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的所有准备事项已经完毕,在十二月中旬的一天的早朝上,蔡邕做了一个冗长的报告。早就已经知道了详细计划的刘宏,几乎可以说是听的昏昏欲睡。
有时候董明觉得政治这玩意挺有意思的,所有的国家大政,基本就是皇帝和几个大臣通过气之后,才会在朝会上走个过场。很多朝官觉得自己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制定,其实呢,顶多也就起个举手表决的作用。
当然明白人也很多,只要皇帝和大佬达成一致了,他们鼓掌、歌颂功德就行了。就比如眼下,刘宏、蔡邕、董明、何进等人达成一致之后才拿出来的科考章程,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朝会在友好的氛围和蔡邕逐渐沙哑的是嗓音中结束。
散了朝会,董明没有避嫌的跟蔡邕走到了一起。主要还是科考这件事一开始虽然交给了蔡邕,但是真正做事的时候,还得太常来,蔡邕只能说是从旁协助。
“伯照,这样做,岂不是有违你的初衷?”蔡邕见董明走了过去,皱着眉头问道。
董明闻言笑了笑,反问道:“那某家的初衷是什么呢?伯喈先生?”
“伯照这话说得,整个洛阳城有点儿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你这是在给寒门士子开路。”蔡邕一本正经的说道:“你每日里在洛阳所以你不知道,科考这件事如今在民间尤其是寒门士子中,有多大的影响力。某家有学生曾来信说过,他们那里的寒门士子早就迫不及待了。如今章程通过,朝廷肯定会通传天下,到时候寒门士子们,还不得弹冠相庆?”
董明笑了笑,蔡邕没有彻底理解他要弄科考的意思,他也不愿意解释,只是笑着说道:“这哪里有违背某家的初衷了?”
“这一次科考取一百人,为了让世家和外戚答应,你分出去了四成的名额给世家,三成的名额给外戚,只剩三成由你自己安排。你不觉得气闷吗?”蔡邕颇有些可惜的说道:“倒不是世家和外戚不能参加,只是这样强行要去七成的名额,实在是让人太不爽利了。”
董明拍了拍蔡邕的肩膀道:“伯喈兄,你果然不适合做官。”
“嗯?某家说的难道有问题?”蔡邕皱了皱眉头,仔细又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啊。
这个时候,两人已经出了宫门,董明指了指站在不远处迎接他的武敬道:“要不去某家那里?”
“也好。”蔡邕心里有疑惑,稍微想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一路上,蔡邕几次想问,都被董明笑着搪塞过去。等到了董明家里的时候,蔡邕再也等不及了,直接说道:“伯照还是直接告诉某家,某家哪里说错了吧!”
董明带着蔡邕到了正厅,董琬从后面出来,上了茶水糕点,瓜果小食,然后对着蔡邕欠了欠身,转身离开。
两人落座,相对不远。
“伯喈先生,你说的问题,陛下会想不到吗?”董明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蔡邕。他早就发现蔡邕的能力值长歪了,内政能力和谋略能力都只是针对实事的,手腕和斗争能力上却还差的要死。
董明这么一问,蔡邕楞了一下,然后道:“陛下自然也会想到,既然如此陛下怎么会答应呢?!”
“伯喈先生再好好想一想,如今朝中官员,世家出身的有多少,外戚出身的又有多少?”董明点了他一句。
蔡邕听到这里,终于反应过来,道:“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他又摇摇头:“某家真是.......唉!”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今大汉朝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世家子、外戚、宗亲加在一起绝对占了九成以上。其中世家出身的官员更可以说是占据一半以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以前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的。
如今科考选才,世家只占四成,能够获得三成名额给董明自己安排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再一个,如今大汉朝真正掌权之人,哪有一个出身低层的?如今科考却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一个站在大汉朝权力中心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刘宏一个机会,一个靠着科考出身的官员制衡外戚和世家的机会。
而不是靠那些没卵子的太监。
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刘宏才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才答应下来的。想靠着科考,直接把世家和外戚解决掉,那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且不说如今世家和外戚才是大汉朝的中坚力量,光说他们掌握的教育资源,就足以让他们培养出的后辈们,直接占据不小于七成的科考名额。
于是说是董明让出去的,倒不如说这是人家应得的。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这天终归还是天下人的天下,只要给天下人一个机会,什么世家、外戚,甚至皇帝都不过是齑粉罢了。
再者说,随着董明的改革,世家和外戚的力量会逐渐衰落,到时候这名额之事,最终还要交给成绩....和董明自己来决定。
“伯喈先生明白了?”董明见蔡邕的表情,笑着问了一句。
蔡邕点点头,有些颓然的道:“某家果然不适合做官,小女之前也曾经说过。只是....愧对皇恩啊。”
“伯喈先生言重了!伯喈先生,谦谦君子,这朝堂上的龌龊之事,你只是不屑为之罢了。”董明说了一句漂亮话。
他现在可不想蔡邕撂挑子,不管蔡邕再怎么懵圈,那也是三公之一,是他董明的政治盟友!不懂没关系,站在董明这一边就行了。戏志才、荀瑷等人倒是个个聪明绝顶,可是如今在朝堂之上,给他的援助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无他,位卑官小,人微言轻尔。
蔡邕又坐了一会儿,在董明这里吃了饭之后,才离开。
冬天的白日总是短暂的,董明觉得还没干什么呢,天色就已经擦黑了。他点着灯又看了一会儿书,便准备休息。
接下来一直到明年的元月初七,他都不打算出门了。太常衙门没什么事情做,再过些日子就是休沐期,算是一个小长假。很多朝官早在十一月份就请了假,回乡省亲了。他倒也想回乡,可是留县那里也没有亲人,至于董家......
