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边走边手指闵父,扔下一句话:“你别走啊,给我等着,看我们族长来了怎么砸了你们家!”
“哈哈哈!”
槐大笑安慰闵父说:“主公,你放心吧,他们族长才不敢来砸咱们家。他们族长的儿子现在正跟着邱总管的商队到处换大米呢,族长敢来砸咱们家,立马就能让他儿子滚蛋!当初那小子为了能跟着商队四处跑,没少拍轱的马屁,跟小厮一样跟在轱的屁股后面,叠被铺床洗衣刷鞋的事都做过。”
“咚咚咚”,闵父手指敲着桌子,若有所思的问:“汶上城里的家族,他们的族人都在咱家做事吗?”
槐道:“是,包括仲孙家的人也在做。这边是仲孙家的一个小宗旁支,并没有他们大宗主家的人。原本这个小宗旁支是替大宗主家管理汶上的,结果他们自己作死,收的税私自截留,后来因为分赃不均产生内讧,被主家收回了管理权。”
“再以后主家就干脆派过来家臣负责管理邑。这样就更好了,家臣和旁支有矛盾,旁支整天捣乱,家臣事事窝心也不好好管事。小公说这正是天赐良机,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趁仲孙家还没有发现我们的实力,加快发展的速度,等他们意识到时候,已经用手掐不死我们了!”
“小公从一开始就让子库和这家臣拉关系,平时可没少给他送礼,他这人也是穷疯了贪财,只要送过去的就没有不要的。他这样正合了咱的意,要不然说啥仲孙家也不会这么平静。有了这个家臣的欺上瞒下,咱们才能这样安生。不然要被仲孙主家发现了,就他们那个张狂样,还不把我们吃了啊,哪里还能让我们发展。”
闵父越听越泄气,他原本想借着那伙人闹事的契机,好好地表现一下,给儿子撑撑腰。结果是汶上城里的人都拿了自家的好处,根本不会舍弃利益起来闹事,那他还撑个屁腰啊。
好好地表现机会没了,他的脊梁一软,人塌下来,软趴趴的坐在椅子里没精神。
公满正见主公不满意,一时摸不透闵父的心思,试探性的问:“主公,你要是想整治他们,咱有的是办法啊,准保管他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槐并没有和公满正接触过,他自从离开邑就没有回去过,几乎是对公满正一无所知。
他按照平时的一贯作风,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别出馊主意了。你以为我是怂包啊,我跟你说,我的脾气是家不是家降不住的。”
“我现在这般忍耐,还不是因为小公走的时候说:‘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新村现在没有当家人在,宜静不宜动,凡事理让三分,一切事等他回来再说。别他在外面等着物资,村里这边光顾的和人干架了,什么忙都帮不上的不说,还让他回来擦屁股!”
公满正在邑里是大总管,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众人都敬着他捧着他,连闵父平时都会给他七分脸面。现在槐一个弱冠之年,竟然敢公然抢白他,他认为是对他的挑衅。
哪怕槐是新村的大总管,他也并不放在眼里,不认为槐能和他平起平坐!
邑中这个年龄段的舞象他见的太多了,凭借出生在闵家不认识自己是谁,干啥啥不行做啥啥不成,不读书不识字不刻苦不努力,整天就会耍个嘴皮子。
自从昨天他见到槐抱着主公痛哭流涕,他就认为槐也和邑中的那些弱冠一样,是屁大本事没有、只会靠着祖荫生活的弱冠。
在他的认识里,新村是隶属邑的,闵父让小公在新村折腾,其实是为了压制子库。闵父自己不好惩治子库,直接出手面子上不好看,让自己的儿子去和子库对着干,这样在理上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说什么以大欺小薄待庶弟。将来去世后,德这方面不会受人把柄。
出于自身是高贵的读书人考虑,他不想一到新村就和一个大字不识的莽汉计较,转身离开长桌,到靠墙的一排椅子上坐下。
公满正的行为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因为公羊单风尘仆仆的进议事厅来。
人未到声音先到,“哎呀呀,我来晚了我来晚了。邑主啊,你可千万别怪罪我。”
他的运气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前几天他回宋国搬家,并没在新村,子库出事他不知道,周书灿带人出村他也不清楚。今日回村听到这些消息,吓得魂不附体,路都不会走了。
族里那么多的老祖,还有子库的亲叔父,子库都抛开把大总管的位置给了他,这是多信任他,才把族里这一摊交给他。
而他,在子库出事后,竟然没有在村里;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没有第一个冲出去营救子库;没有第一时间赶到薛国看望族长,这是多大的错误,不是辜负了族长对他的信任还是什么!
