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平庸之辈王寅生
王寅生这个名字,在江湖中,是别样的存在。
他代表的,不是至高的武学境界,也不是崇高的江湖地位,而是另外一种存在,他被誉为天下“开悟”第一人,何为开悟第一人?就是说,经他教导的弟子,没有一个,不出人头地的。
北齐拓拔两兄弟,在十三岁时受他两年半的教导,而后就成了如今的北齐双臂,虽然拓拔昊重伤,如今生死不明,但他跟老蔡的那一战,一直是萧御南心里头永远都忘不了的场面,萧御南的江湖之路,正是从那里开始坚定的。
除此之外,南越如今的征国大将军王良玉,三岁那年开始跟着他,七岁才离开,自那以后,修为猛涨不说,对于军事上的理解,也远超当时军中的一些将领,这才奠定了她的大将军之路。
周亚夫公开表示自己曾受王寅生指点,受用一生,可以说,如果东赵国不是有那个武压天下的段思平,怕是也会有一个与他有关的年轻人冒出头来,如今,他在这里,教导的是秦莫语,这个连自己的父亲都看不上的孩子,可见这个秦莫语,一定有着非凡的天资,要不然,他王寅生,也不可能选择他。
王寅生站在这里,已然已经说明了一切,李撼山,他输了。
“难怪殿下有如今的修为,王老爷子在这里,自然不可能会有错。”
李撼山看向秦莫语,拱手道:
“不知道殿下,打算怎么处置我。”
“父王在时,最痛恨的,并不是你这样的人,所以,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我要你好好的待在王府,看着本世子,怎么把这秦王府,做成跟定南王府一般。”
秦莫语说了一句,然后看向李朝南,继续说道:
“父王叫你朝南,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些期盼,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跟南境的萧纪一般杖钺一方,刚才我说了,他最痛恨的,并不是像李撼山这样的人,而是像你这样的墙头草,你的存在,对于王府来说,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李朝南听后有些诧异,而后问道:
“按殿下的意思,是要赶我出王府?”
秦莫语没有回答,只是一摆手,让人上来,直接将李朝南拿下了,李朝南当时并没有想要反抗,因为这一幕,他压根没有想像到,结果刚反应过来,已然被拿下了。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李朝南一脸的茫然。
“先下狱,以后怎么处置,待我想明白了再说,我不是不能接受你们的背叛,我不能接受的,是明明你们可以表明立场,却左右逢源,我秦莫语的秦王府里,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
就这样,李朝南被直接锁拿下狱了,他的本事秦莫语是知道的,如果他想逃,一个地牢是关不住他的,他就是赌,赌这个李朝南,还有点儿忠心。
就这样秦王府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老师,今天我这么处理,您觉得如何?”
所有人散了之后,秦莫语问了王寅生一句。
“不错,王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李撼山的威望尤在,现在处理他,的的确确有些不妥,李朝南就不一样,平日里投机惯了,所以,在王府的人望并不好,你今日的处理,颇有章法,不错。”
王寅生点了点头。
“只不过,父王现在也不知道去哪儿了,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现在外面全都是流言,总还得去寻一下,虽说我并不赞同他的一些做法,但我这条命,总归还是他给的,就算他死了,总也应该有个归处。”
秦莫语说完看向窗外,长叹一声。
“如今天下之势已悄然改变,大贤良师张夕用,以一己之力破了大周皇室龙脉,如今大周天下必乱,这是咱们起势最好的机会,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王爷丢掉的江山,你,都有机会全部拿回来。”
王寅生回答道。
“老师您那日说的上京城的变故,就是这个?”
看来王寅生也非等闲,他也觉察到了那天的异样。
“自然,所以,莫语啊,好好的准备吧,这个天下,迟早是你们年轻人的。”
王寅生感慨一句。
“那老师,如果有一天,我跟您的其他学生要争夺这天下,到时候,您会是什么样的立场?”
秦莫语听到这里,突然问道。
“我这辈子,注定要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可这样的人生,未免太无聊了,所以,我选择另一种活法,自己无所作为没事,无聊也无妨,只要待在那些,不凡之人身边,看着他们的人生,我的人生,就会有趣很多,你们这一代啊,出了几个不世出的天才,看着你们纵横寰宇,横扫天下,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人生嘛,总不会事事都如愿的,如果真有一天你说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我会作为一个旁观者,将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做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一直传颂下去,如今秦王府大事已定,也到了,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王寅生平庸吗?站在江湖的角落来说,他太平庸了,他的修为只有七品上下,但江湖嘛,哪总是一直以人的修为论成败的,王寅生的成功,并不在于修为,而在于,他的这份心态,跟他那常人都无法比拟的手段。
“老师,这是要走?”
