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杜荷没想到徐齐霖如此大胆,当众直斥其胡说八道,脸色一变,刚要启口,徐齐霖的话却没有停止。

“敢问襄阳郡公,可知如来是男是女否?”徐齐霖似笑非笑,隐有嘲讽之色。

杜荷不知是计,气恼之下脱口而出,“如来佛祖,自是男身。”

哦,徐齐霖故作惊咦之声,说道:“《金刚经》有云‘敷座而坐’,如来不是女人,怎会先让丈夫,再让儿子坐呢?”

噗卟,有人笑出声来,却是刘正和再难抑制。稍顷,更多的笑声响了起来。老成持重者还稍加掩饰,低头抚额,咧嘴偷笑;另一些则展颜大笑,并无顾忌。

嘿嘿,没听过这相声吧,老子这记性,太牛掰了。后面俺不说了,孔夫子、太上老君也都是女人哩!

杜荷脸上浮起怒色,觉得这是徐齐霖在插科打诨地耍他,沉声道:“你敢佞佛,就不怕遭报应,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吗?”

徐齐霖冷笑道:“梁武帝推崇佛教,甚至舍身入寺,后饿死台城,佛教的报应真是来得好啊!”

自古以来信佛没有梁武帝辣么虔诚的,对佛教影响之大也不下于任何一位高僧,但结局比任何人都惨。而这个批判福祸说的黑典型,对佛教的打击也是最大。

杜荷立时为之结舌,别说他不是精研佛教,便是佛教高僧曾费尽心机对此事反驳,也总难自圆其说,令人相信。

“沙门多一僧,国家少一丁;僧人无君无臣,不孝父母,不爱妻儿,不事稼穑,不纳赋税,不交租庸,不为国征战,何来济人利众、利国利民?”

徐齐霖站了起来,没错,他站起来了,在众目注视下,继续慷慨陈辞,“某要上奏陛下,请抑沙门僧众,请限天下寺庙数量,收铜佛法器以铸钱,收膏腴田地以济民,收寺院房屋以庇天下寒士。”

杜荷已经懵圈了,这特么的不仅是耍自己,更是要反佛灭佛的节奏啊!

武德年间有反佛斗士傅弈,屡番谏议,终于说动高祖李渊颁布《沙汰僧道诏》,后因玄武门之变而废。

难道陛下觉得现在权力已经完全稳定,不用再收买人心,而要对沙门动手了?在座众人皱眉眯眼,猜测不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较大的灭佛行动,被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三武即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即是周世宗柴荣,皆可称得上雄才大略、英武不凡。

当然,现在只有两武,还轮不到李炎和柴荣。

而这两武的灭佛有着相同之处,政治层面居多,都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不信胡教,用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

同时,僧、道阶层过于庞大,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对国家财政和征夫招兵造成了很大困难。这也是促使国家政权采取极端手段灭佛,以扩大经济来源和解放劳力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褚亮对佛教有好感,斥道:“小子狂妄,竟敢毁佛灭寺,欲蹈傅弈后辙乎?阿鼻地狱正为尔等佞佛者设,何得不怖?”

徐齐霖嘿嘿一笑,说道:“铜像是佛?木像呢,泥像呢?某闻佛在心中,亦闻佛在利人,兼以善道化人,虽头、目犹可布施。若为济民,岂惜一像哉?某毁一像,再造一像,土、木皆可,如何?”

既然佛像不分贵重、便宜,心诚则灵,那换一个又有何妨?大唐多缺铜啊,寺庙里就占用了好多,都换成木头和泥塑的多好,经济又实惠。

褚亮被气得直卡巴眼睛,说得好听,换一个,拿破木头烂泥巴换铜,你咋不去抢呢?

“破灭三宝,是邪见人,徐丞切勿妄语,以遭厄运。”一个官员在旁开口说道:“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非,显地狱之苦。徐丞岂可轻言毁灭,自沦于苦海。”

徐齐霖挠了挠头,有些头痛地消化理解了这家伙的话,才开口说道:“某非是要灭佛,而是要朝廷整顿沙门,纯洁佛教。”

“何解?”官员皱眉问道。

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首戒奢糜:今之寺院,制过宫阙,多求宏博瑰丽,一寺堪为皇家一宫。大则费耗几百万,小则尚用十数万;转运木石材料,人马不停,废无数人功,贻害农务,大患也。”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继续说道:“其次检括佛门;现下僧众,良莠不齐,混入其中的地痞流氓、作奸犯科之辈不知凡几,真可谓‘遍地秃头,谁是真僧?’”

长孙无忌抬手向下压了压,提醒徐齐霖道:“只讲道理,勿要粗语。”

“是,小子失言。”徐齐霖躬身拱手,重复道:“应该说‘遍地光头,谁是真僧?’”

长孙无忌磁愣了眼睛,最后无奈地摆了摆手,这改和不改特么的一样啊!

很多人都憋着笑,特别是参加宴会的道门中人。刘正和已经捂着肚子缩成一团,就差满地打滚了。

其实,二武灭佛中一个是真灭,杀僧焚经,另一个却是没有杀人,手段较温和,准确地说,应该是抑佛。

一字之差,结果大不相同。灭佛太过分,抑佛嘛,则大有可行,且不会引起太强烈的反弹。

“粗俗不堪,浅薄之至。”杜荷终于能插上嘴了,说道:“陛下于贞观元年便颁《停废沙汰僧道诏》,对佛门亦多敬重,你置此议,当处严刑。”

徐齐霖满不在乎地一撇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佛门积弊日久,今当除之。陛下宽宏,岂以言论罪,你真无知也。”

杜荷瞪眼欲要反驳,徐齐霖紧接着便追问道:“敢问襄阳郡公,若陛下入寺院,于佛前拜是不拜?”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人世间最高的统治者。可佛门中如来最大,僧众对佛的敬仰,要胜过对皇帝的。

杜荷不是僧人,李二陛下不是佛教徒,他当然不敢说拜,便开口道:“陛下九五至尊,当然佛前不拜。”

“佛拜陛下否?”徐齐霖笑眯眯地又问道。

拜?拜你个头。杜荷阴沉着脸,说道:“佛亦不拜陛下。”

“为何不拜?”