那算是什么家乡。
翌日,一大早董明就起来了,也是第一次比董琬起的还早。自己洗漱了一番,穿好衣服之后,来到了正厅。
刚刚坐下,李植就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雪花。
凌晨的时候又下雪了,一直下到现在。雪下的倒是不大,但是一直不停,恁的急人。
“老师,学生来了。”李植过来之后,先给董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摸出来一个油纸包裹,递给董明。
董明接过来,打开,是一块油饼,上面涂着黑色的大酱。
这是李植给董明带的早饭。
董明撕下来一块,泡在茶杯里,泡软了之后拿出来,吃了一口,然后道:“科学司这边,已经选址了,就在南市旁边。”
“不在城中?”李植楞了一下。
董明点点头道:“在城外更方便一些。待会儿你我同去,先把地方看一下,然后为师会给你一张设计图纸,到时候你负责带人施工。”
李植闻言笑了笑道:“老师放心吧,这事儿学生最是在行。”
董明道:“确实如此!这是如今倒是屈才了,日后会让你负责大汉朝的重大工程的。”
“真的?”李植闻言眼睛一亮。
董明笑着点点头:“不过这事儿还要再等等,技术储备和国力积蓄都达到了才会启动大型的国家工程!全都是千古未有之大工程!”
这是在画大饼,就好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刚一进公司,就被领导拉着看公司的未来蓝图,上市公司都只是起步,目标都是干翻同行业的领头羊。事实上呢?不过是个草台班子....先把人忽悠的愿意卖死力气再说。
董明对自己的学生倒不至于如此,但是偶尔还是要画一些大饼,提振一下学生们的精气神的。
眼下李植就热血沸腾,他相信董明所说的千古未有之大工程,一定是真的!
“老师放心吧!就算是您让学生带人去修长城,学生也给您修成全新的!”李植拍着胸脯说道。
董明闻言笑了,道:“不至于,不至于。”
“嘿嘿。”
两人聊天的功夫,吃完了早饭。也不耽误时间,董明带着李植离开,直奔南市。出了南市,复行十几分钟来到了一处荒地。
“就这里了。”董明停了下来,对李植说道。
李植闻言四处观察了一下,旁边就是官道,再往南边是一条河。这块地方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
“这里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尤其是交通极为便利,正适合科学司。毕竟科学司需要往来运送各种实验材料。”李植道:“而且还可以以科学司为中心,将周边发展起来,接连南市。这样更有助于科学司的科研成果变现。”
董明听的频频点头人,然后用一种考校的口吻问道:“再说说坏处。”
李植指了指旁边的河道说道:“一来,这里靠近河流,学生虽然没有探查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里肯定土质松软。建立房屋的时候,不能过高,不过会下沉。万一下面有暗河的话,会更麻烦。”
“然后呢?”董明等着李植的下文。
“二来,这里其实没有城里安全。”李植道:“如今不是太平年景,哪怕是洛阳城下,首善之地,也盗匪横生啊。”
董明笑着道:“这是好事儿。”
“好事?”李植不明白。
“以后你会知道的,你今天先把周围摸清楚,明日来府里拿设计图纸。”董明笑着说道。
“哎?老师已经测量过了吗?”李植好奇的问道。
董明留给了他一个神秘的笑容。
测量?测量个锤锤,科学司这么重要的地方,他肯定找系统兑换一个最最最合适的设计图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