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帝称李逵是:“义士!”

更多的是一种钦佩,这种把自己往死里折腾的本事,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出来的,更不可能是士大夫能做得出来的。

满朝文武,任何一个都没办法做到李逵这样的程度。

丢掉官职,跑到西夏去搞内部分裂。

且不说成功不成功如何。

就影响力来说,绝对要比任何一场大宋对西夏的战役都要来的惊心动魄,同时也收获更大。只要西夏局势动荡,对于大宋来说,将是无与伦比的天赐良机。这个机会要是不把握了,赵煦肯定会后悔终生。

但想要抓住机会是一回事。

怎么抓住是另外一回事。

按照苏辙、李逵等人的筹谋,大宋要做出的反应很简单,西夏不想打仗的时候,逼着西夏打一场。大打一场。

不奢望攻入西夏腹地,只要将西夏的大军拖在两国实际控制线,就足够了。

而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李逵创造条件。可和大臣商议的时候,就出现了变数。章惇首先提议:“官家,鄜延路宣抚使吕惠卿,对战事毫无经验,是否选拔贤能,且熟悉西北战略的大臣去主持鄜延路的政务?”

这个提议,对李清臣过来说,也很容易接受,开口道:“臣附议!”

“臣亦附议!”苏辙算是主角之一,这次大宋和西夏的较量,肯定不可能绕不过去他。谁让苏门出了个李逵,这厮好好的通判不当,却神跑到了西夏去当探子。这是把命放在裤腰带上,豁出去了。

尤其苏辙这时候还在西北,要说李逵和苏辙没有一点商量,谁也不相信。

看看人家的门生,为了师门,当当进士说当死士,就当死士。这种羡慕,就连章惇和李清臣都嫉妒的返酸水。因为别说他们的门生故吏,就算是自己家的亲儿子,让他们跑去西夏当探子,估计也不乐意。仅凭着一点,苏门在皇帝的心目之中,地位就要往上涨不少。以后想要动苏辙就更难了。

赵煦虽然没有从老前辈三叔公哪里讨要到良策,但自己也琢磨了一两天,觉得西夏内乱的机会不管成不成,都要抓住。

就算是李逵在西夏搞的内乱失败了,但对于大宋来说,也不过是陈兵边塞,毫无损失。

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

可章惇?为何一开口就要将吕惠卿赶走?

赵煦就不明白了,这个吕惠卿是如何不受你们的待见?非要处处提防他。

小心眼的章惇,这会真的不是小心眼,而是怕吕惠卿坏事。吕惠卿有能力,有手段,重要的是人品很不好。

背叛信仰,这在士大夫眼中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吕惠卿不仅仅是背叛了信仰,还挑战了官场的底线,将自己的恩主妄图踩在脚下。这个人就是王安石,而王安石是变法派的领袖,这等于是将变法派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要是让吕惠卿得了军功,再让他网罗上一批人,连章惇都有点担心,吕惠卿来到朝堂之后,他的手段能用出来多少。

人都是私心的,吕惠卿在利用人的私心上,手段堪称大家,高出他们这帮人一大截。就算是网罗的都是小人,也是一群有战斗力的小人。而且,随着战争的升级,皇帝肯定会越来越重视,吕惠卿继续在鄜延路担任军政主官,很容易攀附皇帝。

章惇等人都不敢让这个祸害有接近皇帝的机会。

赵煦没考虑到这么深,反而觉得章惇有点小题大做,但他没有反驳,反而问道:“章卿,又要熟悉很鄜延路,熟悉西北,同时又有对边军熟悉的背景,还能和李逵配合起来,这样的人不好找吧?”

“范纯粹倒是可以!”

大殿内,安焘开口了,这位大佬能抗过元佑拨乱期,在绍圣年也没有倒下,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讲真话。

可真话有时候是最伤人的话。

章惇闻听,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范纯粹是他立主贬谪的官员,说他合适去鄜延路上任,岂不是打他的脸?

李清臣暗暗对安焘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这兄弟,给力啊!

