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由中原北归的一路之上,周围的一众金人只以为是杯鲁的记忆逐渐地恢复了起来,人人都为他感到高兴,感到庆幸。

前来迎接的斡鲁、斡离不等人见眼前的杯鲁并不像娄室信中所说,被离魂之症折磨得那么痴呆糊涂,待私下里向娄室询问之时,娄室告诉他们杯鲁的病情已经在逐渐好转,此刻的他,已经比之刚在汴京街头上寻访到的时候,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了。

听了娄室的话,大家人人都松了口气,心中都在祈盼着等到了上京,见到皇上和多保真公主之时,杯鲁的病情能够痊愈得更好,不要让皇上和公主为他忧心才好。

斡鲁论辈分在完颜宗室之中,乃是太祖阿骨打和今上吴乞买的祖父辈,在起兵灭辽的过程里建树颇多,但由于是宗室旁支,故处事一向谦虚低调,也从不居功自傲,极受阿骨打和吴乞买的待见与重用。

斡离不则是阿骨打的次子,人称二太子,也是灭辽之战中的一员骁将,抢攻居庸关之时,娄室便是在他的配合下,巧施妙计,顺利夺下了关城的。

斡离不知道杯鲁名义上虽是纥石烈谋罕的子嗣,实际上乃是完颜皇族家的骨肉,他们两人的关系实乃是亲堂兄弟,因此见到张梦阳之后,与他形影不离,极显亲爱之诚。

一众人等率领着三千甲士,在永清县用罢了午膳,然后便向北进发,日暮时分抵达了安次县,在安次县城扎营宿歇。

天明之后启程,继续向北,整整走了一天,终于在天黑之前看到了燕京城南的丹凤门。

这座城门对张梦阳来说并不陌生,当初郭药师背叛萧太后,率领着八千常胜军趁夜间潜师偷袭燕京,一场激战便主要是在丹凤门展开的。

那次战斗,是他和郭药师在皇宫里,在萧太后的面前拳脚相加、大打出手之后的第三天。

当时郭药师率领驻守在易州、涿州的常胜军反水投降了大宋,使得童贯兴兵北伐以来终于有了结果。但对萧太后的大辽朝廷,却造成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要说郭药师那厮用起兵来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在反水之前毫无朕兆,等到萧太后君臣得知了消息之时,事情已然无可挽回。又在萧太后和朝臣们正在筹思应对之策的时候,乘着燕京毫无防备,那厮尽起常胜军出其不意地打到了丹凤门城下。

他的常胜军人数不多,难以对燕京城形成围攻之效,只能集中兵力于一点,发力猛攻,以求突破。

张梦阳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站在城头上朝下观望的萧太后,想要把郭药师生擒活捉,一劳永逸地解决他和追随着他的那股叛逆,因此,他才向太后献上了那条关门打狗,以七毒软骨香为助,将他们一体擒拿的妙计。

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手下的那所谓的常胜军虽然被擒获了大半,那老小子却如一条狗般地,从又脏又臭的地下阴沟里逃脱出去了,使得那一仗虽说大获全胜,却没达到想要把他生擒活捉的目的,成为当时胜利欣喜之余的一桩憾事。

现在,这座看似依然如旧的丹凤门,不改往昔的壮观和巍峨,可是高高耸起的城楼上,所能看到的手持戈矛的士卒,已经不再是大辽的军士了,而是换成了被人喻之为“满万则天下无敌”的金军士卒。

而当初的主人,早已经撤退到了草原深处的鸳鸯泊,在那里,她正和她的漂亮的外甥女,等待着自己归来的消息。

张梦阳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惆怅,今天,看到了这座依然如旧的丹凤门,年轻的他,心间却体会到了一种世事如棋的沧桑感。

由丹凤门进入到了燕京城的外城,由外城进入内城,他看到各条街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人丁稀少,百业凋敝。从娄室等人的口中,他听说了这是因为凡事城中的胡人,按照宋金两国的约定,全都要往北迁徙到上京会宁府去,只有汉人可以留下来,随着城池一起移交给大宋。

虽然约定如此,但是金人却暗中把为数众多的汉人偷偷地迁往东边的营、平、滦三州,因此留在偌大的燕京城里的人口,只剩下了原先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说是一座空城,倒也算不得如何夸张。

张梦阳又是摇头又是叹息,心想:大宋君臣罔顾现实,迷了心窍非要收复什么失地,放弃了大辽这个百年之好,反与狼子野心的金人缔结盟约,和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误交匪类有什么区别?

看来金人不仅仅是打起仗来凶狠,而且也是处处心机,处处算计,宋廷君臣跟这样的国家打交道,摆明了是要大吃其亏的,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能在这种事实面前都能辨别得明白,那些身在庙堂之上的蔡京、童贯、高俅者流,却如睁眼瞎的一般,还不是只想着讨皇帝的欢心,见风使舵,明知不可而强为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么?

张梦阳冷笑一声,心头浮现出了一句谚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后世传说中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去,押送到比上京会宁府更北的苦寒之地去,还不都是因为他们所用非人之故?

能打仗能治国的人才全都被沉淀到下潦,弃之不用,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国贼佞臣,全都被委以重任,侧身于庙堂之高,这就是常人所说的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国贼佞臣们,张口黎民闭口百姓,整天价把忠君爱国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上,甚至在谈到江山社稷之隐忧的时候,谈到黎民百姓之疾苦的时候,无不是痛心疾首,泪流满面,一个个地无不是道貌岸然的圣人形象,可依他们做下来的那些事情来看,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与所说所做背道而驰?哪一个不是天良丧尽,坏事做绝的鬼魅魍魉?

这些个昏君奸臣,别说是被金人捉到遥远的北国去做阶下囚,就是一个个全都万剐凌迟都不足以解人之恨,可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数千万中原的无辜百姓,却要因此而为他们的恶贯满盈而买单,实在是损亏补余,有失公允。

好在如今自己阴差阳错地被人误认做了是那个纥石烈杯鲁,就连金国的这些个高官将领,似乎也对自己的杯鲁身份不怎么怀疑。

自己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做一些于中原的汉人百姓们有益的善事。当然,如此一来,也就等于是间接地为汴京城里的昏君佞臣们服务了,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好勉为其难,考虑不得那许多了。

再说,李师师每每看到宋徽宗道君皇帝为国事忧心,便为之柔肠百结,黛眉紧蹙,芳心之内神魂缭乱,而自己看到她如此,往往也便跟着一起胡乱地忧愁,而今自己间接地为他们君臣做些事情,就等于是看着黎民百姓和师师的面子吧。

对了,还有那位结拜的义兄康王呢,他的面子,当然也得适当地照顾一些的。

再想到当初奉小郡主和卫王护思之命到燕京去给太后投递密信,行经范水寨之时,看到凶残的金兵把那些无辜的百姓推到河边肆意砍杀,怜悯和愤恨之情同时涌上心头,握着马缰绳的手,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许多。

再者说了,大辽是被金人给残破成这般模样的,身为契丹人的太后和小郡主,对金人自然也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我若是以杯鲁的身份,做一些于中原人有利而于金人有损之事,想必她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张梦阳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立意高妙,口中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儿来。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