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经常参加才子们的论谈,看朝廷邸报,所以知道这些。
但如陈修远所说,朝廷所需的钱粮从哪里来呢?随说道:
“如陈公子所言,朝廷需要钱粮,钱粮何来?”
这一问,把陈修远问住了,他本来想说,万历年间也发生过旱灾,又经历了黄河水患,但是依然有钱粮进行三大征,而且取得了很大的功绩。
万历时的钱粮从哪里来的呢,只是开征了商税和矿税。
天启初年,东林党人高攀龙在《上罢商税揭》中,大力诋毁商税,他说:收了商税,商人就会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商品,人民利益就会受损。现在市场上物价很贵,就是因为商税。因此应该停止商税。
这段话的逻辑比较幼稚。 “税收会增加经济成本”在任何税种中都会存在,并不是只有商税如此。收农业税会提高农民的种地成本,会让粮食涨价;收盐税也提高食盐的成本,让食盐涨价;海关收税会提高进口产品成本,让进口货涨价;要是按照高攀龙的逻辑,政府不仅不能收商税,任何税都不能收,为了不让物价上涨,政府官员和军队就应该天天喝西北风。
高攀龙和顾宪成是东林党两大精神领袖,东林书院就是他们俩创办的,天天给学生们讲课,灌输东林党的思想理论。
结果高老师自己关于商业和税收的关系,就研究到这个理论水平,实在是令人可笑。
这说明他从来没花过心思认真思考怎么发展工商业,不过是拿着保护商业的幌子,信口开河,以抗拒朝廷收税罢了。
明朝财政不只是被商税收少了拖垮的,东林党商税不让多征、矿税不让多征、盐税不让多征、茶税不让多征、海关税不让多征、农业税也不让多征,而且还有巨大的免税集团。
所以明朝最后中央财政完全崩溃,没钱救灾、没钱打仗、没钱安抚农民起义军、没钱给士兵发工资,缺的不仅是商税,而是什么税都缺,没一样税收齐全过。
但这些不能现在说,如果现在说了,这些个东林党的孝子贤孙们,还不把陈修远的皮给扒了。
看到陈修远无语,李香君又似坏笑般诘问道:
“据奴家所知,朝廷的国库来自对百姓的税收。现如今,辽饷、剿饷、练饷,这三样属于正常税负之外的加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无疑竭泽而渔,依陈公子的逻辑,缺钱粮,只好加税赋,等百姓一贫如洗,流浪乞活,岂不是有更多人变成流民,被迫参与民变?”
李香君小时候经过贫苦生活,也是反对对百姓加税。她反问陈修远后,自己也感到,此事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她一双明眸注视着陈修远,等着陈修远的解释,陈修远也望着聪慧的李香君,莫名的一声叹息。
“唉!”
这一声中,心细如丝的李香君,感觉到了陈修远的难言之隐。
转而,陈修远说道:
“钱粮何来?在下倒愿意为国出资,不知大家是否愿意?”
大家心想,你散尽家财为国为民,我们要尽力吹捧唱贺,至于自己吗?这是个艰难的选择!
看着这些平日里,满嘴的仁义道德,冠冕堂皇的江南才子,陈修远有意难为他们,紧接着陈修远道:
“素问江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下出一上联,凡有今日能对出下联者,本人愿出白银一万量捐献朝廷。”
这就是要摆擂台了,江南才子们当然不会惧怕,一个山东的年轻军头武夫,文学造诣上学了些皮毛,能有什么大学问?纷纷感到陈修远是在哗众取宠,有好事者追问。
“陈公子不会信口开河吧!一万两这个彩头,可不是个小数目?是否要找个中间保人?”
是啊!你反悔了怎么办?拿大家斗闷子?多数人等待陈修远的回应。
“说实话!这也算鄙人的半数家产了,不过大丈夫一言九鼎,请徐公子作保,还请李姑娘做个中人,凡有今日对出者,即可立字为据!”
