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自西安出发,一路势如破竹进军神速,天兵神将似的攻到了京城。
十九日凌晨,内城里的陈修远已经准备妥当,和队员们做好了最后的战斗动员。
凌晨时分,闯军已经有少部分攻进内城,陈修远准备动手出发,带领队员潜入皇城,解救崇祯或者皇子。
陈修远也明白,明朝已经从根上烂了,真是崇祯到了南京,也未必能延续大明的江山,但起码不会如历史上的弘光朝,起码会多争取几年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皇城内早已经大乱,城门也早就被太监们关闭。留葛奉义等带人在外接应,陈修远带着王春来拿着绳索来到了皇城东墙,十几来条绳索带有飞勾挂在城墙上,三百多队员陆续登上了城墙,翻进了皇城。
朱由检已经不在信任京营兵将,皇城都太监守卫,白天太监还是忠于职守的,到了晚上听说闯军进了内城,就彻底乱了,纷纷四散奔逃,还有的浑水摸鱼偷盗着皇宫里值钱的宝贝。陈修远兵分两路,一百人前去控制东安门,剩下的人跟他前往皇城内的紫禁城。
陈修远带人先到了乾清宫,乾清宫内已经没有了崇祯的踪影,陈修远心里一惊,不好来晚了!此时,十几个太监和两三个宫女,正在宫里面抢夺财物,还因为相中同一个器件发生了打斗。
看到如此情形,陈修远火冒三丈,扭脸对着王春来说道:
“春来,把他们清理了!”
王春来一进来就看这些阉人不顺眼了,有了陈修远的话,只见王春来首当其冲,第一个冲上去,挥着军刀就砍了过去,立时一个太监尖叫着倒了下去,身后的队员们也是一拥而上,不大会儿倒下了一片,距离稍远的太监侥幸躲过,抱着抢到的金银物件四散逃去。
几个受了惊吓宫女,战战兢兢的呆在了地上,一动不敢动,此刻陈修远才发现,地上还有两个幼女的尸体,但他记得后世记载,崇祯在黎明时分逼迫皇后自杀,然后砍杀了女儿,安排人送走皇子,然后拿着三眼充迎击闯军,最后才上了煤山。
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两个女孩子尸体,陈修远问瘫坐在一旁的宫女道:
“这可是公主?”
宫女们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回大王的话!这是昭仁公主和长女长平公主!”
自己猜的不错,的确是崇祯的女儿,其中长平被砍断了手臂。
“你们照顾好公主!”
陈修远无脑的说了一句,就带人赶紧寻找崇祯,还有太子、平王和定王。
现在皇宫里面太监、宫女四处逃散,到处陈修远也是急昏了头,鬼使神差的来到了距离最近的坤宁宫,想着也许崇祯和皇后在一起。
到了坤宁宫,陆猛带人驱散了偷拿财物的太监,宫内已经是凌乱不堪,几个忠心的宫女跪在地上,小声的哭泣着,宫女的前方,陈修远发现了悬在房梁上的周皇后。
周皇后为人忠厚谨慎,性格也温顺,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与丈夫崇祯皇帝夫妇一体,共同患难。
大明朝交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时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内部有风起云涌的流贼叛乱,外部有关外兴起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
朱由检也真的是明朝难得一见的勤奋皇帝,每天兢兢业业的工作,希望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
不过陈修远知道,朱由检最大的“功劳”也只能说上勤奋了。
明朝末期官场贪污腐败严重,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对内镇压叛乱,对外防守用兵,都需要钱。所以崇祯皇帝很是节俭,龙袍都是多年前的,都已经打了补丁,周皇后也是在后宫勤俭节约,努力起表率作用,生活非常的节俭。
这周皇后十几年的皇后生涯中,只是在生日的时候看过两次戏曲,平时从来不观歌舞。
在赏赐入宫进谏命妇时从不胡乱赏赐,一切都按规矩来。前来觐见的宫眷都穿着绸缎做的靴子,而周皇后平时只穿棉靴,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李自成的大军日益逼近的时候,朱由检再也拿不出钱来发军饷保卫北京城了。
无奈的朱由检只好向满朝文武,以及皇亲国戚们募捐,让他们捐钱充作军饷。周皇后的父亲周奎作为国丈理应起带头作用,但是周奎却一直哭穷,说自己没钱,死活不肯捐。
周皇后知道这件事之后,找到父亲训斥了一番,当年的周奎不过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是因为女儿嫁入皇家,他才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这周奎极为贪财,家中累积的财富不计其数却极为吝啬,正儿八经的铁公鸡,国难当头都不愿意拿出钱来共渡国难。
周皇后对于这个父亲实在是感到无奈,只好掏出五千两银子给父亲,让他捐出去给朝廷助饷,起个好的带头作用。
谁知道这位国丈竟然私吞了两千两,只捐出去了三千两,连这种钱都能算计,这种人真的是没救了。
深明大义,勤俭持家,贤德温顺,在国破家亡之际,选择自杀保全名节。
陈修远看着地上哭泣的宫女,又看看还悬在房梁上的周皇后,心里面有些难过。
“这可是周皇后?”
一个胆子大的宫女,怒目而视忍着悲痛说道:
“娘娘已经升天了,你们还要做什么!”
