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到下榻之处,赵竑依然是心事重重,独自在院中踱步。

几颗槐树繁荫,覆盖了整个院中。槐树上绿色的长条叶生机勃勃,和白色的累累槐花交相辉映,院中清香扑鼻,也丝毫不感觉到秋老虎的肆虐。

痛击蒙古大军,兵进陕西,这又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军事产物了。

“陛下,莫不是在为进军陕西犹豫不决?”

不知何时,孟珙和董宋臣进来,孟珙率先开口。

“汉中进入关中,道路崎岖不说,数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后勤补给等等,这又该如何应对?你有应对之策吗?”

赵竑把目光,投向了孟珙。

金人治下的陕西,因为与蒙古国多年征战,百姓人口大量减少,大军一旦进入,没有补给,又该如何坚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怕就是他此刻的真实心理写照了。

上一次蒙古大军退兵,双方握手言和,但那都是表面上的互相妥协。大宋要恢复故地,要想成为一个大帝国,和蒙古国开战不可避免,也许会持续数年之久。

这次托雷南下借道,不过是自然而然罢了。

至于金国,迟早要解决,只不过怜惜其治下百万汉人的生死而已。

赵竑不由自主,叹了口气。

这一刻,即便是他的大长腿完颜春来亲自求情,恐怕他也不会对金军手下留情。只有坐上了这把龙椅,戴上了冠冕,只有贵为大宋天子,才能明白其承载的意义。

靖康之耻,岳飞的天日昭昭,辛弃疾陆游们的热泪,那些民族炽热的情感,故国山河发自肺腑的热爱,又岂是可以漫不经心。

“陛下,只要能大破鞑靼大军,陕西无论怎样折腾,都是我大宋自己的事了!”

孟珙的话,让赵竑一怔,哈哈笑了起来。

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也许最直接有效。

“陛下,我军进军陕西,只要固守潼关、凤翔府、长安三地,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以我大宋边军的实力,再加上火器,鞑靼没有十余万之众,难以攻克任何一座城池。”

“孟珙,所言不错。你说,曹友闻和余玠他们,能想到这一点吗?”

赵竑心中的战意,也被孟珙激发了出来。

“陛下,对陕西的形势,曹友闻和余玠两位将军,只怕比臣更清楚。他们夺了凤翔府,就不会让长安城置身事外。占了长安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潼关城,夺定了!”

孟珙一番分析,让赵竑不自觉汗流浃背。

以曹友闻和余玠的好战性,恐怕他们都想直奔河南了!

“陛下,崔相公和陈相公来了。”

赵竑正在思量,董宋臣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陛下可是为我军兵进陕西一事担忧?”

崔与之二人进来,崔与之开门见山问道。

“陛下,当年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尚未成功。如今秦州、陇州还在金人手中,我西北大军即便是东进临洮府,距离关中门户凤翔府还有千里之遥。一旦要进陕西,粮道一定要畅通。鞑靼占领关中,陕西多遭兵祸,后勤补给不容有失。”

陈隆之目光幽幽,眉头却是紧皱。

显然,他也意识到了粮道的问题。

他并不要什么子午谷奇袭长安,没有任何意义。还是那句话,战争以杀伤对方,让对方失去战力为最终目的。

若是士卒轻装上阵,刀枪震天雷,倒可以兵出大散关,或走褒斜道开赴关中。但走的是河谷驿道,道路崎岖不平,那些火炮、战车炮车辎重,总不能肩扛手抬过去吧。

“陛下,从秦陇沿渭水东进,道路宽敞,可借助水路搬运物资。但沿途的巩州、秦州、陇州还在金军的手里,若是要强行借道,恐怕会战事持续,带来不少顾虑。”

孟珙紧接着说了起来。

强行借道?

赵竑不由得自嘲地一笑。

也许托雷们就要强行借道宋境,自己又想武力借道金境。何其谬哉?

