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70章 意外收获

华歆、钟繇、王朗三人,都是魏国三公级别的功勋老臣,年纪也都是七老八十。同时,他们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名士,大学者,且都以品格高尚、着作等身着称于世。

周默倒是不介意杀了他们,这些老家伙个个也曾是汉臣,裤裆没那么干净,若是历数往事,想找出他们的罪过来,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比如华歆就曾经主持曹丕篡汉的禅让大典,钟繇则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核心谋划者之一。称他们一句汉贼,并不为过。

只是,倘若以不忠于汉室的罪名杀了他们,恐怕会失去曹魏全体士族之人心,对于一统天下的事业,大为不利。

毕竟早在几十年前,桓灵之世,汉室这块金字招牌就已经跌落神坛,彻底去魅了。

普天之下的公卿大夫,嘴上人人都尊奉汉室,心里却没人真把汉室当回事儿。袁绍看不上,曹操捡过来继续用,曹操用完了当破抹布一样丢了,刘备又把他捡起来,擦擦干净继续用。

当年桓灵二帝暴虐天下,人人痛恨,后人回想起黄巾、董卓之乱,无不将罪过归咎于桓灵之上。

表面上看,桓帝、灵帝二位,似乎坏的流脓,整天不干人事儿。但若深究其根本,这两位皇帝虽然真不咋地,但也绝不是为了坏而坏的无能蠢货。

他们做的事情,可能看上去很无耻,但放到汉末士族门阀势力壮大,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失去权威,日渐衰微而不能控制地方的大背景之下,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两位皇帝借宦官之力,无论是实行党锢,还是公开买卖官爵,不过是为了与士族门阀争夺话语权,想要巩固摇摇欲坠的皇权罢了。

周默也是清楚地看到了时代大背景之下的波澜诡谲,才想明白,这就是外儒内法的秦制皇权制度的周期律,是注定要一次次破裂,又一次次结痂的脓疮。而想要打破这个周期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事。

尤其在这个道德沦丧,信仰崩塌的时代,更是如此。

周默记得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痛骂王朗,王朗羞愧难当,无从反驳,跌落马下而死。

但演义毕竟只是演义,只存在于文人的理想世界。真实的情况是,倘若周默用同样的话术痛骂王朗,王司徒非但不会气死,可能连羞愧都没有。

所以,周默不但不会杀他们,反而会供着他们,带回长安,让丞相亲自处理。

周默只对三人道:“如今,洛阳已破,曹叡鼠窜,汉室再兴,只在朝夕。诸公皆饱学名士,天下人望,当看得清这天下大势,及民心所向,尽早归顺,才是正途,我周默可以保证,以前你们做过的任何事情,全都既往不咎。”

王朗却道:“将军抬举我等了,我们几个老朽,都已迟暮昏聩,实在是越来越看不清这天下之局势,天命之所归。只求将军能放过我等全家老小免于灾祸,我等必感激涕零,感念将军之大恩大德。”

王朗的话,只求自保,而避提天命,显然是并不相信所谓的天命归汉。

一旁的马谡心中不满,站起来道:“王莽篡汉,光武中兴,曹操篡汉,昭烈季兴,复长安,破洛阳,汉室幽而复明,指日可待,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王朗微微摇头,没有回答。

几个老家伙活了大半辈子,也在乱世之中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桓灵无道,黄巾四起,见证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见证了魏武挥鞭,廓清寰宇,又见证了天下还未平定,朝政便日益败坏,诸曹夏侯的二、三代子弟,肉眼可见地一代不如一代,其堕落之速,令人痛惜。

而偏偏在此时,本已奄奄一息的西蜀,却突然崛起于西南一隅,北伐一役,天下震动。此番东征洛阳,更是如一柄利剑穿心,令曹氏政权摇摇欲坠,几欲倾覆。

诸葛亮治军水平,那是没的说,只狭据边疆贫瘠之土,却能训练出如此强大善战的一支军队,的确很厉害。

可若是见到诸葛亮本人,王朗真想问一句,孔明啊孔明,你举起的所谓复兴汉室的大旗,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的为了汉室吗?

