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夫会同并原市文物管理局的同志来到鹅岭山区寻幽访古,意外邂逅早年在杭州西泠的故人蔡横舟,由此了解到一段明初朱棣以靖难为名,由藩地北平起兵攻伐南京,叔夺侄位篡逆故事中的秘闻。
燕王朱棣造反,其根源在于建文帝削藩,先后夺了北平的官权、兵权,属于被逼无奈,这是明史中的记载。
常言道以史为镜最能看透人心,这段正史是个读书人都知道,不过耕夫此时听来却又悟出了新意:“在山村老庙之中,再次听横舟讲史,却忽然体悟到朱棣为上者的不易,世人都说燕王久怀不臣之心,要我说何尝不是被赶鸭子上架,早年随父征战,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就藩北平,身边那些自诩功臣的人必然觉得委屈,此后朱允炆又要削藩,主子没了官位,这些为吏者自然唇亡齿寒,所以怂恿朱棣造反,再加上朱棣心意难平,上下一拍即合……”
“后世读过明史的人里也有这样的论调,”蔡义和点点头道:“一家言入百家耳,越是动荡的时代,越是有不同的声音。”
“其实,也是各家为各家,人人为了自己着想,假如朱棣造反不成,丢了性命的是他,那些文官武将还可以另投明主,一旦成功即可登堂入室了,所以他手下这些人的头脑做生意胜过打天下多矣。”
耕夫一番调侃举座皆笑。
宁向东听完后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从小在校园长大,名着看了不知多少,唯独嫌古文晦涩,阅读起来还要时时查看注释,影响看书的流畅性,因此古典名着和二十四史一本没读过,这次蔡义和讲的明史是第一次听,越听越觉得耳熟,好容易忍耐到老蔡告一段落,暂时停下来,便脱口而出道:“我曾经在图书馆里看过一本莎士比亚写的《哈姆雷特》,一直以为这样的故事只有西方名着里才有,没想到我们中国也有如此精彩的故事!”
蔡义和闻言严肃的说道:“小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繁衍五千年,只是这些年普及的少了点,你的个人成长恰恰处于这个时段,所以知之甚少也不怪你,现在民间呼吁普及国学,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声音越来越多,相信未来,年轻人终会折服在先贤伟大的智慧中!”
“此外,西方很多名着,其实都是在解放前新民主主义时期,被当做先进文化引进到国内的,那时我们国家才刚刚推翻闭关锁国的封建体制,迫切希望接触到世界上的各种先进文化和思想,所以当时一些着名的学者用他们的精湛文笔进行翻译,等同于再次创作,所以才会广为传播。”
“横舟说得对,所以有些优秀的翻译者也可以称作翻译家的!”耕夫点头道:“你再看看近几年的翻译作品,几乎只是轰动一时,少有流传,真正不断再版的还是上一世纪那几本罢了。”
余众皆深以为然,人有一种共性,越是身边的美,越不容易引起重视,也许是因为轻易得到,就不知珍惜了,所以犹太人历经千年也要复国,找回自己的民族传承。
只有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
众人谈古论今,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西斜,山中无日月,盛夏夜秋霜,过了午后,气温渐渐开始转凉了,耕夫聊的口干舌燥,几次想喝口茶水润润嗓子,然而水温冰凉,几次拿起来碰了碰嘴唇便放在一边,因为怕影响了大家的谈兴,便忍住没有让蔡义和烧水。
老蔡见状,趁着此时谈话告一段落,起身把大家杯子里的剩茶根沥出,摊在窗台上晾着,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麦乳精的铁桶,从桶里倒出茶叶,一一给空杯中换上新茶。
宁向东认识那个麦乳精的铁桶,还是他回并原探亲时在解放大楼买的,回来后给蔡义和拿了一桶,由于铁桶质量很好,麦乳精喝完后蔡义和舍不得扔,刷干净当了茶叶桶。
那个时代几乎家家都这样,宁向东妈妈的针线盒就是大白兔奶糖的铁盒,甚至丁启章家放白砂糖的铁桶也是用包装盒代替的。
耕夫对蔡义和这种独特的茶叶很感兴趣,忍不住开口询问来历。
“这是我那个去世的老伴带来的,”蔡义和曾经在鹅岭当过一段时间历史老师,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她老家是四川人,有一年带了三颗小茶苗回来,都说过了北纬38度线的没办法种茶树,可我那个老伴不信邪,没想到真的让她种活了……”
蔡义和一边说着,一边往杯里冲入开水,耕夫看着玻璃杯里翻滚的茶叶,色泽鲜绿,芽头肥壮,开口问道:“叶片看着很是厚大,难道不是灌木是乔木?”
“你这个家伙对细节的观察力还是这么强,怪不得在考古工作上也颇有建树,”蔡义和赞许的点点头:“确实是乔木,如果是灌木,有可能真的种不活了,当年那些茶苗,都生长在四川云居山里,那个地方终年水汽很大,山里也是云雾缭绕,海拔也高,而鹅岭山寒水瘦,冬天气温又低,能长活也是奇迹,虽然还算是茶树,可惜滋味万中只剩其一……”
耕夫趁热品了一口茶,依然如第一泡时,甫一入口万般苦涩在喉间紧锁,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化开后渐渐泛起些许甜意,回甘久久不去。
耕夫叹息道:“所缺唯有豆香,却别有另一番新意。”
“这也正是我爱它的原因。”蔡义和微笑着说道。
“对了横舟,假如你所说的野史是真的,那这座建筑既然是后世所立,为何却写着潘郎而不是建文帝?”耕夫尚有疑问,转回话题继续道:“别说是为了隐姓埋名,这么大的房子都敢逾制,还在乎一个小小名讳吗,他们当年敢这么建,就说明心里并不怕!”
“所言极是!我在野史中看到之初,心里也存此疑窦,后来查阅了很多文献书籍,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揣测,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朱允炆最初的隐居之所不在这里,恰恰是在传说中可信程度最高的江苏吴县,因为那里距离应天府最近,对他来说,仓促出逃到那里,也最符合当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