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品书中文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七百零四章 增加的盐价

前宋之富,令人神往。

若大明真有一日富堪北宋巅峰,又无“三冗”之祸,那这版图、这盛世岂不是远超盛汉唐?

朱棣深深看着朱允炆,他虽然年轻,却怀揣着令人难以揣摩与窥视的智慧,他对大明未来的勾画,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就如他提出想要收回西域,这一点就连太祖也只是想想,仅仅是想而已。

西域太远太远,远到大明国力只能控制在嘉峪关一线,再远下去,根本就无法控制,除了羁縻之策,笼络地方,根本就无法可行。

然而,真的不可行吗?

朱棣十分清楚一点,现在的大明朝与父亲朱元璋时期的大明朝有了许多变化,事关军略方面的变化就有三点:

其一,新军之策,让军士战力稳中有进。

其二,二炮局。新式火器的出现与应用,证明了其在战场上的威力,眼下朝廷正在积极扩大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一个显着变化。

其三,混凝土!

混凝土已经不再单纯应用于道路一个方面,济宁水柜中的闸门,京师英烈碑的方案,都证明了一点,混凝土是可以用来筑造建筑的,比如说城池!

大明难以守护关外,一个极大的因素就是缺少骑兵,茫茫大草原毫无遮拦,很难确保不被蒙古骑兵一口吃掉。

但如果在草原上突然多了一座城池,那事情就两说了。

大明打野战不厉害,但守城还是一流的,骑兵再凶猛,马也不可能飞到城墙上去,想骑着马爬墙是不可能的,只能用人堆,就是不知道蒙古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一座城一座城地啃过来……

混凝土城墙的出现足以改变大明在关外的格局,即使是出了嘉峪关,也能够在嘉峪关外打造新的城池,到时候,大明军队完全可以将西域从羁縻状态转变为实际控制。

当然,这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朱棣隐隐有些期待,期待朱允炆能做到那一步,到时候,自己的名字也将标榜史册!

徐辉祖感觉热血沸腾,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金戈铁马的战场,没有父亲徐达与一干开国大将的风采,但自己追随的建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人,他有野心,也有计划,即不冲动也不怯懦,跟着他走,一定有自己比肩父辈的机会!

解缙目光中有些狂热,朱允炆的布局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他即重民生,也重军士,即重防守,又重进攻。

他对自己人很是仁慈,官员中冒犯者无数,犯错者不少,只要不是天怒人怨的大事,基本上官员都活得好好的,多数止步免官发配。同时他对外又是冷酷的,因为他的军令死了无数的安南人,北元人,日本人,南洋人。

经过四年的相处与陪伴,解缙依旧没有看穿过朱允炆,但现在解缙似乎明白过来,朱允炆想要的盛世,是宋的富裕,汉唐的霸气!

朱允炆不知道朱棣等人的想法,游走在繁华之中,察访着民情。

解缙看着不远处的商铺,道:“少爷可知这扬州城什么商人最多?”

徐辉祖呵呵一笑,朱棣连连点头,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朱允炆走上桥,看着河上的船,笑道:“苏杭以丝绸、农货、番货为主,可扬州大不同,这里虽有丝绸、农活与番货,但占据主导的还是盐。”

解缙等人笑呵呵地陪在一旁。

大明盐场不少,主要为两淮、两浙、长芦、山东、福建、广东、海北等盐场。

但论规模与地位,为首的是两淮盐场。

两淮即淮北、淮南,以淮河为界。淮北多是晒盐,淮南多是煎盐。

明代采取的是盐引制,一引是两百斤,一大引是四百斤(中后期偶尔会变动,甚至会达五六百斤)。

按照洪武年间数据,两淮盐场生产盐三十五万大引,而全国盐产量只有一百三十余万大引,两淮盐在全国盐产量中的占比是两成七,近三分之一。正因如此,民间还有“两淮盐,天下咸”的谚语。

“那我们去看看盐价如何?”

解缙提议道。

朱允炆微微点头,不远处就是一盐铺,明代盐铺类似于后世的代-销点,小卖部,但其售卖对象是散户,百姓,以斤售卖,不做也没有条件做批发。

盐,家家户户都缺少不得,生活必需品,自然少不了买家。

果然,刚进盐铺,就看到一老妪在买盐。

掌柜见老妪迟迟不肯掏钱,不由有些恼怒,见朱允炆等人进来,不由将老妪拉扯到一旁:“你就慢慢想吧,等会再与你论。几位客官,想要买多少盐?”

朱允炆低头看着盐篓子,里面的盐可都不是后世的白花花的精盐,而是粗盐,颜色有些暗,有些盐颗粒比花生米还大,不由问道:“这里没有精盐吗?”

