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涂泽民的盘算,魏广德也一下子领悟过来。

月港那地方,既然都自发形成了走私商品的集散地,那肯定是有自己独特优势在里面的。

已经形成市场,官府只需要严加管理,嘶.

魏广德这个时候已经认可了涂泽民的打算,于是快速磨墨铺纸,直接就给涂泽民写了一封回信,之后又把早已准备好的提纲一起塞进一个信封里,这才封好口。

这个题纲是他当初交给裕王看过的一个大体计划,包括选择港口,设立衙门收取税银等方式,大多还是参考市舶司那一套的做法。

这年代没有发票,可没法准确知道流通商品的价值,无法按照商品价值征税,而且成本中包含的东西也很多。

按照老规矩办事,一是师出有名,二就是更容易让那些海商接受。

毕竟老祖宗就是这么收税的,你难道还能说税定的不合理?

减小海商层面的阻力,这其实才是推动这件事儿进展的关键。

虽然现在海商在朝中的影响力还看不出来,可魏广德还是相信不会小。

浙江是什么地方,早已经取代明初的江西成为现今大明朝的第一科举大省,唯一能和它扳手腕的也就是南直隶。

江西嘛,也就是仗着之前严嵩在时,朝中高官多点。

可看看现在,朝中高官,江西籍贯的寥寥无几。

好吧,现在他是三品了,也算高官,不过只是个抄书的高官。

写好给涂泽民的回信,魏广德并没有就此收手,又铺好一张信纸,提笔开始书写起来。

这第二封信是写给曾经的福建巡抚谭纶的,他熟知福建民情,也有和自己类似的想法,正好联系他一起上奏此事。

但就让涂泽民一个巡抚上奏,魏广德怕影响力偏小,即便自己帮着说和,总归是感觉有些势单力薄。

拉上总督两广的谭纶谭总督就不一样了,而且说服力也更强,毕竟他是涂泽民的前任。

谭纶离开福建三年了,在这三年里他也是连续迁职,从一开始巡抚陕西,到被嘉靖皇帝直接点名派去四川任巡抚,征剿叛乱,再到现在总督两广,可以说前半生他是在剿倭,这中间半生就是在剿贼。

根据魏广德听到的消息,兵部那边还在商议,打算调他在九边担任巡抚或者总督。

真要实现的话,那他的后半生就是平虏,大明朝的敌人基本上都给他过了一遍。

魏广德和谭纶交际很少,甚至可以说面都没见过。

当初谭纶在浙江时,魏广德去杭州也没见到他,因为那会儿谭纶只是一个台州知府,根本不在省城。

不过魏广德直接给谭纶写信,也不担心谭纶会不鸟他,不管怎么说都是江西老乡。

魏广德相信,谭纶知道是他的信,怎么着也会亲自打开来看一眼。

是的,谭纶是江西人,是宜黄县谭坊走出去的。

老乡嘛,官场上相互照应一二怎么了?

依旧是装入信封,封好口,叫来张吉,把两封信交代给他。

去福建的人,府里自然有,而且已经很熟悉了,只要有船队南下马上就可以启程,而去广东那边找谭纶的就要稍微麻烦点。

“派两个人去吧,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魏广德对张吉专门吩咐道。

“老爷,那要不要顺道给俞将军也去封信。”

俞大猷刚被革职没两个月就闹民变,又要启用他,魏广德拦下两次最后还是因为民变影响太大,只得放手。

不过拦下来两次,也让朝中诸公对俞大猷这个人的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最起码不再觉得俞大猷是个可有可无的将领,那是真能打仗,否则地方上也不会连续请求启用他剿贼。

下次再有人针对他,魏广德相信朝中就不会有人附议了,到时候自己抓住机会狠狠教训下那些人。

杀一儆百。

“那你稍等一下。”

念及此,魏广德又回到书桌那边,快速给俞大猷写了封信,一并交给张吉去办。

张吉前脚刚离开,魏广德还没出书房,张吉一溜烟又跑了回来。

“老爷,司礼监太监梁钿梁公公来了,我已经让人迎进门。”

“快请。”

魏广德急忙整理了衣衫,就快步出门迎了出去。

会客室,魏广德和梁钿分宾主落座就是一番畅聊。

其实在裕王府里,魏广德就没见过梁钿几面,倒不是他低位不够,而是梁钿大部分时间压根就不在王府里。

和李芳一样,梁钿是宫里的老人,甚至比李芳还更早服侍孝恪皇后。

只是随着裕王出宫后,李芳就一直负责裕王的饮食起居,而梁钿则是去打理王府的庄田和在外的买卖,包括宝源、和远二店及两处煤窑。

李芳主内,而梁钿则是在外。

“这次来,一是感谢善贷多年对王府的照应,二就是辞行。”

说道后面,梁钿也说出他此来的目的。

“辞行?陛下这是要梁公公去哪儿?”

