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送走了范纯仁这尊大神。

颍州又恢复到了原先的平静之中,苏轼终于有时间开始对李逵和李云这对难兄弟难弟下手了。让高俅唤来了李逵和李云,连带着儿子苏过道:“朝廷颁布了法令,今后参加省试需要两年书院的学籍。你们三个我准备送去首阳书院入学籍。”

李逵很慌。

来到颍州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首阳书院他还是知道的。京西北路中排名前三甲的书院。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嵩山书院。不过,嵩山书院太远了,在许州。他们去不方便。但就算是排名不如嵩山书院的首阳书院,也是人才济济。很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他要是求学十年,自然不怕这等挑战。甚至会心中窃喜。

可是他来大宋才多久?决定读书才多久?正儿八经的读书又才多久?

满打满算也就是半年的样子,九经都没有学过一半,去大宋最好的书院岂不是要丢人现眼?

因为摆在李逵面前的是,他很有可能连书院的入学考试都没法通过。

不过李逵虽然慌,但还算好。他最多被人看成是学艺不精,仅此而已。至少要比快瘫倒在地上的李云强多了。

李云绝望的看着苏轼,硬着头皮对苏轼说:“师祖,要是去书院读书的话,我可以去蒙山书院求学。而且蒙山书院距离老家很近,也能照看到家里。”

“蒙山书院?”苏轼琢磨了一阵,还真不知道这个书院到底在哪里,听李云的话,似乎应该在沂州附近。他有点不好意思的问儿子苏过:“过儿,可知蒙山书院在何处?”

苏过茫然的摇摇头,不过高俅听李云吹嘘过,笑道:“学士,蒙山书院在沂州。”

“沂州的书院,考出过进士没有?”苏轼突然觉得好笑,还以为自己孤弱寡闻,不觉一哂道:“要是先生好的话,你们去蒙山书院也未尝不可。”

李云吹嘘道:“好,怎么不好了。书院创办至今,至少出了十来个进士。”

李逵也是一脸懵懂,他哪里知道,自己老家还有这么个强大的书院?

自己怎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苏轼觉得不对劲,要是出一两个进士,如果年代相隔比较远的话,他没有听说过还有可能。可是几十个进士?每科至少要有一两个高中。可见,这蒙山书院的办学能力不差,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只有听说过泰山边上的徂徕书院,作为京东书院之首。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蒙山书院,这不合理。看向李云的眼神顿时不善起来。小孩子,贪玩,贪吃,甚至贪安逸都不是大错,但要是欺骗尊长,这问题就严重了。

“人杰,你听说过吗?”苏轼冷不丁问李逵。

李逵对李云对他的眼神提示茫然不顾,不是他不想说,而是真不知道。他对自己老家的熟悉,甚至还不如对颍州的熟悉,让他说什么去?

李逵摇头道:“是有这么个书院,可是我从来没关心过这家书院何时考出过进士。”

“李逵,你咋的哑巴了,老家的事都不知道?就在上次,一年多以前,还出过两个进士呢。”李云着急道。

李逵茫然不已,迷茫道:“有吗?”

突然想起来了,似乎是有这么档子事,可是想起来之后,对李云瞪眼道:“少丢人现眼了,那是武进士,不是进士。”

“不一样吗?”李云如今对自己的武功颇为自信。他感觉自己只要去了蒙山书院,很可能成为尖子生。李逵去了,他做榜眼。李逵不去,他就是沂州方圆百里之内的武状元。

“武进士!”苏轼的眼皮都跳了起来,他苏门子弟已经没落到了要去争夺武进士的身份了吗?再说了,大宋是有武科举,也有武进士,武状元的说法。但不要忘记了,大宋开科武举,都是在省试之后。朝廷会鼓励落榜的学子去参加武举的考试。

考核内容也有文章、诗词策论、甚至表面上看和省试、殿试都差不多。

但是这些考试成绩都没用,监考官员连作弊都懒得管,堪称大宋最为轻松的考试……武进士的最终结果出在校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骑马漫射……才是武进士最终记录成绩的关键。也就是说,武举考试就是打架,谁赢到最后,最后中举。

沂州,蒙山书院?

