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360造城

魏广德实际上已经深刻体会到要改造大明,其实最主要就是对财政动手术,重点其实就是在于税收。

只要国家的发展,朝廷能从中分到一杯羹,就根本不会出现末代皇帝穷死,只能自挂东南枝的结局。

而导致这一切的,其实责任并不完全在朱元璋头上,他当时制定的政策,是符合当时大明国情的。

大明最大的问题还是所谓的“祖制”,这不能动那不能动,让后面的皇帝即便知道有些“祖制”不妥,但是也没办法大刀阔斧的改正。

其实,所有皇帝里,真正有能力对此做出改变的,唯有嘉靖皇帝。

不过在最关键的时候,他面对朝廷面临的各种难题,选择躲在后宫修道成仙,而不是真正进行处理。

说到底,真正阻止大明改革的,是文官集团,他们的保守作风阻止了中国在这个时代的发展。

即便是张居正这样的人,也只能在大明原有制度基础上修修改改,而高拱更是想恢复明初的制度。

他们两个,其实都是被文官集团所不喜的人。

只不过高拱有些想当然,而且恢复明初对吏治的要求,无疑大大得罪文武百官。

当然就算不喜欢他,可是等大家面前出现同样一个敌人的时候,也不妨被推出来恶心下另一个敌人。

至于张居正,是真的为大明做了实事。

清丈田亩的成绩如果能够维持下去,其实未尝不是为大明续命,至少能保住朝廷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只是可惜,在反攻倒算一开始,清丈田亩的成果就被无情的抛弃,皇帝用这个无比巨大的利益,甚至关系到王朝命运的利益交换了百官和士绅阶层的拥护。

而魏广德的建议,其实多少和张居正想要恢复稳定的田赋税收相悖,虽然在魏广德看来,这多少可以缓解他和百官的关系。

是的,让进士和举人真正拥有免税田产,而不是如同以往,都是下面地方上胡搞瞎搞。

混到快散衙的时候,魏广德才离开兵部,直接回到自己的府邸。

魏广德一天时间都在兵部呆着,消息自然瞒不过人。

虽然辽东消息传来的时间很短,但已经在京城各大衙门立悄然传播开来。

“打探到什么消息?”

魏广德刚吃过晚饭,正坐在正堂上休息,旁边张吉拱手而立。

“就现在得到的消息,外面说的似乎都很乐观,没有出现因为蒙古人可能大兵压境而出现之前的慌乱。

听说,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些年经过老爷励精图治,大明官军战力已经今非昔比,完全可以正面击败蒙古人,所以京城里人心安稳,城外也没有出现向城内迁移的迹象。”

张吉在下面小声汇报下午到现在打听到的消息,换做嘉靖朝的时候,京城百姓已经是闹得人心惶惶了。

“呵呵,这几年北打女真,南夺缅甸,倒是把大明老百姓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也不算白做工。”

魏广德笑道。

其实一个国家是否强盛,除了国家武功大盛外,最主要还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提高。

若是老百姓看到外国人就显得卑躬屈膝,那这个国家就还是个被殖民的土地,大家都还只是洋人的奴隶。

清末和民国时候就是鲜明的例子,那时候对上外国人,国人都是战战兢兢的。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香江,英资公司就可以凭借权势抢夺他们看中的华人资产,甚至用打白条的方式明抢。

“你去外面看着,江大人他们来了,你就直接请进来。”

魏广德下午就让人给工部递了条子,关于松辽运河的事儿,他要事先在私下场合和江治说一声,听听他的意见。

等张吉离开,魏广德也只是笑笑,就继续看起手里的书。

现在魏广德才算真正翻阅起当初从道观买回来的道家典籍,实在是闲得无聊了。

能搞到的杂书已经看得七七八八,宫里珍藏的《永乐大典》记载杂书的册数,他也大致看过一遍了。

而今晚,在关注京城官场风向的岂止是他魏广德,张居正和张四维也非常关注外面的议论。

进入内阁和在六部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外面的舆论,为他们行政做参考。

不多时,谭纶和江治联袂而来,也不知道两个人是事先说好还是在路上遇到的。

迎他们进入书房,很快一副地图就铺在书案上。

“张吉,多掌几盏灯。”

