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敬则一头雾水地回去。

过了一段时间,他已明白裴行俭说的一些话。

朝廷调兵去绥州平叛,北方兵力略略空虚。突厥人乘机入侵蔚州,杀刺史李思俭。

张虔勖回兵不及,只好派丰州刺史崔知辨营救。崔知辨兵出丰州,于朝那山(内蒙古固阳东)遇敌,此乃是一员真正的勇将,大破之。可是他遇到两个更厉害的对手,阿史那骨咄录与阿史德元珍用兵之道,不亚于崔知辨。两人知道崔知辨的本领,刻意用少数军队吸引,崔知辨正在率军追击突厥败兵,突厥大军杀到。崔知辨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张虔勖得到消息,已是数天后,又派人确认了一下,消息传到洛阳,到了六月底。

洛阳哗然,包括前面王立本与李崇义两个都督外,突厥人连败了三个唐朝的都督。而且与前面两个都督不一样,崔知辨名震西陲,那是连论钦陵都忌惮的勇将。

因此,有人说是张虔勖故意陷害崔知辨的。

这一说法很有市场,崔知辨也是裴行俭一手提拨上来的重将,程务挺与张虔勖刻意争功抹杀裴行俭的功劳,用此夺得北方的军权后,崔知辨临危调于丰州,与张虔勖关系十分紧张。

但客观来说,当时四周就近,只有崔知辨手中有一战的兵力,论将才,也只有崔知辨最为突出。张虔勖有没有陷害崔知辨的想法无法得知,但这次调遣崔知辨却无可指责。

有人不满,面对事实,也无法弹劾。可是多次失利,已证明张虔勖无法胜利指挥北方将士抗衡突厥了。

说到底,是武则天的用人不当。

张虔勖是将才,不是帅才。若有一个好的统帅,那怕就是程务挺,布置好了,让他冲锋陷阵,他能立下大功。可独当一面,指挥才能不如郭元振、唐休璟,甚至薛讷尽管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都比他更适合担任统帅。或者将他与崔知辨对调一下,有可能崔知辨也比他做得好。

武则天为了掌握军队,对张虔勖与程务挺破格提拨,有人不服,于是想让他们立功,结果导致了北方战局的縻烂。张虔勖不但指挥失误,去年败于突厥后,表现也不好。自那次失败后,大半年张虔勖手中有一支军队,都不敢向突厥人发起一次正面进攻。

一次是失误,两次是失误,三次说不过去了。

对张虔勖的所做所为,没有多少人指责。

皇帝坚硬了一回,主动去西域做缩头乌龟。太后一套套的手段连续不断地使出来,看不见,摸不着,却象一道道稠密的丝网,让人感到心寒。

政局导致世风日下,还有几个大臣做得始终如一呢?

张虔勖就做错了吗?未必。只要太后是最后的胜利者,他就做对了。

皆这样想,武则天是最后的胜利,张虔勖也做错了。在武则天杀害的重将名单里,张虔勖也位列其中。

不管他的品行,他的才能欠缺,因此大臣们开始上书,请求朝廷换将。

这小子在北方不行,得重新换一个人过去。朝廷也不是没人可以调动,至少程务挺过去,会比张虔勖做得更好。让张虔勖继续下去,还不如换刘敬同呢。人家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可数仗下来,打得有声有se。

其实北方糜烂还有一个隐形的原因,武则天为了掌控权利,对唐朝与裴行俭政策的破坏,现在唐朝为武则天买单了。

裴行俭几乎是一个完人,从裴行俭手中夺下军权不容易。因此,从裴行俭招降阿史那伏念下手,这一招很巧妙,用势逼迫伏念投降,擒拿温博。按照唐朝以前的政策,温博还有授职,用此安抚温博的余部。伏念更应当升迁,虽犯下了错误,却是在关健时候立下大功,裴行俭这才兵不血刃地平灭叛乱。

可为了否定裴行俭的功劳,强加于程务挺与张虔勖之上,将二人皆杀。

本来朝廷局势大好,阿史那道真前往北方安抚,更是一着妙棋。但伏念冤杀,影响恶劣,没有人再相信道真的话,甚至道真自己不开心,出工不出力。于是整体局势糜烂。

再看丰州,丰州安置的最大一群突厥人是史大奈的族民,可以说是与唐王朝关系很亲密了。然而伏念一死,同为突厥人,史大奈的后裔们同样不服。他们没有公开反叛,但没有对唐王朝支持。

