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向太后,其实并不懂什么是‘都大经制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

她甚至都不知道,熙河兰会路在那里?

这很正常!

不要指望一个深居深宫,天天吃斋念佛的人,对地理有什么认知。

她唯一知道的事——这个差遣看上去很美。

堂薄上写了:都大经制,视同文臣转运使。

这还不美吗?

在大宋差遣之中,有视同文臣某某的,都是美官!

尤其是对外戚们来说,这样的差遣可遇不可求。

国朝上下,拢共也没几个这样适合外戚出任,同时还可比视文臣高官的差遣。

所以,向太后还是很满意的。

觉得赵煦,真的是向着她。

不然为何除授向宗回的官职比高公纪的高?

回了大内,向太后就带着赵煦去了保慈宫,和太皇太后说了这个事情。

太皇太后听完,也没觉得赵煦除授熙河路的差遣的事情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太皇太后的理解中。

大宋是官家的天下,官家将两个美官授给高家、向家的亲戚。

这有什么不对的?

很合理!

没看到官家,都将堤岸司的堆垛场拿出来孝敬两位太夫人了?

这是官家的一片孝心,也是孙臣对太母的一份心意。

所以,太皇太后是很欣慰的——这个孙子,比大行皇帝好多了!

最起码,对外戚是真大方,也真没把高家、向家当外人看!

不过,她多多少少,对于熙河路有点过敏。

于是,就趁着赵煦在的机会,试探着问道:“六哥怎想要高公纪、向宗回去熙河路?可是欲要用兵?”

她有些担忧,自己这个孙子和大行皇帝一样,总喜欢对外用兵。

这就不太好了。

太皇太后虽然不懂地理,也不知道熙河路到底在那里?

可她听说过,熙河路那边又冷又穷,而且荒凉的很。

虽然地方很大,但产出少的可怜。

每年,有司数不清的财帛钱米,送了过去,除了沙子和梁木外,什么都没有拿回来。

真的不值!真的不值!

尤其是五路伐夏惨败,高遵裕那一路被西贼挖开黄河,淹死了不知多少汴京才俊!仟仟尛哾

太皇太后迄今记得,惨败消息传回京师。

好多勋臣家的命妇,都进宫来哭诉。

哭她们的孩子,死在了几千里外的大漠,哭她们家今年祭祖,又要多一排灵位。

那个场景,太皇太后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了。

太悲戚了!也太伤感了!

那些孩子都是好孩子!

很多人,太皇太后甚至是看着长大的。

就这样没了!

都怪高遵裕!

所以,这位太皇太后至今都不愿意原谅高遵裕。

哪怕高遵裕是她的亲叔叔!

赵煦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位太母的心思和想法?

本质上,这位太皇太后就是个深居宫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太太。

虽然人是很精明,也很强势。

可她压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不懂在西贼压迫下,沿边各路军民过的是什么日子,更不会知道,西北对国朝安全的重要性!

上上辈子,司马光、文彦博要割兰州甚至完全割掉整个熙河时。

这位太皇太后几乎是盲信。

最后还是司马光被人说服了,才没有割成。

所以,赵煦知道,和这位太皇太后是不能讲什么国家安全、战略这种大道理——既讲不通,他现在的年纪也不适合讲。

赵煦于是坐到这位太母面前,睁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摇着头装作一副吃惊的样子道:“为何要用兵?”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惊讶起来:“六哥怎知这句话的?”

“书上看的呀!”赵煦答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又惊又喜,然后由向太后问道:“六哥觉得,这话说的对?”

赵煦想了想答道:“儿读论语,也见其中圣人教诲曰:子之所慎:齐、战、疾!”

“既然连圣人都如此谨慎对待这些事情,儿自也当遵从!”

是的,孔子他老人家还说了:善人教民七年,可以从戎也。

赵煦感觉,像他这么好的君王,只要在位七年,应该就可以开始统一天下,将仁爱礼仪和公序良俗,带给整个天下的每一个人。

将那些可怜的人,从西贼、北虏残酷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共享太平世界,沐浴皇宋王化。

这样一想,赵煦就感觉自己真伟大。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听着赵煦的回答,都是无比满意。

“好孩子!”向太后满意的抱住赵煦。

太皇太后也欢喜的合十祷告:“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然后,她就好奇的问着:“六哥告诉太母,六哥既然不是为了用兵,又是为何?”

赵煦早就想好了回答。他低下头去,道:“奏知太母、母后:儿听说,过去熙河路似乎战事频繁,有许多人为国而死……”

“儿就想,是不是可以在熙河路,建一寺庙,请高僧大德,为这些英灵念经祈福!”

“正好今日见了两位国亲,发现他们皆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人物,儿就想着,若可以命两位国亲代儿去熙河路,主持寺庙营建之事,那么就既可以给国亲美官,叫世人知晓儿对太母、母后的孝慕之心,也能完成儿的夙愿!”

“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赵煦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熙河兰会路,祀在戎前!

原因?

当地的番人,就吃这一套,就信大和尚们念经。

不客气的说,要是现在能派出几个活佛,足可胜过十万大军!

可惜,现在没有活佛,赵煦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却对赵煦的回答,非常满意。

赵煦趁机,抓住机会,请求道:“儿想和太母、母后,讨个恩典!”

