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平府。

六月的北平,正是炎热。

城内大街小巷,都没了生气。

燕王府内,朱棣端坐房中,正翻看着一本兵书。

“王爷。”

燕王护卫千户丘福在门外禀告一声,得到应允之后,方走入房中,看着奇特雄伟的朱棣,恭谨地说道:“王爷,收到京师消息,召王爷入京。”

“入京?”

朱棣看着丘福,脸上透着错愕与怀疑。

自己千里奔丧,却被梅殷手下拦在了淮安,哀求之下都不被允许,最后只能委托自己的三个儿子去奔丧。

无法送终的朱棣,在淮安对着京师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带着一腔悲愤回到了北平府。

这才没安稳几天,朝廷竟召自己入京?

“哪里来的消息?”

朱棣沉声问道。

丘福连忙说道:“王爷,这是我们留在帝都中的耳目打听到的消息,而且,据他们所言,还有一件大事。”

“何事?”

“皇上裁军十万!”

“什么?”

朱棣猛地站了起来,锐利的目光盯着丘福。

丘福不敢直视,低头说道:“王爷,朝廷使臣最快一两日便会抵达。而且臣听闻,召王爷入京与裁军的事,在京师已是人尽皆知。”

朱棣紧锁眉头,在房间中不安地踱步,说道:“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丘福退下。

朱棣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有一丝不确定的慌张。

今年的朱棣三十九岁,早在他十一岁,即洪武三年的时候,便被朱元璋分封为燕王,二十一岁时,就藩北平。

明代初期,元朝虽然被赶出了中原地区,逃到塞外,但元朝依旧保存着强大的力量,始终想着再次入侵中原。

北平,又是元代帝国的中心,首都之地,自然也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在就藩之初,朱棣与秦王、晋王、宁王等塞王一道,拱卫大明帝国的北部边界。

朱元璋在清除了一批洪武武将之后,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了帝国的守护者,在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两次命令朱棣出塞北征。

朱棣不负众望,两次全胜,声名鹊起。

朱元璋更是信赖朱棣,尤其是在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二儿子朱樉与三儿子朱棡薨逝之后,朱棣这个老四,成为了诸位藩王之首。

朱元璋驾崩之前的一个月,还曾下令朱棣,节制诸军,备卫开平。朱棣没有等到朱元璋出征的命令,却等到了朱元璋的死讯。

朱棣奔丧却中途返回,这让北平府的众人不解,更让朱棣的属下愤愤不平,众人虽然嘴上不敢直接咒骂朱允炆,但私底下,早就将朱允炆恨得牙痒痒。

“王爷。”

一声略带沧桑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之中的朱棣。

朱棣抬头看去,只见一位枯瘦老僧,身披黑条浅红袈裟,双手合十,站在门口。

“道衍师父,快请坐。”

朱棣连忙起身,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安排道:“如今暑热难当,往返于府邸与庆寿寺之间,颇有劳累吧?不妨在府邸中暂住一些时日?”

道衍感谢道:“多谢王爷,只是贫僧已习惯了庆寿寺禅房的安静,这点暑气,还不算什么。”

朱棣了然,也不再寒暄,安排人奉茶,便端坐下来,轻轻啜着茶,思索着如何开口。

道衍不急不忙,一手捏着佛珠,似乎陷入了沉思,安静的看着朱棣。

朱棣虽然清楚道衍的底细,但依旧看不穿眼前之人。

他原名姚广孝,苏州长洲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

虽是佛门中人,但道衍却不拘于一家,不仅对儒、释、道十分精通,便是星象、八卦、相术、兵法等,也知之甚多。

两人相识,那是在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马氏去世时。当时朱元璋诏选高僧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僧人司宗泐推荐道衍,侍于燕王。

道衍认为朱棣有帝王之相,谈吐不凡,且文武兼备,度量恢廓,便下定决心,追随朱棣。以“奉白帽藩王”,成为朱棣所信赖之人。

后来,道衍到了北平,朱棣让其成为了庆寿寺住持,引为心腹,若遇大事,必会与之一起商议。

在朱棣奔丧不成,返回北平之后,道衍便找过朱棣,提醒朱棣,建文帝有意削藩,很可能会对自己动手,并以“朝廷忌惮”为由,力劝朱棣“早做准备”,同时“打探虚实”。

朱棣深以为然。

只不过,当下朝廷突变风向,让朱棣一时之间,拿不清楚朝廷态度。

“京师里的消息,师父应听闻了吧?”