“陛下,这有一封书信,陛下请看。”

崔与之和陈隆之目光互对了一下,崔与之拿出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赵竑微微一怔,接过书信看了片刻,眉头紧皱。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难道说,这是上天的旨意,让他收复陕西之地?

“崔卿,看来兵进陕西,你并不是心血来潮啊?”

赵竑微微一笑,心情也是轻松了不少。

“陛下,金将巩昌府同知汪世显杀了秦巩元帅完颜仲德,又攻杀秦州总管粘葛完展。天授不取,反受其咎,汪世显率部来降,乃是我大宋之幸。陛下祥之。”

崔与之讪然一笑,肃拜奏道。

“陛下,汪世显乃是鞑靼汪古部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陛下若是招降与他,一旦与鞑靼大军对垒,陛下放心吗?完颜仲德举贤荐能,爱民如子,颇得秦巩之地民心。陛下若是招安汪世显,恐怕秦巩民心不稳,地方动荡。”

陈隆之紧跟着开口,却是反对招降汪世显。

“陈相公,你不要忘了,完颜仲德屡次向金主建言,秦、巩山岩深固,粮饷丰赡,不若西幸,依险固以居,然命帅臣分道出战,进取我汉中之地,经略巴蜀。完颜仲德居心叵测,死不足惜。汪世显虽是鞑靼汪古部人,但他久居中原之地,学的是四书五经,习的是中华习俗,早已是汉人无异。望陛下纳之,进据关中,建不世之功!”

崔与之白须飘扬,唾液横飞。

“学四书五经,习中华习俗,又为何弑主求荣,见利忘义,寡廉鲜耻?陛下慎思!”

陈隆之脸色通红,愤然回击。

“陈相公,稍安勿躁。如今谈的是我大宋的宏图霸业,不是个人的私德。汪世显不过万余乌合之众,难道陛下不知吗?陛下自有决断,你我奉旨即可。”

崔与之也不发火,只是正色说道。

他已经觉察到,赵竑很可能已经动心。

赵竑嘿嘿一笑,轻声说道:

“二位卿家,汪世显为何不投了蒙古国,反而要降我大宋?”

从古到今,上下五千年,汪世显这种长袖善舞、善于逢迎者如过江之鲫,源源不断,见怪不怪。

他只是有些诧异,蒙古大军纵横天下,兵锋正盛,身为同族,这个汪世显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

“陛下,鞑靼大军嗜杀无道,汪世显久习中华礼法,当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陛下,我大宋礼仪之邦,自古崇尚忠孝节义。汪世显久沐中华文化,归附大宋,也是情有可原。”

崔与之和陈隆之一前一后,二人的观点大致雷同。

“你们都说错了!”

赵竑摇摇头,轻轻拍了拍院中的槐树。

“汪世显是鞑靼人,他的部下可大多数都是汉人。要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汪世显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也没有这么大的底气。至于说他反水,他那万余部众,朕还不放在心上。他之所以投我大宋,只不过是因为我大宋兵强马壮而已。”

他看了看专心面色通红的崔与之等人,继续说道。

“夺了陕西之地,陕西、四川、西夏连为一体,我大宋的防线将大为完善。关中八百里平川,自古就是粮仓,又有渭水、泾水、汉水等河流灌溉,天与之地,不可不夺!”

说着说着,赵竑已经做了决定。

“朕意已决,招降汪世显,千金买骨,厚待于他。不管此次与鞑靼大军交战的结果如何,即便是死伤十万将士,尸横遍野、血流漂杵,陕西,朕是夺定了!”

对于铁骑纵横的蒙古大军,他一直想到的是防御反击,现在看来,实在是过于保守。

为什么就不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老道理,怎么就忘了呢?

不必自惭形秽,也不必自大,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勇气。

“陛下既然已经圣断,臣无话可说。但求陛下务必当心,以免误了军国大事。汪世显有四子,有二人已经过了十岁,可送去金陵学堂学习。”

陈隆之无奈,只好肃拜一礼,还不忘提醒赵竑。

“陈隆之,你这是以子为质,来控制汪世显啊!”