“六哥想要什么?”太皇太后笑着问道。

赵煦假意想了想,才说:“儿听冯景说,似乎曾经有一枚佛牙舍利,落在了东府执政手中,后来东府执政将之献与父皇,父皇命人在供奉大相国寺之中……”

“儿想请太母、母后下旨,从大相国寺中请出这枚佛牙舍利,送去熙河路,供奉到寺庙之中!”

“若得佛牙舍利照耀,儿相信,诸多亡魂定能升上极乐世界!”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听到这里,完全相信了赵煦要建佛寺为战殁者祈福的心思。

为什么?

因为历代官家,都是这样。

从太宗开始,大宋地方州郡上,那些但凡叫‘资圣禅院’或者资圣寺的寺庙,不要怀疑就是赵宋官家下诏修建,给战殁者亡魂祈福的皇家寺庙。

譬如真庙时在河北修建的资圣寺,仁庙时在泾原路修建的资圣禅院。

“六哥真是仁圣!”太皇太后赞道。

向太后也道:“娘娘,这个孩子确实是有慈悲心肠!”

于是,对赵煦的决定,非常开心。

但两宫不会知道,赵煦其实知道,现在那枚佛牙舍利并不在大相国寺。

因为它在很早之前,就被人借走了。

能从大相国寺里借东西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人。

既然这个人有实力,那么凭实力借的东西,自然也不需要还了。

然后,这个借东西的人,就将那枚宝贵的佛牙舍利,送给了赵煦的四叔。

嘉王赵覠!

赵覠一开始不知情,开开心心的收了下来。

等他知道,那枚佛牙舍利来历后,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一块烫手山芋。

丢也不是,还也不是。

最后,赵覠没办法,派人将之送到了京东路的一座千年古刹供奉起来。

赵煦怎么知道的?

因为赵煦在现代博物馆,看到了他的好四叔供奉在那座古刹地宫里的佛牙舍利,也看到了供奉舍利的铭文。

知道了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也知道他的好四叔为了这个事情提心吊胆了好多年。

现在,赵煦给赵覠一个机会,让他将佛牙舍利还到大相国寺去。

也算是消弭了他的一个心结吧。

不然,天天提心吊胆,实在是折磨!

至于赵覠怎么还回去?

那还不简单?

他自己请命做这个迎奉佛牙舍利的差事不就好了吗?

赵煦相信,这个事情,他不需要去提醒,赵覠也知道怎么做。

当然了,所谓的佛牙舍利,修建寺庙。

其实也只是一个半真半假的幌子。

赵煦真正要做的,还是让向宗回和高公纪去当地种棉花!

不过,这个事情就不必和两宫说了。

两宫只要知道,她们的好弟弟(好侄子)是去修寺庙的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赵煦就又想起了一个事情。

“光靠一枚佛牙舍利,几个大和尚念经……还是不够稳啊!”

赵煦于是对两宫道:“太母、母后,儿可以再求一个恩典吗?”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微笑着点头:“六哥还要做什么?”

“儿听说,今年科举似乎要再考一次……”

“嗯!?”

“儿听说,科举之中有一类士子,似乎是叫特奏名的……”

“六哥想做什么?”向太后柔声问着。

“儿在想是不是可以从今年的科举特奏名进士之中,选一些愿意自愿跟随两位国亲去熙河路教书育人之人……”

“给他们一些奖赏……”

“譬如说,若能教出一位能过发解试的读书种子,便可赏赐个官儿……”

“若能如此,两位国亲此行也能在青史之上留名了!”

这下子,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吃惊了。

因为,这明显不是赵煦这个年纪可以想到的事情,特别是那个特奏名进士教出一个能过发解试的举子,就给一个官做的办法,不可能是小官家想的出来的。

太夸张了!

于是,向太后问道:“六哥为何会有此念?”

赵煦看着向太后,眨眨眼睛,道:“儿看书时看到的!”

“嗯?”

赵煦答道:“父皇留下的御书中,有一份大臣的奏疏……”

“那位大臣,似乎是叫什么……”

“范……什么来着?”

“对了!范纯仁!”赵煦说道:“范纯仁在奏疏中,请在沿边兴学校……”

“儿还看了另外一个叫吕大防和王光祖的奏疏……”

“吕大防言,要在一个叫成都的地方,建立学校……”

“王光祖说,有个叫泸州的地方,当地百姓都渴望有大儒前去讲学,请父皇派些官儿去,实在派不出的话,就派些特奏名也行,王光祖还说了,可以给愿意去的特奏名一些奖赏,譬如财帛什么的……”

“不过儿觉得,财帛恐怕不够,得给官儿才行!”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顿时面面相觑。

“六哥平时在殿中,会看大行皇帝留下的奏疏?”

赵煦点点头,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问道:“儿做错了吗?”

向太后紧紧抱着这个乖巧懂事的叫人心疼的孩子:“我儿没有做错!”

“母后就是有些心疼你!”

是啊!

她都想象的到,勤奋好学的六哥,每天在殿中读完书,就开始看那些大行皇帝的奏疏。

他如饥似渴的从中汲取着知识。

他努力的理解着那些晦涩的文字。

同时也在极力的开始分析、大臣们的言论。

最了不起的是——他以赤子之心,记下了那些他觉得不错的事情,甚至举一反三,有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在现在,在今天,在她和太皇太后面前提出来!

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