朱棣开口打破了沉默。

道衍止住了佛珠,缓缓说道:“有所耳闻,不知虚实。”

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应该是真的,只是,本王拿不准朝廷态度,不知此行,是凶是吉。”

道衍沉思稍许,说道:“王爷,若朝廷真的召王爷入京,依本僧看来,未必有风险,或许,还是机会。”

“哦?”

朱棣眼神一亮,看着道衍。

道衍分析道:“听闻京师之中,皇上召王爷入京与裁军十万的消息,早已是路人皆知。若是此事属实,这便是告诉了天下人,皇上并无意削藩,起码,当下不会削藩。”

朱棣看着道衍,沉声问道:“为何如此说?”

道衍严肃地说道:“其一,若是皇上借诸藩王入京奔丧,强行扣留,一力削藩,必会让天下人心胆寒,也会让边塞诸将担忧,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兵变。”

“其二,皇上裁军十万,明显不是削藩前兆。若行削藩之策,最核心的便是强干弱枝。皇上如今尚未弱枝,却先一步弱干,可见其意在民生,并非为削藩做准备。”

“其三,京师之中并没有传来削藩的准确消息。虽然齐泰、黄子澄屡屡进言,但皇上却不为所动,可见,皇上尚未拿定主意。”

“其四,最重要的一点,王爷在京师中的旧部与人员,并没有传来警训,也没有京军调动的迹象。”

道衍慎重地分析着。

朱棣听得连连点头,但依旧有所担忧地问道:“若皇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削藩,如何是好?”

道衍嘴角微微一动,说道:“王爷前往京师,若行一事,必然无忧。”

“哦?什么事?”

朱棣问道。

道衍缓缓说道:“大张旗鼓,广告市民与诸军。”

朱棣默然。

道衍的方法,便是携民众与军队之心前往京师,一旦朱棣身陷京师,必然会引起北平民众与军队不满,到时候,北平便彻底乱了。

而这个结果,可不是朱允炆可以承受的。

“如此说来,本王再去一趟京师便是。”

朱棣打定主意。

道衍含笑道:“王爷不必担忧,若是进入京师,未尝不是机会。五军都督府中,与王爷亲近者众,若可以走动一二,或可为日后……多做准备。”

朱棣平静地点了点头,在留道衍用过午膳之后,便安排人护送道衍返回庆寿寺。

行走在燕王府的朱棣,看着站岗的马三宝,说道:“准备下,过两日随本王入京。”

“遵命。”

马三宝肃然答应。

京师,国子监。

徐妙锦清楚国子监学正不好当,说不得还要承受别人的口水,但徐妙锦依旧接下了这份任务。

沉甸甸,却极为意义。

虽然徐妙锦不知道朱允炆是如何平息自己所带来的风波,但却十分尊重国子监的规矩,老老实实,拿掉了所有首饰,换了儒雅的先生服,头戴纶巾便入了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程师周,司业张智对于徐妙锦的到来,也只是平静以待,无他,在国子监看来,徐妙锦只不过是过客而已,是皇上的一时兴趣罢了。

毕竟,徐妙锦虽出身名门,懂得一些学问,但在国子监,还是差了太远。

皇上若真想在国子监选拔人才,也不会找她。

传闻是徐妙锦哀求皇上,希望找点事做,皇上无可奈何,才答应了下来。

徐妙锦登门,程师周也只是随便应付了两句,安排人寻个住处,便不再理会。徐妙锦也不客气,知道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的道理,直接上了点薄厅找了一份国子监名单,并对往日表现做了调查。

国子监的学子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的,但监生的生活,并不好过。

按照明代规制,国子监监生每个月初一、十五休假两天,其他时间,不是上课,便是自习。比如说初二、初三会讲,初四背书,初五、初六复讲,初七背书……

不是会讲、便是背书与复讲。

一个月中,大致十三天的时间都在背书,八天复讲,剩下的便是自修、检查学业、参与活动之类的时间。

相对后世不要求死记硬背的科学化教育,国子监可谓将死记硬背发挥到了极致。

每个监生都必须熟记文词,通晓义理,三天一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背诵大诰百字、本经百字、四书百字……

背不过去,打十板。

打的可不是手心,而是屁股……

每个月还要写六篇作文,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

想偷懒都不行。

对于明初的国子监而言,人才还算是用心的。

不过,多数为正统儒学之士,别称:书呆子。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贞观俗人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军旅:让你报道,你顺手抓通缉犯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我的姑父叫朱棣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回到明末当帝王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交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三国:东归志!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