听到这话,魏广德诧异道。

别看梁钿很少回王府,可裕王对他的感情也是不薄,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把人放出去当差?

而且论功行赏,这梁钿和李芳是一样的赏赐,足见隆庆皇帝对他的信任。

是以,魏广德甚是奇怪。

“老了,跟着主子这么多年,看着他登上宝座,我的心也就放下了。

当初多有娘娘的照顾,我才能活到现在,岁数大了,宫里那些事儿我也没那个精力去应付,所以已经给主子讨了去南京做镇守的差事。”

梁钿看似随意的解释道,不过话中也透露出许多东西,那就是虽然隆庆皇帝上位,可宫里为了争宠已经闹出不少事儿来。

他这个时候选择去南京,自然是为了明哲保身,不想趟这些浑水。

年纪大的人,终归还是比年青人看的明白。

只要不是功利心极重的,就要学会急流勇退,凭着些许功劳安于享乐一番难道不好吗?

“宫里现在.”

想到梁钿这个跟着隆庆皇帝多年的太监都要往南京跑,魏广德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似乎进了紫禁城后,隆庆皇帝是不是变了许多?

“唉,想来善贷也猜出来了,李芳无眼,安排在皇爷身边的人都是些什么腌臜,就滕祥、孟冲这些狗东西,成天在皇爷面前争宠,争饰奇技淫巧。

而宫里的老人陈洪这些人也是一样,没一个人劝导的,我说了两次,皇爷不高兴了,所以干脆离开好了,免得碍人眼。”

梁钿压低声音道,“我也是没办法,实在,唉”

连续叹气,足见梁钿的失望,“我们这些太监,对皇爷的影响始终还是小了,毕竟我们只是家奴,还希望以后善贷能时常劝劝皇爷,勿要沉迷享乐之事才好。

当然,劝导也要注意,适可而止,别把自己搭进去。”

魏广德送走梁钿后,独自一人回到书房里,静静坐了许久。

他知道隆庆皇帝登基以后,环境变了,人也应该会变,只是没想到才两个月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大。

一朝权在手哇.

魏广德也只能在心里感慨一句,权利,是真的会改变一个人。

只是梁钿最后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自己能说吗?

当然不能,至少这两年不行。

算了,等宫里的消息传进徐阶和高拱耳中,想来他们应该才是最先坐不住的人。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他们才是那个高个子,可不是自己。

时间进入三月,《永乐大典》抄录工作进展神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根据汇总的数据,魏广德确信可以在世宗肃皇帝梓宫发引前完成全部工作。

就在校录馆开始紧张的复核工作时,宫里又发出旨意,以世宗肃皇帝梓宫将发引,遣定国公徐延德告南郊,灵璧侯汤世隆告北郊,驸马都尉许从诚告太庙,安乡伯张鋐告社稷。

同时,宫里又命内官启程前往永陵皇堂,预设明器,为即将开始的发引提前准备。

而礼部在这个时候也进册封皇贵妃贤妃仪注,本来按照礼部原本的打算,是准备把事儿推动梓宫发引后的,不过宫里连续催促,加之册封之人又是皇子的生母。

好吧,反正这样的好事高仪都统统交给了殷士谵去处理,让殷侍郎这段时间真的成了陀螺,被抽的到处乱窜。

册封皇贵妃、贤妃的仪式,只是少了走大明门这一段,其他的倒是基本差不多。

不久才经历了皇后册封仪式,重新捡起来倒也顺畅,只是档次丝毫未减。

先是隆庆皇帝告奉先殿世宗皇帝几筵及弘孝神霄二殿后,出御皇极殿,遣英国公张溶、镇远侯顾寰持节,大学士高拱、陈以勤捧册宝行礼。

皇贵妃册曰:朕惟王化,必始于闺门,宜备后妃之制,天心欲昌,于胤祚式先女,士之厘爰举彝章用延景,贶咨尔李氏宅心贞顺禀,质惠温恭而能安,步履中珩璜之节敬而无失周旋.