赵竑哈哈笑了起来,随即岔开了话题。

“兵进陕西,的确是有风险。但是,大宋需要陕西,用来巩固她的半壁屏障。”

他看着三人,郑重其事说道:

“来西北之前,朕本打算从海路北伐,一举攻下燕京城,占领河北。现在看来,朕是有些操之过急了。鞑靼大军南下,击溃他们,到时候夺了陕西,北伐就可以两翼齐飞,河东河北,俱在我大宋攻伐之下,成为大宋的疆土!”

这个时候,赵竑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

东西两路齐头并进,西到雁门关,东到居庸关,收复整个燕云十六州,都不再是梦话。

至于粮草转运,海路居多,西北准备少量即可。

看着目瞪口呆的三人,赵竑哈哈笑道,感染力十足。

“崔卿年事已高,不宜奔波劳累。若是夺下陕西,陈隆之,你就是陕西路安抚使,整个凤翔府以东,北到横山,南到黄河,都是你的治下了!”

陕西路安抚使!

陈隆之眼睛睁大,跟鸡蛋一样。旁边的崔与之扯了扯他的衣袖,陈隆之才如梦初醒,不顾院中的鹅卵石膈应,立刻跪了下来,连连磕头,山呼万岁。

“臣谢陛下天恩!”

皇恩浩荡!反对着反对着,反成了未来的陕西路安抚使。这可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陕西路安抚使,可比治理一个小小的汉中挑战大得多。

“起来吧。”

赵竑扶起了陈隆之,温声说道,和风细雨。

“你我君臣一心,对外用兵,不仅是收复失地,还在于重塑一个真正的大宋,一个真正的中原王朝。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要让万国来朝、四夷宾服。”

为了理想而奋斗,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崖山之后的事情,可不能重演。

“陛下文治武功,臣等誓死追随!”

崔与之朗声说道,和陈隆之一起肃拜行礼。

“你们就别拍马屁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供应。汪世显受降的事情,陈卿和曹友万辛苦跑一趟,带上朕的亲笔书信,以示我大宋的诚意。”

既然汪世显愿意投诚,余玠和曹友闻完全可以兵发秦州,和南边的吕文德、曹友万一起,全力对付蒙古大军。

赵竑转过身来,就要进屋,却又忽然停下,抬起头来,看向了满树晶莹的槐花。

“陛下,臣盘算过,要是从秦州输送粮草到长安,五万大军的话,七百里的路程,一路水运,大约十日内即可到达。若是从凤翔输送粮草,三百里一马平川,只需两到三日。”

陈隆之脑筋飞快地转动,心里暗自嘀咕。皇帝恐怕已经想到了要占领凤翔府,再伺机夺取整个陕西。

“陛下,河西路余玠的密奏!”

宣缯递上奏折,赵竑看了片刻,这才回道:

“让余玠和曹友闻一起东进,河西路和西夏路各调两万大军,临洮府路调一万大军,五万大军驻守秦州,准备对鞑靼的战事。”

高昌国来密使言和,河西和西夏再无后顾之忧,正好可以东进,对付蒙古西路大军。

看到赵竑望向槐树,众人心头狐疑,一起抬头看去。

“槐花,你们都吃过吗?”

赵竑指着满树的槐花,忽然问道。

“啊?”

崔与之和陈隆之都是一怔,陈隆之赶紧回道:

“陛下,臣小时候吃过,槐花蒸成炊饼,吃起来香甜可口……”

陈隆之瞬间明白了几分。

看来,皇帝烟火气很浓,也是性情中人。

“董宋臣,你让卫士们拿梯子来,把槐花摘下来,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朕今天要带你们尝一下槐花面块和槐花炊饼!”

赵竑脸上的喜悦,似乎比打败了蒙古大军还要浓烈。

赵竑进去,崔与之和孟珙跟上,陈隆之慢走一步,来到董宋臣身边,轻声细语。

“董公公,借一步说话!”

有些事情,皇帝不愿意做,他们必须要查缺补漏。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