苏轼这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一个书院,文进士一个都没有出过,武进士倒是每次开考都有高中数人的傲人成绩。

堪称,大宋书院中唯一的——体校,教学环境恶劣,学生良莠不齐,学风彪悍异常,蒙山书院出来的学子,各个都是炼体狂魔。别的学校入学考试,考诗词歌赋,考九经通论,考文章策论;但是蒙山书院考三番战。上来三个老生车轮战,新生能够顶住三人,授上舍生;两人,中舍生;一人,合格,为入学新生。

苏轼一开始真没想到蒙山书院是什么鬼,等到他想起来,是这么一所书院的时候,脸上乌云密布。良久才压下胸口的怒火,沉声道:“不准去。”

要是苏门有学子入学蒙山书院,丢人可真丢到姥姥家了。

李云纠结不已,大宋书院上千,出名的也就几十座,比如六大书院:衡山石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许州嵩山书院、常州茅山书院、徂徕山徂徕书院。都是大宋一等一的书院,每一科都有不少学子脱颖而出,考中进士。

但是这些书院和他无缘,他一座都考不上。

首阳书院虽然比这些书院差了点,也也差不了太多。入学考试都混不过去,岂不是更丢脸?他不仅丢自己的脸,连师祖苏轼的脸都一起丢了个干净,对于苏轼,李云是非常尊敬的,说什么也不能坠了苏门的威名。

李云一脸难色,对苏轼道:“师祖,可是我连入学考试都恐怕过不去。”

“不是恐怕,是肯定。”李逵一脸不屑,理直气壮道:“师祖,我也通不过入学考试。”

苏轼一口陈年老血卡在喉咙口,就差当着俩个徒孙的面当场喷出来了。入学考试都通不过,这又不是什么长脸的事,你还一脸理直气壮的说出口,要点脸成吗?

李云刚刚想吐槽李逵逮住自己猛踩的卑劣行径,突然听到李逵这么说,心里顿时暖洋洋的,好兄弟,一辈子。他原以为就自己基础差,是学渣,原来李逵和他一样,都是学渣。这样想来,顿时心中郁闷之气一扫而空,心情好了起来。

苏轼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觉得自己有点揠苗助长了。李逵读书还不足一年,学业进步还算可以,但想要考入书院就不现实了。入书院的学子,都是求学十来年,有些甚至快而立之年了。他如何去竞争?

至于李云,苏轼看了李云一眼,心中哀叹:“比李逵都不如的货色,如何混入书院?”

不过,他可是文坛宗师,想到了一个两全之策,对李逵和李云道:“你们不用担心,就是入学籍而已,以后还在家里学。”

李逵顿时松了一口气。

李云一脸喜色,终于不用被读书人祸害了。

至于苏过,更不用去书院读书了,他已经下过场。也有了学籍,再说跟着老爹读书,总好过书院的先生吧?

于是,苏轼酝酿了好几天的计划,最终还是变成了老样子。自己教导儿子读书,然后再多了两个拖油瓶。

当然,这是顺带手的事。他的主要目的还是教导自己的儿子苏过,这是亲儿子。苏轼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应该参加科举,不能荒废下去。促使他做出这样改变的原因是,苏轼又受刺激了。

刺激到苏轼的原因是,他的大儿子苏迈辞官了。

当爹的快六十了,做官都做地好好的,可是还年富力强的儿子,却辞官了,这让苏轼有了紧迫感。还不是因为老大没实力考中进士,大好的岁月都蹉跎在了小吏熬资历上,这辈子都难以升迁。老二,也是恩荫,做官期间考中进士的可能性也很低。如此下去,说不定那天也要辞官了。如此下去,说不定老苏家他这一房,在他的头上可能要做官坐到头了。虽说苏轼对做官也并没有太在意,因为获得一个官员的身份对他来说不难。

进士随便考的人,就是这么讨厌。

可真要是苏家的官宦身份到他身上就到头了,这让苏轼绝对难以接受,这是一窝不如一窝,一代不如一代啊!想来想去,小儿子苏过不是想要参加科举吗?

让他去,不仅要去,还要考好了,争取下一科就拿下进士的身份。

在大宋,没有进士身份的官员,很悲催。升迁没有指望,薪俸又低的可怜,甚至还要受到官场同僚的鄙视,艰难无比。当年范纯仁要不是在做官期间考中了进士,就算他是范仲淹的儿子,这辈子最大做到知州也坐到头了。

苏迈就是这样的情况。他甚至比范纯仁的情况还要差很多。要是能做县令、通判之类的官,他也不会辞官。

苏迈做官很早,因为苏轼的原因,几年前就出仕了。但他是恩荫官,一开始做仓监,几年之后获得升迁,做了县尉。

县尉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大宋虽然冗官严重,但很多县不设县尉,要是有县丞,基本上都是县丞兼县尉。要是没有县丞,由县令兼了县丞的事务,才会设置县尉。管理一县之地的典狱,缉拿盗贼等事务,虽是一县之中的第三把交椅,但就官声来说,还不如主簿好听,很没有存在感。

做了几年县尉之后,苏迈感到升迁无望,而且薪俸少的可怜,干脆辞官了。

更让苏轼无语的是,苏迈虽说辞官了,很丢脸写信告诉他,想要去他老丈人家混吃混喝,也就是苏轼的好友同乡进士吕陶的家里讨生活。太没有骨气了,苏轼接到信,差点没气地背过气去。

苏迈啊!

