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踏入了咸丰七年,太平天国起兵的第七个年头。
诸多捷报不断送到江西瑞州大营这边。
“李续宾部光复黄州州城!”
“李续宜部光复黄州三县!”
“皇上再度下旨,嘉奖官文、胡林翼、李续宾等有功将士。”
同一时间,咸丰让人送来曾国藩这边的批示却非常不客气。
曾国藩跪在地上,听着朝廷使者宣读旨意。
“……曾卿自湖口之败,未尝有一次面对长毛贼主力之大捷,何也?”
“江西官员日日弹劾,言及曾卿在江西过度消耗民力,却仅收复三两州县,何也?”
“曾卿当如官文、胡林翼之辈,勉力自省,奋发进取,不得自误!”
四十六岁的曾国藩听着这几乎就是在赤裸裸打脸的圣旨,脸颊火辣辣的。
在旁边的诸多湘军将领们表情也都颇为异样,心中情绪难以言喻。
接过圣旨之后,曾国藩还没说什么,九弟曾国荃就冷着脸开口道:
“大哥,我继续去领兵作战,一定不能让别人小瞧了咱们!”
曾国华也呼出一口气,握紧拳头。
“大哥放心,我们会帮你的,咱们才是湘军的真正代表,而不是他们!”
曾国藩沉默良久,看着面前的几名其他湘军中坚将领,叹了一口气。
“各自回去好生领兵吧。”
曾国藩的战绩其实也不是没有。
但江西方面的太平军和湖北又不一样。
石达开作为西征军主帅,之前将目标定在南昌,抽调了大量西征军精锐进入江西。
这些西征军精锐之前连战连捷,士气正盛。
虽被天京事变所影响导致攻守之势逆转,可也并不代表着曾国藩就能轻松击败他们。
反之,武昌方向的太平军主帅韦俊在撤退的时候将湖北绝大部分的太平军精锐都带走了,胡林翼、李续宾在那边只需要面对一小部分太平军的留守部队,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咸丰不听啊!
咸丰皇帝只要战绩,曾国藩没战绩,那就只能成为咸丰皇帝心中的讨嫌鬼。
等众人离去后,曾国藩自己终于露出了愤怒的表情,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喃喃自语。
“若不是为了曾家的将来,这该死的麻子,真想不伺候了!”
曾国藩恨。
恨咸丰皇帝不是伯乐,对自己多番打压。
恨江西巡抚文俊愚蠢,对自己各种掣肘。
恨江西本省官员无知,对自己无礼抨击。
这诸多情绪,在曾国藩的心中不断发酵着。
一个噩耗的传来,终于让曾国藩绷不住了。
咸丰七年二月的某一天。
正在江西瑞州大营之中拿着指挥棒于地图上部署作战的曾国藩,突然看到一名来自老家白杨坪的管事,踉踉跄跄地冲进来,涕泪横流地开口。
“老爷,老太爷他……走了!”
老太爷,说的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
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曾国藩如遭雷击,手中的指挥棒砰然落地。
“爹……爹!!!”
曾国藩情难自己,捧着管事递来的讣告,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对其他人来说,曾麟书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陌生人。
科举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只能在家当个私塾先生,在任何时代这样的人都显得那么的平平无奇。
但对曾国藩而言,父亲从小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对自己的生养之恩,发自内心的血脉亲情,又岂是他人能体会的呢?
七年前,他失去了母亲。
为了大清,他放弃了给母亲守孝丁忧,提前出山组织湘军。
本以为会很快平叛,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让父亲扬眉吐气,自豪满怀。
却不想,一路坎坷和失败,人生一次次创下新的低谷时,又听到了父亲的死讯。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曾国华闻讯而至,和曾国藩两兄弟抱头痛哭。
翌日。
打点完行装的曾家两兄弟,带着几名随从,跨上骏马。
一同回归的亲家郭松焘有些担心地低声劝说:
“曾大人,我能理解你的悲痛。”
“可朝廷还没批准你就回家奔丧,是否有些不妥啊。”
“还是先等朝廷批复吧。”
丁忧制度,是华夏从古至今都有的。
但历朝对丁忧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按照大清的规定,官员在接获讣告之后就可立即启程,只需在启程前将讣告命人携带交给上司即可。
然而,也有特例。
大清还特意规定:若前线领兵统帅正和敌军作战,不应擅自离开。
先等候朝廷批复并任命(或者派遣)新的人接替统帅之职,交接军务完毕,方可回家丁忧。
臣子死个爹娘那是无所谓的,可不能误了大清的军机大事!
曾国藩,恰好就犯了这条大忌。
作为亲家兼谋士的郭松焘,就被众人推举出来劝说他。
弟弟曾国华闻言也有些迟疑,看向曾国藩。
“大哥,要不我先回去,你再等几天?”
“九弟应该也很快就从吉安那边出发了,家里有我们两人和二哥操持,没问题的。”
听到众人的劝说,神情疲惫身体憔悴的曾国藩却摇了摇头,用悲痛而坚定的语气开口道:
“我身为长子,不能在床榻上送别父母双亲,已经是大不孝。”
“如今若继续停留军中,更是枉为人子。”
“你们不必再说了,出发吧。”
话音落下,曾国藩立刻策马离开。
郭松焘等人见状,也只能跟上。
马蹄声急,烟尘阵阵,曾国藩离开了江西这片没有任何美好回忆的土地,回家奔丧去了。
历朝皇帝见状,心中也不由感慨。
【汉高祖刘邦:战时不能奔丧,这个决定多少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秦始皇嬴政:话也不是这么说,主帅在激战时突然离开,那麾下大军岂不是很容易打败仗?】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旦打了败仗,国家恐怕都要没了,更何况是自己的小家。】
【光武帝刘秀:舍小家而顾大家,有时候也是无可奈何呀。】
【唐太宗李世民:自古忠孝两难全,曾国藩是真的有点太惨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曾国藩惨什么?这个混账东西竟然抛下前线军队跑路了,简直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废物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