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百四十章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宋,靖康六年,三月初一,

西夏国各地有流民相继出现,甚至一些部族整体变成流民,他们从各自已经找不到丝毫食物的部落或者村镇一路汇聚到了附近县城,人数越来越多,少则百人,多则已经上万人。

而西夏国这些县城因为长平仓里面没有粮食,兴庆府也没有送来什么粮食,所以城中官员冷漠的下令关城,不让流民进城。

流民找不到活路,只能继续往最近的州城汇聚,结果州城和县城一样,同样关着城门,甚至有一些州城因为关城门不及时,流民和城门士兵发生了冲突,或者聚众去劫掠附近还有吃食的部落或者村镇,从而出现了流血事件,差点就出现暴乱。

事实上只差一个导火线便有可能出现非常大的暴乱事件。

有那尽责、仁慈一些的地方官员还会让人在城外摆个摊子,只是那锅里面的粥稀比清水好不了多少。

本地州县城不让进,父母官给不了活路,大部分流民开始向兴庆府、宣化府、西平府等大城汇聚。

但也有靠近金城王治下之地的,则是在情报司的暗子暗中散布的一些传言的引导之下,向金城王治下之地大老远的赶去。

而金城王治下的州县官府在赵谌安排下,早已做好了接收难民的准备。

黄河北边往屈吴山、寿鹿山之间的白银、平川、靖远三县虽然才建立不到两年时间,但这三县的富庶不光是在金城各地有名,即使是相邻的西夏国百姓都多有耳闻。

所以附近很多西夏国的流民都在某些突然出现的舆论或者传言的引导之下,穿过边境,往这三县而去。

这三县的官吏虽然有不少人对于自家王爷收容敌国百姓的命令不理解,但却不敢不遵守赵谌的命令,对于这一次王爷亲自下旨安排接收流民的事情高度重视,甚至在边境上已经布下了探子,这边流民一入境,便有快马报告给县令,然后带人亲自向边境而来。

靠近寿鹿山一带过境之处,靖远县的知县于一凡见到了一群背井离乡、跨国跨境的西夏流民,发现他们之中大部分分明就是汉人,一个个大包小包的背着、挑着,有的还推着独轮车,小孩儿们不是坐在箩筐里,就是坐在车上。

见着一队马队直奔而来,其中有许多还是跨弓带刀的金城官兵,从西夏国来的流民们一下都被吓得四散奔逃。

幸好知县于一凡对此早有预料,让旁边有一大嗓门的幕僚适时大声高喊:“各位西夏国的乡亲,你们不要怕,我们不会赶你们走的,现在我们靖远县的知县大人于大人来探视你们来了。”

话语传开,本来也没力气跑快的这些流民才才又战战兢兢的站定了下来。

于一凡先远远的下马,然后慢慢的走上前,几名护卫拿着刀要走到他的前面,却被他推开。

流民们各个面有菜色,衣衫褴褛。大人都瘦得脱形,而小孩子的腿脚更是都瘦得能看到骨头。

靖远县最穷的一户人家都比这些西夏国来的流民要强得多。靖远县最穷的几户人家,虽说贫寒,至少也能够勉强吃饱的。而眼下的这群流民,却个个面黄肌瘦,摇摇晃晃的随时倒下都不奇怪。

看到这片惨状,于一凡只觉得触目惊心。

面对着这些依然脸有惊慌畏惧之色的西夏国流民,于一凡尽量的将话说得温和一些,将语气表现得和气一些,说道:“西夏国的灾情,我们早已知之,我们金城王有旨,凡是西夏国落难向我们王爷治下投奔而来的百姓,我们官府都不会赶走,全部接收,并且尽可能给大家一条活路。

就在县城外,本官也已经安排下驻地,搭建帐篷和窝棚的材料也准备好了。诸位父老乡亲先在本县安居,且等休整一些时日后,灾情过后,再回乡不迟。”

本来按照赵谌的意思,这些流民只要来了,便不会放他们回去,待“思想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便将他们迁徙至人烟稀少或汉族稀少之地。

当然,去了之后,官府会带领他们开垦田地,给他们分田地,帮助他们建立家园,成立村镇,建县立州,让其归心,正式成为金城王治下的百姓。

而那些一心非要回西夏国自己家乡的,按照赵谌的意思也不阻拦,这些人回去自然会将他金城王的仁政传开,以这年头百姓心中并不是很强烈的国家概念,西夏国上下千万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与西夏国朝廷官府这一次对待受灾百姓做法一相比,民心所向显而易见。

而等赵谌发兵攻打西夏国之时,不说所有西夏国百姓夹道欢迎,但派一些人在西夏国搞一些秘密的敌后根据地,甚至让不少百姓成为大军内应都有可能。

……

……

无比残酷的实事证明,西夏国朝廷绝无赈灾的能力!

接连半个月内,西夏国各军司、州、县,报告灾情的文书急报如雪片一样飞入西夏国京都兴庆府。

每份文书上,都无比清楚的告诉西夏国主事的皇帝和官员们,本州县已经有大批的百姓开始逃灾,流民目的地,除少部分逃亡金城王治下之外,大部分流民的目的地却是京都兴庆府!

西夏国的官制与宋国相差不多,同样设有政事堂,而政事堂自雪灾出现之后,便已经取消了轮值的制度,所有的重臣,每天都必须到齐。

而拓跋仁孝现在接到的文书,甚至不需要贴黄(用黄纸贴在奏章上的提要,以方便皇帝阅读),凡是灾区送来的奏章,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报告灾情的严重性。

灾区官员们和一些部族的头人的语气诚惶诚恐,但是却也无比清晰的告诉拓跋仁孝,“我们无力赈灾,也无力阻止流民的出现!”