还有邑主来的消息,这么大的事,从来不来新村的邑主都闻讯过来了,而他竟然还落在了邑主后面才回来,让邑主怎么看他?若是邑主多一句嘴,子库还会要他嘛!
他不是闵家人,且还把父母、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家人等等,凡是沾亲带故的人都接过来,如果这时候他失去了大总管的位置,他家以后还怎么在新村生存!
那样不是挖个坑把他一家人埋了嘛,他们可是连条后路都没有,宋国再也回不去了。
他汗如雨下衣服浸透,额头上的汗珠不是一颗颗的冒,而是一把把的抹不干净。他什么都没交代,扔下还没有安顿好的家人,爬上小厮套的马车,直奔养殖场而去。
他要将功折罪;他要弥补自己的错误;他要保住自己大总管的位置;他要为自己的家人拼了!
哪怕是族里大总管的职务在在别人眼里还不如巡逻队的队长实际,他也不能就此失去!
他输不起,他不像邑里来的人出身好,也不像族里的人升迁机会多,他就是一个身无长物足无寸土投奔闵氏的门客,能当上闵氏的家臣当然是他的荣幸。
不然那么多投奔来的舍人,怎么他做了这大总管。他在仲孙家四五年也没有这待遇,现在谁看到他不得喊一声“单总管”,这就是他的荣耀他的本事!
马车狂奔,颠的他本来就饥肠辘辘的肠胃一阵阵的翻滚,他伸伸脖子咽下一口酸水,安慰自己一定要稳住!
再说在养殖场的还有槐在,槐妻兄抢汶上城里一家自由民的女子为妾,可是他按住私下摆平的。槐不说感谢他吧,至少这时候不会对他落井下石,这他就可以自由发挥,不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了。
他踉跄的走进大厅,一眼看到闵父,清楚这位就是邑主。虽然之前随运输队去邑见过一次邑主,但此时他慌张的早已忘了邑主的模样。
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虐待自己掐的,反正他的眼睛是红红的,噙满了泪水,一把抓住邑主的手,声情并茂的说:“邑主,我回来晚了,回来晚了。真的是罪过啊,我也不知道发生了这些事,要是知道,我说什么也不会出门啊!”
抬手抹了抹眼角,也不知道有没有抹掉着眼泪,反正是眼睛更红了。
“邑主啊,我是真的知错了,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说啥我都不会再出门了。邑主您惩罚我吧,您怎么罚我都认了。这事都怨我,我就不该出门啊,都是这出门惹得祸!”
闵父见过一次公羊单,知道他做了子库的大总管。但他没有揽权管族里人的意思,糊涂公羊单这样激动是要做什么?
槐一直把公羊单当成手下看,一是公羊单来新村晚,没有他的资历长;二是公羊单是子库的大总管,整个新村都归他管,公羊单这个大总管当然也归他管!
他满不在乎的打趣公羊单,“我说老单,大热天你这是干啥嘞?你看你脸都成花猫了,一道黑一道黄,是不是回来脸都没洗就过来了!去去去,去洗了脸再回来!你看你把主公的新衣服都摸黑了!”说着,拉开公羊单的手就往外推。
公羊单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管槐怎么打趣他他都不恼,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他想在小公那边得脸,一定要和槐处理好关系,不然小公一句话就能撸了他的大总管,子库还连个屁都不会放!
