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齐国

闵家的变化,晏婴是在春耕之后才知道的。

春天来了,齐国开始准备种粮食,他想起来闵氏去年的种植方式,找来家臣询问下“闵氏有没有开始种粮食?种的什么品种?”

家臣把祥云拿回来的情报呈上去,毕恭毕敬的回答:“主公,闵氏已经春耕半个月了,我也按照他们的春耕时间,让我们的人跟着春耕,他们种什么我们也种了什么。只是……只是祥云还没有拿到新犁,我们耕做的地不知道和闵氏一样不一样。闵氏对新犁的看护太厉害了,祥云实在是拿不到。要不要再派别人去一趟?”

晏婴手捋胡须,沉思下说:“算了,闵氏的巧技何止一个新犁,造纸现在不也是没有搞清楚嘛。好在他们也并没有到处传播,别管他们了,搞得太大反倒便宜了昭公。现在昭公不清楚闵氏的情况,我们也没必要替闵氏宣扬。”

家臣继续说:“闵氏是一直没有去昭公面前献宝,但祥云过来说他们现在和薛国来往密切。他们从薛国招了几百人,已经两个多月,他们的城墙都盖了一半了。”

城墙是这个时代邑的标配,哪个大的邑城都会修城墙,晏婴不以为然的说:“他们现在已经建立新的邑城,肯定是要修城墙的,不用管他们,继续让祥云盯着他们种什么粮食,怎么种粮食就行了。”

……

新村

闵家的安然无事,真的要感谢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造成信息的传递速度缓慢。闵家短时间的迅速崛起,让习惯了慢节奏不把时间当回事的古人们,来不及去更新自己的认识,仍然用惯用思维去看待闵家,认为闵家也不过如此。

不仅仅是晏婴用老眼光看待闵家,仲孙家家臣也是这样认为的。由于仲孙家的汶上城城主一直不在汶上城,替他管理汶上城的家臣,仅仅是听闻手下人汇报了闵氏在修城墙,便不再去理会了。在他的认识里,闵氏修建的城墙怎么也不可能比汶上城更牢固高大,他甚至都没有专门跑去看一下闵家新村的城墙。

在这难得的清静下,周书灿并不清楚闵家躲过了多少明枪暗箭,他依然催促所有人加班加点的向前赶工作。他总感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就象有人催着他一样,心里不踏实。

一日,虞叔领着汶上城里来检查工作的有司官员到新村。这是周天子负责农桑的官员,他们的任务是调查各个诸侯国春季种植粮食的情况,以及有多少土地荒芜不种植粮食。

新村向南又开设了L字型河渠,拐弯的直角是向西,和之前的老河渠组成面对汶水河的U字,这样沿着老河渠向南所有的开垦新土地,全部就是属于邑里这边的。

对此虞叔是满腹的意见,可是现在族里这边势单力薄,河渠的开挖和土地的开垦全是薛国劳力做的,他实在说不出来什么。再加上之前河渠族里这边分的水浇地都还种不过来呢,哪里还有精力去种新的土地。且薛国劳工所有的费用都是由邑和公中负担,他唯一能说的借口就是公中在新开垦土地占的比例。

不能分到新的水浇地不见得就不捣乱,虞叔从汶上城知道有司官员来了,二话不说就把人用马车请到了新村。

他洋洋得意领着人看了地里的麦苗,又领着去看了新开垦的荒地。一直手口不停的给官员介绍他们种了多少多少地,全然忘记了种地是要交赋税的。他根本不知道去年新村这些新开垦的荒地,享受开垦荒地优惠政策,并没有向仲孙家交田租,他家所交的粮食都是交到了新村公中。

周天子负责农桑的官员(史书中没有具体的关于官位名称称呼),可不是草包,他们认真的观看了闵家的河渠,又详细的询问了地里现在种植的是什么粮食,并且拿出来工具丈量了地里的庄稼间距等等,把这些详细的记载在竹签上,放入他们随身携带的麻包里,作为他们获得的资料保存。

