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场在内地的大作战,本来应该是不愁补给,到处都是友军相助,可跨海远袭的东江军,却形同是孤军奋战。

但令人遗憾,甚至是悲哀的,恰恰因为这是事实。谁能相助,谁又能帮得上,放眼京畿地区的明军,还真是没有。

准确地说,不是没有,而是指望不上。凭他们渣一般的战斗力,郭大靖不敢用,也用不起。

哪怕是袁崇焕所率领的关宁铁骑,郭大靖也是同样的态度,敬而远之。

你想用,或者是能用,甚至是真的敢用。可用起来绝对不能放心,反倒会打乱本来的布署和计划。

你安排这些友军守左翼,溃败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助力不大,祸患不小,有如拿着一把易碎的兵器打架,还得小心翼翼别与对手的武器磕碰。

所以,不指望,也不使用,才是让人最放心的。就依据本身的兵力和战力来制定计划,来指挥作战,战果不管大小,也是最有把握。

“建虏入关,遵化是退路,蓟州则是前阻,是必须要拿下的。”毛文龙伸手点了点,轻轻摇头,“本帅不认为凭蓟州守军,能够抵挡住建虏。”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若此,我军亦不会分兵袭取。建虏若退出关外,就让他们绕道从古北口而逃吧!”

毛文龙深以为然,在判断中,远征部队与建虏差不多是势均力敌。分兵则是兵家大忌,处处想要,却又处处得不到。

他当然不知道,建虏入关后并未强攻蓟州,而是从袁督师的眼皮子底下诡异地偷越而过。

可即便如此,建虏在遵化受挫,要从蓟州、密云走古北口,守军也是无法挡住的。

“我军登陆后,不张东江军的旗帜,而是冒充山海关的明军,袭取遵化后,构筑工事,以逸待劳,迎击建虏。”郭大靖看向毛文龙,征询的意味明显。

毛文龙明白郭大靖的意思,就是让建虏产生轻敌之心,抱着能轻松夺回遵化的心思,沿原路撤退出关。

东江军的倚坚防守,已经让建虏吃尽了苦头。为了不使其另转它路,有足够的警惕和准备,隐藏旗号和实力,是最好的办法。

“此议甚好。”毛文龙微笑颌首,说道:“还有让飞骑营假扮建虏,也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化装奇袭遵化,应该是登陆之初,飞骑和枪骑兵的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遵化,为构筑工事等各项准备提供充足的时间。

甚至于,飞骑还可以化装成建虏,袭击零散的、小股的敌人。

其实,这都是小伎俩,主要的作战计划也不复杂。跨海远征,登陆后抄袭遵化,以逸待劳迎战建虏,迫使其绕远路逃出关。

越是复杂的作战计划,胃口越是大,在实战中就越容易出现纰漏。

与机械差不多的道理,越是精密,就越容易损坏,哪怕是一个小零件的问题,也会导致整台机器的停转。

所以,“勤王”计划屡经修改、简化,终于是确定下来。尽管在实施中可能会根据实际形势有小调整,但总体上的原则和框架,则是不变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毛文龙轻松地坐了下来,伸手向郭大靖示意了一下,端起茶杯,慢慢地喝着。

郭大靖坐进椅中,也觉得身上松快,笑着说道:“大帅之智赛过诸葛之亮,运筹帷幄之中,亦能决胜千里之外。”

毛文龙嗔道:“要不是本帅老了,就冲你敢调皮,也要踢你两脚。”

郭大靖呵呵笑道:“大帅哪里老了,末将看比前几年,还要身强体壮呢!”

毛文龙也笑了,摆手道:“身强体壮倒是说不上,可这身上的肉倒是没少长。”

停顿了一下,他收起笑容,郑重地说道:“据最新的情报,建虏已开始抽调人马,每牛录出甲兵二十人……”

努尔哈赤时代,每牛录三百丁,平均有披甲一百多,到了皇太极手里,牛录的丁数略有缩减,定额为每牛录六十甲。

但其中有的牛录多,有的牛录要少一些,总的原则上是三丁披一甲。而其他牛录甲即便有余,亦不许补不足。

现在,八旗共有牛录接近三百个,也就是说,能够再调集披甲六千左右。

再加上不披甲的余丁随行作为劳役、民工、差夫,以及可能从八旗常备军中抽调的人马,总兵力应该在两万上下。

这样计算的话,即便有蒙古诸部出动的兵力,三万左右已经是极限。

“经过这几年的作战,建虏在人力上已经捉襟见肘。勉强能够凑足六万人马,已经是极限了。”

郭大靖深以为然,认为这才是皇太极入寇京畿的真实兵力。他带三分之一绕道入关,三分之二的人马留守老巢。

或许,在最后发动的时候还会有些小的调整,但皇太极所能带走的兵力,只可能更少,却不可能增加。

也就是说,他所率领的部队,在人数上与建虏是基本相当的。这使得他的信心更增,胜算更大。

而当时还没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满人就算兵民不分,在实际上,也没有了太大的发展潜力。

其实,从历史记载中,也可以约略窥见建虏入关的兵力不是很多。

比如遵化这样的咽喉要地,皇太极只留“甲兵五百,无甲兵三百”,一共八百人守城。

再比如广渠门之战,“莽古尔泰等……止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见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兵二万,屯沙窝门外。”

建虏的兵力捉襟见肘,在史料记载中并不显见。什么号称十万,什么倾巢而出,完全是扯淡。

从目前的情报来看,与毛文龙和郭大靖的分析判断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原定的跨海勤王的部队,不需大的调整。

而几年来建虏屡遭失败的恶果,正在显现出来。本来就人力缺乏,士兵的损失,很难得到及时的补充。

就算能够补充,那也要放宽范围,也就是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丁都要动员,在战力上也会呈下降趋势。

