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二陛下沉吟着,接过茶杯慢慢喝着,半晌才沉声说道:“确有庙观过于宏博瑰丽,耗费资财百万计,当皇家一宫,亦不算危言耸听。”

徐惠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乖巧地执扇打风。

李二陛下伸手轻拍徐惠的腰肢,说道:“朕非恼齐霖反佛之语,而是恼他此言说得时机不对,险些毁了三教论讲大会,让承乾难做。”

徐惠沉吟了一下,温言道:“好在无事,三教论讲也顺利圆满。陛下乃‘今世佛’,岂能为这点小事发火恼怒?”

李二陛下忽然展颜而笑,说道:“齐霖是个滑头,怕朕恼怒,便巧言谄媚,该罚。”

徐惠察颜观色,更知李二陛下的心性,知道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不知怎么美呢,便附和道:“小惩大诫,陛下宽宏大量。臣妾也写信训斥,必能让他改过。”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沙门于国于民有利无利,这不是问题,利大弊大才是朝廷要考虑权衡的。当然,如果皇帝信佛,那就另当别论。

但李二陛下显然不是佛教徒,且既把李耳当祖宗,也不允许他弃道就佛。

熟读史书的李二陛下对二武灭佛也知之甚详,而灭佛的结果也显而易见。

大量僧尼还俗,并被编入民籍,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从而利于发展生产。同时,也为国家的税收提供了不竭之源,征兵之源也得以保障。

而寺院财产被没收充公,给国家提供了不少资财,也增强了国家的财力。

更重要的是,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原则,断绝了出现****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王朝政教分离的传统。

说白了,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换成李二陛下,也要采取类似的手段。或许不会太过暴烈,但也不会太过宽仁。

佛寺三万多座,僧尼数量占到总人口的十六分之一,这是任何一个君主也不能忍受的。

当然,象梁武帝那样狂热的崇信佛教,以致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幅削弱,风气萎靡,国力外强中干,也终酿侯景之乱,最后饿死台城。

而二武灭佛,却只是在北地进行,南方的佛教未受影响。粗算下来,现在全国的寺庙又何止三万,四万也不止。

以长安为例,差不多每坊都有庙观,大者甚至能占一坊之地。大大小小加起来,足有一百多座。

如此多的寺庙,耗费多少钱财,又有多少僧众,李二陛下并不确切掌握,但也知道肯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至于说到李二陛下的信仰,那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而是维护皇权,保证江山永固、传之万代。

所以,无论是道教佛教,都不过是他利用的工具,有利于统治则扶,不利于则抑。

相对而言,因道教有利于唐朝皇权的正统和神圣性,李二陛下的提倡可以说不遗余力。对于佛教,他与徐齐霖的想法类似,抑佛而不是废佛。

贞观初年,李二陛下刚夺政权,以稳定为大前提,废除了高祖的废佛敕令。甚至还延请波颇于大兴善寺译经,即为达到政治目的。

而李二陛下在登基后四个月,便召见太史令傅奕,表彰他在六个月前对自己即大位的预言。谈话中,李二陛下对傅弈的反佛言论颇以为然。

也正是在这一年,唐太宗派遣治书侍御史杜正伦,检校佛法,清肃非滥。同年下诏言:有私度僧者,处以极刑。

贞观二年,李二陛下语谓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结果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鉴。他在朝堂上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贞观三年,天下大括义宁(隋恭帝年号)私度,不出者斩。

可见,李二陛下一面表现出自己的宽仁包容,一方面严加管束佛教,可谓是胡萝卜大棒一起上,软硬兼施。

对于佛教的流弊,李二陛下不是不知道。但平衡之道,是他最为得心应手的方略和手段,无论是治政,还是用人,都是如此。

只要佛教发展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形成不了威胁,甚至能为我所用,李二陛下便不想采取太过酷烈的手段。

