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二月细语滋润万物,岳麓山的积雪一夜之间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满山青翠、一地春风。

小村落中,身着布衣的老夫子,负手站在屋檐下,眺望楚地千里河山。远处的学堂里遥遥传来朗朗读书声,声音稚嫩,却给这山野村落凭添了一股朝气。

踏踏踏——

靴子踩过积蓄雨水的道路,背着书箱的梅曲生,撑着雨伞来到屋檐外的院落里,附身一礼:

“师父,怎么没去树林里下棋?”

老夫子连眼皮也没抬一下,一如既往言语不多:

“没看见下雨?”

“呃……”

梅曲生呵呵笑了下,走到近前,在屋檐下放下书箱,左右看了两眼:“大白鹅和阿黄怎么不见了?师父炖了?有没有给我留一口,跑了一路,还饿着。”

老夫子望向西北:“当嫁妆,送人了。”

梅曲生听到这个,脸上露出几分不满:“许不令那厮,把玉芙拐走不给聘礼也罢,连养的家畜都顺手扒拉走,他脸皮咋这么厚?还好这房子和地带不走……”

老夫子淡淡哼了一声:“何止房子地皮,那小子,连我都想扒拉走。”

梅曲生一愣,走到近前,好奇道:“许不令还想请师父去西凉,给他许家出谋划策?”

老夫子走入雨幕,沿着山野石道缓步前行:

“让许不令去幽州,是为了让宋暨发觉许不令在幽州抢玉玺,从而往西北调兵提防肃王,给北齐破关留出个空子;让你去给楚王送信,透漏菩提岛的消息,意在让吴、楚、肃三王卷入玉玺之争,彼此结怨。

事情很顺利,许不令也知道是我在背后做这些事儿,所以前几天派人过来要鹅,顺道请我出山,让我去肃州呆着,免得那天我觉得宋暨、宋正平更有前途,转手就把他给卖了。”

梅曲生跟着后面,撑着油纸伞遮雨:“师父都把玉芙嫁给他了,他还不放心?”

老夫子轻轻笑了下:“他的担心是对的,若是觉得我嫁了个孙女,便会无条件向着他,才是真的不堪大用。

我苏幕一生所求,和祖师左哲先一样,无非一个‘天下太平’。

太平是打出来的,便如同养蛊一样,三国君主、各路诸侯,都是蛊盅里的一只只虫子,以其他虫子血肉为养料,互相吞并蚕食,直至只剩下最后一只蛊王,这个蛊盅里才会太平,这也是‘大势’。

但互相蚕食吞并,时间跨度太过漫长,拖得越久,伤民越深。我所做的是,是顺大势而为,挑选一只看起来最强的虫子,推它两把,让其可以更快的横扫六合、吃掉其他虫子。

这个虫子可以是宋暨、宋正平乃至北齐姜氏、南越陈氏,甚至可以是一个市井小民,但它必然得是所有虫子里面,最有可能成为蛊王的。

若是许不令时运不济,不可能再把其他虫子吃掉,我即便是玉芙外公,把他当外孙女婿,也不可能逆大势而为,强行扶着他,给本该成为‘蛊王’的人添乱。到时候能做的,也只是保他一家性命而已。”

梅曲生认真思索后,点了点头:“师父是站在天下的角度看待人与物,寻常人确实没法理解师父的苦心。”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只希望许不令能明白这个道理。”

老夫子转而看向梅曲生:“楚王可有动作?”

梅曲生微微颔首:“北方节节败退,齐军直逼黄河沿岸。吴、魏、豫三王乘势而起,集结兵马四十万,并招安了江南各地叛军三十余万,给朝廷下了最后通牒。甚至截断了辽西都护府的漕运供给,辽西都护府已经向朝廷求援多次。

外不克敌、内不听宣,宋暨回天乏术,已经有朝臣谏言,禅位于皇长子宋玲,以压下诸王之乱,先平北齐后,再从长计议。楚王问讯后,给长安送了密信,近日恐怕就有答复。”

老夫子点了点头:“去和武当山说一声,让青虚真人写封亲笔信,把楚王‘胁迫’陈道子谋害许不令,意图祸水东引,让西凉军入关中道的事儿交代一遍。不然西凉军到了楚地,武当山就没了。”

“是。”

梅曲生颔首一礼,便持着油纸伞远去。

春雨潇潇而下。

负手行走的老夫子,头顶一空,当即被淋了个落汤鸡。

“伞!”