新村人在小公紧张情绪的影响下,已经形成强烈的防范意识,只要新村周围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上报新村巡逻队。因此,虞叔领着有司官员出现不久,就有人飞快的回新村报告情况。

巡逻队得到村民报告,很快带人过来询问情况。得知是虞叔领着有司官员,便作为常规工作备案,之后汇报给大总管槐。

新村之前也有和仲孙家家臣来往,槐想着是虞叔领着仲孙家家臣,并没有当成重要的事情汇报给小公。

直到虞叔领着官员到了新村的议事大厅,周书灿才知道眼前几位是周天子的官员,妥妥的天子巡查组呀!

他傻愣愣的尴尬说:“欢迎欢迎,非常欢迎诸公的来访。”然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官员们显然没想到闵氏家主是个小孩子,在低声再次和虞叔确认之后,才尴尬的堆起来笑容,客套的寒暄一声:“家主。”

双方甚至没有相互见礼,就直接宾主落座。

大客厅里,官员对桌椅的兴趣显然比对周书灿这位家主的兴趣大,他们用手不停的抚摸桌椅,又扭动身体晃动椅子,玩的不亦乐乎。

周书灿这会也不去猜测虞叔领着官员来新村的险恶心理了,完全忽略他嘴角明显的弧度,仔细观察几位官员的穿着打扮。

官员有两位中年人,一位年轻人,一位少年。从气度和举止上能看得出两位中年人是官员,年轻人应该是办事人员,少年像小厮。

两位中年人有三十多岁,穿着裘衣、皮帽,内着麻质衣裳袴,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季,但是倒春寒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他们这样的装扮稀松平常,如果不知道是官员,真的辨别不出来和路人有什么区别。

其中一位看着周书灿,微不可见的轻笑说:“家主,可否告知我等,你闵氏的河渠是如何修建的?”

周书灿就知道他这样的少年外貌没人把他当成正主,轻叹一口气说:“公,修建河渠实在是被逼无奈。你们从汶上城而来,见到了城中拥挤不堪的环境。我闵氏在城中已经六世,每家每户聚集一起开枝散叶不得,为了子孙的繁衍和生存,我们才不得不离开汶上来此开辟新村。挖河渠真属无奈之举,开枝散叶需要新的田地,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官员已经巡查过河渠,知道也就是普通的引水,并没有其他什么特殊的地方,不在意的说:“确是如此,象你们这样的情况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家族都挤在一起,田地就那么多,分到手的好地微乎其微,所以象你们这样能开辟新村真的很好。”

另一位官员说:“闵氏,你们的情况我已经记录下来,象你们这样可以作为榜样推广。我们就是要鼓励农人多挖渠修渠,扩大水浇地的范围,尽可能多的把荒地变良田,这样我周人才能多打粮食有饭吃。”

“我看过你们挖的河渠了,感觉特别的好。简单的挖一条条河渠,然后拼接组成田字网,让水渠四通八达,使周围的田地都能够有灌溉的河水,成为良田。这思路真的太好了,我一定大力推广你们这种河渠。”

人怕出名猪怕壮,周书灿可不想作为榜样被人惦记。他急忙说:“公,公,不用了,不用了。我们这实在是无奈之举,为了多口饭吃,族里人都能好好活着。您可不能把我们推广出去,那样我们……”

头一位官员有点不悦,带着不满的语气打断周书灿的话:“闵氏,你们是我鲁国人,既然做出来此等壮举,就应该为我鲁国着想,让更多的鲁国人都能用你们这种办法,开垦更多的荒地。”

得,上升到了国家大义,周书灿哑巴了。

后一位官员也不甘示弱说:“不仅仅是鲁国,全天下都要推广。在其他诸国象闵氏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如果都能这样挖渠浇地,良田将会越来越多,粮食也会越打越多。”