郭大靖知道得清清楚楚,满清能够窃据华夏,靠的可不是满八旗,而是成千上万屈膝投靠的汉兵。

如果让皇太极建起蒙八旗、汉八旗,灭虏平辽的进程又要被拖延下去。只要“勤王”行动大获全胜,皇太极也没有了这个机会。

“只要成功地阻止建虏劫掠到人口和钱财物资,他们就支撑不了几年了。”郭大靖吐出一口长气,“要说五年平辽,那只能看咱们东江镇了。”

毛文龙捋须点头,缓缓说道:“本帅,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胜负的天平已经悄然倾斜,数年来,东江镇的人口持续增长,兵力不断扩充,资源日益稳定,武器装备也上了一个台阶。

反观建虏,虽然名义上征服了朝鲜,击败了虎墩兔,打破了被围困封锁的局面,但随着东江镇的崛起,又把这些成果都吞噬回去。

这场大饥荒,如果不能渡过,建虏的大幅衰落便不可避免,与东江镇的对峙抗衡更将落于下风。

胜利的曙光,确实已经出现,接下来的“勤王”行动则将把这光散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看到。

两人相视而笑,那是宏图大志有望完成的欣慰,那是希望之火照耀心中的喜悦。

…………………

辽阳。

皇太极在侍卫的保护和几个高层官员的陪同下,正走在城墙上,视察着城池的防务。

绕道入关的计划已经制定,准备工作也将在九月完成,皇太极没有公开在政务会上提出,而是以征讨虎墩兔的名义调兵遣将。

可东江镇在辽南的稳固,以及战力的提升,最令皇太极感到忌惮,并为此做了周密的防范和布署。

“城墙已经修缮完毕,环城壕沟也有三道。”喀尔塔伸手伸着城上的火炮说道:“火炮也全部安放,就是火药的数量不是很充足。”

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本汗王知道了,会派人去解决。”

硝磺是军用物资,辽东并不出产,但建虏在得到红夷大炮后,却并不是很缺乏。

原因很简单,大明有汉奸,里通外国,走私给建虏各种物资,对大明的灭亡,可谓是功不可没。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条件。要等到皇太极第二次征讨虎墩兔,彻底解决了林丹汗,基本上控制了关外草原之后。

所以,现在的建虏想要有充足的火药是相当困难的。皇太极这么说,也不过是敷衍,稳定军心罢了。

为了绕道入关,皇太极留下三分之二的兵力,依然不放心,又再次收缩了防线。

辽南,建虏放弃了海州,以鞍山驿堡为前哨,固守辽阳;

辽东,秀岩、凤城也要弃守,退守至通远堡和连山关,以及草河堡和孤山堡。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建虏重新组织了内缩的防线,把最重要的辽沈及赫图阿拉围在里面。

一是集中兵力,固守更少的据点,弥补兵力的不足,并保证核心统治区的安全;其次则还有诱敌深入,再伺机反攻的意图。

反正后金就那么多人口,占的地方再大,也无法充分利用,反倒容易露出破绽,为敌所乘。

以退为进,其实也是相当冷静明智的谋略。如果东江军贪图土地,分兵占领,便有中计之嫌,可能陷入与建虏相似的两难境地。

本来兵力就不是很多,占了那么多地方也很难稳固地守住。既不能稳固,移民并屯垦耕种,就有可能是为建虏作嫁衣。

而这和郭大靖主张弃守锦州、大凌河等城,是差不多的思路。

皇太极的重新布署则是窥到了东江军的弱点,那就是骑兵少,多为步兵,机动能力有限。

一旦东江军既分兵,又过于深入陆地,失去了水师的优势,在建虏铁骑的穿插迂回、纵横分割的攻袭下,遭受惨败也不意外。

济尔哈朗陪在皇太极身边,心情却并不轻松。他已经被内定为留守辽沈的全权指挥,甚至连阿敏,也要听他的命令。

但目前统治区的形势,却让他感到重任在肩,异常的沉重。

大量剃头辽人拼命地逃亡,更有大量的盗抢事件,如果在年底还不能解决粮食物资的问题,连满人的吃喝都会成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崩溃。

“敌人若来进攻,从金州到辽阳,数百里的运粮,就非易事。”皇太极的话打断了济尔哈朗的思绪。

指点着城外的壕沟工事,皇太极还在发表着议论,“攻防之势易手,东江军还有何可恃?”

济尔哈朗暗自翻了下眼睛,想起数月前的镇江之役。东江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攻克镇江,还伏击了凤城的援军。

只在今年,南关之战,镇江堡之役,建虏便死伤了上万人,这绝对是伤筋动骨的损失和伤害。

尽管满人号称是不分兵民,皆可上马骑射。但动员后的补充,就不得不放宽限制。而年龄大的,在体力上自然是比不上年轻人。

“汗王。”喀尔塔信心满满,说道:“不等敌人兵临城下,奴才率数千铁骑,便能在路上击败他们,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皇太极哼了一声,对喀尔塔的旺盛斗志却是极为不满,冷声道:“诱敌深入,倚城坚守,对敌策略已定,你却轻言浪战,知罪吗?”

喀尔塔赶忙躬身请罪,“奴才知罪,请汗王责罚。”

皇太极沉着脸摆了摆手,不愿意答理这个亲信手下,心中却在犹豫,该不该让这个家伙留守辽阳。

绕道入关、劫掠而归,现在是皇太极最迫切要达到的目的。这不仅是渡过大饥荒的唯一办法,还是稳固汗位的有力手段。

而对于东江军,在他亲率人马出征的时间里,不求战胜,只要能保护好老巢,不被其攻破,就已经令他满意了。

镇江战役,东江军的攻坚拔寨,给皇太极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才是他所希望的。

7017k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