说完他还看了看李香君,李香君微笑还之。
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徐文杰,徐文杰心道:
“这陈修远玩大了吧!”
不过当着众多江南才子,他不好规劝,更不怕陈修远赖账,想做个散财童子,那就依了你,只见徐文杰说道:
“本人与陈公子是旧识,愿做陈公子的保人!”
徐文杰是国公府的公子爷,他的话,让众多的质疑声音停了下来。
秦淮河的名妓花魁们,都将注意了集中到陈修远身上,看看这个年轻的才子有多少才学。
陈修远也惧怕,拥有后世记忆的他,上学时时喜欢研究对联,也有现代高难度的对子,让他之乎者也的孔曰孟语他不行,出个对子念几句诗词,还是难不倒他的。
望着窗外园林美景,池塘边柳树沿岸而立,不知从哪里漂来的青雾,在婀娜柳树上缭绕,正符合清初时的一个绝对。
陈修远对着众人言道:
“就依这池塘景色为题,在下出一联!”
他略有所思,缓慢的说出上联:
“烟锁池塘柳”
此联一出,在场的才子们不屑一顾,一个应景的简单上联,纷纷吟诵意欲对出下联。
但是越研究感到越难对,整个大厅内,相互的交头接耳起来。
李香君也是初感也是此联易对,可是越深究越困难,难在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一个幽静的池塘,周围绿柳环绕,一层层烟雾将其深深的笼罩,这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
这句话既营造了一种飘渺迷离的意境,又饱含美感,使人感到轻松愉悦。锁字是点睛之笔,一个锁字把烟雾缭绕,雾气久久不退的朦胧感定住了,使该句诗的高级感顿时升了上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无人能对出下联来,芙蓉楼内从开始了吟诵试对讨论,到了一个个默默心中回忆典籍,试图从读过的诗书中寻找答案,无疑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李香君也是苦苦思索,难以成对。这江北的陈公子随口而出,怎料成了神来之笔佳句天成。
看着年纪轻轻的陈修远,把一众江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士子,考究的个个眉头紧锁,心中敬佩不已,不敢再小看与他。
陈修远明白此联乃绝对,一时半刻要工整的对出下联来,堪比难于上青天,见无人言语,他微笑着说道:
“偶得一联,看来在下要省去一万两了!”
赤裸裸的嘲笑,但众人又没有一个人能对的下联,个个心中不平,当然也激起众人的斗志。这陈修远无意中得此佳句,不能回回如此吧!疏于文采的刘毅脸够厚,言道:
“陈公子此联的确难,我也对不出,不如再出一联如何?”
此话一出非常牵强,人家是许了一万两的彩头,难道要人家一直出对,什么时候有人能对出来才做罢,这不是强强人意吗?但也是迎合了众人的心思。
但是李香君等人,却对刘毅露出了鄙夷不屑的神情,哪能这样要求与人。陈修远却不介意,轻声道:
“依刘兄!”
大家知道,陈修远是刘毅邀请来的,他俩肯定关系非浅,刘毅提出这种要求,也是站在了江南才子这边,不由地对刘毅更加欣赏,都静等着陈修远出题。
芙蓉楼内挂一鸟笼,鸟笼内的画眉声音洪亮,歌声悠扬婉转,非常动听,陈修远目光望着画眉说道: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此联一出又惊煞众人,这则上联有两层含义:
鸟被困在笼子里,恨自己被束缚不能展翅高飞;暗喻自己被束缚不能实现抱负;联中还含有三国人物的名字:关羽、张飞。
这种现实应景的上联,而寓意深刻,要及时对出的话,是难度系数非常大的。
楼内的人纷纷议论,难以对出,再也不敢小看与陈修远。但有人也许受了刺激,顾不得文士的面子,不屑的说道:
“雕虫小技也?我等读书人应深研孔孟之道,辅以诗词歌赋为重!黄白之物怎能参进高雅学问中?”