抑或为了自己的权力?

还只是为了践行你和刘玄德的君臣之义?

王朗真想和孔明辩一辩,伱们这帮人,还有背后那个无能的刘阿斗,就真的能代表汉室,代表天命吗?

正牌的大汉天子刘协还活着呢,你刘阿斗凭什么代表天命?

谁拳头大,谁就是天命?

那你和曹孟德,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可这些话,王朗也只能暂时憋在肚子里面,不敢跟面前这几位年轻将军说。

他心里清楚,跟诸葛亮说这些,诸葛亮一定不会杀他们,而跟周默说这些,那基本就等于自杀。

周默命人搜查了王朗等人随行的这一大批马车,除了三位老家伙家中的妇孺儿童,和几个留家的庶子,以及家丁仆从,也没有再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人物。

而随车物品就不一样了,三个老头都是曹魏顶级名流,此次逃亡,携带的金银钱财倒是不算特别多,反而是有大量珍贵的简牍、书籍、字画,让人眼前一亮。

周默随意翻看了一下,竟在里面发现了他的华阳书社出品的《史记补遗》和《蔡中郎集》,不得不说,他们还挺有品味,知道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周默命人将金银财宝给士兵们分了,把有价值的简牍留下,给三老腾出几辆空车来,安排他们及其家眷坐车。毕竟这几个老家伙已经半截入土的人了,跟着士兵们以行军的强度步行,不出三天就要一命呜呼。

其余家丁,仆役几百人,则全部分配各营,用作力夫,帮士兵们背锅挑担,以减轻行军负担。

不多时,张嶷率后军赶至,经过这几日的连番苦战,将士们已经疲惫之极,急需休息,包扎伤口,补充粮草物资。

而大军已深入敌境,指望长安的后勤,显然是不现实的。

经过一番商议,又拷问了几名魏国降人,询问洛阳附近屯粮所在,连问了几个人,回答皆称屯粮在城南,如太谷、坞乡等地,距离颇远不说,沿途还有可能遇到大股的魏军,此时南下,显然是不智之举。

“那么渡河向北呢?河内可有屯粮之所?”周默问道。

降人回答:“渡过孟津,东北三十里,便是温县,温县有司马公家族田产,粮食囤积极多。”

“司马公?司马懿吗?”

“正是。”

“走。”周默顿时大喜,“咱们去找司马家借点粮食。”于是下令全军,前往孟津渡河,北上温县。

来到孟津,天已大亮,驻扎在此地的魏军军营,也早已人去营空。

周默亲自临河查看,见偌大一个码头,船只却十分稀少,大军想要渡河,恐怕要颇费周章。而陈泰军南逃,很清楚自己的动向,洛阳周边的魏军随时可能集合起来,前来追击。

抓来本地船夫,一问之下才得知,昨日白天,有数百车乘在大军护送之下,遮天蔽日,浩浩荡荡而来,几乎未做任何停留,便急匆匆渡河北去。由于人数太多,从白天直渡到天黑,才堪堪全部渡过。

如今船只大都停留在河北,还没来得及返回南岸来。

如此规模的北渡,结合时间,周默判断,当是魏主曹叡无疑。找来王朗问询,王司徒却闭口不言,不置可否,但看他满头的汗水和紧张兮兮的表情,显然是证实了周默的猜测。

周默没有为难王司徒大人,放他走了。与马谡等人商议,考虑敌军势大,我军疲惫且军粮短缺,炸药也已用光,虽然目标是曹叡这块天下最肥的肥肉,但此时强行追击上去,多半也不能取胜。于是只按照原计划,一边修整,一边慢慢渡河。

