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9年,春。
在主流的观念中,征服已经达到了世界尽头。马其顿的子民为自己的帝国感到骄傲。即使是被征服过来的异邦人也为国家的丰功伟绩赞叹不已,他们就是全世界。国内的爱国热情高涨,人心很齐。
马其顿人民对于帝国皇帝的崇拜程度接近盲从和狂热。这种情绪首先是自军队传播开始的。
胜利之王阿洛尤斯、开国皇帝波达雷里奥斯、当今盛世皇帝阿里斯托诺斯,这些帝王的雕像纷纷在各地矗立起来。因为马其顿人真的太爱这些君主了,他们获得了十足的财富和地位。只要是有马其顿血统的人,基本都成为了大地主。
正如当年会议决定的那样,马其顿人打下来的土地,理应由马其顿人去治理。
毕竟那是还在帝国崛起的初期,谁也无法预料结果如何的时候。马其顿人选择相信他们的国王。
征战期间,几乎每一个马其顿本土家庭都为国家奉献过血与泪。爱国情怀让他们送上自己家中的孩子,或者捐出大部分资产,支持国家的运动。回报人民,这是安提科王定下的密令。
经过几代人团结一致,不断拼搏,努力奋斗,到了阿里斯托诺斯这一世,马其顿终于迎来了完全的胜利。和平盛世到来。
人们忙于庆贺胜利,而忘却往日生活中的不快,一时间帝国内的治安也变得异常好,新的政策施行也很少会引起负面情绪。
“这不就是历代先王们所追求的太平盛世吗?
我真幸运。”
阿里斯托诺斯
各路军团都在撤往萨洛尼卡的路上,战争结束了。马其顿将全心贯注于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大力恢复多年来的战争创伤。
“狮群”在秘密会议中探讨了下一次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大部分人认为是内部骚乱或内部势力争斗而引起的战争。在远处进一步扩张是不太现实的,这受限于距离和交通的因素。
倘若开战,只有在东方了。
东南方向的印度,还是更远东方的汉帝国。
在打破与本都的平衡优势初显后,“鹰眼”的“旅行专家”们就开始向更远的地方探索。收集了不少关于“新邻居”的情报信息。
汉地以前称为秦帝国。然秦二世昏庸无能,听信乱臣谗言,颁布政策均系祸国殃民之权宜劣计,民心尽失。
遂天下揭竿而起,诸侯群雄并力伐之。历经楚汉相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公元前179年,才平定了宫廷之乱。
西汉文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国力蒸蒸日上,不可轻伐。
地处南亚的印度,孔雀王朝覆灭,国家正处于脆弱动荡期,可以趁虚而入。
但那需要稳固有力的前方支点,目前中亚地区的城市没有这样的实力,没有能发挥这样前方总枢纽作用的据点。
因此,即使要进一步东进,马其顿需要时间准备。
国库迅速充盈,财政税收翻倍增长。马其顿人民的生活再次欣欣向荣,在歌声和欢笑声中,享受和平的美好。
阿里斯托诺斯的政务依然非常繁重,整个庞大帝国的运转都由他发号施令。大型工程建筑,城市发展方向,地区经济引导,还有军队部署,新军培养,治安管理,均考虑在内。好在他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内阁机构,帮他分忧。
在城市扩建议题中,东方城市依然有大量遗留问题。那就是原来的建筑物和人们的组织方式,影响着市民的忠诚度。当局需要潜移默化的继续一些转变,慢慢的改变这些残旧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
例如在孟斐斯,因为治安管理队按照命令拆除了一座跑马场,遭到市民的强烈不满,消极抵抗各种政策。城市面临治安危机。
马其顿帝国幅员辽阔,城市如繁星一般众多。许多新征服的地区还有待于安抚或者镇压,分成辖区管理实为明智之举。
帝国政治简介:
阿里斯托诺斯,帝国皇帝,在首都萨洛尼卡,一面统治直属领地,一面管理批示着各个荣誉国王的奏章。另外,东方总督卡拉马赫直接对皇帝负责,受他的直接领导。西徐亚草原成为自治行省,同样行高官官对皇帝负责。
阿里斯托克勒继承了最早阿洛尤斯罗马之王的冕冠。本来波达雷里奥斯取消了这一称谓,但阿里斯托诺斯给弟弟授予了这一头衔。
他负责罗马那边的稳定,罗马人也认定了这个异族血统的代言人。“鹰旗”组织成员都依附他,拥护他。至于阿里斯托克勒有没有察觉他们阴谋,就不得而知了。让罗马和希腊分庭抗礼决不是“鹰旗”的目的,只是其第一步。
汉诺威顺理成章地承袭了英伦国王的荣誉头衔。
他继续坐拥英伦诺曼地区的统治权。有一点他履行了承诺,那就是把日耳曼交给西吉莫家族掌管。但有实无名,西吉莫始终是汉诺威的“管家”,不允称王。现在的继任者曼纳斯,西吉莫的三子。他明显缺乏才能,只会享乐。黑森林似乎又退回部落时代,尤其东部日耳曼简直成了劫匪的天堂。
话说回来,日耳曼森林社会发展的停滞是其特殊原因的。除了自然环境影响外,在政治方面它只不过是个牺牲品。
马其顿皇帝与英伦国王都需要一片缓冲地。日耳曼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社会条件都非常符合做中间空白地带。所以,当横征暴敛的英伦之王毫不在乎他属地的经济发展时,马其顿繁华中心的人们就更不会理睬。
马其顿北非国王西斯,回到迦太基城,王宫已建成。他非常惬意地享受了一年多安稳的国王生活,死后由长子劳伦斯继承王位。
但是北非王国的政治就没那么稳定了。这里派系林立,民族矛盾不可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