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宗皇帝被这伙人吵得头疼。
平日里穿着华丽,仪态万方。各个知书达礼,出口子曰,闭口圣人之言的君子们。
怎么一旦有了困难,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都成了巷陌斗嘴的妇人?
还有这争执的面红耳赤的模样,便是村中争抢牛粪的孩童,也比他们更有风度吧?
钦宗皇帝气急。他用力拍了一下龙案。
“哐当”一声响,吓得吵架的大臣一哆嗦。
“陛下,何故如此失态?”李邦彦问。
“陛下,你当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概?”耿南忠说。
“陛下,还是要注意龙体啊。”秦桧阿谀奉承。
钦宗皇帝摆摆手。“马植,秦桧你二人出使金营。”
钦宗皇帝袍袖一甩。“都是一群啥玩意?我赵家这是养了一群废物吗?”
马植与秦桧被两个粪篮子,吊下汴梁城。
他们竟然没有觉得臭。
过了护城河,就是金国营帐。前军是郭药师部。
郭药师得到消息之后,并没有出来迎接。
他告诉士兵,“要对宋使搜身,以防他们行刺大将军。
还要把他们双眼蒙起来,以防他们窥探大营虚实。”
马植与秦桧被黑布袋套住头。
马植只是虚应付。他当着秦桧的面,假装带上而已。
秦桧却要实打实的戴着。
为了捉弄宋使。金兵还把黑布袋在马尿里泡了泡。
秦桧刚一戴上布袋,就被这股味道熏的醉醺醺。
“金国就是好啊。连马尿都带着酒味。”
他拉着一根棍子,被金兵带着走。金兵也是会开玩笑。
路上那个地方有个雪坑,那个地方有个冰面,全都带着秦桧走。
秦桧一会一跌倒。逗的金兵捧腹大笑。
“嘿嘿”秦桧也笑起来。他觉得,自己能逗人开心,很幽默,很滑稽。
他心里暗暗得意。“俺老秦表演技术就是高。
这要是在戏台上,保证能得个满堂彩。炊饼,米花板,还不得扔一地。”
一刻钟后。
秦桧来到宗望的大帐。他的头套被摘下来,可他却没有被宣进去。
天空飘起雪,秦桧站在宗望的大帐旁,弯腰驼背,像个门神。
只是,这个门神有点衰。
“帐外何人?”
“回大将军,乃是宋使。”
“让他进来吧”
秦桧刚想往里走,就被守兵拦住。“你是个啥东西,大将军的军帐,也是你能走进去的。”
“那我该怎么进?”
“爬进去”
秦桧老脸一红。“这,这怎么可以?”
他这时才想起礼仪,想起尊严,想起马植。“马大人去哪里了?”
“大将军有令,只许你一人进入。另一个,还留在前营。”
秦桧心里高兴。“马植啊马植,在大宋朝堂上,你还是个人物。
出使他国,谁会认你。你想和我比,还是差着一段距离啊。”
这点优越感,给了秦桧力气。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嗖嗖的”爬进了宗望的军帐。
这速度,吓了宗望一跳。“你,你是啥玩意?身上咋还膻的呼的呢?”
“回大将军。我是宋使秦桧。”
“吆,是秦大人啊。咱们也算是老相识。快起来吧。”
秦桧赶忙谢恩。
“说说吧,秦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大将军。你来汴梁城,有何贵干?”
宗望笑了笑。“弟兄们活动活动筋骨。怎么,吓到你们了吗?”
“没,没有。”秦桧笑说:“我在城墙上,见金国士兵衣着单薄。便把此事告诉了我家皇帝。
皇帝陛下听说此事,心疼的睡不着觉。他让我来问问,是不是你们遇见啥困难了?”
宗望暗道:“都说宋人聪明伶俐。这是真傻,还是装糊涂呢?
你们给我来这一手,那我就奉陪到底。”
宗望这一支军队,还是作为幌子。用的是障眼法。
他就是为了吸引,宋国君臣的注意力。
“宋皇仁慈。秦大人心善。我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秦桧得意。“大将军也无需客套。有困难就直说。”
“我家大皇帝说,普天之下,这许多国度,这许多君主,谁最大呢?
总是稀里糊涂,不分长幼尊卑,这件事不合礼制吧?”
“当然,当然。凡事都是有头有尾,有大有小。”
“秦大人,真是好见识啊。我就知道,我一说这件事,你能懂。”
“能懂,能懂。人家都叫我懂得多。”
宗望哈哈大笑。“秦大人幽默风趣,逗的我开心。那你说说谁最大?”
秦桧心想。“你不就想你家皇帝为尊吗?好在你家皇帝年龄大一点,不然这事不好安排。”
“贵国大皇帝年长,我家皇帝理应叫一声兄长。”
“兄长吗?可西夏皇帝,叫我家皇帝皇叔啊。你家皇帝,大过西夏皇帝吗?”
秦桧不能作答。这件事,他还真不敢做主。
“大将军的话,我会告诉我家皇帝。总会让贵国大皇帝满意便是。”
宗望点点头。“不急。我们兄弟在此看看黄河风景甚好。”
“这天寒地冻的,还是回家去好。”秦桧也会接话。
“来的匆忙,没有带吃食啊。”
“不知需要多少口粮?”
“我这几万兄弟,都是大肚汉。一个人少说也得一石粮。再加上马匹,怎么也得三石粮才可以。”
秦桧算术精通。他小脑袋瓜一运算。“这金兵按照三万人算,那就是需要九万石粮。
还好,还好。汴梁城的百姓,一人出几斗,就能给他凑够。”
“这个可以有。总不能让士兵饿肚子不是。”
宗望点点头。“秦大人言之有理。还有就是,兄弟们出来这一趟,两手空空,怎么回家过年呢?”
秦桧赶忙凑趣:“那可不是咋滴。这回家过年,没有银子怎么置办年货。不晓得二两银子,能不能够?”
“够了,够给一个孩子压岁钱。”
秦桧心想:“你家孩子头轻,还是咋的?要用二两银子压岁。”
“不知几个孩子?”秦桧问的很小心。
“一家怎么也得有五个孩子。”
“这是十两银子。三十万两还不算多,汴梁百姓一人出个几十文,给他便是。”
“士兵的家眷,你说过年时要不要打个首饰?弄个金手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