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会问我,我创造的人物有没有跟我自己比较相似的;
事实上,暂时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作品里的人物肯定某一部分是我创造的,就像孙悟空,拔下一根毛,噗一吹,造出好多个小孙悟空。
所以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有像我的地方,但又都不是我自己。
而我自己这三个字,本身也很复杂,每个人都有很多个自己;
比如你见到父母时的自己和你见到喜欢的人的时候的自己就很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说,面对文学时候的自己肯定也是很不一样的一个。
的确,我调动了我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创造了他们,但是当我创造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有自己的生命了。
这个生命一方面是我塑造的,还有一方面是由我的潜意识创造的;
很多时候一个作家并不很能搞懂自己为什么这么写,写作本身充满了谜团,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搞懂;
另外就是当这个人物被阅读的时候,读者对他们的理解和想象就注入了这个人物。
虽然这些人物客观上是我创造的,但是他们又融合了他人的解读和认识,成为崭新的、有自己生命的存在。”
高光在部落发了个说说:
“我不可能告别过去,我就是我的过去。”
一边看着“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平原上的摩西”的作者写的,双是个非常少见的姓。
“人物的形象可能会在你的脑海里先出现,然后情节再展开,人物和情节是一个相互推动的关系。
人物会发明情节,情节再建立人物。
比如说你可以先想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也可以是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写,那么适合这个事件的人物会在这件事中怎样出现。
如果事情没想清楚,可以先去想想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如果人没想清楚就再想想事件,再去完善人物形象。
当你想到这个人,他再往前走,才能产生一些事情,一些事情反过来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个人;
写小说就是你不断在发现的过程,发现原来我这么了解这个人,这个人这么有意思,他竟然能干出这么一件事;
或者有时候我只了解他一个层面,但是已经足够了,足够把他作为一个零件组装在小说上了。
可能很多人以为要很了解一个人物才能动笔,其实在我的经验里不是这样;
有时候你并不了解,但正因为你不了解,才令你兴奋。
有时候你以为你写这个人,你就了解他了,其实你并不了解;
你在写的过程中会深化你对这个人的了解,他会自己产生一些叙述的前进,前进过程中你就发现原来情节这样是可以的;
或者是原来构思的那个人没有特别地有意思,但写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个人要是这样一个走向会更有意思一些。
他就会不停不停地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人物就是慢慢这么建立起来的。
甚至随手写的人物会慢慢成为你的主要人物,这也是经常出现的。
但是你最开始出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不可能是从特别无知的一个起点开始,肯定是对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在写的过程中不停地深化对人物的了解,不停地修正你对人物的了解,但不是图解他。
小说肯定不是图解你内心本来就存在的一个东西,至少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所有机械执行的工作我都不喜欢。
一个创造者或者是一个普通人都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发现人物的过程也是你了解自己的过程。
很多人具备独立的写作人格,跟生活里的自己截然不同;
因为艺术创作所运用的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它调动的远远不是你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的东西;
而是很多另外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自己也尚未了解的东西。
当你写作的时候,其实是不断地在里头发现自己的一个过程。
那个乐趣存在于你会发现以前并不知道的部分,你会发现自己是这么理解这个人物的,你会对自己有很多有趣的认识,这也是写作好玩的地方。
有些人写作上瘾,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好游戏搬运工不在这里,图奥挑了挑自己的眉毛,他假装自己有眉毛;
他看着高光摸鱼一样的刷着搜索框,在部落发着一些觉得有意思的话,他还给自己列了一个书单;
里面的书包括且不限于“去公园和野外”、“喜剧的秘密”、“贫穷的质感”、“我害怕生活”、“通宵俱乐部”等,里面自然是有那本“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不要低估一颗螺丝钉,
向往自由和大海的决心。”
高光当然察觉不到这种更高层次的注视,如果他能察觉到的话,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边抠着脚丫子,一边逛着部落,一边闻一闻,一边用这只手拿桌上的小笼包;
这些小笼包是宋晓铭买的,味道还蛮不错的。
高光无意间看到“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下面有个填空,“_是最小单元的抵抗”?
螺丝在拧紧?
“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小单位的自由”?
“她觉得,自己的决定,”
高光念着上面的字,
“是一个胆小的人,能够作出的,最小单位的抵抗?”
这句话发表在社交媒体上,不久后就消失了。
【回想这一年,还有什么最小单位的事情值得一做?
什么令人悲愤,什么令人鼓舞?
我们的生活究竟是由什么组成?】
高光看到这里,忽然想起来,刚才那句“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出自于哈金的“中心”:
“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
在那里做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
如果有人说你是白痴或疯子
就让他们饶舌去吧
如果有人夸你专一
也不必欢喜,只有孤寂
才是你永久的伴侣
你必须守住自己偏远的中心
天摇地晃也不要迁移
如果别人以为你无足轻重
那是因为你坚守得还不长久
只要你年复一年原地不动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
一个世界开始围绕你旋转”
高光看到上面写“引自《地铁之诗》”,于是通过搜索框找了一下,发现:
“《地铁之诗》注重时间的穿越,《高铁之诗》更具空间的想象;
前者审视都市生活,后者连接乡村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