看着出这宫女对于皇后忠心耿耿,把陈修远当成了闯军,让为崇祯逼死周皇后,但闯军要付主要责任,现在周皇后仙逝,所以回话带着质问。
陈修远一时间被问住了,愣了一愣后说道:
“你们把皇后放下来吧!让她走的舒服点。”
对于周皇后,陈修远还是非常敬佩的,心里盘算着,如果能把周皇后搭救出去,然后再解救出一个皇子,那么后来的局面就好多了,按封建思想制度,崇祯殡天她是太后,效仿宣宗孙皇后,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一切已经为时已晚,暗自神伤片刻,陈修远赶紧寻找太子。
故宫有大小院落九十多座,宫殿房屋近千间,寻找太子和永王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修远带人在皇宫内,四处奔波寻找,但怎么没有发现太子和其他皇子的踪迹。
看看天色马上就要天亮了,远处已经传来了闯军攻打皇城的声音,皇城虽然高大坚固,但外无援兵内无人手,城破是迟早的事。
陈修远决定不再漫无目的的寻找,就带人出了宫,径直朝煤山方向,边走边找崇祯和太子的去向,准备在煤山等着崇祯皇帝朱由检。
而朱由检赐死自己的皇后和嫔妃,砍杀了自己的女儿,看着自己的儿子不忍下手,于是就安排太监护着太子离开,朱由检让三个儿子出宫躲藏,指定皇太子去成国公的府上,定王去嘉定侯府,永王去田皇亲府。
安排好一切后,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亲信太监们带走,已经疯癫发狂的朱由检,领着王承恩出了大殿,也不知哪里来了力气,在皇城的四个城门都跑了一圈,呵斥着太监们坚守岗位。
陈修远带着二百来人往北走,皇城南北长六里,东西长五里,内有太庙、社稷坛、祭祀设施,还有皇家园林等,二百多人穿行之间,地形路途皆是不熟,就算是画了图形,也不免走弯路。
部队七拐八拐的穿过御花园,快要到了煤山脚下时,遇到了一伙逃跑的太监。
此时天色已亮,这伙太监看到陈修远他们,二百多人的队伍,手里头都攥着钢刀,又都是穿着一水黑色的短装,每个人手臂上还缠着一个红色的布条。
太监们知道,宫里面没有这样的禁军,以为遇到闯军的人马,顿时间一阵子的慌乱,面色十分的紧张害怕。
“皇帝和皇子去哪儿了?”
太监们被保安队拦截下来,王春来上前劈头盖脸的就询问了一句。
这些太监被保安队围着,听到陈修远他们询问皇上和皇子的去向,心里十分的害怕更加的恐惧半天没有回音。
王春来一看没人回话,愤怒的吼道:
“活的不耐烦了!快说!”
看到王春来暴躁起来,其中一个年长者才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回大王的话,我们是浣衣局奴才,不曾随驾更不知道皇上去哪儿了!”
说完,这太监和其他人一样,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王春来等人。
王春来也不管他们,回头看见陈修远正手拿着地图,迎着陆猛的火把光线,仔细的看着提前准备好的皇城地图。
王春来又对着这些太监们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回大王的话,此处是御花园,再往那边就是北门。”
陈修远也听到了太监的回答,听到是御花园北面,陈修远大喘一口气,方向是走对了,没有走太多的冤枉路,虽说有时候和保安队一起训练,但也就是早上跑一跑,在皇宫里折腾了半夜,陈修远的体能就明显跟不上了,喘着粗气坐在一个石凳子上。
一路而来,遇到太多太多这样的太监了,三五成群结伙搭伴的四散逃命,陈修远也没有难为他们,准备放这些太监离开,当太监们刚走了几步,忽然从皇宫南面传过来钟声,乱糟糟的皇城内,好像突然静了下来。
陈修远赶紧又叫停了这伙太监,问他们道:
“都站住!……这钟声是怎么回事儿?”
感觉刚刚要逃离魔爪,又被闯军喊住,几个太监们更加紧张了,听到是问钟声,那个年长的太监,回头望了一下身边的一个太监,然后低着头说道:
“回大王的话,是皇上下旨鸣钟,百官上朝。”
陈修远心道:这么说朱由检还在皇宫里,没有犹豫,陈修远立即放行了这些太监,带人又往回走,赶往太和殿。
陈修远的这一决定,彻底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大明的正统皇太子擦肩而过,因为这群人里面就有太子朱慈炯,正被这几个太监护送,到宫外成国公府上。
陈修远赶到了太和殿,没有找到朱由检,和朱由检正好相背而行。
此刻的朱由检心如死灰,半个小时前,他让王承恩撞响上朝的钟声,希望有大臣可以与他同舟共济,但上朝时间已过,大殿内却空无一人。
朱由检带着亲信太监王承恩,踉踉跄跄地奔出了神武门,一路朝北走来到了煤山下,两个人步履蹒跚的爬上了的煤山。
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这里曾是他检阅内操之处,也是京城的制高点。
这些日子,他曾几次登到山顶观察四周城守的形势。
此时:青山憔悴损,烽火乱成堆。眼前的一切,分明就是一幅血染江山的画,而他不过成了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他觉得自己像一棵草灰那样空灵悲伤,灵魂疲惫而松弛。
在自杀前,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下血书: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是他最后一次把罪责推给别人,把面子留给自己,连死都死得为难,这才是真正的绝望。
之后他摘掉皇冠,用头发遮住脸,表示无言面对列祖列宗。
又脱掉一只鞋,不愿入地见因灾祸而惨死的明朝百姓。最后踩着王承恩的背,在歪脖树上自缢身亡。
朱由检死后,王承恩对着他的尸体磕了三个响头,旋即在旁边树上自缢殉国。
从御花园北头,到皇城南头的太和殿,足有三里多地,又不是直通路,要在各个宫殿间小道通过,七拐八弯的,等陈修远领着人快速到了太和殿,已经没有了朱由检的身影,陈修远心里的那个气啊!
抓到太和殿的一个太监询问,得知朱由检已经离开,朝西边走了,陈修远不再追赶,而是准备原路返回,毕竟刚刚走的路熟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