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藩王?”

方逢时听罢,神情显得极其诧异,他事先认为徐姑姑要谈得肯定是郭淡,是言官与内阁的斗争,这些可跟藩王没有丝毫关系。

徐姑姑问道:“不知方尚书如何看待我朝藩王的问题。”

方逢时叹道:“贻害无穷。”

这都不用过脑,这也没什么好隐晦的,很多大臣当皇帝的面也这么说,藩王就是纯损耗,对于国家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帮助,唯一一点帮助,就是皇亲国戚没法篡位,所以后来北京城也是被姓李的攻破,那些姓朱的就真成猪了。

徐姑姑又问道:“不知方尚书可有解法?”

方逢时摇头苦笑道:“此事外人不可解。”

藩王问题虽然对国家充满着危害,但这却属于皇帝的家事,可不属于国家大事,这也为什么大臣们在这事上面的建议,都是适可而止,不会彻底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古代都是家天下,老子是皇帝,老子让自己的子孙过得好一点,碍着你们什么事,你们不也都一个德行,你们大臣的儿孙过得可也很滋润。

且不说大臣,谁都是如此,谁发了大财,还会让自己儿子过乞丐生活。

“方尚书言之有理,这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话说至此,徐姑姑话锋一转:“如今言官与内阁在朝中势如水火,不知方尚书又以为哪方可获胜?”

方逢时稍稍一愣,这话题跳跃得有些令人转不过弯来,道:“孰胜孰败,老朽无从得知,老朽只知我大明肯定是输家。”

说着,他瞧了眼徐姑姑,反问道:“不知居士以为哪边获胜?”

这个话题,他倒是颇有兴趣,毕竟这是如今的头条,而藩王问题,提起来就让人郁闷,不提也罢。

徐姑姑笑道:“既然方尚书都已经点出这输家是谁,那么剩下的自然就都是赢家。”

方逢时哦了一声:“居士之意,莫不是言官和内阁都是赢家?”

徐姑姑点点头。

方逢时好奇道:“此话怎讲?”

徐姑姑道:“言官想凭此打倒内阁,依我之见是非常难的,而如今又将郭淡牵扯进来,那更是难上加难,因为郭淡可是陛下的人,这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陛下都会偏向内阁。

但是言官也未必是输家,只要他们将内阁与郭淡绑在一起,那么这就会影响到内阁在朝堂上和士林中的威望,可以说内阁赢在当下,但言官将会赢在未来。”

方逢时稍稍点头,显然是赞同徐姑姑的看法。

言官为什么敢于在此事上面,与内阁较劲,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事情的本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郭淡是一直站在官僚集团和士林的对立面,只要将申时行跟郭淡划在一边,那么其他官员自然就会支持他们。

失去官僚的支持,首辅下台自然也是迟早的事。

徐姑姑续道:“我看不用多久,这言官就会败下阵来,可能还会牵连开封、彰德、怀庆三府的知府,言官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得,晚辈有一计,可助他们反败为胜。”

方逢时疑惑的看着徐姑姑,他现在也迷糊了,你到底是帮谁的,但他也没多问,顺着她的话问道:“居士有何良策?”

徐姑姑道:“就是将开封府和彰德府承包于郭淡。”

方逢时双目一睁,震惊的看着徐姑姑,直摇头道:“此事恐怕是不成的,上回大家就上过一回当,如今怎还会答应将其它州府承包于郭淡。”

“郭淡能够在卫辉府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卫辉府的情况相对还比较简单,且乃是河南道最小的州府,但不见得他能够在开封府和彰德府也取得成功,这就好比吃饭,若是一口气吃太多,那也会撑死的。”徐姑姑微微笑道。

方逢时道:“就算如此,他们也不会答应的。”

“可不见得。”

徐姑姑是胸有成竹道:“据我所知,开封府和彰德府现在的情况,是非常不妙,它们根本经受不住卫辉府的冲击,而郭淡理应为此负责,若不解决卫辉府的问题,那就无法解决彰德府和开封府的问题。

