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来避雨吗?
面对有人要抢你的,有着各种发挥。
有胆大、打回去,更多是害怕。
只能找避雨的借口,希望、借水喝、喝了雨停就走。
这分真避雨假避雨,假避雨自然不走。
隐晦的表达方式,叫不撕破脸,这种自然、妙也。
靳澄湛扯:“廊桥乡奇了,专为避雨建避雨阁不是更奇?”
大家都知道,下雨要么屋檐下避雨,庙里避雨。
时万里来说:“今儿下雨,我知道你们有的是避雨进来顺便听我,这避雨啊,故事多。我记得有一次避雨在廊桥乡,听得一件奇事。”
外边雨哗哗,风呼呼。
里边灯光摇晃,时万里似乎独特的节奏。
大家要被拉入戏。
靳澄湛说:“时万里好奇心重,骗了一个后生,人家悄悄告诉他。原来,百年前了,一人路过,张家大户,却是打开门让人避雨。雨停,后来张家变了李家。然而,张家有一子,早年失踪,几十年后回来,夺回了家产,只因张家没人了,他将家产捐出来,修了廊桥、避雨阁,彻底离开。”
噢。原来美景廊桥,有着这么不美的故事。
原本好心叫你避雨,给你吃,借住,甚至病了给你请大夫。
你看上张家富,人心善,恩将仇报。
王傅说:“铺垫好。即便避雨遇上恶行,不改本性善。”
靳澄湛没这么想。
或许潜意识,或许可以各种解读,甚至形成对比。
或许,一场报仇,事情结束。
然而廊桥,不仅叫人记住张家,更是荡气回肠,触碰心中柔软。
不,廊桥乡,并未传张家的事,张家没人了,面上未必好看。
没必要记住张家,只要有地方避雨就好。
张家行善,避雨真的是小事,你走后又不图你记着。这是张家本意,阴骘。
不是阴鸷。阴骘,犹阴德,指只是自己知道、不令他人知道的、无条件无企图的帮人。
中间张家变李家再复仇的大戏,时万里去编。
这种事不少,整理出自己想要的。
扣住避雨,最后站在避雨阁,必是一声叹息。
久久回味,老太太不能扶,给打电话叫警察或救护车还能做到。
靳澄湛满意。
时万里也满意。
就得出来多走多见奇葩,哪用挖空心思?实际发生过的讲出来就好。
看热闹的、目瞪口呆,元音的故事就这么来的?
尤其,发生在这么多人眼前,人家咋知道?不愧是状元郎。
几个皮的:“时万里,我们要听廊桥!”
时邈:“这是书院,不是茶寮。”
熊孩子:“雨停了,避雨的是不是该走了?”
这雨、该停了。
风吹来,清凉。
天亮起来,明堂,自然是极明,无一处阴暗。
上面就有三层窗,下面门都打开,鸟语、兽叫,各种气息,各种撩。
薄元嫹的心情很糟糕。
想想杨非烟、吴忧、吴思驸马,相当的可憎呢。
卫觊心情不错:“青漳湖大,湖边也该建几座避雨阁。”
乙元芕激动:“雨中赏湖,月山湖小了,到时我们去你那,保证雨停就走。”
卫觊:“求之不得!避雨阁要不要你们设计一座?”
靳澄湛出主意:“湖边我们买几亩地,大环境、能融合。”
卫觊表示没懂。
靳澄湛解释:“且不说,很多是你的地我的地他的地交错的,有一种叫飞地,比如耀县的某一块、因为某些原因、就归灵石县管。周围都是你家的,我就这几亩,进出都经过你家。买断,有些也好算。”
卫觊琢磨一番。
一群面面相觑。
时万里表示:“我见过这个村的地在另一个村,要去地里、总是各种摩擦。”
又一位见多识广:“西陈国有个县都被咱大夏包围着。”
没错:“渤海郡那边几个岛在人家那儿。”
这样就没问题了,何况乙家和卫家还搞什么?
卫觊说:“抽空去湖边看,买哪一块。”
靳澄湛和公主商量:“有十亩都足够了,前边建避雨阁,再建个别院,去了省的麻烦卫家。”
乙元芕:“像湖边租个院子啊。”
湖是卫家的,其他都是。
只有这一块,是咱的。
卫觊心思一动。
义王已经提出:“孤是山长,不另外麻烦,就在边上三五亩足矣。”
乙元芕说:“合起来要十亩吧。太大,别院要看着,避雨阁公开,这避雨,难道还只为自己?还能修一段廊。”
卫觊说:“十二亩,义王三亩。”
要说,湖边的地不贵,只是你会在家里给人家卖一块地?
卫觊是真准备在湖边修一些院子、租。
相信乙小姐就能带起人气。
青漳湖别的或不够,但青鱼石,本就是雅事。
人气是好事啊。银子做什么呢?真的是求之不得了。
其他人琢磨过来,嫉妒卫家啊。
有恨卫家!他竟敢修避雨阁!
但有人明白,避雨梗、元音上一火,避雨阁保证、有个噱头。
博湖郡以商为主,若是叫卫家得利,大家不能都修廊桥。
但湖多,必然是有桥,在合适的地方修,也还不错。
薄映雪、鲁骘、我们在说书院、都发散哪儿去!
关键是鲁家TM也得抓机会,避雨阁他们不会弄,但要弄什么?
元音火,各家都搞,咋搞?
你照元音的,帮谁?
你想造反,陛下肯吗?你折腾再多,不如陛下,这就是位置不同。
元音占了主位,好比中宫,别的妖艳贱货、宠妃还好,有的根本爬不上去。
皇帝都想换的,这中宫也换,关键做不到啊。
薄元烈、随冠缨、真受到惨烈打击。
没有人宠着他们,有人可以在博湖郡随意施为。
世界观的破裂,或许他们还想不到真正的。
这场雨不大,现在风不大。
风车悠悠的转。
汲水就能解决,只要引过去,风车可以将水甩上来,或是甩到山顶,往下就成自来水。
耕田再想怎么解决,多少人期待这变革。
谁不想偷懒、非得累死累活?
真正提高产量,不是比綦桧那折腾有意义?
读书谁都会,鲁家没儒士?四十二进士到底也是考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