安焘的官职算起来是枢密院副手,处理行政事务的同知枢密事,还是枢密学士。在朝堂上,没有学士身份的官职,都是后娘养的,根本就没他们说话的份。安焘的话很有分量,至少表明了枢密院的态度。换人可以,但不能换你们的人。

他还是朝堂上少数的中间派,既不参加变法派,还不参加保守派,但他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过党争之祸,是个有卓越眼界的官员。之所以要让章惇难堪,太简单了,他和章惇不和。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清臣和安焘好的就像是穿一条裤子似的。

这才是章惇头痛的地方,这厮头铁,可皇帝也知道,这样的人不会徇私舞弊。安焘举荐的人没有问题,连章惇也认可范纯粹的能力。

章惇摆着脸子,恶狠狠地对视安焘,一字一句道:“范纯粹不合适。”

“敢问章相,为何不合适?范纯粹在西北履历数职,知数州,还有知延州的经历,可以说是朝堂上最适合出人鄜延路宣抚使的人选了,此人不可,本官可想不出有谁比他更适合的人选。”

安焘可不是怕事的人,他经历过的大风大浪可一点都不比章惇少。别人怕章惇,他安焘可不怕。再说了,安焘可不认为章惇能搞倒自己,既然无后顾之忧,怼上去,准没错。

章惇颇为狼狈地看向了皇帝,心一横,道:“陛下刚夺了范纯粹的差遣,去了他直学士的加衔,不日将去金州上任。朝令夕改,会让朝堂和陛下的威信受损。”

金州也就是浙江路南端,靠近福建路。这是个遍地山沟沟的偏远地方,去金州当官,肯定是被贬官了。

皇帝赵煦惊呆了,大臣们吵架他虽然烦,可已经亲政一年了,他都快习惯了。

可是堂堂宰相甩锅,还甩在自己脑袋上,这是头一次。

范纯粹被贬谪,不是你章惇要求的吗?朕不过是画个圈的事,搞的所有的罪过都是朕的了,还有没有天理?

赵煦很不忿,可又没办法,至少章惇说的话之中,有一句是对的。

朝令夕改,会让朝堂和皇帝的威信受损。

章惇见皇帝赵煦又陷入了患得患失的状态之中,顿时明悟,皇帝这是对自己不满啊!可打脸的事,皇帝不能做,难道他找个宰相就能做吗?

由于良久,章惇踅摸道:“陛下,此中谋划,关键是李逵。找个和李逵相熟,且对西北熟悉的重臣是一样的。不见得一定要让范纯粹去鄜延路。臣以为,退隐的直学士苏轼就可以。李逵曾经在苏轼门下求学多年,他们之间必有默契。臣以为,苏轼为鄜延路宣抚使,徙龙图阁学士,坐镇延安府,必然能让李逵无后顾之忧。”

章惇和苏轼的仇恨,在李逵的斡旋下,且在苏轼写信认错之后,算是化解了。章惇已经不恨苏轼了,但关系也回不到从前。在关键时候,觉得苏轼或许能帮他顶雷。决定厚道地推荐一把。

这话一开口,别人还没紧张,苏辙就紧张起来。

让他哥去!

他哥能干什么?

作为苏轼的亲弟弟,他能不了解他哥哥的手段吗?在地方上,苏轼的施政三板斧不外乎就是:救济孤寡;兴修水利;然后创办医舍。

这三板斧,在中原,在江淮任何地方都能行得通。

可问题是西北真不适合他老哥发挥。

鄜延路的孤寡最多的是寡妇,吃的和穿的倒是其次,缺的是家里的顶梁柱,说白了,就是要汉子。就这一条,他哥就得抓瞎;其次是兴修水利,延安府这地方经常连水都没有,一旱旱半年,怎么做出政绩?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创办医舍,看似是好事。可苏轼在徐州已经翻过一次船了,主要是苏轼在医术上就是个二把刀,他拿着从杭州山里游医手里买来的一个方子,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动不动就拿出他的‘救世神方’,差点害死成千上万人。

要是真出了大乱子,他哥要晚节不保。

再说了,苏轼如今安逸的很,在太湖边上有个大庄子,春风中,桃花盛开三里,烟波浩渺似神仙。安稳地辞官安享晚年不好吗?非要赶这趟浑水?最关键的是,真要是朝廷下旨意让苏轼去西北,苏辙笃定即便苏轼一点印象都没有,也会乐呵呵的去上任。简直就是害人害己的典范。