周书灿终于明白了,官员就是官员,这两位官员还一个是周天子的,一个是鲁昭公的,国家和全天下都占了。他只能认命的听从他们的意见,心想以后闵家的实力,恐怕再也藏不住了。

此时已经中午,虞叔估计是饿了,建议说:“子骞,我们是不是请诸公去食堂吃饭,边吃边说。”

别人都要把自己给卖了,自己还要上杆子巴结,帮人家数钱,周书灿是真的不想请官员吃饭。但这哪里是能躲得过去的,管理农桑的官员直接掌握着种地人的命脉,他们决定田地等级的评定。如果他们多一句嘴,说闵家的田地都是良田,闵家田地等级就会提到最高档,交最多的田租。

他不甘不愿的请吃饭,没有请官员去食堂,而是吩咐树说:“你去找槐总管,让他去食堂要几个菜,按……B标准吧。”

B标准是暗号大食堂,这是周书灿和槐几人为了联系方便设的暗号,就是为了对付不想请客,又不得不请吃饭的人。

现在面对的是周天子和鲁昭公的两级官员,还是至关重要的官员,当然不能拿出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不然他们会认为闵家的生活水平是很高的。

从两位官员的着装打扮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常年在外奔波的务实之人,非常了解底层平民的生活水平。请他们吃饭高标准的话,反而对闵家不好,让他们错误的误会闵家的现状。那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不会替闵家遮掩,万一一个不慎,把闵家吹嘘的比三桓还富有,不是给闵家招灾嘛。那会更加把闵家推向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蠢事绝对不能干。

两位官员对议事大厅内的一切都感兴趣,在等待饭菜的时候,参观了周书灿的住所。

“家主,为什么你们都用桌椅不用榻?”

“闵氏,你睡这样的床比塌舒服吗?”

“你这洗浴的水怎么放进去?”

“你们吃的都是这些?”

两位官员拿着槐让人端过来的馒头面条,又是一番的研究。

招待饭菜是馒头、面条,外加一个猪肉白菜的炒菜,以及一碗面汤汤水,非常简洁实惠的工作餐。

虞叔撇撇嘴角,在周书灿冷眼的注视下,终究没敢说出来什么不好的话。

周书灿带头端着一碗面条,又从菜盆里拨出来一份菜,搅合在一起,就着面条水吃起来。

两位官员和随从,也学着他的模样,依葫芦画瓢,端着面条吃起来。大厅内响起来此起彼伏的吸溜声……

鲁昭公的官咬一口馒头,不住口的问:“家主,我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饭食,回头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做的,我把你们这样的饭菜推荐给国君公中。”

周书灿打哈哈说:“行,回头我问问舍人,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搞的。”

官员问饭菜怎么做,并且还要推荐到宫廷,有人会提出来这时代不是应该男人不关心做饭嘛,君子远庖厨啊。

“君子远庖厨”是《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的话:“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由文中可以看出,孟子说的君子远庖厨,和男人不进厨房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

两位官员和他们的随从又由虞叔陪着回汶上城,周书灿的脸色阴沉的酝酿着暴风雨,议事大厅里的人都知道小公气坏了,这虞叔也太大胆了。

周书灿指着槐问:“你没有得到讯报吗?为什么不来告诉我!”

槐自感自己这次判断失误,也不为自己辩解了,低头沉默握紧拳头。

子核咬牙切齿的说:“这个虞叔到底想做什么?城里来了农桑官员为什么不提前报到村里!幸亏现在是春耕时节,如果是夏收季节我们岂不是被一下子逮住,想隐瞒粮食产量都不行!”

还嫌不解恨,继续说:“不行,我得回家跟我祖好好说说,让我祖逮住他揍他一顿,看他下次还敢不敢再这样做!这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嘛,非要我们多交田租他就高兴了!”

周书灿感觉乱哄哄的也不是办法,制止说:“好了,现在想想再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怎么应对吧。”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后院通三国,倚天,诸天,劫红颜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