况且,李二陛下也清楚佛教在民众中的力量,更知道要反佛抑佛,还要得到朝中重臣的响应和支持。

象傅弈七次上书,朝中只有一个太仆卿张道源赞同其言,其他臣僚都没有表态,中书令萧瑀更是大加反对,并咒傅弈下地狱。

所以,要大举抑佛,一定要有合理的借口,要得到群臣的支持,把因之可能而起的混乱降到最低。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抬头看了看正专心烹茶的徐惠,开口说道:“爱妃予齐霖书信时,可问问他,反佛之言语是否为陆羽仙长所述。对于沙门,陆羽仙长还有何论,一并奏来。”

徐惠眨着眼睛,觉得这话不太好理解,既要自己问,为何还要小弟上奏?不过,她也不问细节,分成两件事办又有何妨。

另一边,阿珂已停下了抚琴。无他,敏锐的听力让她觉察到有人走近,脸转向了来人的方向。

丫环顺着她的目光,才发现一个少年在悄然走近,看清来人,不禁起身提醒道:“娘子,是晋王殿下。”

阿珂赶忙起身,在丫环的搀扶下,躬身下拜,“民女拜见晋王殿下。”

李治无奈地摆了下手,说道:“免礼免礼。孤已放轻脚步,却还是为阿珂姑娘所察,打断这天籁之音,抱歉抱歉。”

阿珂说道:“殿下言重了,是民女未能专心,才受外界之扰。”

李治走进凉亭,呵呵笑道:“你看,还是孤打扰了琴曲吧!”说着,抬手说道:“阿珂姑娘不必拘礼,快快请坐。”

阿珂躬身谢过,稍有些拘谨地落座。

“听小昭说,阿珂姑娘常随郑娘子在那个勾栏弹曲歌唱。”李治似乎有可惜之意,开口说道:“市井之徒粗鄙,没的辱没了阿珂姑娘的琴音美声。”

“只为生活罢了。”阿珂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神情淡然地说道:“以前沿街卖唱,或于酒楼娱众,比瓦舍勾栏更苦更难。幸有徐郎仗义相助,如今有居所,有挣钱糊口之业,不受欺辱,已是满足了。”

“齐霖确是热心。”李治说道:“然不使阿珂姑娘抛头露面,岂不更好?”

阿珂缓缓垂下眼睑,说道:“徐郎曾言:人无贵贱,操业不同。凭技艺,凭本事儿,自食其力,奴家不觉抛头露面有何不妥?”

李治略有些尴尬地呵呵了两声,说道:“自食其力很好啊,阿珂姑娘有志气,孤甚是钦佩。”

阿珂抿了下嘴,还是那种淡淡的神情,缓缓说道:“徐郎已将家师和奴家转入良籍,自由之身,尤为可贵。殿下不这样认为嘛?”

李治心中暗叹一声,本来还想建议阿珂和郑团团进入太常寺内教坊或外教坊,听阿珂这么一说,自然不能开口了。

太常寺内教坊相当于国家歌舞团,待遇很好,属于乐官,并不在贱籍。主要的工作是掌雅乐,引领大唐歌舞艺术的时尚潮流。

外教坊则掌俗乐,也是皇家供养,部分人是乐官。

但内外教坊的工作人员虽不属贱籍,却是乐籍,也就是终身从事艺术事业的人的户籍制度。

而在封建社会,这些文艺工作者可没有后世的风光。甭管待遇多好,地位却是低下的,“戏子”一词便是篾称。

阿珂虽眼不能视,却善于听音辨色。之前李二陛下便曾透露过此意,她装糊涂没听懂。现在正好,借着李治的询问,也算是间接拒绝了。

李治看着阿珂,平定了下心情,说道:“阿珂姑娘,能请你为孤演奏一曲吗?”

阿珂轻轻点头,无神却大大的眼睛望向李治的方向,说道:“不知殿下想听何曲?”

“便是那曲《二泉映月》吧!”李治说道:“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孤不知民间疾苦,听此曲或有所悟吧!”