若没有此事,崔知辨在西突厥呆了很久,会调节与突厥人的关系。仅是从丰州就能募得许多胡兵,那么朝那山一战,崔知辨也不会因为手中士兵数量少,而战败牺牲。

没有人敢说。即便朝廷也认识了错误,追封伏念,为时已晚。但仅是追封,更没有人敢追究幕后者的责任。

书上不报。

武则天与李治忽然前去白马寺上香。这未引起多少人注意,夫妻二人还想遍封五岳呢,况且只是城外的白马寺。但他们却将东宫所有妃嫔带上,包括几个小皇子与几个小公主。

白马寺的方丈与主持出来迎接,又将这一行人安排到后面一个禅房里。禅房很安静,四周有许多高大浓密的石榴树。石榴花凋谢了,挂满了一个个红色的黄橙橙的小石榴,象小星星一样,十分可爱。

山风吹来,很是凉爽。

李治身体不大好,但让一阵阵吹得十分适意,于是也坐在窗边椅子上,看着后山蓊葱的树木。

武则天凝视着几个少妇,看到裴雨荷抱着狄蕙的儿子,忍不住想笑。

李威离开这么久,东宫里早让她插进去许多耳目,听到东宫里的一些事。裴雨荷一直无子,看到狄蕙特能生,讨要了一次。大约儿子说了一通,狄蕙又生了女儿,没有提。后来儿子离开后,狄蕙终于生出一个儿子。

裴雨荷又前去讨要。

狄蕙直接将话挑明了说,不但你无子,杨顺仪无子,上官婉仪也无子。不可能你们三人全没有生育能力。若是以后你有了儿子,我这个儿子怎么办?

到时候不是尊贵的皇后之子,而要跳火坑了。

咱出身不好,也不想儿子以后做什么太子的啥,只要做一个皇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心满意足。

别看这个女子是青楼出身,确实很有远识。这一次儿子离开后,全靠此女从中调度,东宫这才平安无事,让外面看起来和和睦睦,不得不让武则天承认,当初小看了这个女子。

裴雨荷只好讪讪地说:“那么五年后我还是无子,能否将他给我收养?”

五年后再无子,以后生育可能性会很小了。再说,孩子再大,以后也没有认同感。

狄蕙无奈只能答应。

谁知道裴雨荷每天来看她这个二儿子,看着看着,抱到自己宫殿里面,逗他玩乐。起初只抱走一会儿,后来整天不送回来。到最后,干脆放在她的寝宫。

狄蕙不满地说了几次,裴雨荷就当没有听到。为了顾全大局,不让东宫引起争吵,狄蕙只有隐忍。

但其他诸女皆平安生下孩子,儿孙满堂,丈夫也很高兴。儿子不在,丈夫给起了名字。韦月的儿子取了李重俊,大约因为母亲的遗传,长得很好看。郑宫楚的儿子取了李重望,门第最高。狄蕙的儿子取了名字叫李重福。

大约以后东宫太子很有可能就出在这三子身上。包括李重福,一旦裴雨荷没有儿子,也会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武则天又从诸女身上扫过,对儿子的平均制,她认为是傻是天真。儿子没有真正掌权,东宫有危机感,这才勉强地抱成团。一旦掌权,东宫里闹腾吧,子女一大,儿子是神,后宫也休想安宁。

不过这几个女子当中,谁是王皇后,谁是萧淑女,谁是当年的自己?

武则天有这想法,说明她还没有做女皇的想法。做女皇是一步步逼出来的,她想做的只是一个有权的太后,如当年的冯太后。可就是做冯太后,置李威于何地?