秦莫语听到之后,很是诧异。
“是啊,我这辈子,要收六个学生,现如今,加上你,已经四个了,还有两个,等着我,如果有一天,我的这些学生真的在战场上相见,我希望,他们能看在我这个老师的份上,以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解决将要发生的一切,争斗,我很明白,有人的地方,争斗,永远都不可能停止,但,我还是奢求你们当中,有一些人,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而不仅仅只有战争。”
王寅生说着,转身出了大厅,往大门外走去。
“老师,你放心,你说的事情,我一定牢记在心,你说的那种方式,我一定会找到。”
看着王寅生离开的背景,秦莫语心中暗自念道。
凉州,凉城。
王焕之已经发来三封加急军报,要求李长恭配合绥州大军一起平乱,他甚至直言不讳跟李长恭明说了自己已经上奏上京城,参了李长恭一本,说李长恭贻误战机,李长恭看着送过来的信,终还是没有过多的选择。
“麻烦你回去回禀王大人,此事,李某自有分寸,如今贼兵势大,还得三思而后行,让他放心等着,这个功,李某一定替他挣回来。”
李长恭不是萧御南,虽然他也并不是一个怕事的人,但是现在他考虑的更多的,是南境的局势,是定南王府,是大周,所以,他选择了用更加圆滑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而此时,一小股叛军,慢慢接近了凉城。
另一边,绥州大营内,大军统领张蛟刚刚得胜归来,刚才出去一趟,遇到一支叛军走散的队伍,阵斩一百余人,俘虏一千四百余人,这份军功,不可谓不重,所以现在正高兴着呢,大营里头是一片欢声笑语,一群人拥着张蛟在喝着酒,外头有人巡逻,大营里的篝火也是将整个大营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就在这时,突然火光四起,而后,各地叫杀声此起彼伏,白天被张蛟抓回来的那一千多人,突然发难,外头又有人夜袭敌营,这里应外合之下,一下子将整个绥州大营搅得是天翻地覆,张蛟赶紧带着人从中军大帐杀了出来,而此时的大营,已然乱成一片。
到处都有人放火,到处都是喊杀声,一时之间,张蛟都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袭营,只得赶紧组织人手慢慢反击,但是就在他把握住局势,准备将这些袭营者拿下之时,这群人居然很有章法的全部撤退了,这让张蛟很是恼怒,可这怒火,又没地儿发泄,这刚到手的胜利,还在庆祝呢,一下子变成了大败仗。
“张统领,那这战报,还往上京城发吗?”
这是一个小校很不合时宜的走了过来,问了一句。
“发?发你奶奶个腿儿,都这样了还发什么?谎报军情吗?到时候你有几个脑袋可以掉的。”
张蛟大骂一声,然后开始清点损失,重整兵马,打算明天把场子找回来。
另一边,得了大胜的叛军杀出了张蛟的大营,一路往南而去,回到了自己的据点,就这样,他们以极小的代价,非但袭了张蛟的营寨,还救出了之前被抓的同伴,而这次袭营的谋划者、发起者以及实施者,便是刘文田。
“大哥,还得是你啊,刚才你带着咱们杀进去的时候,我们都看傻了,那气势,就算是咱们的大将军,也未必有啊。”
想到刚才袭营的情景,胡关连连赞叹。
“还得是兄弟们信任我,跟我一起冲,还有二弟三弟你们俩,当真是猛将。”
刘文田也连连赞叹,他们兄弟三人,方才如同猛虎出笼一般,朝着敌营杀去,正是他们三人的气势,一下子压制住了敌军,这才让他们可以如此顺利的将人全部救出来。
“大哥,要不,咱们自己成立一支队伍吧,大将军那边一点儿也没有要过来救咱们的意思,咱们都被围了这么些天,这么多弟兄被抓了,到头来,还得咱们自己去救,我看,这个雷字旗,咱们不要也罢。”
龚乙对他们现在的局势很是不满,张蛟势大,这几天差不多攻下了他们三座城,就这样,雷诡军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现在就像一盘散沙,也没个人出来指挥,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气势。
“这话说的,咱们这些人聚在一起,不都是因为张天师嘛,如今张天师是生是死尤未可知,咱们就这样不要他的旗子了?”
刘文田一听,摆了摆手,并不同意。
“我觉得龚兄弟说的在理,刘兄弟,要不,咱这旗子,就立了吧,以后,咱们跟着你干,你是怎么把兄弟们救出来的,咱们都看在眼里,总之一句话,以后,你说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你说打哪儿,咱们就打哪儿。”
边上一人听到这里,也上前说了一句。
“可是,张天师……”
“张天师去上京城这事儿是事实,遇上的那人,是张聃,乾元真人,正天观的观主,大周第一天师,这样的人物,就算张天师败于他手,也是正常的,如今咱们要做的,不是立张天师的旗,而是,活下去,将张天师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龚乙表示同意,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开始支持这个事情,在他们看来,如今外面的人都指望不上了,他们能做的,就是推出一个统领,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活下来。
“那……那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这统领,我就先领着,到时候要是遇到更合适的人,咱们再另择贤人。”
刘文田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那接下来,咱们去哪儿?”
胡关问道。
刘文田拿出地图,看了看,然后指着离他们最近的位置:
“这里,凉城,这里是离咱们这里最近的位置,而且凉城之前在咱们的掌控之中,如果有人能混进去,就可以跟里头的守军接上头,这样一来,咱们就有机会,再来个里应外合。”
刘文田一下子看到了凉城,他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凉城,李长恭的凉城。
“可是,凉城如今的守军,好像叫李长恭,此人是南境四大统领之一,人称玉将军,本事非常,咱们,有机会吗?”
龚乙一听刘文田想去凉城,立马有些犯难,这李长恭声名在外,这个人,不可太好对付。
“李长恭声名在外不假,但是你没发现他一直没有支援张蛟吗?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跟张蛟不对付,所以,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迎着这个张蛟,替咱们,打开这道,由这南境玉将军镇守的凉城大门。”
刘文田看似已然胸有成竹,对于凉城之事,相当有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