虏想要再次绕道入关,失去了重要的补给地,以及很多跟随作战的附庸,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朝鲜的态度也强硬起来,不仅拒绝了建虏购粮的要求,还关闭了互市。虽然还保留着兄弟之盟的名义,但实际上却等于断绝了来往。

可以说,四方封锁的态势再次形成,建虏又回到了老奴将死之时的境地,甚至更加窘迫和困难。

而东江军的发展壮大,也使建虏想再左攻右击,打开不利的局面,变得非常困难。

当然,要平辽灭虏,不能光靠封锁,还要主动出击,不断地消灭其有生力量,攻城拔寨反倒不是太重要了。

袭击赫图阿拉的行动已经势在必行,郭大靖认为在秋收前后是最佳的时机。

建虏在收缩防线的同时,也开始了不断地内迁辽民。这既防止剃头辽人的逃跑,又使东江军谍探的工作变得困难。

在原来建州卫的地域内,就有很多被强迁而来的剃头辽人。袭攻赫图阿拉的作战目的,就又多了一项,解救百姓,充实东江镇的人口。

“看来招揽孙元化是不太可能了。”郭大靖拿着一份朝廷最近的官员任免汇总,苦笑着摇了摇头。

崇祯三年一月,孙元化协助马世龙镇守山海关,三月,加山东按察副使。登莱道王廷试已被罢官,重设的登莱巡抚,十有八九将是孙元化无疑。

虽然有些失望,但郭大靖也不认为影响会有多大。

重火枪基本靠买,轻火枪全部自造,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东江军的需求。至于造炮,除了红夷大炮外,其它的也都多能自产。

至于训练西式炮兵,东江镇的起步更早,现在还有葡人教官在工作。

这样说起来,孙元化反倒是要向东江镇学习。只不过,孙元化造枪炮,能够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这一点是他的优势。

朝堂上的政治风暴果然因袁崇焕而刮起,郭大靖派人在京师散布袁崇焕有斩帅阴谋的谣言,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御史高捷、史褷,以及温体仕、王永光等人,借此交相攻击钱龙锡,指通款谋帅为龙锡罪,且言祖大寿师溃而东,亦由龙锡所挑激。

钱龙锡屡番申辩,又引疾请放归。本来崇祯已经意动,但袁崇焕的供词,却又让钱龙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袁崇焕招认,其与钱龙锡通过信,其中说道:“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易易耳。”

钱龙锡的回信中有“处置慎重”的话,袁崇焕欲议和,钱龙锡的回信则有“酌量”之词。

于是,御史文官交相攻讦,认为钱龙锡是主谋,且军国大事,私自商度,不抗疏发奸,何所逃罪?

崇祯大怒,下旨逮钱龙锡入狱,令群臣议罪。

果然,队友是用来出卖的。郭大靖冷笑着,又带着几分鄙夷,把这份情报扔到了桌上。

袁崇焕现在就象个落水将死之人,拼命的扑腾,抓住一切看似能够救命的东西,也是在把更多的人拖下水。

现在,他已经被打成逆党,既称为党,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次辅钱龙锡、兵部尚书王洽已经入狱,不知还要多少官员与之陪葬。

估计,现在袁崇焕也是彻底清醒了。

他以为已经完全掌控了关宁军,碍于这个原因,朝廷也会酌情处置。但从祖大寿率军东溃,便可以看出,人家关宁军根本没把他这个外来的督师当回事。

可以说,祖大寿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断绝了袁崇焕的生路。花光国储,皇帝的全力支持,你就练出这么一帮无君无国的玩艺儿?

别说皇帝和朝臣受不了,连老百姓都恨得咬牙切齿。

建虏肆虐时,关宁军不动如山;京城危急时,关宁军竟撒腿就跑。一次次的刷新臣民们的认知和底线,袁崇焕岂能不死?

袁崇焕就是想得清楚明白,看得通透无比,也没什么用了。

关宁军从来也不姓袁,要硬按一个姓的话,以前姓“李”,现在应该姓“祖”。祖家将,祖家军,这才比较贴切。

现在谁也救不了袁崇焕,除了崇祯皇帝。但现在皇帝的恼怒,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

他不仅要杀袁崇焕,这个自己付出了全部,却辜负了自己期望的大言不惭、欺骗自己的家伙。

他更要为自己找补,钱龙锡、王洽等人就是替罪羊,为自己瞎眼选错人而作出掩饰。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