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14章 神医

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春正月。

襄阳,荆州刺史府。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个初春寒冷异常。

周默穿着一身玄朱配色的汉官常服,屈膝坐在榻上,神色舒展。

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藏在长袍之下的身形略显臃肿,可能是这几个月都没有行军打仗,养尊处优,伙食不错,所以有些发胖了。

卫将军的两千石紫绶金印,就摆在周默身前的几案上,金光闪闪,颇为惹眼。

印绶旁边,则放着一叠叠的公文简牍。

在周默下首位置上,坐着六个人,分别是别驾从事费祎,襄阳太守姜维,南阳太守马谡,南乡太守王肃,江夏太守陈震,上庸太守孟达。

这六个人,加上荆州刺史周默,便是新近组建的大汉荆州刺史部的最高核心层。

这几人聚在一起,正在讨论荆州地区今年开春之后的一系列施政方略。

“真冷啊。”

中途休息的间隙,马谡放下手中的毛笔,搓了搓僵硬的手指。

望向窗外,雨已经持续下了一周未停,冰冷的潮气无孔不入,直刺骨髓,屋子正中的那盆炭火虽然冒着红光,却仿佛摆设一样,完全没起什么作用。

他不由得又打了个哆嗦,随口道:“大家觉得冷吗?”

除了周默似乎还沉浸在案头文牍之中,连头都没有抬之外,其余几位太守纷纷点头,表示的确很冷。

汉官非常讲究服饰仪表,所以虽然此时天气十分寒冷,但马谡几人都只穿着官服皂靴,里面套了两三层单薄的锦衣防寒。

寻常在家里御寒常穿的狐皮袄,戴的狗皮帽,因为有失汉官威仪,所以不适合在这样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着。

所谓要风度不要温度,只穿这么点衣服,冷也很正常。

马谡道:“你们说,连咱们都这么冷,底层的贫民百姓,得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孟达道:“还能咋地?硬熬着呗,拿两层单衣,里面多塞些麻,缝在一起,能稍微好受一些。”

“若是只有一件单衣呢?”

“那就睡在稻草堆里,早晚尽量别出门。”

“何其惨也!”马谡摇了摇头道。

“这有什么惨的,雍凉之地可比这边冷多了。”姜维笑了笑道,“这边冬天河都不冻,能有多冷?最多生些冻疮罢了。你去陇西那边的村子里逛逛,没有耳朵和指头的人随处可见,几乎都是冬天冻掉的。就是冀县城里,路边也常见冻死的人。对于年长者来说,每个冬天,都是一场生死的考验。”

“那他们为何不迁来内地居住?”马谡问道。

“书生之见。”孟达忽然嗤笑一声,略带讽刺地插了句嘴。

马谡倒也不以为怒,自顾自道:“是啊,若不是万不得已,谁又愿意离开故土,迁徙他乡呢?”

费祎道:“可能是人与人也不尽相同吧。听闻漠北的丁令国,辽北的夫余国,生活在北冥极寒之地,比陇西还要冷得多,其民不照样活着。”

天寒地冻之际,围绕“冷”的话题,众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无不感同身受。

唯有周默,全程都没有参与讨论,只专心致志地审阅着面前的文牍,时不时掏出自己的金印,在已经议定无误的事项上盖上印章。

“思潜兄,你为何一直不说话?难道伱不觉得冷吗?”费祎问道。

周默抬起头来,笑了笑没有说话,突然伸手摘下自己脑袋上的高山冠,给众人看自己的脑袋。

只见他脑袋上腾腾冒着热气,额头上竟还有一层蒙蒙细汗。

“这么冷的天,你竟然出汗了!?”马谡惊道,“思潜你是什么体质,火气竟如此之旺,真不觉得冷吗?”