眼睛就扫到了韦月身上,这个小家伙不简单,况且还与上官婉儿走得很近。没有过问,扭头对李治说道:“陛下,一转眼东宫儿女成群,我们也老哪。”

“太后,你没有老,看上去才三十出头。”婉儿说道。

是李威的吩咐,临行前再三嘱咐,这一去会离开很长时间。东宫要团结,要安静,不能招惑是非。还有,不能得罪太后,于是上官婉儿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你倒是会说话儿。正好,本宫事务繁多,来上阳宫协助本宫吧。”

“这……”婉儿后悔了,自己岂不是没事找事吗?为什么要多嘴?这一下好了,又要陪伴太后。人说伴君如伴虎,皇帝不是老虎,通情达理。但太后才是老虎,而且是一只饿了很多天,饥肠辘辘的大老虎。

“难道你不愿意?”

婉儿只好答道:“臣妾愿意。”

武则天又说道:“韦德妃,本宫让你父亲前来华州担任刺史如何?”

“臣妾谢过太后。”韦月高兴地伏下来说道。华州在洛阳与长安中间,去两京皆很近,作为京兆韦家的子弟,担任华州刺史,求之不得。

然后又看着裴雨荷,问道:“你有四个哥哥?”

“是。”

“明天本宫让他们各自担任一个中郎将吧。”

“谢过太后。”

不仅是韦月,裴雨荷,还有郑宫楚、野辞明月、杨敏的唯一兄长、江碧儿、徐俪的弟弟,都进行了封授。在白马寺呆了呆,返回洛阳。随着第二天下旨,对东宫妃嫔的家人进行册封。

大臣感到很不解。后宫专权、外戚干政、宦官掌政,是政治的几大弊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皇帝没有掌权之前,外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什么比自己妻子娘家人更可靠的?东宫的外戚可不简单,有郑家,有裴家,有韦家。然而皇帝却一直没有动用这支力量。

为什么太后反过来进行册封?难道太后与皇帝有了转机?

就在大家猜测之时,几位宰相召进了上阳宫。

张虔勖肯定要换下来了,武则天在紫笼帘里就问了何人前去适合。

宰相规模大不如从前,裴炎、薛元超、刘景先、魏玄同、郭正一、郭待举、岑长倩,再加上西京的刘仁轨。数量不少,可是除了刘仁轨与裴炎外,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魏玄同实说实说:“人手好找,无他,程务挺前去,足以应付北方局势,保证不会糜烂。”

他话音未了,裴炎举起牙笏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不妥。程务挺与突厥人交恶,前去未必会起作用。但有一个人选,前去是为最佳。”

“哦,是谁?”

“黑齿常之。”

“不可,吐蕃人野心勃勃,一直没有大规模攻打河湟九曲,是因为有黑齿将军坐镇。若是抽调了黑齿常之,青海局势再次糜烂,反而得不偿失。况且青海移去了五十多万中原子民,各种兴革已见成效。去年关中大灾,青海功不可没。这才是朝廷不能丢失的重要地区。”郭正一立即阻止。

武则天在帘后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这个郭正一很不识相嘛,若不是自己与丈夫提拨他,凭什么轮到他来做宰相?

但没有作声。

裴炎反驳道:“正一错也。吐蕃非是忌惮黑齿常之,相信黑齿将军也不会比薛仁贵英勇。当年薛仁贵前去大非川,吐蕃一样敢于开战。一直没有大规模作战,是赞普新亡,国内争斗不休,又因为国力狭小,多次穷兵黜武,导致民不聊生,一直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才不敢大规模侵犯青海。再说青海布置了严密的防线,远非昔日。”

话他可以这样说,又可以那样说。不是,可听上去却很有道理。

又说道:“再者,难道青海必须黑齿常之驻守一辈子?朝廷可以做这样的安排,让李孝逸担任鄯州都督,王果担任浇州都督,娄师德担任松州都督。可以保障青海安全。”

王果没有受过李威恩惠,但他是武则天的亲信。李孝逸是不是武则天的人,很难说。娄师德性格软,就是这样,还将他从鄯州调往了陌生的松州。郭正一不由狐疑地看着裴炎,难道这个人真是一个伪君子,摇头说:“不可。”

武则天在帘后发话了:“就这样吧。”

让几位宰相退下,并且让上官婉儿亲自草诏。然后又挑了一个人前去下旨。李首成。他去过青海,与诸将士熟悉,一度与儿子走得很“亲密”,不会惹起青海将士反感。

北方的糜烂,却让武则天找到了一个楔机,将李威最锋利的一把刀子,抢夺回来。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