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24章 春风不度

从长安到冀县,八百里。从冀县到武威,一千两百里。从武威到敦煌,一千八百里。

而从汉都长安到魏都洛阳,不过八百里。从汉都长安到吴都武昌,也不过一千六百里。更有成熟便捷的水路,沟通彼此,实际路上花费的时间更要少得多。

也就是说,这一次北伐,名义上一下子就拓展了将近四千里的疆土。而管理如此之广阔的土地,显然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敦煌以西不远,便是汉玉门关。出了玉门关,就是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等西域诸国了。

有汉以来,敦煌是最远的可以牢牢控制在中央政权手里,采取郡县制来进行有效管理的地区。

而西域诸国,则始终是若即若离的感觉。在朝廷强大的时候,他们就纷纷主动依附,甚至设立郡县。可朝廷弱小的时候,最多就只能采取羁縻控制,维持一个表面上的附属国关系。

而当汉室衰微,天下四分五裂的时候,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脱离了附属,各自宣布独立。

这也很正常。在汉代的科技和交通水平之下,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来直接统治如此遥远的土地,实在是成本太高。羁縻和半自治,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比如南中地区,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代人从长安到敦煌,坐飞机,只需两三个小时,坐火车,也只要一天。

而代表古代速度之最的所谓“八百里加急”,从长安出发,也需要五天才能将一封信件送达敦煌。

而这八百里加急,那是建立在有完备的驿站系统之上。

通常,每隔二三十里就建立一处驿站,并供养海量驿站公务员和马匹的吃喝薪水。

而这些驿站一旦搞起来,哪怕荒废不用了,你还不能轻易裁撤。毕竟驿站的背后,还有一大帮子的公务员,公务员的背后,还有一大帮子的家庭,他们突然失业,闹起事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完成一次八百里加急投递,还不知要跑死多少匹马,累坏多少个驿卒,其成本之高,通常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即便是能做到八百里加急,也很少用。日行三百里,五百里,是更常见的“快递”方案。

周默带着关兴一行人马,从长安出发,第一个目的地,是前往武威,与目前驻扎在那里的凉州刺史魏延汇合。

掐指一算,足足两千里地,就是日行百里,也需要二十天才能到达。

自从穿越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周默每每车马劳顿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怀念高速公路和汽车。

长路漫漫,一个古人一辈子能干的事儿,比现代人可是少太多了。毕竟就这通勤速度,也就注定了你的生活节奏,那是想快也快不起来啊。

路途实在无聊,每到傍晚扎营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篝火边上,周默就拿出印刷好的故事小人书,给关兴和士兵们讲故事。

周默本以为,大家最喜欢听的,应该是卫青霍去病,毕竟这一次一路经过的地点,很多都是卫霍二人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通过将卫霍的故事,也能培养一下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操。

可没想到,最受欢迎的故事,居然是武松和潘金莲。

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大军路过冀县,周默决定休息补给两日,再行出发。周默想起了当年的往事,就找人询问了仁摩罗坟墓的地点,想要前往祭拜。

如今的天水太守,正是姜维昔日的好友尹赏。周默从尹赏处得知,姜维和王幼娘在不久之前决定给仁摩罗迁坟回老家安葬,如今已经出发,正在前往于阗国的路上。

“此去于阗,千里迢迢,路途可安全否?不是说鲜卑人到处作乱吗?”周默表示了担心。

尹赏笑了笑道:“鲜卑人作乱,确有其事,尤其是郝昭与拓跋氏联合之后,其势更盛。但若是说他们可以让整个河西走廊鸡犬不宁无法通行,也是夸大了他们的本事了。”

周默皱了皱眉头:“可是,鲜卑人入侵安定,安定杨太守被杀,毕竟是确有其事啊。”

尹赏道:“杨太守之死,我也有所耳闻。可据我所知,事情却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哦?尹太守若知晓详情,还请速速说来。”

“当年北伐之时,杨太守于月氏城呼应起兵,其部下便多为鲜卑人,将军可知晓?”

周默点了点头道:“略有耳闻。”

“这些鲜卑人之所以听他号令,是因为他的母亲和妻族,本就是鲜卑拓跋氏。因为鲜卑内乱而南下,在安定郡定居。”

“如今的河西鲜卑首领拓跋力微,多年前便与之有隙。因此才会利用魏将郝昭的兵马,南下报复,杀害杨太守。而郝昭多半已经和魏国重新取得了联系,盼着能多立功劳,让魏国朝廷赦免他的临阵逃脱之罪,所以也甘愿被拓跋力微所利用。”

周默道:“所以,拓跋力微和郝昭之间,其实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二人并不和睦?”

尹赏笑道:“拓跋力微最渴望的,是壮大自身部族的实力,一统河西鲜卑诸部,以彻底摆脱没鹿回部窦氏的控制。南下入侵汉地,需要冒的风险太大,收获不成正比,他这个老狐狸,是绝不肯轻易为之的。”

“而郝昭所渴望的,是能给魏国立下功劳,好顺利东归。而只有南侵汉土,才算给魏国立功。”

“此次入侵安定,只不过是凑巧罢了,拓跋力微的仇人,正好也是汉郡太守,所以二人才一拍即合。可这样的合作,焉能长久,二人各怀鬼胎,貌合神离,绝不可能长期保持和睦。”

周默点头道:“尹太守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啊。”

周默对于此次西征平定鲜卑之乱,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妙计,说到底也无非就是两条路,打服,或者说服。

在他看来,想要说服,人也未必肯听。想要人听,多半也是需要建立在先打服的基础之上。一场艰苦的战斗,似乎在所难免。

而尹赏的信息,却是给他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尹赏却是摇了摇头,笑道:“将军谬赞了。这些观点,其实都是伯约临行之前,与我讨论西北局势的时候,说与我听的。我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周默拱手道:“即便是伯约的观点,尹太守慷慨快士,也是令人敬佩。”