苏迈。

你怎么说也是官宦人家,还是苏家的长子,怎么可能做女婿上门啃老的事来?

虽说苏轼很不关心自己的大儿子。不是因为亡妻的原因,才对大儿子漠不关心。而是因为苏迈不聪明,至少在苏轼眼里,自己差点被这个儿子坑死,对儿子心存芥蒂。

记得当初‘乌台诗案’,苏轼被看押在天牢之中。

大宋监狱不提供伙食,需要亲人自己送进大牢里去。送饭,成了年纪还不大的苏迈的首要重任。

当时苏轼和儿子商量好了,皇帝不杀他,送什么吃的都可以。

一旦皇帝准备杀他了,就送条鱼进来。

有一天,苏迈发现兜里的钱不够了,买不起肉,于是就贪便宜在市场上买了一条鱼,精心烹饪之后,给苏轼送去了。看到鱼的那一刻,苏轼哭了……

当天夜里,苏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牢房的房梁,踌躇了一夜。幸亏没上吊,要不然,他老人就此人生划上了个耻辱的句号。

因为这件事,苏轼很长时间都没搭理自家的大儿子。甚至出狱之后,对大儿子苏迈也是不闻不问。

很多年过去了,父子的心里或许还有当年那根刺在作祟。但是当苏迈决定不做官之后,苏轼才发现,自家人似乎除了做官,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种地倒是可以,但没有本钱买地。老家眉州也没有什么产业,只有几亩薄田,是大哥家的产业。当年分家的时候,已经做官的苏轼和苏辙都放弃了家产。

老家回不去,又不敢拖家带口的带着老婆孩子来老爹跟前啃老,想来想去,只能去岳父家先混一段时间再说。

耻辱啊!

苏轼说什么也不能让大儿子做出如此有辱家门的事来,去信一通训斥之后,让他去常州置办几亩水田,先种地再说。

常州在苏轼的心里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他,在他小妾王朝云的心里也是如此。因为他和王朝云的第一个儿子,就死在了常州,也埋葬在了常州。这个地方是他的伤心地,同时也是他最后的一片净土,苏轼甚至已经有了决定,要在常州终老,陪伴自己的小儿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小妾王朝云安心。

信是写了。

苏迈也回信了。

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苏家第二代,没有一个能够做官做出头的领军人物。那么对于苏家来说,注定会没落。想到这些,苏轼就坐立不安。

大儿子没指望了。

二儿子缺乏灵性。

只能指望老三了。

想明白了这些的苏轼,决定立刻给老三准备学籍,就落在颍州最大的书院,首阳书院。

然后过两年,就准备送老三去京城,参加考省试,争取一举拿下进士身份,延续苏家的底蕴。

苏过去了书院,连带着帮李逵和李云也报名了,三人都成为首阳书院的学子。

这就是李逵和李云突然间有了书院身份的原因,他们成了嵩山十大书院之一的首阳书院的弟子。

看着连绵不绝的山峦,还有风过去之后,松柏沙沙之声,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宋的书院基本上都建在山中,少有建在水边的。

首阳书院属于因山出名,毕竟嵩山的书院是非常出名的,反倒是嵩山的寺庙还不如书院出名。

入了山门之后,李逵在书院管事的带领下,去了山长的小院。将苏轼的信给了山长之后,静静的等着。

山长看着李逵和李云,心中琢磨不定,最后还是熬不过苏轼的威名,只好放弃了将两个他眼中的‘读书种子’忍痛割爱。

写好回信之后,交给李逵道:“学士之文如滔滔江河,延绵流长;学士之诗词,如崇山峻岭,雄壮威武,两位能够拜在学士门下读书,显然文采是不必多说,自然是一等一的才学。不过学海无涯,不进则退,勿要耽误了好光阴,辜负了学士的美意。”

苏轼的信中就说了,李逵和李云自己教,出了名,算书院的一份。

山长也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准了。

李逵和李云悬着的心顿时放下,看来是虚惊一场:“谢山长训导,学生谨记。”

走出山长的小院,李云捂着胸口,一脸的紧张:“哎呀,差点吓死小爷。”

“你们俩个,听说在学士身边求学,可敢过来比试一番?”

在下山的时候,突然有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嚣张道。

李逵瞪了一眼对方,按住想要动手的李云,问:“有何不敢?”

李云吓得脸色惨白,拉着李逵的衣袂道:“二哥,莫了贼子的当,打死人就不好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寒门帝师秦汉之召唤天下初唐小卒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刘循:从杀刘备开始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