“陛下,各地流民已经已经多达百万,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各州县官府因为没有粮食,强行将流民阻之城外,有一些发动大户在城外施粥,但也是杯水抽薪,解决不了问题。流民已经开始向京城而来。”西夏国皇宫之中,有官员向拓跋仁孝据实相告。

拓跋仁孝脸色阴沉的能够滴下水来,但在文武百官之前强压着怒火,不让自己太过失态。

“诸位爱卿,值此国难之时,当如何处置才能渡过危局?”拓跋仁孝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问道。

“方今之计,只有仰仗兴庆府这两年的积储了。”众臣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还有一个月,天气回暖,野地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野兽,到时候百姓打猎自能寻到一些食物,应当可以度过这个难关。”

众人心中都清楚,兴庆府不多的存粮本来是用来南伐金城,收服寿鹿山和屈吴山时用的。如今用了兴庆府的粮食,对金城用兵日期更加遥不可及了不说,横山一带白豹城和六个军寨又丢失了,眼下他们只能盼望着金城王不要继续发兵北上才是。

“陛下,臣有一言……”参知政事张明文咬咬牙,终于出列说道。

“张爱卿有何良策?”拓跋仁孝用期望的眼神望着张明文,虽然后者曾经与金城王麾下黄永明谈判、被逼着稀里糊涂的将寿鹿山、屈吴山及如今靖远县、白银县和平川县诸地割让给金城王,但拓跋仁孝深知那件事情不能怪张明文,不但没有对其进行惩罚,而且这两年中还将其升了一级,成为了副相。

这一方面与张氏是西夏国汉人中最大的豪族,重用张氏对占了一半以上人口的西夏国汉族有很大的安抚作用,另一方面却是这张明文本身也是颇有才能之人。

所以拓跋仁孝此时看着张明文,似乎是希望他嘴里能崩出一个奇迹来。

“臣以为当此非常时期,若是金城王大举发兵来犯,我大夏危矣。”张明文说出来的话石破天惊。

虽然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这只是一种可能,但是所有人无不脸色大变,拓跋仁孝强压下心中的恐惧之意,故作镇定,问道:“若金城王不顾一切的全力发兵反来犯,又该如何应对?”

张明文说道:“陛下首先要下旨让卓罗军司,以及已经伤势痊愈大半,重新在横山防线执掌大局的仁多宝忠大将军,让他们保持警惕,且让他们持重用兵。行军打仗,最难预料后果,万一前线有失利的消息传来,被流民中别有用心的贼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朕知道了,这件事枢密院立刻下达文书,以八百里快马告诫卓罗军司和仁多宝忠便是。”拓跋仁孝继续说道:“众卿尽快想一个安置流民,赈灾的法子。”

张明文又说道:“可恨那些粮商,虽然官府三令五申,但依然要抬高粮价,这些灾民衣不敝体,哪里又有钱去买粮?而受灾一些大部族和一些大豪族家中积存粮食不在少数,但值此国难当头,拿出赈灾的却是少之又不少。”

张明文恨声指责着,同时向殿中一些人看了一眼,他心中清楚,朝中官员都是全国各大部族和一些大豪族的代表,甚至那些粮商背后其实也是这些人。

拓跋仁孝岂能不知张明文的意思,但他虽然贵为皇帝,说是西夏国的主宰,可他同样是拓跋一族有家主,若说在西夏国最大部族和最大豪族不就是他们拓跋皇族,手中掌握的粮食最多的不也是他们皇族。

在所有族人几乎全部反对的情况下,亏损自家利益,免费将粮食拿出来救灾那也不可能,他能够让所有拓跋皇族不要趁机参与哄抬价格,发国难财就不错了。

“陛下,臣有一计不但解决流民汇聚京师难题,而且还可将金城王大军阻挡在国门之外。”突然另外一名站在靠后位置的汉官说道。

这名汉官是礼部的员外郎,名叫韩更年,出自西夏国汉人世家韩氏,比起张氏地位差了很多,自身也只是正五品的官位,平时在朝堂上很少说话,不想今日突然要献计。

拓跋仁孝闻言大喜,说道:“韩爱卿有何良策,赶紧告诉朕。”

韩更年说道:“陛下,既然部分流民去了金城王治下,而金城王赵谌向来注重自己在天下人心中名声,所以不但没有将流民赶出来,而且还让地方州县拿出粮食给流民食用,且将他们安置了下来。

臣的意思是既然那金城王沽名钓誉,我们不如将所有流民赶向金城王治下,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流民的问题,又将流民的难题交给金城王,消耗他们粮食和精力,让他们无暇出兵犯我大夏。”

拓跋仁孝闻言,顿时眼睛发亮,说道:“韩爱卿此策甚妙,而且是一举两得。”

张明文略一犹豫说道:“陛下,我大夏百姓受灾之后赶往敌人治下,这让我大夏国千万百姓怎么看陛下和我大夏朝廷,定会让陛下和朝廷失了民心,而让我们的敌人金城王得了民心。臣认为此举不妥……”

拓跋仁孝冷哼一声,说道:“你认为不妥,那你说你有何良策。你若是能够说出比韩更年所言更好良策,朕自当按照你所言去施行。”

张明文涨红着脸,一时无言。

有部分党项族官员也隐隐感觉有些不妥,但是又想不明白具体不妥之处是什么,所以最终便欲言又止。

……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