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个烂摊子扔给郭淡,他们甚至还可以更狠一点,在撤出前,再破坏一番,令郭淡难以收拾。

再来,开封、彰德二府目前正在向朝廷求救,而朝廷又想让卫辉府多交钱,或者说重新签订契约,那么便可借这次承包,让卫辉府出钱救助开封、彰德二府,同时不动卫辉府的契约,在新得承包契约中,添加更多苛刻得条件,从未弥补卫辉府的损失。

然而,开封府、彰德府有着好几位大藩王,尤其是开封府,那些藩王占据大量的耕地,而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如果不解决藩王问题,就难以令二府恢复过来,倘若恢复不过来,他们便可借此除掉郭淡。”

方逢时恍然大悟道:“而郭淡又是陛下的人。”

徐姑姑点点头道:“与其说让郭淡承包开封府,就不如说让郭淡承包那些藩王,一旦郭淡承包下来,那么大臣们是决计不会再答应让朝廷出粮接济藩王,既然郭淡的钱乃是陛下的钱,那就让陛下出钱去接济那番藩王吧。”

方逢时点点头道:“我明白了,陛下也不见得会愿意拿自己的钱去接济,那么就必须解决藩王的问题。”说到这里,他顿了下,道:“万一郭淡无法解决,那岂不是害了他?”

徐姑姑笑道:“如果陛下解决藩王问题,那么我相信郭淡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为陛下赚得更多的钱财,是赢是输,全在陛下手中。”

“你这是逼着陛下下决心去解决藩王问题啊!要真是如此,那可就有趣了。”

方逢时抚须呵呵笑了起来。

藩王是国家制度,自然是国家去养,但如果藩王是在郭淡承包的州府内,自然也就由郭淡负责。而官员是既不喜欢藩王,也不喜欢郭淡,他们是肯定不会再拿国家财政去帮藩王,其次,他们肯定还会让郭淡交足税,那么皇帝就只能自掏腰包,这就合情合理,你自家的人,你自己掏钱去养。

这么算下来,国家是稳赚不赔的。

方逢时又道:“居士是希望老朽去说服那些御史用此计对付郭淡?”

徐姑姑道:“方尚书又兼右副都御史,在都察院颇有影响力。”

方逢时沉吟少许,突然问道:“居士似乎是寄望于用郭淡来解决我朝存在的一些问题。”

徐姑姑轻轻点头,道:“郭淡有三大优势,是张阁老都不具备得。

首先,他不需要依靠任何官员,那么他也就不需要整顿官吏,肃清朝堂,这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震动。

其次,郭淡可以满足陛下的欲望,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无陛下的支持,任何人都不可能变法成功的,即便成功那也只是一时的。

最后,张阁老变法是在于利益重新分配,这必然会触及到官员和地主的利益,而郭淡自己便拥有生财之道,如卫辉府的大地主就并没有因为他的变法,而损失什么,反而受益良多。”

......

而此时此刻,朝中闹得是不可开交,言官们借河南三府的状纸,对内阁和郭淡发起猛攻,他们是不可能轻易罢休的,因为言官要不打嘴仗,那就没有任何存在感,朝中就是内阁的天下,所以他们一定要斗,他们就是为斗而生的。

而申时行他们可不想将郭淡划到自己这边,他们本来也不是一边的,但是言官们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他们偏偏要将郭淡和程归时放在一起告。

内阁逼于无奈,也只能摆开阵势跟他们硬碰。

然而,因为开封、彰德、怀庆三府得介入,导致万历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毕竟人家在告状的同时,也在向朝廷求救,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万历召见两派得人在武英殿商议。

“陛下,根据彰德府知府所言,郭淡不但收买人心,且大肆收购粮草、马匹,意图非常明显,朝廷怎可对此不闻不问?”

黄大效一脸焦虑的向万历说道。

仿佛要再不管的话,国家都会亡了。

演技是值得称赞。

申时行却是淡然一笑,不紧不慢道:“卫辉府几十万人,郭淡有这么多钱去收买人心吗?此外,据我所知,真正购买粮食和马匹的并非是郭淡,而是当地的商人,这分明就是栽赃嫁祸。”

李植哼道:“那些商人以郭淡马首是瞻,申首辅敢肯定他们就不是受郭淡的驱使?”

