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品书中文 >  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   第221章 秦琼报恩就杨林 下

程咬金虽然被缠住了,但是程咬金并不是一个人,他后面还有侯君集、尤俊达、鲁明星、鲁明月,以及三千铁骑。侯君集、尤俊达、鲁明星、鲁明月看到程咬金陷入围攻,赶紧过来营救。他们的到来让程咬金感觉压力轻松不少,也更加奋勇厮杀。但是程咬金等人毕竟人少,尤其是隋军将士看到统帅杨林和率领种人拦住了杀神程咬金,也在各自长官的统率开始对程咬金带领的三千军马进行围攻。程咬金率领的三千铁骑虽然悍勇犀利,但是人少,杨林麾下的隋军虽然士气低落,但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而且人多势众,所以双方一下子就陷入了胶着状态。杨林看到双方陷入了混战相持状态,心里高兴了,因为他们隋军大营人多,混战时间越长,对他们越有利。如果上天保佑,甚至还能够全歼程咬金这一伙来偷袭的军队。

可是,杨林忘记了一件事儿:程咬金不是仅仅带来了三千骑兵,他后面还跟着两千步兵,除此之外还有左侧翟让率领五千大军前来偷袭,右侧单雄信也带着五千人马也来截营。他们二人得到了杨林在中军大营,程咬金偷袭被阻拦的情况,立马凭着兵马想程咬金和杨林僵持混战的地方杀来。三路合围,迅速击溃了隋军将士的抵抗之心。因为夜幕之下,隋军将士只能听到厮杀之声,却不知道大魔国,到底派了多少大军前来偷营。而且瓦岗军在偷袭得手以后,嘴里大声喊着“兄弟们,随着魔王陛下一起将隋军杀个片甲不留。魔王陛下说了,如果咱们三十万大军还不能在偷袭中全歼十万隋军,我们就可以自杀了。冲的慢了,可就功劳可就被别人抢走了。”瓦岗军这么一喊,让黑夜中的隋军更加害怕。纷纷畏惧不前,他们的长官已经约束不住了。因为士兵们听说瓦岗军不杀降兵,他们打算在老老实实的待在帐篷中,投降瓦岗军。

瓦岗军三路合围,将军勇猛,士兵彪悍,士气高涨,一路高歌猛进。杨林率领的隋军则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士气低落,节节败退。杨林看到大势已去,只好率领将士向北方且战且退。一个时辰以后,杨林领着两个太保和剩下的残兵败将大约有五万人逃到了一处阴翳昏暗的之地低看着像是一片树林。夜色昏暗看的也不太清楚。杨林感觉身心疲惫,看着同样面有疲劳之色将士,看到没有追兵追来,就让大军停止前进,所有将士原地休息。在休息的时候,杨林问大太保罗芳说:“怎么只剩下你们两个?”罗芳面有兔死狐悲的伤感,对着杨林说:“我军遭到突袭,只有我们和一部分将官跟随在父王身边,其他人不是战死就是被打散了,也有不少人做了逃兵。”杨林听吧,默然无语。

