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万岁爷,除了报捷文书,郭副帅还有作战方略和地图呈上,请万岁御览。”孙如海初时的紧张和惶恐少了一些,脑子也更灵活。

崇祯笑着颌首,吴承恩知趣地也没斥责孙如海失礼,上前接过转呈。

建虏在京城周边肆虐,皇帝心中郁闷愤怒的同时,也希望某位臣子呈上一份可行性报告。

比如什么时候才能打退建虏?除了被动防守外,还有没有别的计划?

可惜,包括他曾经最信任的袁督师在内,都是一问三不知,就等着建虏抢够了自己退去。

而郭大靖呈上的作战方略,则适时地填补了皇帝的遗憾和不满。

很好,终于有人能慰籍朕心,拿出一份可行的行动计划了。

崇祯翻阅着作战方略,看得很认真。郭大靖也写得详细,还附上了简单的示意图。

喜峰口、三屯营、遵化、石门、蓟门、通州……这是建虏绕道入关,并逼近京师所走的道路。

如果建虏要退到关外,除了原路返回外,就要从京师向北,通过昌平、顺义、密云,从居庸关或古北口出关。

这不仅要在大明境内多走几百里的路,出关之后还要绕个大远,边墙外也是燕山屏立、峰峦叠嶂,道路十分难行。

现在,建虏还未彻底击败虎墩兔,从古北口或居庸关出关,还要担心虎墩兔率部袭击。

即便这些困难都能克服,建虏走的是弓背路,郭大靖如果得到朝廷的支持,可以就近从喜峰口出关,继续切断建虏的退路。

而且,这可能不是东江军的独自行动,正在赶向京师的勤王军,以及山海关等各城的守城明军,也会参与其中,兵力更加雄厚,建虏更难抵挡。

所以,郭大靖认为皇太极综合各项考虑,多半还是要走遵化,从喜峰口、大安口或马兰峪出关。

郭大靖在书信中为崇祯皇帝分析得细致透彻,并建议皇帝下旨,命蓟辽总督刘策把蓟门守军撤至密云,待建虏过了蓟门后,再收复固守。

名为诱敌深入,可实际上是郭大靖根本不相信明军能够守住蓟门,白白地给建虏送人头。

“……万岁英明神武,待建虏撤退时,必然会派大军蹑踪衔尾。不即不离,令建虏如芒刺在背……末将在遵化严阵以待,大军于后掩杀,破敌必矣!”

崇祯频频点头,对郭大靖的方略深以为然。

没错,朕就是这么英明神武,早已经想到了要派大军尾追,与东江军前后夹击,于遵化尽歼建虏。

对于崇祯这种自以为是的军盲,郭大靖不得不分析到位,以免其得意忘形之下,胡乱地指挥。

如果不是他逼着众将强行出战,要挽回些颜面,和可怜的自尊心,满桂、孙祖寿等也不会战死。

各部明军更是伤亡惨重,再无敢战之心、追击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建虏大摇大摆地退出关墙。

当然,郭大靖也只是尽力而已。能不能让明军少死伤,还要看崇祯的脑袋是不是真的进水。

如果崇祯依然是个糊涂虫,那就凭东江军一己之力,与建虏决战也有胜算。

为了麻痹皇太极,郭大靖故意只报万余精兵。而原来想着打辽镇的旗号,可两军的武器装备和战力,差距很大,估计是瞒不过去。

而在方略最后,郭大靖也不忘再给袁崇焕来记背刺。

“……建虏大饥荒,无粮自毙,靠哈喇沁诸部从宁远贩卖,暂时续命而已。此次入寇,若不能劫掠到人口牲畜、粮草物资,即便侥幸逃还,亦是亡无日矣!”

崇祯不由得暗中咬牙,对袁崇焕愈发生出恨意。

该死的袁崇焕,口口声声说哈喇沁诸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还什么“指天说誓,必不忘中国”,是愚蠢透顶,还是另有所谋?