杜荷傻了,这个问题复杂呀,说不好要惹祸的。就算是佛门高僧,经法高深,也要三思而谨慎回答吧!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有许多经释戒律与中国传统习俗相抵触。多数问题还好解决,比如不娶妻生子、不蓄头发等等。

但有一条却很难处理,便是不拜皇帝,有的固执于经文戒律的和尚甚至反倒要皇帝拜和尚。

很显然,在中国这样的宗法社会不拜皇帝,与社会所公认的伦理不符。而佛教不为皇帝所好,也至少要不为其恶,否则就很难顺利传播。

所以,佛教入中土后,门内人便为此展开了争论。一些高僧始终坚持原则,大多数僧人也予以认同。

到了唐高宗时期,朝廷颁布了《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但不到两个月,又另颁《停沙门拜君诏》,可见佛教势力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姿态。

但佛教中也有不少明智之士,为了发展而主张变通,开始在这个问题上松动,自己给自己找下台阶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襄阳郡公——”徐齐霖摇头作惋惜状,对杜荷的人品表示质疑。

“某不知,请赐教。”杜荷咬牙切齿,恨恨地一拱手。

徐齐霖点了点头,表示还算满意。

他扫视了一圈客人,向某个方向一拱手,朗声道:“陛下英明神武,于战乱之中兴大慈悲,平定海内,救民于水火,还万民安乐。若真有佛,论此功业,陛下当为今世佛。诸位以为如何?”

你这个马屁拍得,让我们无言以对呀!

众人纷纷颌首,表示对这个马屁的无条件支持、点赞。

“陛下入庙,今世佛岂有拜往日佛的道理?”徐齐霖再度扫视,我看谁敢反对,反正魏喷子不在。

“此言正是。”道长徐晃觉得要配合一下,开口说道:“北魏时,沙门法果致拜魏太祖拓跋珪,称其为‘当今如来’,言‘吾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

徐齐霖向徐晃拱了拱手,说道:“道长博闻强记,道法精深,某钦服备至。”

“过奖,过奖。”徐晃还礼笑道:“徐小郎对佛门之弊可谓洞悉无遗,令贫道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一点粗陋之见,道长谬赞了。”徐齐霖又表示谦逊。

你俩有完没完,还惺惺相惜啦,互相吹捧挺来劲儿。

意识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徐齐霖才结束“相声”,脸色一正,向长孙无忌拱手道:“长孙公,小子学识浅薄,敢问孔夫子可否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论语?卫灵公》中有载,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家师曾言:道由人兴,亦由人行。”徐齐霖继续问道:“敢问长孙公,此两说是异是同,又作何解?”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下,说道:“依某看,弘与兴则是发扬光大之意,此两说亦是大同小异。”

说着,他笑着转向上席一人,说道:“徐丞若要讨教儒学,当问孔祭酒这位大家才是。某班门弄斧,怕要惹人耻笑矣。”

孔颖达,此次三教论讲的儒家代表,国子监祭酒,儒学大师,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孙,谁还会比他更有资格解释圣人之言。

孔颖达笑道:“长孙公,何必把老夫推出,自己来躲清闲。”

长孙无忌摆手道:“圣人微言大义,非孔祭酒不能讲说明白。某才疏学浅,不敢露丑,怎说是躲清闲?”

孔颖达摇头苦笑,却巴不得也有个露脸说法的机会,看向徐齐霖说道:“徐丞,某与长孙公的解说相同,你可还有什么可询?”

徐齐霖拱手道:“小子敢问孔祭酒,此中的‘道’何解?”

孔颖达点了点头,朗声道:“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停顿了一下,孔颖达微笑着说道:“圣德乃是比仁道还要崇高的德行,或可定义为利于民且解除民之忧患的行为。”

“道为何不能弘人?”

“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

“佛门讲出世,倡舍资财与佛以求来世富报,可于民有利,能解民之现实忧患?”

孔颖达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能。”

徐齐霖躬身拱手,表示受教,直起身说道:“家师言人生于世的价值,讲积极进取之精神,并称之为历史使命感。”

停顿了一下,他说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乃家师游历南方,见寺庙林立、王朝已更替而发感叹,然南方寺院又何止四百八十之数?”

提高了声音,徐齐霖说道:“而今我等生于大唐,亦当珍惜此太平治世,为国强民富而贡献力量。在陛下英明领导下,为大唐盛世而努力奋斗。”

“襄阳郡公,你对此没有异议吧?对大唐盛世,你心向往之吧?”

徐齐霖突然转向发问,把杜荷弄得一激灵,却还得赶忙点头认同,“自当如此,才不负此生。大唐盛世,谁不向往期待?”

“那襄阳郡公可知佛门于我大唐有何贡献?”徐齐霖还不想放过他,又问道:“广收资财,大兴寺庙,滥收僧众,不讲今日进取奋斗,只求来世富报。成天阿米豆腐,闭门念经,不耕不织,不纳租庸,于国于民有何益?”

杜荷反驳道:“佛教劝人行善避恶,戒本防非,果其能人人奉持,杜会就会安定,岂不有益于国?”

徐齐霖冷笑一声,说道:“但凡宗教,有教人做奸犯科、无恶不作的吗?某见识浅薄,还请襄阳郡公教我。”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