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能治疗脚气,是因为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而脚气病呢,恰巧就是维生素b1缺乏症会有的表现。
所以,这种能把各样维生素应用在真实情景中,该说不说,厉害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这个发现,比欧洲人早一千年。
另外就是砷剂,俗称砒霜,是中药雄黄的成分之一。
而孙思邈,用的应该就是雄黄。
这一方面我是真的不太了解,但还是知道,砷剂能治疗急性白血病,在临床治疗中,部分患者能得到缓解,用来治疗恶性肿瘤。
反正虽然有副作用,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就是了。
而孙思邈,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再次强调,这玩意有毒有毒有毒,别随便吃,不遵医嘱吃这玩意绝对完蛋,它会致癌致畸,真不是能随便滥用的东西。]
各朝代众人:……
他们能说,听了半天,他们听懂两个词汇,一个雄黄,一个砒霜。
众所周知,砒霜要命,众所还周知,那些短命丹药里面就带有这些。
他们那么多期天幕下来,也许并不是十分理解,却深深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东西适量是药,过量是毒。
有些东西,遵医嘱能救命,不遵医嘱能要命。
所以,他们即使觉得孙思邈这个好像是重大发现,好像十分的重要,好像很牛逼的样子,但让他们吃,能不能得到另说,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但维生素Ab,他们稍微多吃一点,没问题吧。
一定没问题!
至于其他……
绝对不碰.jpg。
各朝代大夫们却不管这些,只觉得如获至宝。
记下来,全都记下来。
等这期天幕结束,他们要立马准备起来。
……
[接下来我们该说谁了,宋朝钱乙是吧。
钱乙,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
我记得我在之前跟大家说过,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长的时间,儿科是并不被重视的。
儿科能够形成专科,更是困难重重。
如果说,孙思邈是第一个提出,应该有妇科和儿科的人,那么钱乙,就是落实的人。
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钱乙,宋朝人士,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着名儿科专家,是我国的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着作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这还并不包含已经遗佚的。
其中,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着作。
他对于我们的份量,就是你可能不知道钱乙是谁,但你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有名到什么程度呢。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东西,喜欢让它变成一个梗。
比如聪明绝顶,意思是聪明到秃顶。
比如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比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再比如,钱乙的六位帝皇丸,位置的位,皇帝的那个帝皇。
代指唐朝一家子,从父母到子侄都是皇帝的那段历史,从李治开始算哦。
看,我们对它多熟悉。]
钱乙:……
孔子:……
孟浩然:……
被提到的唐朝一大家子:……
嗯,这怎么不算呢。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请学会尊重历史,尊重他们,谢谢。
但除了钱乙,到底都是些三不五时会被天幕拿出来调侃着,别说,这乍一看挺荒谬,仔细一看还挺有意思。
至于钱乙……
钱乙没啥意见,时常混在孩子堆里给孩子治病的他,已经练就了海一般的包容心。
更别说,这六位帝皇丸乍一看荒谬,仔细一看也不是不行。
虞美人更是被他当成了某个过分活泼的小辈,简而言之,她开心就好。
倒是各朝代众人再一次被后世玩梗能力冲击到了。
本以为《抡语》的出现已经是很离谱了。
但现在再看,后世这分明是多面开花,哪个方面都能改编啊。
……
[钱乙的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钱氏专业儿科四十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神医的传统艺能就是身体孱弱,或者是小时候生过病。
从来都说医者不能自医,结果一个两个的,都在学习之后知道了自己得什么病,也是离谱。
当然,最离谱、最传奇的肯定是皇甫谧,毕竟是敢在自己身上扎针的狠人,无人能及。
钱乙的故事也是,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
原因是他父亲喜欢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
而他母亲更早之前就已经去世。
于是他被姑妈收养为义子。
大概是缘分,也大概是医学家族更喜欢跟医生联姻,父亲是医生的钱乙,姑父也是医生。
钱乙被收为义子后,便开始教导他医术。
我们也说了,钱乙原来就有羸弱的老毛病,他经常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
后来病情加剧了,他就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
这照理说人该慌了吧,毕竟这病要命。
但钱乙,他的反应是,不久后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
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
就,是我草率了,一时间不知道是皇甫谧离谱点,还是钱乙离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