大军在孟津耽搁了一日,当夜全部渡至北岸,埋锅造饭大吃一顿之后,军粮已基本一空。好在士兵们都是忠义死士,对指挥官的谋划充满信心,即便军粮短缺,也没有任何的抱怨。

第二日清晨,休息一夜之后,全军整顿北上,前往温县司马氏庄园借粮。临行之前,周默命人烧毁所有渡船,以延缓洛阳魏军残部可能北渡黄河追击汉军的脚步。

中午时分,全军抵达温县。中途并未遇上任何敌军,但哨探来报说,发现魏军许多的小股部队都在向东集结,可能是前往河内郡的郡治怀县布防,曹叡可能正驻扎在怀县。

周默并没有轻举妄动,只命人再探再报。

大军在温县进驻城中暂歇,见县城分成南北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南城破破烂烂,人口众多,且都是穷苦人的模样,北城则都是青砖大屋,道路开阔,却是人影稀疏。

一问之下,才知这北城也被称作司马城,说白了,就是司马氏一家一姓的地盘,如今家主司马懿在洛阳朝廷位居高位,权势滔天,其家族子弟在温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如同土皇帝一般,也没人敢管。

百姓常言,这温县县令,不过是司马家的忠犬,河内郡太守,也根本不敢得罪司马氏,对于温县发生的事,无论性质有多恶劣,一旦涉及司马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

久而久之,温县的百姓就连步行路过北城,宁愿绕远多走一二里地,也不敢轻易进入北城的街巷。

司马氏的农庄正坐落在城北济水河畔,温县七成以上的良田,都是他们家的私产。周默命人打开粮仓,果然满满当当,堆积如山。

近万大军吃饱喝足,又携带了数日干粮在身,也不过消耗了屯粮的不到十分之一,临行之前,周默命人开仓放粮,任由百姓取用。

至于温县县令及其手下县兵,还有北城司马氏族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早就听说了消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百姓们得知此事,都大胆起来,纷纷三五成群,进入北城,劫掠抢夺一番,甚至于有一伙儿胆大包天之辈,竟趁夜将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的陵墓盗掘一空,毁坏骨殖。

若是寻常情况,周默多半会阻止百姓如此大肆破坏,但既是司马家,周默却是乐见其成,司马氏自己造的孽,迟早要自己承受。

士兵们经过修整,士气大振。

周默知道魏军随时都可能出现,不愿久留,同马谡等简单商议之后,决定继续北上,翻过太行山进入上党。

一旦到了上党,有高山险阻,便不似在河内这般地势开阔,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汉军的山地作战能力也是当世无双,即便在山里遇到敌军,也能充分发挥己方优势。

大军一路行至野王县,再渡过沁水,便来到太行山脚下。沿途也并未遇到敌人抵抗,只听闻汉军前脚刚走,魏军后脚便大举进驻了温县,大肆搜捕,还杀害了不少百姓。

正欲进山,哨骑前来报告,在东边不远处的山阳县地界,发现了大队贵族车驾,行踪诡异,正在缓慢北行,似乎是想要进山避难。

奇怪的是,这支车队,看似非富即贵,却并无太多随行的护送士兵。

吃了活捉曹魏三老的甜头,关兴当即兴奋起来,就要亲率骑兵,前往拦截。

周默本不愿节外生枝,但终于拗不过他,只好叮嘱几句,命其速去速回,倘若遇见敌人,就不要犹豫,迅速逃跑,并发信号弹报信。

关兴领命去了,周默则继续带领人马,沿山路北行。

刚走了十几里路,身后马蹄声响,周默回头一看,竟是关兴本人,只带着三五骑兵,先行赶回。

周默急忙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是发生什么意外了吗?”

“没有意外。”关兴滚鞍下马,气喘吁吁道,“将军,我有重大消息,不敢自作主张,所以急忙回来向你报告,你猜,我抓到了何人?”

周默笑了笑道:“难不成,你抓到了曹叡?”

“不是曹叡,但也差不太多。”关兴摇了摇头,“最起码,二人都当过皇帝。”

笑容从周默的脸上渐渐消失,缓缓开口道:“难道是……山阳公刘协?”

关兴重重地点了点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