王锡爵突然道:“关于此事,若等你们来说,黄花菜都凉了,陛下可早有安排,在去年年末,陛下就撤回童千户,又将李如松调去卫辉府,接管卫辉府的军政。”

万历稍稍一愣,朕是这么想的吗?但这必须承认,连连点头道:“王卿家说得对,郭淡承包卫辉府,乃当时形势所迫,如此类事,自古以来,未曾出现过,朕一直都在防范这一点,卫辉府的一举一动,朕是了如指掌,他若敢任何异动,朕立刻将其除之。”

“陛下圣明。”

许国站出来,道:“圣人云,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何开封府、彰德府、怀庆府的百姓背井离乡,前往卫辉府,足见当地知府管理不当,失尽人心,然而,他们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变本加厉,诬告他人,其心可诛啊!”

那御史陈有德立刻反驳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这农为本,商为末,故而各州府都采取劝农桑之策,让百姓安土重迁。而郭淡却在卫辉府采取重商抑农之策,鼓励百姓迁移,实乃本末倒置,表面上看似卫辉府取得极大的成功,但其实这都是建立在破坏国家制度之上。

由此可见,郭淡不过是投机取巧,取他人之力,为自己所用,此乃商人惯用的技巧,也是商人一直以来被人憎恶的原因,商人就只会想尽各种办法,将他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

说到这里,他看向许国,道:“许大学士乃读书人出身,竟然会支持这种卑劣的伎俩,可真是吾辈大开眼界啊!”

火药味是越发浓烈。

王家屏皱了皱眉,忍不住开口言道:“陈御史此言差矣,郭淡并未重商抑农,我曾去过卫辉府,郭淡在保护农田上,可谓是远胜其它州府,在江南许多农田都种上了桑树。

若在卫辉府若想这么做,那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在郭淡承包卫辉府的期间,没有丧失一寸农田,因为郭淡明白,粮食乃是百姓的基础,若无粮食,任凭其商业如何繁荣,百姓也不会留卫辉府。”

陈有德反问道:“敢问王大学士,在郭淡承包卫辉府之前,开封府、彰德府一直都相安无事,为何他去之后,这情况便急转直下。”

王家屏沉眉不语。

他虽是内阁成员,但并非申时行一派的,他觉得陈有德说得也有道理,卫辉府的制度是不同于其它州府的,而且商业是需要流动的,这肯定会有一定的破坏,这也是必然的。

王锡爵笑问道:“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陈御史乃是江西人。”

陈有德道:“是又如何?”

王锡爵道:“为何陈御史会来到这京师呢?”

陈有德道:“我上京赴考,中得进士,入朝为官,这有何问题?”

王锡爵笑道:“陈御史都能够上京赴考,为什么开封府的百姓就不能去卫辉府务工?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人之常情,若那些百姓在家乡安居乐业,又岂会愿意背井离乡,跑去卫辉府务工?可见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

申时行向万历拱手道:“陛下,据臣所知,开封府、彰德府有此困境,皆乃其自作自受,他们曾暗中怂恿当地地主封闭通往卫辉府的道路,妄想以此暴力手段来留住百姓,困死卫辉府,然而,没有想到却适得其反。

反观大名府和山西诸府,他们并未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却因此受益,由此可见,真正破坏当地财政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地知府的私心,他们身为一州知府,却无容人之量,试问这种人,如何能够堪当重任。

朝廷对恪尽职守,奋发向上的官员不但不夸奖,反而给予责罚,而对那些心胸狭隘的无能之辈却大肆褒奖,此非治国之道。”

“爱卿言之有理。”

万历点点头,一挥手阻止还欲争辩得陈有德等人,道:“你们也都别说了,朕已经决定,将王士性革职,立即贬黜京城。开封、彰德、怀庆三府的知府停职接受审查。”

PS:非常感谢“一般男人2007”打赏得盟主,按例加更,明天会三更得。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