“精盐?”掌柜有些疑惑,连忙说:“客官说的是细盐吧,那都是贡品,咱这小店可没细盐。”

朱允炆无奈,后世八九十年代还要吃大粗盐疙瘩,指望大明生产出精细盐更是别想了,看来以后需要改进改进……

“盐价如何?”

解缙在一旁问。

掌柜笑呵呵地说:“诚惠十八文一斤。”

“十八文?”

朱允炆看向解缙、徐辉祖与朱棣,这三位大爷有些茫然,也不知道这个价是高还是低,身份最低的是解缙,那也是内阁大臣,根本不用自己去买盐,也不知道京师盐价多少。

老妪在一旁喊道:“掌柜,一个月前还只需要十四文,怎突然涨了如此多?”

掌柜脸色有些难看,无奈地朱允炆等人苦笑解释:“这盐价也不是咱家说改就改的,还需要看水商,看牙行不是,我这也是小本买卖,若便宜的话,亏本不说,牙行也不让干啊。”

朱允炆拿起一块盐粒,仔细端详着说:“你这盐铺开了多少年了?”

掌柜哀叹一声:“不瞒这位客官,我这盐铺开了也有十几年了,从来都是童叟无欺。”

朱允炆看了看店铺,从其老旧程度来看,差不多也有十多年,问:“不知掌柜是否还记得建文元年时,这盐价多少?”

掌柜点了点头,道:“记得,建文元年时,每斤合十文钱。”

“那洪武朝呢?”

朱允炆继续问。

掌柜思索了下:“洪武朝盐价最高时是洪武二十四年之后,黄河夺淮毁掉了不少盐场,盐价每斤合十四文。”

朱允炆有些疑惑,反问:“黄河夺淮,毁去盐场无数,减产之下盐价最高尚只有十四文每斤,眼下天下太平,两淮灾荒也过去了,缘何反而达到了每斤十八文的价?”

掌柜苦涩地摇了摇头:“哎,不瞒这位客官,盐价怎么高起来的我也不清楚,但牙行规定了,每斤盐十八文,这是最低的价了,不信你去另一条街问问,他们有些盐铺要十九文、二十文都有。”

朱允炆见掌柜实在为难,便没有追问。

老妪为难不已,哀求掌柜能便宜一点,掌柜不敢答应,看着老妪从破旧的手绢里拿出了十四个铜板要交给掌柜,掌柜不由推辞:“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需要先拿铜钱去换成宝钞,买盐需要用宝钞,铜钱可不好使,在这里用铜钱,十四文只能合十三文用。”

老妪为难,低头看着手中的铜钱:“这也是朝廷的铜钱啊。”

掌柜摆手,坚决地说:“我们牙行有规定,买盐必须用宝钞,非宝钞则二十文需出一文跑路费,我们拿去兑换宝钞。”

朱允炆看着这一幕并没有阻止。

虽说铜钱、银两都存在着购买力,是眼下规定的合法货币,但为了让百姓家更认可宝钞,提升宝钞流通占比,缓解大明白银与铜钱不足的窘境,只能将宝钞与盐绑在一起。

朝廷与晋商商会、英烈商会等商人已达成协议,商人负责积极推动宝钞流通,而这小小的店铺虽然不起眼,却承担着扩大宝钞流通的重要使命。

没错,这给百姓带来了一些不方便,需要将手中的铜钱、白银兑换为宝钞再购置货物,但考虑长远,考虑眼下大明根本不可能有海量的白银输入进来,想要促使商业持续发展下去,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商人还是讲诚信的,答应朝廷的事并没有推诿,也没有拖沓,估计这也与其在安南大赚一笔有关。

“正好我需要去钱庄兑换,老人家把铜钱给我,我来出宝钞吧。”

朱允炆侧身,看向解缙。

解缙无奈,只好拿出了一张十文宝钞,另加了两张两文宝钞,接过了老人家手中的铜钱。

最初朝廷宝钞面额只有六种,即: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壹贯。

但随着宝钞流通需要,朝廷必然需要制造一定的小钞。

在小钞面额设计上,户部提议最小是十文,然后每次加十文,至五十文。

但朱允炆考虑十文根本无法取代铜钱,下令设计了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五十文,合计五等,同时取消了大钞中的三百文、四百文,只保留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壹贯。

这种小钞的设计与发行,为宝钞取代铜钱打下了基础,也让宝钞在市场中的流通变得更为通畅。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我的姑父叫朱棣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回到明末当帝王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交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三国:东归志!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