建虏陷入大饥荒,本无力绕道入关,全是袁崇焕借哈喇沁诸部贩粮与建虏,哈喇沁部并为建虏储粮,才有如今之祸事。

重新收拾了下情绪,崇祯命人传召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总兵,准备依据新形势,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崇祯并未摒退孙如海,有些情况,可能满桂等人会询问和确认。他也想从孙如海口中,了解一些东江军的作战经过。

孙如海也不是那么紧张了,也看出皇帝不懂行军打仗,讲起作战经过,也不是那么拘束。

“用火药车炸开城门,很好的办法。”崇祯听得津津有味,微笑着说道:“朕早就听说东江军的火器犀利,才能够屡败建虏。”

孙如海躬身说道:“武器装备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士兵的战斗意志。在激烈交战的血腥战场,能够心不慌、手不抖,还要敢于拼命,才能打败凶悍的建虏。”

“这也有道理。”崇祯点了点头,说道:“武器相同,新兵和老兵也有很大的差别,说的就是战斗意志吧!”

孙如海也不想说得太详细,郭大靖已经交代过,说个皮毛即可,太过深究,容易暴露皇帝是个外行的事实。

“这次解送的首级,有两个应该是汉人的吧?”崇祯随口问道:“一个叫李思忠,另一个叫范文程。”

孙如海如实答道:“回万岁,李思忠和范文程都是留守遵化的汉官,李思忠是游击,范文程是生员。”

“只是一个生员?!”崇祯稍显惊疑,不明白为何把他的人头带来,难道没有更高级别的建虏了?

孙如海说道:“这个范文程的祖上据说是宋朝名臣范仲淹,但却主动投靠建虏,为皇太极所信任,为其出谋划策。”

停顿了一下,孙如海继续说道:“郭副帅最恨此等汉奸,除范文程外,还有李永芳、罗绣锦、宁完我等人列于名单,活擒要千刀万剐,战场斩杀亦要枭首示众。”

“原来如此。”崇祯这下明白了,颌首道:“汉奸至为可恨,合该有此下场,以儆效尤。”

范文程的官职不大,但祖上是名人,又是皇太极的军师,价值一下子就凸显出来,被解送京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崇祯喝着茶水,突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开口问道:“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辽镇和东江镇应该是一样的政策,但效果却为何差别很大?”

东江军这几年来的风头很劲,只是从战绩来说,已经完全超过了崇祯倾全国财力支持的关宁军。

而关宁军的擅自逃窜,也确实伤了崇祯的心,对袁崇焕平辽方略产生了疑虑。

特别是“以辽人守辽土”,东江军为何能够屡战屡胜,关宁军为何又畏敌如虎,崇祯很想知道。

孙如海躬身道:“回万岁,毛帅和郭副帅都认为辽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军兴之后逃出辽东战地的,一种是饱受建虏荼毒,家破人亡、亲人亡故的。”

崇祯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料到这个小旗官竟然也能回答出来,不由得注目倾听。

“军兴后由辽西逃出的辽人,心胆俱丧,闻建虏之名而恐惧股栗,这些辽人在辽镇中居多。东江军收拢的辽人,则是与建虏有深仇大恨,无时不想报仇雪恨,是以能拼命死战,不畏建虏……”

崇祯的眼睛亮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怎么没想到。

还有那些大臣也没提醒,袁崇焕更是不知关窍,还为此举措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嗯,嗯,学到了,学到了呀!谁以后再敢用这话来诓朕,朕就详细问明,让他们无地自容。

在崇祯看来,与这个小旗官的言谈之中,可谓是获益匪浅。一个小旗官都有此见识,若是郭大靖,应该更能为朕解惑释疑。

“赏,前来报捷的都有赏赐。”崇祯心胸为之一畅,建虏入寇京师以来,整日的愁闷积郁,今日才算是龙颜大悦。

王承恩痛快地应承着,皇爷心情大好,他们这些宫人,也不必再战战兢兢,唯恐因小事而触怒挨罚。

孙如海跪倒谢恩,被宫人安排到偏殿,等各位总兵前来军议,可能会向他咨询一些情况。

………………

建虏在良乡、固安劫掠之后,听闻关宁军溃逃,皇太极率军再次杀回京城。

行到卢沟桥时,从遵化逃脱的参将英俄尔岱辗转赶到军中,向皇太极报告了遵化失守的坏消息。

“不是辽镇,他们没这样的战力。”皇太极详细询问了作战经过后,摇着头,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应是东江军一部。”