“哦……师父,不好意思……”

————

三天后,长安城。

当前局势,便如同皇城上方阴沉的天气,黑云压顶,让人难以喘息。

太极殿后的御书房内,朝臣垂手而立,开年以来溃堤般的乱局,已经让朝臣失去了往日的傲气,脸色被聚而不散的愁容充斥。

原本的大玥朝臣,统御天下迎万邦来朝,诸侯、蛮夷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些比较棘手的小虫子,跺跺脚便能震住八荒六合,自开国以来一直都是如此。

可是现在,朝臣忽然发觉跺脚不管用了,原本被视为‘丧家之犬’的北齐,卧薪尝胆一甲子,回头看向了中原,露出了獠牙利爪,锋利的让人脊背发凉。

本以为把关中军调过去,便能轻而易举平推北齐,可打起来才发现,正面战场上,关中军竟然打不过北齐的骑军,若不是大玥防守方占着地利,又有数量上的优势,恐怕已经被悍不畏死的北齐军卒给打过黄河了。

现在回头复盘,才发觉问题所在——大玥这一甲子都忙着休养生息,军队根本没打过大仗,带兵的将领,都是甲子前开国将领的子孙,说起兵法韬略一套一套,打起实战却太过保守,根本没有当年大玥从弹丸之地杀出来的锐气,而且前面打仗后方不稳,边军将领也没法静下心来打仗。

北齐这一甲子则截然不同,地处漠北荒凉之地,为了一处草地一块水源,几乎天天都在和塞北的蛮族征战,听说都打到谦河去了,此消彼长之下,彼此差距在六十年间逐渐拉开,而直至此时朝臣才发觉,大玥兵马已经不是大将军许烈手底下那只了。

对外难打也罢,东部三王还乘机起兵逼宫,内忧外患之下,再强的国力也撑不住多久。

面对这个困局,宋暨显然是最恼火的,将手中的密信直接丢在了群臣的脚底下,怒声责骂:

“这个宋正平,狼子野心。朕让他派兵平江南,磨磨蹭蹭派了三万人,让他派兵驰援北疆,连战连败没立下半分功劳。现如今东边压不住,竟然跑过来劝说朕禅位于他,让他来主持大局,朕就是把皇位给他,他现在能做什么?和北齐乞降调重兵平江南?……”

朝臣瞧见地上的密信,对视几眼,也不知该说什么。

楚王从一开始就磨磨蹭蹭两不相帮,是想在长安和江南之间谋取好处。这时候送密信过来,明显就是趁火打劫,让面临困局的宋暨被迫撂下烂摊子,他来收拾。楚王要是真得了皇位,东部三王的‘出师之名’便没了,说不定可以谈一谈。而且凭借楚王和辽西、关中军的战力,上打北齐、右推江南,不是没机会。

不过宋暨把私下谈判的密信,直接丢在朝臣脸上,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可能禅位给楚王。这么做很可能把楚王推到吴王那边去,但朝臣也不可能因此说什么,总不能真劝宋暨禅位给藩王息事宁人,宋暨听到这话,恐怕当场就把说话的推出去剁了。

宋暨既然表明态度,那楚王即便不倒向吴王,也肯定不会再出力了,拖都要拖到宋暨妥协为止。当下孤立无援的困境,还是没法解决。

大司农陆承安待宋暨发完火气,上前一步道: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北部战事紧急,楚王阳奉阴违,难以抽调重兵下江南平叛。依臣所见,西凉军目前闲置与西北,北齐左亲王姜驽全力驰援东部,只能防守,难以进军西凉,肃王应当能抽调兵马,南下平叛。”

宰相萧楚杨刚刚和许家结为姻亲,这时候肯定不能帮着肃王说话,很中肯的指出了这个提议的缺点:

“大将军许烈战功太大,坐拥十二州之地,已经足以分疆自立,此时肃王再出来力挽狂澜,圣上该怎么赏?打完后肃王不回去,以勤王为由在长安驻扎下来,用什么理由把肃王撵回西域?”