原本准备一言不发的苏辙,当即坐不住了,他无意于争夺鄜延路的官职,对他来说,这个官职手上也没有合适的官员去争。

不争,就是争。

反正有李逵在,加上他在鄜延路的表现,这功劳拿在手里,他已经很满足了。

可章惇这家伙,摆明了让他哥去背锅。这事,苏辙绝对不能忍。他终于开口了:“陛下,家兄没有镇守经验,恐怕要辜负陛下的厚望。”

章惇不满意了,站在大殿中对视苏辙,道:“子由,妄自菲薄了。我记得子瞻曾经写过一首言志词,其中有这么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狼烟,才是子瞻的一生抱负,你不该阻拦你兄长的志向。”

这首词,曾经风靡大宋。

就是那首着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头就气势如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但这是写词,苏辙气地脑仁都快炸开了,他哥的哔哔水平,能和镇守水平相当吗?

真要是有这个水平,苏轼还会一直被镇压?

这头大宋的洪荒巨兽早就出笼祸祸西夏去了。问题是,苏轼的口才惊人,文采更是惊世,真要让他去做,他是个手残呐。万一,要是万一李逵都让他哥给害死了,这乐子就大了。对此,苏辙表明立场坚持不肯让步,但要说不合适,恐怕也难。干脆他硬着头皮只能编瞎话:“家兄病了!”

“唉!”章惇吃惊道:“什么时候病的?”

苏辙咧嘴,他能说刚病的吗?只好继续编:“年初的时候,家兄就手脚不便,卧床多日。”一边说着,苏辙一边觉得这也不算是瞎话,他哥还能不了解吗?

手脚不便是胖的,卧床多日是醉了。

章惇眨巴了一阵眼珠子,犀利的眼神之中透着一丝狐疑,心说:“病得好巧?”

这要是继续再推荐苏轼,就不合适了。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只好放弃,问杨畏道:“还有谁可以胜任?”

杨畏刚想要开口,被李清臣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瞬间心头警觉:“陛下,章相,臣在吏部多年,往日评判官员是否胜任,自然有一套吏部的办法。”

“不行,此时机密,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赵煦当即反对,考核,岂不是要闹得满城风雨,这朝堂上还有什么秘密可守了?觉得有必要提醒,赵煦补充道:“诸位爱卿都是肱骨之臣,此事关乎我大宋百年安慰,还请诸位三箴其口,毋外传。”

“臣等遵旨!”

此时刘安世开口道:“观文殿学士范纯仁在西北任官多年,经验一点也不比范纯粹少,加上他和李逵也算是熟知,应该能配合妥当。”

“准了!”赵煦可不敢让这帮朝廷重臣争下去了,干脆自己决断算了。

“那么延安府知府呢?”

苏辙提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李逵这家伙太不靠谱了,要是没人看着他,岂不是要翻天了?就算是他看着,就愣神的功夫,这人就不见了。但是延安府知府这样的职位已经不值当章惇这些人出面了,安焘也没有开口的意思。

御史中丞刘安世心说,干脆送佛送到西,自己一手包办算了:“官家,诸位大人,你们或许不知,李逵有授业恩师的。”

“不是子瞻吗?”

“他是师祖。”刘安世不满道,怎么眼神,李逵真要是苏轼的弟子,能见范纯仁这些和苏轼平辈的人的时候,矮那么多?

连皇帝也好奇起来,问:“可是哪位重臣?”

刘安世尴尬道:“似乎在禹州做通判。是元佑初年的进士,周元。”

“准了!”

“就他了!”

“他的弟子,就让他去管教!”

……

仿佛是同仇敌忾似的,所有大臣们出奇的团结。而周元大老爷还瞒在鼓里。

禹州。

春风楼。

此楼乃宴请,风雅之妙处。属于那种听小曲的好地方,关键是服务好,姑娘俏,店家表示,他们做的是正经买卖,招揽的是回头客。

突然楼下响起一嗓子:“老爷,不好了,夫人来了!”

楼上探出个脑袋,正是通判周元,露出衣冠不整的荒唐,大惊失色的对楼下的奴仆道:“快去后院架梯子,老爷我先去避避风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