阿珂沉默了半晌,微展笑意,似乎对李治如此说感到些欣慰。

她转过身去,平心静气,素手前伸,随着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从琴弦流出,仿佛又走在了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她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

李治注视着略显单薄的背影,体味着社会最底层那种挣扎、抗争、求生的凄苦。

远处,李二陛下停下了笔,侧耳倾听;徐惠也放下手中的书卷,面露怜悯惋惜之色。

好半晌,徐惠才幽幽一叹,“此曲凄苦,听之有断肠之感。阿珂这丫头,命苦啊!”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似有同感,沉声道:“世无孤苦贫穷,无人不饱暖,方可称盛世吧?”

徐惠想了想,说道:“陛下的标准过苛了。臣妾以为,是否为太平盛世,百姓自有衡量。现今已是天下太平、政清人和的治世,再休养生息几年,盛世可期。”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爱妃此言极是。何为盛世,朕有朕的标准,官有官的标准,民有民的标准。嗯,还是以百姓的标准为要吧!”

还有比古代百姓的要求更低的吗,他们只要能温饱,能太平,便满足了。可历朝历代,却连做到这个的都少,岂不怪哉?

徐惠看了一眼李二陛下,颇有深意地说道:“盲女凄苦,亦能挣扎求生,自食其力。和尚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咄咄怪事耳。”

李二陛下微张嘴巴,看着徐惠,一时无语。

………………

长安,魏王府。

“父皇于洛阳赐某大宅,听说东西尽一坊之地,另有潴沼三百亩。”李泰摇了摇大脑袋,说道:“太大了,修缮起来耗费极多,某所不欲也。”

这还没去洛阳呢,老爹就把辣么大的宅子准备好了,还有湖泊,徐齐霖是羡慕、嫉妒、恨哪!

李四胖再有十天半个月便要启程,徐齐霖找了个借口前来,也算是提前送行,不赶在人多的时候凑热闹。

“若是以沼为池,再修堤岸,栽树种荷,可谓都城盛景‘魏王池’。”徐齐霖淡淡一笑,说道:“文人墨客吟诵诗篇,亦扬王爷之名。”

洛阳盛景魏王池、魏王堤嘛,你赶紧修起来,我去洛阳后,也能去游览一番。看我多好,把名字都给你想出来了。

李四胖眼睛一亮,连连点头,作为文艺青年,他就好这个。再说了,扬名于世啊,又不花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

“这个魏王池的名字——”李四胖谦逊地摆摆手,“世人闻之,岂不笑某?”

随便,叫啥名字无所谓,王八池也不错哈。

徐齐霖呵呵一笑,说道:“过些时日,下官也将去洛阳。大盈库将在洛阳重点经营,还要殿下多多帮助才是。”

李四胖笑道:“这是自然,何须客气。”停顿了一下,他好奇地问道:“齐霖反佛,是真是假?”

徐齐霖挠了挠头,稍显无奈地说道:“其实是假,但现在看来,却是要成真了。”

李四胖说道:“抑佛或可行,反佛灭佛却难。齐霖虽出道门,亦不可莽撞冒进。”

徐齐霖笑了起来,说道:“和尚是佛吗?铜像是佛吗?沙门亦分多宗,某亦不是全反全抑。”

李四胖不解其意,问道:“齐霖已有成算?且说来听听。”

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简而言之,佛是佛,僧是僧,某不喜不劳而获、不务正道的和尚,他们也代表不了佛,所行所为更不符佛的真意。”

“而沙门的宗派中,禅宗就不错,多住山林,沾染俗尘甚少,且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并提倡自耕自食,而不是托钵乞食。”

李四胖点了点头,赞道:“齐霖对佛门甚是了解啊,如此分而制之,亦确是万全之策。”

徐齐霖苦笑道:“某哪来的闲工夫研究佛经,都是现学现卖,从蔡晃等人那里学来的。道林老和尚老是来絮叨,某烦不胜烦,便找了些帮手,准备跟沙门开战,正好把报纸的名场和销路打开。”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