在冀县休息两日,周默又前往阿谢居所,打听阿谢的消息。

自从收复长安之后,阿谢便马不停蹄,亲自返回大月氏国去了,其目的便是筹划扩大商路以及二国盟好的事宜。只是路途遥远,这一去一回,起码也得半年之久。

听阿谢的仆从说,阿谢一个月前就已经从冀县出发,此时多半还在路上,尚未收到他的消息。

离开冀县,周默军一路北上,从金城(今兰州)渡过黄河,便是进入了凉州地界。

相比于陇西地区的地广人稀,凉州更是荒芜,常常行军一日,也难遇到人烟。

这一日,终于到了武威,魏延听说周默到来,大喜过望,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一见到周默,魏延就大笑着阔步上前,勾住周默的肩膀。这个姿势汉人并不常用,魏延也只是跟周默学坏了而已。

魏延开口笑道:“多日不见,实在想念啊。思潜,这一路够辛苦的吧?”

周默道:“我本以为,出金城再往北,便是一路的戈壁沙漠,商队的骆驼驮着货物,脖间的铃铛叮当作响,穿行在沙丘之上。没想到,走了这么久,也没看见一片沙漠,这里和陇西也差不多嘛,就是人再少了点而已。”

“想看沙漠,还不容易?”魏延笑了笑,指着东方山丘上一排排的烽燧台,“站在那烽燧台上,朝东望去,就全是沙漠了。”

周默一时兴起,二人于是骑马一路向东,爬上山丘,来到烽燧台。

这些烽燧台最早是汉武帝所建,用途就是烽火戏诸侯,不是,是快速传递消息,防止匈奴人入侵。

如今,匈奴人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鲜卑人,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等等。

“河西鲜卑诸部就生活在那里吗?”

站在烽燧台上,周默指了指东边辽阔无边的沙漠,问魏延道。

魏延笑了笑:“怎么可能。鲜卑人也是人,沙漠一滴水都没有,如何能够活人?”

“据我所知,河西鲜卑部族众多,分布极广。其最强的一支,称作没鹿回部,目前主要居住在河套一带,距离这里极远。河套水草丰美,通常游牧人中的最强者,才有资格居住在那里。这没鹿回部的首领名叫窦宾,其祖上也是咱们汉人。窦宾善于拉拢其他部族,数年前拓跋氏族内乱,其中最强的一支,以拓跋力微为首领,暂时就依附于窦宾。”

周默笑道:“这个拓跋力微的事,我已经略知一二。他就是和郝昭苟合,频繁入境骚扰我们,还杀死安定郡的杨太守,搞得文长兄气急败坏的那个人吧?”

“没错。”魏延提起此事,气血上涌,气得说话声音猛地增大了不少,“此人十分狡猾,神出鬼没。我有心率军出击,想要彻底铲除这个威胁,他却像个狐狸一样,稍有风吹草动,跑的就比兔子还快,始终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

周默问道:“那西域诸国使者的事,也是因为这些鲜卑人?”

“一半是,一半不是。”魏延道,“自从黄巾乱起,汉室衰微之后,西域诸国事实上已经独立了二三十年,现在他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已经惯了,不太愿意归附一个看上去并不是很强大的汉朝,毕竟,中原之地并不在我们手里控制着。所以鲜卑人稍一作乱,他们就有了借口。”

周默道:“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鲜卑人和郝昭的问题。”

“没错。只是这凉州地方太大,鲜卑人又太狡猾,实在头痛啊。”魏延叹了口气,“自从来到凉州,我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每天就在这鸟不拉屎的狂风黄沙里吃土,还受这鲜卑人的鸟气。我这凉州刺史当得,实在是又憋屈又窝囊,还不如当年在汉中时候呢。那时候,你我每日饮酒吃肉,谈论军机,那是何等的痛快啊。”

周默笑道:“凉州联通丝绸之路,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事关重大,丞相和我商议之后,觉得朝中诸将,只有文长兄才能胜任,所以才派伱来到西北。可你这家伙,倒是发起牢骚来了。”

魏延哈哈大笑:“活儿要干,牢骚也要发。这不终于把你也搞过来陪我吃土,我心里可就平衡多了。”

周默笑道:“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魏延收起笑容道:“这你就错怪我了。老弟有所不知,我是真需要人手啊。如今我魏延虽号称统领一万多人,但整个凉州地方实在太过广阔,处处都需要兵马驻扎。我手上真正能随时调用的兵马,也不过三四千人,而拓跋力微和郝昭,一共有两三万人之多,实在是双拳难敌四手,所以才急需支援,否则也不会腆着我这老脸,跟丞相和你要人啊。”

转过头来,魏延一脸期盼,问周默道:“你这次来,带了多少兵马?”

周默道:“精骑一千。”

“多少?”

“你没听错,就是关营的一千人。”

魏延一脸失望,道:“你好歹也是个堂堂的车骑将军啊,大军出征,只带一千人来,跟个偏裨小校似的,不觉得寒颤吗?”

周默道:“朝廷没那么多粮食啊,带的人多了,你能供养得起吗?而且,东边的曹真也一直不消停,不给喘息的机会啊。”

“唉。”魏延重重呼了口粗气道:“就带这么点人,如何能收拾鲜卑人?而且,这事要是让西域那帮人知道了,不又得小看我们吗?”

“别急啊文长兄。”周默笑道,“收拾鲜卑人,这一千人足矣。”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罗斯君王我在异世界召唤红楼生存录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