周默戴好帽子,笑道:“我不但不冷,甚至还有一些小热啊。说实话,我这顶帽子今天戴的真是多余,若不是怕受凉染上风寒,早就摘了去了。”

众人都冻得要死,见周默居然热到出汗,也都啧啧称奇,纷纷好奇询问起来。

“不会是阴虚盗汗吧?那可得注意身体了。”王肃道。

“非也非也,我看卫将军脸色白里透红,额光眼亮,体态圆润,正是气血旺盛的表现,如何像是阴虚之症?”陈震也是略懂医术,开口反驳道。

“别瞎猜了。”周默笑了笑道,“我没生病,身体也没有什么异常,我之所以不觉得冷,只是因为此物。”

说着,周默将衣袍解开,露出里面臃肿的棉衣和棉裤来。

“这是什么衣服?”

“这鼓鼓囊囊的,里面不会塞满了火药吧?”马谡回想起去年周默绑着炸药去见陆逊的事,大声惊呼道。

“我是疯了吗?会塞那危险的东西。”周默笑了笑,拿出一把小刀,在衣服上划开一个小口,从里面掏出一团白色的絮状物来。

“诸位请看。这叫棉,形状像花,所以也称作棉花,类似于丝或麻,是我当年平定西域之时,托关将军从遥远的大月氏国带回来的一种作物。月前,我在关中的棉花种植试验田大功告成,属下运了百来斤到荆州来给我。我想正值寒冬腊月,便让夫人们将之絮在衣服里面,做了几件棉衣,以作御寒之用。”

“真是好东西啊,请问卫将军,此物相比皮毛,御寒能力如何?”在座之中,陈震年纪最长,也最怕冷,露出了羡慕的神色,主动问道。

“若单论御寒能力,棉花是不如皮毛的。”周默道。

“这样啊。”陈震略感失望地道。

周默却是笑了笑道:“虽然这棉花御寒能力不如皮毛,但陈太守可不能小觑此物啊。”

周默轻轻一吹,将手中那一小团棉絮吹落地上,说道:“这棉花的好处,一是质地轻盈不压身,胜过狐皮貂皮,也无狗皮羊皮之异味。除了填充棉衣棉被以作御寒之用,还可以织成棉线,纺成棉布,其舒适度和耐用度也要远胜于麻,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丝都要强。”

“这棉布比蜀锦都强吗?不可思议……”

“二者其实不能相比。论美观,棉布自然远不如蜀锦。但锦缎虽然漂亮,但养蚕种桑的产量和效率却远低于棉,还要抽丝剥茧,蒸煮染色,纺织成缎,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只适合有钱人。”

“而这棉花最大的优势,不在于美观,而是种植容易,成本低廉,纺织工艺也类似于麻,比较简单,所以即便是寻常百姓也能穿得起用得起。”

“穿衣吃饭,乃民之根本。诸位别小看这小小的棉花,我大胆预言,它绝对是造福天下万民免受寒冷的国之至宝。我已经禀明丞相,大力推广种植此物,丞相也很感兴趣,当即就表示了同意。诸位现在可能还不信,且等再过几年,回头看时,一定会认同我说的话的。”

“只是,这棉花毕竟是新生事物,百姓接受程度还不高,所以前期推广工作尤为重要,丞相来信说,关中大族基本都在观望,不愿意大面积种植,所以,还需要诸位太守多多支持才是。”

马谡道:“这话说的,关中大族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可以理解,但既然是造福百姓的好东西,我们这些人自然是鼎力支持,各位太守你们说是吧?”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于是太守们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周默的棉花推广工作。

“饱暖饱暖,先饱后暖。”周默又叮嘱道,“前番打仗,粮草耗费甚巨,国库空虚,丞相又不愿与民争利,所以开春之后,保证粮食生产还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棉花这东西虽然好,但也得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说完棉花之后,众人接着又讨论了农业,修路,办学,盐铁,商贸等诸多事宜,都按照丞相府制定的施政方针,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条理清晰地各自作了安排。

