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帝苏河听着教育部尚书王林江的汇报。

他知道王林江举极端的例子,表明现在的科举漏洞很多,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但皇帝苏河听到世家门阀,他心里依旧感到忿怒。

世家门阀对于皇权的威胁,那是比农民起义还严重。

朝廷只要不把农民逼到不得不反的地步,农民起义很难发生。

但随着世家门阀的壮大,他们架空皇权的事情,必然会发生。

世家门阀势力最强的时期,那就是曹魏出台九品中正制。

正是这种门阀制度,养出了司马家这个庞然大物。

司马师可以指使手下,当街弑杀皇帝。

晋朝的皇帝,基本上就是世家门阀的傀儡。

皇帝苏河相信有科举制度的存在,帝国在怎么门阀化,那也不会落地和曹魏一个下场。

但世家门阀必然会侵蚀皇权。

帝国今后的朝堂上,也会被某些世家门阀垄断。

皇帝苏河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哪怕是只有一丝可能。

他语气坚定的说道:“朕听到王爱卿的说法,确实感到科举制度有一些漏洞,不利于帝国稳定的发展。

王爱卿的奏疏里,对于科举移民相关改革,很是有必要。

但今年的会试名额已经发放,不适合在科举之前,撤销会试的名额。

从明年开始,将会严禁科举移民。

所有科举考生,必须在贯籍地考科举,杜绝科举移民。

没有能力从乡试中脱颖而出,必然不是人才。

王爱卿这份奏疏,主要讲述科举的不公和科举移民的危害。

王爱卿对于科举改革,应该有全盘的计划。

科举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朕不得不慎重。”

教育部尚书王林江立刻鞠躬行礼,激动的说道:“陛下认可臣的科举改革,臣必将肝脑涂地,完善科举改革的内容。

一些细节,还需要教育部的同僚一起探讨。

臣现在说一下科举改革的大概方略。

最为重大的改革,那就是尽量维持科举的公平。

每个行省每年拿出一个进士名额,如果一个省没有任何一个人登榜,这个行省的第一名自动成为进士。

哪怕是这名考生落榜,他也会登上进士榜的末榜。

至于真正的就是榜单,按照他们的排名排列。

这样才能展示出帝国科举的科举公平,让广大士子信服。

臣建议末榜人数不占用总的进士名额。

这样一来,其他地方的士子没有受到利益影响,也就不会出现地狱之间的仇视。

帝国各个地方的情况,富裕的地方进士挤破头要去,每一个名额都需要争抢。

贫困的地方,名额经常空闲,还需要从其他地方协调。

哪怕是每年多出几位进士,那也没有多大影响。

帝国的都察院又非常活跃,不会造成冗官的情况。

这些末榜考生的任职地方,都类似波斯这种没有多少官员愿意去的偏远地区。”

太子苏蜀听到王林江尚书这么说,他差点笑了出来,连忙控制自己的表情。

报纸上进行过追踪报道,一届一百多名进士,任期五年之后,调查他们的情况。

十一人无法适应官场的约束,选择辞官不做。

二十八人太适应官场,直接被都察院带走调查。

只是五年时间,就有这么多官员离开了官场。

这就是帝国进士录取人数远超前明,还没有宋朝那种冗官情况的原因。

帝国的官场大浪淘沙,没有一定的真本事,根本无法在官场中混下来。

沙砾都落在底层,剩下的金子才会脱颖而出。

教育部尚书王林江观察皇帝苏河与太子苏蜀表情都没有多大变化。

关于进士名额的改变,皇帝苏河应该是支持他。

他这才放心下来,继续说道:“臣刚才已经与陛下讨论科举移民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人六七十岁还参加科举。

六十岁的举人与七十岁的进士,对于帝国来说完全是负担。

他们这么大年纪,思维已经固化,身体也不允许,根本无法报效国家。

他们想要考科举,除了读了一辈子书,考了功名证明自己之外。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上帝国给予举人和进士的福利。

臣之前认为,限制科考的年龄,那就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臣在京城简单的调查老年士子的情况。

发现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动力,那就是考功名。

一旦手段粗暴的限制年龄,这些人的梦想将会彻底破灭。

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谁都不敢保证。

帝国看似得利,其实会在其余地方受损。

臣认为的办法,那就是取消功名带来的福利,把它转向官制的福利中。”

皇帝苏河听完这个改革意见,他立刻摆了摆手说道:“这种做法不可取。

举人与进士的福利,那还不如一名七品官多。

官场上为什么辞官的多,就是因为辞官之后,还能保留进士等功名。

他有一份至少能解决温饱的福利,这个身份还更方便竞选议员,获得百姓的信任。

举人与进士的存在,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他将起到凝聚力的作用。

在这些人的带领下,汉人逐步在当地立足生根,这片地域从此就是帝国的核心领土。

王爱卿,做事不要只看一个部门的利益得失,要全面通盘考量。”

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慢声细语地训斥,他额头上的汗不断顺着脸颊躺下。

他还是站的高度不够,没有从朝廷的角度看问题。

王林江立刻认错道:“臣错了,没有陛下考虑的周全。

不了解朝廷给予举人和进士福利的深层原因。”

皇帝苏河看到王林江认错态度诚恳。

他命令道:“继续说下去,这几项改革都不是今年就能出台。

正看到奏疏之中,还有几项立竿见影的改革,今年就能实施,王爱卿详细说一说。”

王林江松了一口气,真是伴君如伴虎,他差一点就完蛋了。

今后做事情不能再这么毛躁,必须要想好一切情况。

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的命令,他立刻介绍道:“陛下,臣之前说的情况,那涉及到科举的根本,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