他被槐推着还笑呵呵的说:“槐总管槐总管,哎呀我的好总管,你让我和邑主说说话呀,我说完再去洗漱好不好!”
槐才不跟他客气,招手示意一名养殖场的人,“去去,给单总管打盆水让他洗洗。”
又对公羊单说:“看看你身上臭的,二里地都闻到味了。你回新村都没有洗洗再来吗?也不怕熏到了主公。主公不好意思说你,我可对你不客气,你去洗干净了再来,不然主公被你熏出来好歹怎么办,你担的起嘛!”
槐的嫌弃没有让公羊单心生反感,反倒是心生感激。他感觉槐是在跟他传递一个讯息,即主公并没有怪他的意思,内心竟然感动起来,听话的打哈哈说:“好好好,我去洗洗!我这就去洗!”
感激的瞥一眼槐,跟着养殖场的人离开。
闵父在公羊单走后,才用手挥挥空气里的酸味。感叹这人是多久没有洗澡了,都能酿醋了。
问槐:“他这是干嘛去了?怎么臭烘烘的。看刚才那个意思,还想着痛哭一场,这是怎么回事?”
闵父并不清楚公羊单为什么激动,也不知道他认为他有过错。
槐用力在衣服两侧搓了搓刚才推过公羊单的手,也嫌弃的摇摇头,“他认为新村好,回宋国搬家了。这应该是刚回来,估计是听说邑主您来了,衣服没换澡也没洗,着急忙慌的就赶过来。”
闵父惊奇,“他是宋国人?”
槐回道:“嗯,不是,他是徐国人。他家也是从徐国迁徙到宋国的,只是比较早,他是在宋国长大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徐国人还是宋国人。”
“之前他也跟着子库带的商队跑,这不是要搬家嘛,就回宋国了,算是逃过一劫。也得亏这趟他没跟着商队去,不然我们又多栽一个人,他的运气不错。”
“我听救子库他们的人说,五个人被救出来的时候路都不会走了,身上的衣服沤糟完,连点完整的遮羞布都没有,头发身上哪哪爬的都是蛆。咦,我现在说出来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主公,你看看,你看看。”
闵父嫌弃的拍打一下槐伸过来的胳膊,在他眼里,槐就是小孩子,怎么做都不过分。
他笑着用手指点点槐,微斥:“你啊你!这话你可不能当着他们五个人的面说,听见没有?”
“着了着了。”槐不以为然,继续撒娇卖萌,“主公,你咋还当我是小孩啊,我也二十了,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我知道的。这种话我也就在您面前说说,当着别人的面我压根不会说。”
呵,还当着别人的面不会说,议事厅坐满了人,哪个不是别人。闵父无奈的笑笑,宠溺的眼神看着槐,不置可否。
他想把对子骞的愧疚补偿出来,自然也就对和子骞一起的槐另眼相待。不然光槐一口一个子库子库的叫着,换做别人他早就不答应了。
子库再说也是族长,是他的弟弟,邑里人不喊“族长”还要喊一声“叔公”,而槐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直呼子库其名,换做是别人他早拉下脸了。
槐这样不喊“族长”不喊“叔公”而是喊“子库”,绝不是偶然,必定是得到子骞的默许。他是子骞的小厮,如果是他无端的喊错了,子骞定不会轻饶他。闵父不得不怀疑,这其中必定是子库做了什么让子骞特别气愤的事,才让槐感同身受同仇敌忾般的直呼子库其名。
他是子骞的父亲,谁欺负他的儿子都不行,哪怕是他的弟弟也不行!
他这趟就是来给儿子撑腰的,刚才那伙人没胆量闹不起来事,现在槐喊子库就当时他给儿子撑腰了,他根本不想制止槐。
槐压根不清楚闵父的想法,他是从起初的在背后喊子库,到后来渐渐的说顺嘴了说到明面上,见小公也不制止,就更加无所谓了,也就人前人后都直呼子库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