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荣死了?
咸丰心情异常复杂。
一方面,他痛恨于向荣的无能。
但另外一方面,向荣在过去的确也为大清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若不是向荣的江南大营牵制了太平天国的大量主力,北伐和西征将会对大清造成更多威胁。
沉默良久之后,咸丰道:
“念在向荣还算为大清立下过一些功劳,也就不必罪及妻儿了。”
顿了顿,咸丰又道:
“现在谁可以为朕剿灭洪秀全贼寇?”
几名大臣面面相觑,良久说不出话。
曾国藩被困死在江西,向荣自杀,塔齐布、罗泽南也死了。
原本还算勇猛的和春,这些年也偃旗息鼓。
一时半刻,大臣们是真不知道究竟应该推荐谁了!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摇了摇头。
“这个咸丰,是真不会用人啊。”
皇太孙铁穆耳闻言忙道:
“皇祖您觉得应该用谁呢?”
忽必烈抚摸着发白胡须,淡淡道:
“用能打的,谁能打就用谁。”
铁穆耳愣了一下,心想您这不是说的废话吗?
但马上铁穆耳就回过神来,道:
“汉人?”
忽必烈就是在汉人北方世侯们的支持下横扫草原击败阿里不哥,建立的大元帝国。
忽必烈露出赞赏的眼神,点头道:
“对皇帝来说,出身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有才能的臣子才是最重要的。”
“唯才是举,是皇帝最基本的素质。”
“咸丰这小子,明明能看到湘军才是眼下能用的军队,却不愿意大力支持湘军。”
“他连用人都不会,怎么能击败太平天国,怎么能治理得好大清呢?”
铁穆耳闻言,连连点头,心中也有了感悟,道:
“皇帝是大元帝国所有臣民的皇帝,而并非某个民族的皇帝。”
忽必烈哈哈大笑,脸上的赞赏越发明显。
“对,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皇帝只能代表某个民族,那就相当于把其他民族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如此王朝,焉能不乱?”
金幕中,镜头来到了南昌。
【石达开虽然率领两万兵马离开了江西,但对南昌的曾国藩而言,处境却依旧没有改善。】
南昌周围还能被清军控制的地区不过是一条大约百里左右的狭长地带,总人口不超过五十万。
各种物资、粮草都已经告急。
南昌城内的官员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许多人都将怒气发泄到曾国藩身上,认为是曾国藩作战无能才导致江西溃败。
曾国藩的脾气又火爆,动不动就和别人拍案对骂。
情况自然就越发糟糕。
按理说,石达开带着江西境内最精锐的太平军走了,曾国藩应该反击。
但他不敢!
此刻曾国藩麾下只有五千士气低落的湘军陆师。
就连彭玉麟所率领的湘军水师,也被太平军的小船死死封锁在了鄱阳湖中,自保有余却无力出击。
区区五千陆师,在这种情况下是没办法去应对周围数万太平军的,即便这些太平军并非精锐。
绝境之下,曾国藩不得不想方设法进行自救。
南昌城外,曾国藩看着面前的弟弟曾国华,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担忧:
“好弟弟,你此去务必小心。”
曾国华此行是前往襄阳去找湖北巡抚胡林翼的。
之前胡林翼拒绝了一次曾国藩的援兵请求,曾国华和胡林翼素有私交,便自告奋勇前往。
三十四岁的曾国华身披甲胄,表情沉稳,正色道:
“大哥放心,弟此去一定能带回好消息!”
马蹄阵阵,曾国藩带着麾下一百名骑士离开。
眼下江西大半土地都被太平军占据,南昌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曾国华需要穿越好几个太平军占领的州县,才能进入湖北大清依旧控制的区域。
曾国藩是真舍不得自家弟弟这么冒险,但又不得不为!
好在,曾国华的确也不是草包。
带着随从们夜行晓宿,一路避开各座州县后,曾国华顺利抵达了襄阳。
巡抚衙门中,胡林翼得知消息,赶忙亲自出迎。
“国华贤弟,许久不见!”
曾国华甚至都没有寒暄,直接开口道:
“胡大人应该听过一句话,长兄如父。”
“如今我亲大哥曾国藩在南昌被围,还请胡大人看在你我过往交情的份上,救我大哥一命!”
说完,曾国华单膝对着胡林翼下跪。
胡林翼吓了一大跳,赶忙用力将曾国华扶起。
“国华贤弟,你这是做什么?”
曾国华脚底生根,动也不动。
“大人若是不救我兄长,曾国华今日也只能跪死于此了。”
胡林翼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
“我救,一定救!”
“你先起来,咱们慢慢说吧。”
两人进入大堂就座,胡林翼正色道:
“曾大人是想要调李续宾(罗泽南部)回去,我心里明白。”
“但眼下我军正在围攻武昌,李续宾是我手底下最重要的作战力量,若他一走,韦俊恐怕就要从武昌冲出来横扫湖北,连襄阳也保不住了。”
“这样吧,浦承尧刚刚带着一支招募来的四千人湘勇抵达湖北,我让他和你一同回援南昌,如何?”
【关键时刻,胡林翼对曾国藩伸出了援手。】
【虽然仅仅派出了四千新兵,但这已经是整个大清之中唯一一支被调派给曾国藩的援军了。】
镜头一转,来到了湖南长沙。
湖南巡抚衙门,一处书房中。
“左宗棠先生,真的不能再考虑一下吗?”
曾国藩的另外一个弟弟曾国荃,对着面前的左宗棠苦苦哀求。
如今的左宗棠,名义上只是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
但实际上,骆秉章每逢大小事情必和左宗棠商议,对左宗棠几乎是言听计从。
许多骆秉章上奏朝廷乃至给咸丰皇帝的折子,都是由左宗棠代笔撰写。
时人称“找骆公不如找左公”。
骆秉章得知此事之后竟毫不为意,还让前来巡抚衙门拜访的下级官员先拜见左宗棠,得到左宗棠允许之后再由骆秉章接见。
听到曾国荃的话之后,左宗棠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
“非是我不愿意陈明巡抚大人,而是……”
顿了顿,左宗棠语气突然转冷。
“他在湖南募兵,连我女婿的家产都不放过,我怪过他吗?”
“九江战端刚起时,我就写信给你兄长,让他不要管九江直接东进,他听了吗?”
“等在九江城下碰了一头包,又想起去湖口了。那时候我又写信给他,让他在湖口必须稳扎稳打切勿冒进,他听了吗?”
“他连信都没回我!”
“如今他身陷囹圄,倒是想起我来了。”
“有用时奉为上宾,无用时不理不睬,他把我左宗棠当什么了?”
曾国荃脸色发白,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左宗棠呼出一口气,摆了摆手。
“国荃贤弟,请回吧。”
“我帮不了他,谁都帮不了他。”
“告诉曾大人,想要摆脱困境,唯有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