臣接下来说的事情,那只是锦上添花,让科举办得更好。

这两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科举的考试内容调整与科举的考试安排。

臣认为现在的科举科目太过杂乱,没有必要考那么多。

臣认为科举只保留三大科,经史、数学、策论这三大科,那就能选拔出足够的人才。

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太多了,再加上每年都有新思想碰撞,出现新的思想学派。

科举考哪一家的内容,不考哪一家的内容,这对于一些考生不公平。

臣认为不如把这些杂乱的选科,浓缩成一科。

选择古代先贤的思想和现在有特点的思想,考察考生的情况。

最多是出几道选修题,考生只要答对其一,就算这题正确。

华夏的历史必须要摆正位置,成为与先贤思想并重的内容。

帝国的进士,如果不知道秦始皇统一华夏大地,那就真的丢人了。

数学分数高的人,逻辑思维都强。

这种人才能处理好突发的事件。

有一定数学才能的官员,那也不会被小吏用简单的数据欺骗。

策论一直很重要,这是真正能选拔出天才与庸才的一科。

至于其他的科目,例如本来就选考的法学。

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保留下去。

现在参与科举的大学生很多,他们都很熟悉相关的科目。

哪怕是不会这些东西,也不影响这个人为官。

臣认为相关衙门选拔进士时,可以附加相关条件,科举就不必考这些内容。”

皇帝苏河等到王林江说完。

他看向旁边的太子苏蜀询问道:“蜀儿,你怎么看这件事?”

太子苏蜀正通过父皇与王尚书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

他听到父皇的问话,思考片刻回答道:“我认为王尚书这项政策,实施的阻力不算大。

王尚书没有增加内容,反倒是给科举减轻了一些内容。

他们学到的东西,在这次科举中也没有失效。

儿臣认为王尚书说得很对,科举是为国选拔人才,这几个科目的表现,已经足够把人才筛选出来。

科举科目的减少,也能让考生更加轻松一些。

父皇常说消灭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字和历史。

正是由于历史的传承,才形成了汉民族。

而臣认为历史极为重要,值得所有人铭记。”

皇帝苏河听完之后,他满意的说道:“科举这个改革方向,就选得很好。

科举的科目一直在调整,从简单到复杂。

朕发现科举的科目复杂与否,那与是否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基本毫无关系。

科举搞得太复杂,没有必要。

像明朝那样搞八股文,就是为了束缚住最聪明的人。

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人才都浪费了。

帝国真正想发展,不可能只有科举这一条路。”

王林江尚书听到他这个改革,得到了皇帝苏河的认可,这才放心下来。

只要这一项得到认可,他们教育部今年就有事做。

为了防止科考泄密,教育部都是在半个月前,让专家前往封闭地方出题。

现在科举考试试卷还没有出,确定改革之后,教育部能及时调整试卷的内容。

王林江尚书继续说道:“科举从隋唐时期出现以来,考生舞弊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防止考生舞弊,贡院对于考生的搜查极为严格。

基本上都是一丝不挂,身体上能藏东西的地方,全被检查一遍。

帝国的科举检查没有那么严格,所有地方都仔细检查。

但也必须脱衣服,防止考生夹带。

帝国科举采用人盯人的方式,即便是这样,也有人买通盯梢的人作弊。

贡院之中考试,一考就是数天时间,吃喝都在贡院里面。

身体瘦弱的考生,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考场里面的味道也极其难闻,考生根本不能集中精力考试。

科举之前为了保持公平,没有办法。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肯定有解决办法。

臣发现拍电影的摄像机,这是一个好东西。

只要把考场上的情况拍摄出来,任何人作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贡院就不用这种对人侮辱极为严重的手段检查考生。

只需要大致检查考生没有携带书本小抄。

记录考场上的情况,真有人作弊,那也能拿出最有力的证据。”

皇帝苏河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林江,这为教育部尚书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想到监控这一条路。

他确实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官员。

皇帝苏河知道他提出这个建议,没有说出口的原因是什么?

唐明以来,科举都专属于男人,这种检查哪怕是侮辱人,为了官位也能忍一忍。

南北朝时期,有皇帝认为太监适合当官,当朝的官员纷纷阉割自己。

苏河在没有建国之前,科举就允许女子参加。

帝国现在的情况比明朝开明,但大部分人依旧很保守。

有一些家长了解到科考之前的检查,他们不让自己女儿参加科考。

王林江这个改革,让科举考生更加轻松,让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参加科举的人,下定决心参加科举。

皇帝苏河同意道:“王爱卿,可以先试一试。

没有出现重大差错的情况下,朕就认可这个模式。”

教育部尚书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同意,他立刻鞠躬保证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带领教育部全力以赴。

让这次科举完美谢幕,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

“平身吧!”皇帝苏河一挥手,“科举要慎重对待,教育部尝试科举改革,但朕不允许你们出现差错。

一旦出现差错,必须要让考生能够采用未改革的试卷答题。”

王林江站起身,他连连保证道:“请陛下放心,我们教育部从不会让陛下失望。”

皇帝苏河了解完所有情况,他让小太监送客。

他看向在一旁,正在奋笔疾书记录内容的太子。

皇帝苏河询问道:“你全程听了商议的内容。

你认为这次科举改革,进行的能否顺利。”

太子苏蜀挠了挠头,思考片刻才说道:“儿臣认为这一切都看父皇的支持力度。

父皇支持王尚书进行科举改革,这次科举改革一定能推行下去。

父皇不支持科举改革,王尚书这次很容易栽在这件事上。”

皇帝苏河看向太子苏蜀,笑着说道:“看事情还算透彻,这段时间没白历练。”(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带崽穿越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