这就是要转变比试规则了,要比诗词歌赋了,把对联说成了供读书人消遣的雕虫小技,意思是要比就比诗词歌赋。
此人乃侯方域的跟班名叫李健熙,见到江南众人,还有大名鼎鼎的复社公子,都对不出下联来,心里气不过,说出此言。
心想你对对子厉害,诗词歌赋可是我江南才子的长处,在场的名士,谁没有几首诗词传世,引得秦淮名妓花魁们争相谱曲吟唱。
虽然多数人,不太赞成他的说辞,人家陈修远也是随口一说,又被逼迫找保人,你爱对就对,对不出来也不能特意贬低对联啊!不过都没有明言,的确刚才大家都失了面子。
经过短暂的窒息般安静,芙蓉楼内的人都三三两两的,讨论起诗词歌赋来,有人现场作诗,当然打油诗居多,不登大雅之堂。也有人拿出自己以往的得意之作,供众人鉴赏。
品头论足相互吹捧,当然其中不乏优美之作,以侯方域的旧作最为上乘,刚才言说对联乃雕虫小技的李健熙,见了侯方域的大作,故意大声的吟诵:
“金陵门外昔同游,归去衰迟有故丘。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云气黯江楼。”
对着陈修远骄傲的说道:
“陈公子,候兄的这首如何?”
他故意让陈修远评判,也是向陈修远炫耀。陈修远丝毫没有生气,语气平和的说:
“用词华丽,意境优美,不愧是候公子的佳作!”
添好话不花钱,陈修远也无意得罪他们,话说回来这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陈修远的话让大家,尤其是李香君对他刮目相看,不急不气不挣,心胸宽广,更没有因为无人对出他的上联,而故意拿对联说话。
江南才子天然的有种看不上北方士子,其实事实也是如此,明朝的乡试分两个地方考,北京贡院和南京贡院,江南学子在南京考,而北方的学子则在北京比试。
考题不同各自择优录取,这是洪武年间的事,因为一块考试,北方人没有几个能被入取的,北方人就罢考闹事,为了照顾北方学子,就分别考试一直沿用至今。
就因为有此等之事,江南才子经常嘲笑北方的学子。这不侯方域的诗作一出,李健熙迫不及待的让陈修远评价,然后理所当然的要求陈修远也吟诗一首,供大家鉴赏。
“陈公子想必也有佳作,不妨拿出来,让大家鉴赏一下?”
陈修远那会作什么诗啊,记几个对子的本事有,如果一部小心把明朝,或明以前的诗词给写出来,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在下那会作什么诗呀!有些胡乱描写,也是难等大雅之堂。”
他的一番推辞,有人以为是故意藏拙,有人以为他是谦虚谨慎,也有人以为他应拿出自己的佳作,至此时刻扬名江南。
大家都胡乱的替陈修远考虑时,一个悦耳动听的声音,对着陈修远说道:
“陈公子,只是相互鉴赏评判而已,今日纷乱不妨拿出往日佳作!”
李香君认为,谈吐间能做出如此这般的绝对,陈修远定有不世之才,他也想要看看,自己欣赏仰慕之人,有什么佳作,说完一双明眸,迷恋般微笑的看着陈修远。
美人点将心动不已,英雄难过美人关,陈修远本来想就此打住,不料李香君吐了言,美女面前不能丢了面子。
“好!既然李姑娘相请,在下就献丑了!”
陈修远想好了,侯方域写的是金陵游玩江南之景,自己就被一首写北方风光的诗词,“风光”二字让他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伟人的诗词~沁园春 雪。
“在下去年冬天,得了几句诗词。”
记住陈修远说的是得了几句诗词,而且是自己作了几句,旁人如何认为,就不是他能掌握的了,耍了个小聪明,安慰自己因剽窃而内疚的心。
见陈修远准备吟诵,李香君备好笔墨,准备记录下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几个娟秀词句跃然纸上,他这是填词,李香君记录了完毕,等待着陈修远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