当初册封皇后的仪式,捧宝册和持皇后宝玺的是首辅徐阶和次辅李春芳,而这次捧宝册的变成了高拱和陈以勤,外面人或许不当一回事,可魏广德听到消息的时候却有深深的忧虑。

因为和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首辅徐阶以疾请假,隆庆皇帝许之暂调摄,仍命太医院官诊视,赐猪羊酒馔。

不是李春芳、郭朴等排位靠前的内阁大学士,而是裕王府出身的高拱和陈以勤,魏广德就已经感觉到似乎内阁阁臣和隆庆皇帝之间间隙已经形成了。

不过这种间隙,不管是对隆庆皇帝也好,对高拱也罢,或许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事儿。

和内阁阁臣有嫌隙,那就把这些阁臣辞退即可,就如嘉靖皇帝后期做的那样,把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外放或者直接回家养老。

这样,皇帝和内阁之间也就没有了间隙。

不能解决间隙,那就解决存在间隙的人。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魏广德甚至猜测,这个情况下的高拱或许还有些沾沾自喜,巴不得皇帝早点把徐阶赶回老家去。

就在这个时候,魏广德又听到一个消息,礼部尚书高仪请册封太子。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魏广德第一次听到这事,早前就听说过,但是被隆庆皇帝直接否掉,而且理由非常完美。

这次高仪突然直接上书,还是让许多人都吃了一惊。

高仪请册立东宫疏中直言,元良笃生本以绵万年之胤祚,太子豫建所以系四海之人心,自昔三代有道之长,端在于此仰惟皇上诞膺明题请圣情谦让未赐允,俞然而伏读明谕,且先赐名后行册立,臣等恪恭俟命不敢遽言,今复三月有余,朝廷大礼俱已告成,维是东宫盛仪阙焉未举,中外人心不胜企望,愿皇上俯容臣等上表陈请断自宸衷敕下,本部择日具仪举行,以定国本以慰群情。

上次的奏陈,隆庆皇帝是嘴上说要看皇后那边是否有出,而在诏书上写的就是先赐名行册,没想到被高仪抓住这点再次上疏请求册立太子。

到第二日,奏陈被驳回内阁,皇帝不允。

几日后,校录馆大堂,魏广德坐在上座上,等着消息。

不多时,吕旻、王希烈、诸大绶等人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抹欣喜的神色。

“可确认妥当?”

这两天是魏广德在这里做的最舒心的日子,因为大典的抄录工作终于是完成了,而不是接近尾声。

抄完了,自然还要再次核查。

虽然之前就安排专人进行了检查,但是在抄录、校阅完毕后,魏广德又安排分校官亲自进行了核查,务求不遗漏一本。

侍读吕旻开口就说道:‘魏大人,我们分两班进行的复核,由我和希烈分头认真核查,当无遗漏才是。’

旁边的王希烈也冲魏广德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吕旻说的没错。

“好好好,我这就去内阁,把重录永乐大典成的消息送过去。”

魏广德一下子起身,走出两步又站定道:“还要麻烦二位,把成书全部装箱,还请二位大人亲自负责这件事儿。”

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马虎,特别是这年代,房子是木头的,书和箱子,这些可都最怕起火。

魏广德最担心就是有人坏自己的事儿,派人一把火下去,自己可就万劫不复,百死难辞。

安排好校录馆的事儿,魏广德带着早就起草好的奏疏直接去了内阁,向病愈复出的徐阁老禀报此事。

不过已经是吏部右侍郎,魏广德也知道,就算再升官,顶天就是变成左侍郎,已经没太大空间了。

(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不一样的隋文帝秦汉之召唤天下明末红衫军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电影世界的雇佣兵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逆天狂妃真无为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无敌小兵三国行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快穿之影视世界宋骑之金戈铁马隐龙惊唐重生之厨女当家回到南诏国当王爷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权臣大唐小兕子:你系窝哒小囔君水浒传:开局遇到豹子头林冲新贞观造反录乱世南唐青州乱王爷痴缠,特工狂妃开局民国世界大战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结婚你不肯,我叛国女帝你哭什么?王爷有点懵我的出租屋通明末水浒白话版特种兵之特战兵王靖康之变红色机翼大晋司马衷【祖父遗机,逆时补憾】三国群英传关东铁魂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为了活下去,当兵进军营你确定你是始皇帝?大晋烟火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乾宫深帷从贞观开始征服世界刘循:从杀刘备开始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锦绣谜案录晚唐:归义天下明天再启我要改变历史!大成公子浪漫三国行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我在宋朝造电机狗在楚营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长刀在手袁燕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大唐:晋阳小公主是我的心尖尖从穿越汉少帝刘辩开始,无敌诸天你呀就缺一味药春秋发明家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挥鞭断流百越王开局朱高煦围城,忽悠他当皇帝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从皇宫开始兴风作乱红楼:穿越大脸宝的悠闲生活龙魂枪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