至于提防吴国魏国军队的防御工作,在新的军政分家的制度下,已经不在周默的职权范围,而是直属于襄阳都督文聘和南阳都督王平的事了。

荆州初定,各项事务繁复庞杂,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漫长的工作讨论才终于结束。

周默也是疲惫地打了个哈欠,宣布散会。

人们早就冻得手脚僵硬,都想马上回府里暖和暖和,便纷纷拱手告辞。

唯独南乡王肃却留了下来,没有马上离开。

“王太守还有事吗?”周默问道。

“卫将军。”王肃道,“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王太守但说无妨。”周默道。

王肃略带惭愧地道:“我今日见那棉衣,真是一件好东西,敢问卫将军可有多余的,我想讨要一件。”

周默笑了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一件棉衣而已,这好说。不瞒王太守,要不是这第一批棉花样品数量太少,我早就想着给诸位太守一人来一百斤了,让你们也回去好好体验一下这棉花的好处,好帮我大力推广种植。可惜新一批货还在从长安运来的路上,一时半会儿还送不过来。”

又道:“一百斤虽然没有,一两件还是有的。我回去先让夫人们准备准备,王太守可派一僮仆,明日来我府上取便是。只是不知,王太守这棉服是准备给何人所用,我也好告知夫人,确定好斤两和尺寸啊。”

王肃道:“多谢卫将军了,实不相瞒,我父亲此时身在洛阳,卧病在床,已经快要不行了。我兄弟来信说,父亲整日咳嗽,十分虚弱,时值寒冬,正需要保暖,但父亲却是一接触毛皮就浑身起红癣,受不得就咳嗽。”

“我正准备前往洛阳看望父亲,见这棉花轻盈又保暖,所以想要讨要一件,做个棉袄,带去送给父亲,说不定能让他最后的日子好受一些。”

周默道:“王太守一片孝心,我能略尽绵薄之力,自然是乐意之至。只是,王司徒毕竟年纪大了,光保暖怕是不够,还是得早日寻访良医治病啊。”

王肃道:“司徒乃是家父在魏朝官职,卫将军切莫再提,折煞我也。”

周默道:“私下叫惯了,还请王太守不要见怪。对了,先前在军中,你父亲病重,便是山阳公帮他医好的。山阳公医术高明,你此去洛阳,可以再去找他去帮你爹看看病。”

王肃叹了口气道:“找过了。山阳公已经帮我父亲看过很多次病了,无奈我父亲年事已高,山阳公纵使医术高明,也是无能为力。对于治好父亲的病,我已不抱希望,只是希望在父亲临终之前,能够多尽些孝心,尽量让他少受些苦罢了。”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王肃道:“山阳公说,他知道唯有两人,可治我父亲的病,一人是谯郡华佗,一人是南阳张仲景。”

“这二位可都是神医啊。”周默惊道。

“原来卫将军也听说过这二位的名字。”王肃惊喜莞尔,可马上却是发出一声苦笑,摇头哀叹道,“唉,卫将军有所不知,华神医二十年前就已经被曹公所杀,而张神医,也已经在多年前病逝了。”

“哦。那可真是……不凑巧啊。”

等王肃离开,周默回家叮嘱夫人们,按照王司徒的身形胖瘦,缝制了一件厚墩墩的棉袄。

到了约定的第二天,王肃便准时派人来取棉袄。

拜访上官,自然不能空手,于是王肃还派人用一牛车,将自己编撰的平生最为得意的作品《孔子家语》二十七卷简牍,送给了周默,礼尚往来。

周默知道后世《孔子家语》乃是研究孔子生平的重要着作之一,无奈原本二十七卷,到现代已经遗失了大部分,只留下十卷传世。

如今得到原作者的第一手真迹本,自是喜出望外,急忙将之交给襄阳的华阳书社分号,刊刻一千册付印。

有了这一千册保底,就算再遇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也可保证本书可以流传下去,绝不可能再失传了。

在周默心里,这份礼物实在贵重,与那一件棉袄实在不可相提并论,拿了人家的好处,周默自然也得惦记着人家的事情,于是派了几名手下,前往荆襄各地,四处寻访名医,说不定运气好,真给找到了,王司徒还有得救。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