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宋建武四年,九月初二,河北,真定府。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端坐于大堂上,手里拿着一张《中华日报》,史天泽心里默默读着,眼神盯着报纸,心思却似乎游离天际。

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

宋军兵锋正盛,这一份浩气凛然的檄文,是要北伐了吧。

“……天运循环,中原气盛,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好一份北伐檄文!好一个抑扬中华!好一个宋皇!

两年前,窝阔台南下伐金,汉中一场大战,蒙古西路大军灰飞烟灭。中路军与金国鏖战,同样是折损不少。一场国战下来,蒙古国元气大伤,以至于两年的时间里,蒙古铁骑并没有四处征讨,只能是蛰伏待机。

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难道说,宋军北伐,是要恢复整个两河?

史天泽正在苦思,脚步声响起,史天泽一看,赶紧站起身来。

“娘,你怎么来了?“

史天泽扶母亲坐下,看了看小腹微微隆起的妻子,轻轻点了点头。

“娘子,你也坐。“

他戎马倥偬,攻打金朝后才安稳了几天,妻子才有了身孕。

“三郎,你是在为报纸上的事情发愁吧。“

史母让儿子坐下,和颜悦色问道。

“宋人占据了山东大部,驻军数万,转运粮草,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攻打金国。两河本就是宋人故地。儿子总觉得,宋人来者不善。“

在母亲面前,史天泽毫不隐瞒,和盘托出。

“我失去了一个儿子,可不想再失去第二个了。保定府张柔的事情,可不能发生在我史家人的头上。“

史母面色平静,轻声一句,却是语重心长。

八年前,史天泽护送母亲北归。降将武仙叛乱,杀了史天泽的大哥史天倪。史天泽承兄职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后擢升为汉军万户。

至于保定府汉军万户张柔被暗杀,金人已经没有了那个实力和心气,大概率是宋人所为。

“娘,可是大汗对我不薄。况且,蒙古国元气还在,一旦再度南下,岂不是……岂不是……”

史天泽还有些犹豫。

“没有什么岂不是。窝阔台待你不错,但娘也为蒙古国失了一个儿子,我史家不欠他的。窝阔台要是有实力,早已经南下用兵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宋人也是汉人,你也是汉人,同一血脉。你一贯审时度势,难道还不明白吗?”

史母虽然长居户内,但外界事门清。

“娘,宋军若是北伐,兵临城下,却该如何抉择?“

想起报纸上北伐的事情,史天泽心头一动。

“中华每到危难之时,总有圣人挺身而出。宋皇,或许就是那个圣人。史家一大家人,如何抉择,不用娘说了吧。“

史母说完,站了起来,和儿媳离开。

送走母亲,史天泽心事重重回了书房,在房中负手踱步,心神不定。

几个幕僚敲门进来,一起向史天泽行礼。

“王缙,你们几个怎么来了?“

史天泽终于坐了下来。

“将军,达鲁花赤忙哥撒儿让部下数万蒙古将士散布于州郡之间,砍伐桑树、毁坏庄稼,百姓深受其害,民怨沸腾。将军得想个对策啊!“

幕僚之首王缙首先开口。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并且禀报了大汗。相信用不了几天,哥撒儿部就会被调往漠北。让百姓再忍耐几天吧。“

提到这些蒙古骄兵悍将,史天泽也是头疼。

宋军北伐,哥撒儿带兵去了燕京城共击宋军,这一场大战结束后,应该会被调回草原了吧。

“将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羊羔息”的积欠已达两万多贯,百姓卖尽田产都偿还不完。还得想个办法。“

另一位幕僚王昌龄愁眉苦脸,继续言道。

“百姓穷得吃都吃不饱,怎么偿还?南下用兵的时候劫掠了一些,正好替百姓还了吧。“

史天泽主动承担百姓积欠,几个幕僚都是佩服,也是羡慕史家的阔绰。

“忒木台让我去燕京商议宋军北伐之事。你们怎么看?”

几个幕僚眼神一对,王缙拿出一份报纸,指着上面。

“将军,宋人北伐的消息,将军也看了吗?“

“看了,宋军要北伐,天下皆知。”

史天泽看着“三王”幕僚,眉头一皱。

“你们说,宋军北伐,是要攻打金国还是直奔两河?”

“将军,宋人如日中天,不管是攻打金国,还是直奔两河,将军都不可不为将来打算呀!”

王缙语重心长,首先说了出来。

“将军,两河也是大宋故地。即便是宋人先恢复了河南之地,也一定会继续北上。真定府好不容易恢复了几分元气,可不能再经战事了。”

王昌龄的话,让史天泽心里一紧。

看来,宋军北伐,迟早要对河北动兵。

“将军。百姓困苦,民心厌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妄起刀兵。要再起战事,真定府的百姓就要死绝了!”

幕僚王守道也是忧心忡忡,满脸的愁苦。

“三王”离去,史天泽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将军,直沽寨的两位少将军回来了!”

下人的声音,又在书房外响起。

“他们怎么回来了?快让他们进来!”

史天泽不由得一愣。

直沽寨距离真定府 600里,没有军令,这两个家伙怎么跑回来了?

“见过叔父!”

史权史揖兄弟进来,满脸的倦容,一起向史天泽行礼。他二人身后一中年儒士风尘仆仆,却笑容满面,向史天泽拱手一礼。

“贤弟,别来无恙?”

史天泽仔细打量,赶紧抱拳回礼。

“严兄,你怎么会来真定府?你们怎么会在一起?”