就在此时,一声炮响,从杨林打算驻军休息的树林内传出。紧接着,一员战将领着一路人马从树林内杀出来。杨林聚拢眼神借助火把的亮光仔细一瞧,发现来人手持一柄双手战斧。对着杨林一声暴喝“我等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杨林,你往哪里跑。”杨林和隋军这声音,看着那个闪着寒光的巨斧,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夺路而逃。后面的人将手中的兵器一挥,领着将士冲上来追杀。杨林就率领随军逃跑,一直逃出去十里路,才逐渐的摆脱追兵。大太保罗芳说:“父王,那程咬金还快的速度,他居然能够这么快就追上咱们。”杨林说:“可能是他们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抄咱们不知道近道。前面有一处山坡,咱们在山坡上休息一下,此地就快要出瓦岗山了。”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杨林他们刚走到山坡想就听见一声炮响,从山坡上闪出一路人马,为首之人也是一身装束和程咬金一般无二。杨林虽然有些震惊,但毕竟是久经沙场,并不慌张。然而杨林手下的那些军卒士兵和一些将官就没有杨林的这般镇静。他们看到程咬金神出鬼没,以为程咬金就是那催命勾魂的扼杀凶神,是上天抛弃了隋朝所以派程咬金过来锁拿他们他们这些助纣为虐的士兵。所以这些士兵有的吓得当场瘫软在地,有的转身就跑,大部人还能知道辨别方向,向北逃窜。企图逃出瓦岗山这个魔窟。总而言之,这些心惊胆寒的士兵,如受惊的羔羊,四散奔逃。杨林等将官的根本不能将这些士兵组织起来做出像样的抵抗,反而在无奈之下,被这些士兵携裹着也狼狈逃跑。后面的“程咬金”看到眼前的一幕,也被弄糊涂,心想杨林只是要闹哪一出。不过不管他们怎么着,痛打落水狗的事情。他是决不会错过的。这个军队的首领用三郎王伯当带着军队在后面疯狂的追杀,一边追杀以便命令士兵高喊:“杨林你逃不了啦。隋朝的士兵,魔王仁慈,投降不杀!反抗者杀无赦!”“隋朝的士兵,魔王仁慈,投降不杀!反抗者杀无赦!”一部分对隋朝有幻想或者说对杨林有幻想的士兵跟着杨林继续逃跑,但是也一部分将士选择了器械投降。这些瓦岗军果然信守承诺,只要放下武器,就不在杀戮随军士兵。随着收拢的降军越来越多,王伯当率领的瓦岗军只好放弃追赶杨林的隋军,让杨林逃得了性命。

杨林终于逃到瓦岗山的出口,摆脱了追兵。天色也亮了。看到即将逃出生天,杨林和众多隋军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加速向山口外冲去,没想到恰在此时,一声炮响闪出一员大将领着一路人马挡住了杨林的去路。只见这人身穿金盔金甲,手提虎头皂金枪,坐下骑着一匹黄骠马,身后背着一根高大的帅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秦”。杨林不用仔细看就认出来。来的不是别人正式自己的十三太保,大魔国的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正常情况下,秦琼不是杨林的对手,但是杨林已经连夜逃窜了大半夜,身心俱疲,而且水米未进。如此状态莫说是秦琼,就是再比秦琼差一点儿,杨林也不是对手。更何况秦琼手下还有那么多养精蓄锐的士兵,杨林身边的隋军将士也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秦琼只要命人守住山口,用弓防守,等到瓦岗军的其他大军一起合围过来,杨林就死定了。此刻的杨林也顾不得自己身为王爷的金贵身份,低声下气的向秦琼哀求道“秦琼,叔包,看在咱们往日的情分上能不能放我们过去?”秦琼看着眼前落魄的杨林,又看看他身后的大军,心思负责。按说杨林是他的杀父仇人,两人不共戴天,而且杨林还是大魔国的敌人——隋朝的靠山王,秦琼应该杀死杨林报父仇又未国立功。但是秦琼又想到杨林确实对自己不错,让自己亲手杀掉杨林又确实于心不忍。思来想去,秦琼想到了母亲的教导:“先报恩后报仇。”于是秦琼对着杨林说:“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可以放你过去,但是你却只能带着将官离开,士兵必须留下。”杨林说:“难道非要杀了他们吗?”秦琼说:“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不会要他们的性命,但是我们也不会放虎归山,养虎为患。这些士兵必须留下投降或者顽抗被杀,没有第三条路。”杨林听了秦琼的话知道秦琼这样做已经算是仁至义尽,秦琼放弃了自己对大魔国来说,已经是私通敌将的重罪。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大太保罗芳等将领从秦琼让出的通道离开。

PS:五十万字啦,各位书友的投票和订阅在哪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三国之龙战八方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华夏风雨情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大明流匪至尊剑皇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追随曹总混三国开局我成为大宗师三国之再兴汉室冥婚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我在大宋当苟王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带崽穿越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还未成为大汉兴武帝的我被盘点了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末世从封王开始三国:系统骗我给曹操打工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现代小子玩转古代庆余年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摄政王的绝世丹妃绿茵表演家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隐龙惊唐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如意小郎君逆天换明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九重天续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