太尉关鸿卓作为武官之首,已经被当即局势逼得火烧眉毛,开口道:

“关内大战将起,西凉则在边陲之地养精蓄锐。现在不用肃王的兵,等拖个一年半载,朝廷和诸王两败俱伤,肃王修养够了,自己出来打关中怎么办?难不成三面开战,东战江东、北抗北齐、西伐西凉?要是南越这时候再起兵怎么办?现在总得拉一个,不让肃王出来,也得让肃王去打北齐西线,给东部减缓压力,哪儿能让肃王和没事人似得在西北杵着……”

这话明显也很有道理,诸多朝臣思索了下,又摇了摇头:

“肃王和北齐左亲王互相攻防六十年,能打进去早打进去了,打不进去,这时候进军强攻,也最多给北齐制造点小麻烦,为了损耗肃王军力而强行进军北齐,不可取。”

御史大夫崔怀禄,稍微琢磨了下,上前一步道:

“让肃王出兵,不一定非得把二十万大军全拉出来。西凉军战力强横,只需要五万兵马为先锋,配合关中、蜀地的府兵,足以守住东部三王。只稳住局势,关中军和辽西都护府便能全力讨伐北齐,速速平息北方战事后,再回身合力讨伐东部三王即可。”

朝臣听到这个提议,都是眉头一皱。按照正常的打法,是让肃王留几万兵马防守,余下大军全部南下,一举平息内部叛乱,以西凉铁骑的名声,应该问题不大。

崔怀禄这个提议明显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西凉军战力再强,五万人怎么打东部三王手底下数十万兵马?加上叛乱的流民都上百万了。即便带着府兵和临时募集的民兵据守,正面作战肯定也是西凉军出力,守城骑兵优势全无,用不了几个月就被耗干净了。

不过这个做法,也确实有些好处。把西凉军当炮灰顶在前面,先抗住东部的压力,五万西凉军再少,撑几个月应该没问题,府兵跟在后面打个几仗,自然也就成了可用之兵。等北方战局有所转机后,再回过头来合力平息东部叛乱,西凉军的功劳也不占大头,顺带还消减了西凉军的兵力,算是两全其美。不过这主意,明显太损了。

宋暨稍微斟酌了下,点了点头:“许不令以至及冠之龄,日后有坐镇西凉之重任,不能缺乏历练。传旨,命肃王世子许不令携精兵五万入关中,协同骠骑将军关鸿业,平定东部三王。”

“诺!”

太尉关鸿卓连忙躬身称是。

诸多朝臣闻言迟疑了下,也是轻轻点头。让许不令带着五万兵马过来,肯定是跟着骠骑将军关鸿业打下手,许不令武艺高不假,但毕竟年近二十,没打过仗,总不可能和大将军许烈一样,凭借几万兵马滚雪球,发展到控制不住的地步。而且打完了,让许不令滚回去吃沙子,总比让带着十几万西凉军的肃王滚回去容易。

群臣没意见后,太监正准备下去下去传令,一个文官忽然冒出一句:

“若是肃王世子带着五万兵马,在北齐未退兵之前,平息了东部三王叛乱,肃王又携精兵十五万在西北养精蓄锐。到时候肃王世子回了长安……”

“……”

群臣一时默然,宋暨都皱了皱眉。

文官连忙闭嘴,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是有点疑神疑鬼。

要是五万兵马就能横扫东部三王,那肃王还待在西凉吃沙子作甚?早带着二十万大军出来横扫天下了……

(过渡一章主线,后面正在写,写完发出来……)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佣兵的战争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马踏天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为兵权坑杀我,爆兵百万西凉铁骑妖孽丞相赖上门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大唐俏郎君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