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间飞逝,转眼各地税收都已上报到了洛阳。

不出意外的还是出了意外。

各地的产粮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滑。

其中尤以幽州、冀州最为严重,并州由于人口较少所以波动不大,仍旧是入不敷出的局面,全靠军屯以及朝廷来维持需求。

不过好消息是,并州一地的百姓们已经可以自给自足,这可以给国库省下一大笔的钱粮。

青州除去一应所需之外,虽然收上来近四十万石,但是对比去年也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种情况让朝堂上的众臣子都有些奇怪。

随着姜战的一声令下,负责掌管钱谷金帛货币的大司农田丰,立刻派出了大批的官员前往各地巡查。

减产的事情在任何时期都是极为重大的事件。

因此对于此事,整个朝堂打起了十二分的重视,一定要调查清楚究竟是因为何事才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

贪墨?

如今已经没人会往那方面想了。

一定是出现了某种问题才对,贪墨又怎么可能全国各地都贪?

直到年关之前,派往各地的文吏才带着收集来的情况返还。

事情果然并没有姜战等人预料的那般出现严重的贪腐问题。

仅有极个别的县才有问题,而粮食减产的原因却让姜战更加头痛。

根据文吏们带回来的情报上所示,矛头指向天气寒冷,导致粮食减产。

春季温度回升较慢,冬季又冷的太快,就连夏天的温度都要比以往要凉爽许多。

看到这些汇报后,姜战脑海中不觉想起了一个词汇。

小冰河时期!

这个词汇姜战并不陌生,据他了解,历史中也有很多朝代很不幸的赶上了小冰河时期。

这些朝代无一例外都没有挺过去。

“如果真是小冰河时期也无惧,至少我治下的百姓不会因为这些就活不下去了,只是如此一来,恐怕南征的时机也将被延后了。”

姜战眉头紧锁的看着朝臣,在心中想道。

“启禀吾王,今年春季豫州因为耕种不当,致使大片土地颗粒无收,臣认为,应当管控我国粮商,禁止他们与其余州郡通商。”

郭嘉面色严肃的提议道。

“臣等复议!”

荀彧、荀攸等人纷纷附和道。

“准了。”

没有过多的思虑,姜战便同意了郭嘉的建议。

至于此举会给豫州百姓造成多大的伤亡,姜战没有太多的责任去过问。

他又不是圣母,自然不会帮其他诸侯解围的。

此时再与豫州通商往来无疑是在资敌,哪怕他因为天气寒冷粮产不足而无法南下动兵,也可假以商贾之手对豫州进行商战。

要知道,燕国势力最庞大的三个商贾可都是姜战的人。

“我燕国初立,无论是各部官员还是各州郡官吏缺口都极大,孤认为,应该开放人才选拔,不拘泥于孝廉入仕,应广纳人才,才能使我燕国国力蒸蒸日上。”

姜战环顾朝臣,面色严肃的说道。

举孝廉这一选官制度对于世家来说,算得上是笼络人才的一种。

这个时期的举孝廉的弊端更是暴露无遗。

几乎可以说是,世家之人看中个傻子,都能帮他走上仕途。

而姜战此政策的下达,对于世家的打击不说严重,但也是在撬动他们的根基。

“启禀吾王,臣认为,此举颇为不妥,官员选拔乃是各地官员推举的当地有才之人,若是再行他法,一旦有品行不端之人入朝为官,轻则危害一方百姓,重则有损国本。”

果然,就在姜战话音落下之后,原尚书令,如今的尚书吏曹士孙瑞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士孙爱卿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孤还未说完,你便如此迫不及待的站出来,你的眼中可有孤啊。”

姜战神色威凝,面露不悦的喝问道。

“臣不敢,臣只是为了大燕计、为天下计。”

士孙瑞躬身一礼,语气却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臣不赞同士孙大人之言,如今大燕社稷初建,官员缺口甚大,若是再一味地守旧,何年何月才能补足官员缺口?”

戏忠面色不善的看向士孙瑞,朗声道。

作为寒门子弟,戏忠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站到了姜战的队列。

“戏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若非孝廉之制,如何能确保被选拔之人的人品?”

谏议大夫种辑言辞凿凿的说道。

随后,便是郭嘉、徐庶以及戏忠三人和这两个汉朝旧臣之间的对喷。

至于荀彧等人则闭口不言。

他们能够坐视姜战撬动世家利益已经算是站在姜战一方了。

难不成你还指望他们对着自己人开炮?

何况,这也是姜战换来的机会,一个将寒门彻底推上台来的机会。

至于用什么换的?

当然是宦官制的废除了。

朝堂中,世家集团、宦官集团以及外戚集团明争暗斗。

如今朝中外戚仅有一个有名无实的吕布以及不理朝事的蔡邕。

姜战这个君主自然不会坐视世家一家独大,有制衡才可让朝堂稳固。

言归正传,士孙瑞这俩人当初能够入得了燕国朝堂,主要还是因为官员缺口太大。

而这帮人虽然没有什么大能力,但给荀彧他们当个副手尚可。

听着殿内愈发吵闹,姜战脸色也愈发难看。

随后姜战便用系统查看了这两个老小子的忠诚度。

看到上面承负数的忠诚度,姜战差点高呼卧槽。

荀彧和郭嘉他们两个都选了些什么玩意,怎么负数的都能出现在他的朝堂之上。

要不是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他早就把这俩玩意扔出去了。

但自己如今已经是燕王,作为燕国之主,他受到的限制也愈发多了起来。

杀人,要有理由。

“够了,尔等将朝堂当做什么了?”

“你们有空的时候去西街菜市口看看,那些卖菜的和你们有什么区别?”

姜战怒喝出声,制止了吵闹的众人。

正在争吵的几人被这一嗓子吓的连忙收起了已到嘴边的亲切问候,连忙回到各自的队伍之中。

“此事就这么定了,郭爱卿,等回头拟定章程,早日把选官制度提上日程。”

见到德阳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肃静,姜战直接将此事定下。

“燕王万万不可独断专行啊!”

谏议大夫种辑再次跳了出来,高声喊道。

“此事无需再议,散朝。”

姜战面色阴沉,拂袖而去。

谏议大夫专掌议论,因而这家伙的顶撞并不触犯法律。

散朝之后,姜战前往工研部,准备着手研究一些新东西。

北方缺水,水车这种有利于农耕的宝贝肯定是要弄出来的,这样一来明年的收成才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好为日后南下做准备。

这一次姜战终于是明白老曹的难处了。

想当初刚刚接触三国时期的历史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曹前期节奏那么快,到后面往往数年才能动兵一次。

幅员辽阔有利有弊,利处在于人多地广,每年总体的收成都要远高于其他诸侯。

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太辽阔了,有很多地方都在拖后腿。

比如并州、司隶以及青州。

青州虽然同样适合耕种,但由于收复较晚,致使新粮种普及不够。

并州这破地方要不是已经打下来了,姜战都想扔了,不提也罢。

司隶就更破了,人口锐减之下曾经的良田都成了荒地。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海贼之东海山贼王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穿越遇到原版战神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寒门帝师秦汉之召唤天下我要做门阀初唐小卒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刘循:从杀刘备开始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