严实和史天泽同为河北汉军万户,只不过史天泽是中原三大汉军主帅之一,统领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比严实要高出许多。当年严实作战被擒,史天泽还解救过严实,二人私交不错。

二人分开坐下,史天泽看了一眼两个侄子,看向严实,对方又是一礼。

“贤弟莫要惊诧!愚兄已经投了大宋,至于两位少将军,宋军北伐,二位少将军经我相劝同来。燕京城外一场恶战,愚兄和两位少将军马不停蹄,就连夜直奔真定府来了。”

“燕京城外一场恶战?”

史天泽一阵心惊,轻轻点了点头,随即道:

“严兄,宋军果真已经北伐,到了燕京城下了吗?”

此刻他心中明白了七八分。严实投了宋朝,他在此出现,应该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叔父,宋军东路军十余万之众,势不可挡,此刻恐怕已经在围攻燕京城了!”

侄子史权,迫不及待说了出来。

“十余万大军!围攻燕京城!”

严实心头一惊,目光看向了严实。

“叔父,燕京城外一场恶战,四五万蒙古骑兵大败而归。包括我史家骑兵都是折损大半。如今燕京城各门关闭,已经开始守城了!”

“什么?”

史天泽一愣,随即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跟着站起身来,指着严实,怒目圆睁。

“严实,你什么意思?既然要我归降,为何先屠我史家子弟?我不会降宋,我与宋军势不两立!”

“贤弟,稍安勿躁。军令如山,口温不花一声令下,你史家军能不出战吗?”

严实面带微笑,安慰着怒气冲冲的史天泽。

“少将军所言不错。大宋王师北伐,三路大军北上,东路经海路直取燕京。西路直奔太原,各有十余万之众。中路军取大名府以南,坐镇黄河沿线。至于愚兄此刻前来,乃是奉了宋皇的亲笔书信,劝贤弟共襄义举,让河北归于我中原王朝治下。”

严实说完,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史天泽。

“宋皇亲笔书信!”

史天泽大吃一惊,面色立刻变得温和,他接过书信,手指微微颤抖,看了下去。

宋皇亲笔,让他一时有些受宠若惊。

“贤弟,你仁义宽厚,堂堂中国英雄,何必要为窝阔台驱驰,虐我汉民。大丈夫行事,为国为民,爱民岂能虐民?如宋皇信中所说,如贤弟弃暗投明,可为一路安抚使,也可为一路都统制官,或民政或入军,全凭贤弟定夺!”

严实郑重其事说道,史天泽看完书信叠好,放在桌上,苦笑一声。

“严兄,宋皇厚爱,我是愧不敢当。可是我深受大汗器重,不能对不起他。不忠不孝,非愚弟为人之本!”

宋军在燕京城外野战大败蒙古骑兵,燕京城恐怕凶多吉少。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做出抉择了?

“贤弟,你此言差矣!窝阔台重用你,那是因为你能为他卖命,你二人之间,徒有利益而已。自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南下用兵以来,河北死了多少百姓,你心知肚明。就说这真定府,原来有多少人丁,现在有两成还是三成?你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你得为河北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想想,而不是你和窝阔台的小仁小义。”

严实慷慨激昂,一番话让史天泽发呆,一时无语。

“叔父,大宋天子英明神武,宋军兵锋正盛,你就降了吧!”

“叔父,王师北伐,顺天应人。叔父不要固执,误了大事!”

史天泽不语,史权兄弟面色通红,纷纷大声喊了起来。

“住嘴!没你们说话的份!”

史天泽脸色一板,训了侄子们一句。他转过头来,面对严实,微微一笑。

“严兄,你这来得突然,容兄弟我想一下,回头再给你个准讯。”

开城投宋?

宋蒙都是动物凶猛,仓促之间,他真有拿不定主意。

“贤弟,你若是不愿意冒险,可以作壁上观,按兵不动,等宋军平定两河再说。宋皇绝不会怪罪,定可保你史家一世富贵,贤弟三思。”

严实被带了下去,史天泽正在沉思,几个幕僚又匆匆返回,王缙满脸焦急劈头盖脸就是一句。

“将军,你还思量什么?一旦错过机会,可就后悔莫及!”

“王缙,宋使前来,你们也知道了。宋军北伐,能不能成功,尚未可知。不在急于一时。”

史天泽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河北就这么大,“三王”和严实都是熟人,肯定已经沟通过了。

“将军,前方军情,宋军东路军围了燕京,正在攻城。西路宋军已经到了太原。宋军中路军取了徐州,北占了东平府、邯郸等地。以宋军三四十万精锐,恢复两河,甚至整个中原,还不是易如反掌?将军早做决断为好!”

“三王”之一的王守道递上军报,同样是额头冒汗,语气急促。

史天泽接过军报,快速看完,久久不语。

三四十万宋军精锐北上,直奔中原两河!

这也太快太猛了吧!

“将军,两河三大汉军万户,宋皇只招安你一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宋如日中天,蒙古国国运日衰。一盛一衰,此乃天意,将军不可再优柔寡断!”

另一位王昌龄,也是苦劝。

宋军势大,兵锋正盛,已经兵临两河,再黏黏糊糊,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

天意难违!

史天泽目瞪口呆,犹豫了片刻,这才低声道:

“王守道,你叫我大哥晚上过来。再把严实请来,咱们好好议议!“

宋军北伐如此之快,事关史家荣衰,让他心跳加速,立刻做了决断。

“将军,那哥撒儿余部怎么办?”

王守道眉头紧锁,小心翼翼问道。

“事到如今,管不了那么多了!”

提到达鲁花赤哥撒儿的部下,史天泽眼神立刻变得冷厉。

哥撒儿部下这些搅屎棍,跋扈骄横,似乎正好可以做投名状,献于大宋。

“将军,要是真这样做了,可就没有退路了。”

王守道幽幽一句。

“你以为不投宋,就有退路了吗?到时候大军兵临城下,那就玉石俱焚,真没有退路了!”

史天泽的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失落。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