代善皱起了眉头,沉声道:“若是东江军跨海而来,且断我军退路,形势就大坏了。”

莽古尔泰却有些不以为然,原来的谨慎小心,已经被纵横无敌、劫掠财帛无数所全部打消。

“东江军,嘿嘿,不过是数千人马,何惧之有?”莽古尔泰撇着嘴,略有些鄙夷地看了代善一眼。

象他这般猖狂嚣张的,差不多是大多数建虏的心理。

长驱千里,战无不胜,所遇明军的战斗力皆是渣渣。敢于主动进攻的明军几乎没有,一两千建虏便能打败近万明军,让建虏是愈发的骄狂。

皇太极笑了笑,转向其他贝勒将领,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当然,己军现在的精神状态,让他感到很满意。

同时,因为作战的顺利,劫掠的丰厚,皇太极的威望也得到了提升。连代善和莽古尔泰,也没了怨言,服从号令,很是积极。

“跨海远征,东江军能出动的人马,最多不过万余。”多尔衮开口说道:“且还是轻装而来,无法携带很多的重武器。”

阿巴亥嘿然一笑,说道:“说不定,这是重创东江军的好机会。虽说是在明国境内,可东江军怕是要孤军奋战,指望不上友军相助吧?”

阿济格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东江军若和其他明军联手作战,怕是败得更快、更惨。”

战场上友军的临阵脱逃,或是不堪一击,肯定会对战局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导致惨败也不意外。

建虏分析得很到位,郭大靖也早有预防措施,与建虏决战只靠东江军。所谓的友军,不添乱就是最好了。

皇太极缓缓说道:“东江军袭取遵化,必然是想着倚城而战,发挥其防御的优势。而我军不仅要安然退出边墙,还要把缴获的粮食物资也运回去。”

说着,他拍了拍桌案上的地图,朗声道:“既如此,我军便原路回师,横扫所有敢于阻挡我们的障碍。”

利用劫掠来渡过大饥荒,本来就是皇太极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

现在,尽管后路被断,但皇太极还是有信心,凭着高昂的士气,能够打通道路回师。

对于遵化的失守,皇太极之前其实也想过这种可能。

毕竟,那里只留了五百披甲兵、三百无甲兵,兵力十分薄弱。可惜,建州勇士的凶悍,范文程的智谋,也不能保遵化不失。

在皇太极看来,这也是一个意外。东江军竟然能够跨海远袭,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就凭万余人马,就能阻挡住我军归师的通路吗?

皇太极对于东江军确实有忌惮,但还不到望风而逃的地步。甚至于,对阿巴亥等人的说法也有那么点赞同,认为是一次打击东江军的机会。

东江军靠的什么屡次取胜,火器犀利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红夷大炮,以及那种射程更远的火炮。

跨海远袭不会携带笨重火炮,或者是只有少量随行,这就等于让东江军的战力降低了一半。

再有一点,东江军没有太多的时间构筑坚固的工事。在旅顺堡、南关的挫败,与东江军的完备工事也有很大关系。

皇太极的目光移注到地图上,与郭大靖所分析判断的一样,他也在权衡利弊。终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沿着原路班师。

这是最能达成此次行动的战略目的的选择,绕路出古北口,只是军队还好。可粮草物资呢,人口牲畜呢,金银财帛呢,不运回辽东,怎么渡过大饥荒?

其实,皇太极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他哪里知道,严格地说,郭大靖已经惦记了数年之久,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准备,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就憋着在这一次重创,甚至是打垮建虏呢!

7017k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