魏广德吩咐一声。

很快,张吉就带着两个下人来过来四盏烛火,摆在书案边上,把桌上地图完全照亮。

“先前子理兄已经和我说了,打算在挖运河连通辽河和松花江。

说起来这个差事儿,对工部来说不难,可这里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钱粮,二是辽东冬季四间太长,冻土可不利于开挖河道。

而不管在哪里,夏秋都是农忙之时,难以集结大量青壮劳役开河,朝廷会为此支付更多的钱粮。”

江治还没看地图,只是根据和谭纶的交流就想到两个影响工程的关键问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若是平时,工部账上有钱还好说,可现在工部已经开工的迦运河河段进行了一半多一点的工程,要完成还需要两三年,但是消耗的银子可不见少。

而剩余的银钱,还要南京、浙江等地造新式海船,也是一个巨大的消金窟,不断吞噬着银钱。

“工部有没有想过其他来钱的法子?”

魏广德忽然问道。

既然是没钱闹的,那就想办法生财才是,而不是考虑如严嵩那样,从别的地方拆借过来,帐还是那些帐,不过是变成拖欠。

至于想要节省些,还是不要想了,朝廷的差事儿哪里能节省下来银钱,不多花点出去,严重超支就不错了。

“工部收的造料银都是有数的,哪来的生财之道。”

江治苦笑,不过旋即想到什么,试探着说道:“别的就不说了,除非朝廷开放更大范围的海禁之策,想来能促使各地商人大量购置海船。

工部下面几个大船厂,说不得可以从中大赚一笔,补贴一下衙门的收入。”

“下面的船厂有那么多物料造船?”

魏广德吃了一惊,要知道几年前俞大猷为了搜集造船的木料,可是大费周章从广西等地运送材料到江南这边。

甚至,出兵大琉球,就是看中岛上参天大树,可以为水师造船储备木料。

俞大猷的请求,魏广德顺势而为就推了一把,算是把台湾岛真正纳入大明治下,比历史上中央朝廷正式统治台湾岛早了一百多年。

“大琉球上已经囤积了大量木材,经过这几年的炮制已经可以用了。

现在限制船厂和水师的,其实还是银钱,除非有大量造船订单进入船厂,否则工部很难筹集到足够的银钱支持松辽运河开挖,户部那边据我所知也没多少银子可以支用了。”

工部就是个花钱的衙门,平时和户部联系较多,虽然工部有一部分收入,但总量是被限制的,所以每年都要靠户部支应一些支出。

“晚些时候,户部那边送来条子,说他们已经划拨了粮草和饷银支应三屯营,是首辅那边直接过问的。

还说现在太仓库拉出这批银两后,也差不多空了,连还在铸造厂里新铸造的银钱那点利,都已经安排好用途了。”

谭纶也开口说道。

“呵呵。”

魏广德干笑两声,知道这是户部对此事有些不满了。

又打仗,他们能高兴才怪了。

而且这次拨给兵部的饷银,想来他们没分润到好处,所以才在兵部说这些话。

不过,魏广德很快还是思考起来。

朝廷没钱,还是得想办法帮朝廷搞钱才行。

张居正的清丈田亩,真要见效还要等上两年,到时候朝廷才有稳定赋税收入填补国库,而这两年时间里会冒出什么事儿来?

万历皇帝大婚的事儿,可以等远洋船队返回,用海贸之利来操办,想来以后朝廷应该不会拒绝下西洋的行动了。

“海禁,看来是得考虑再松开条口子。”

短期来看,似乎也只有在造船上赚银子。

实际上,这个时期最暴力的生意,除了抢占殖民地搜刮金银外,造船也是项非常赚钱的行业。

都知道海贸赚钱,那船厂老板造船为什么不自己干?

不仅没有风险,而且造船的利润丝毫不比海贸少多少。

不过,船厂要赚钱,确实得大环境支持才行。

“现在朝廷在福建有月港,那你们认为在何地再开发港口,发出船引最为合适?”

魏广德看看江治,又看看谭纶,严肃问道。

“如果只开放一地的话,怕是争夺会很激烈。”

谭纶开口说道,“广东、浙江,甚至南直隶的淮安、山东的登州也都是民船集散之地,贸易非常繁华。”

“是啊,想来沿海各省都会伸手抢夺,月港之利不小,每年可为福建赚到十余万两银子。”

江治也说道,“其实既然开放,不如就多开放几地也未尝不可。”

江治这就是为工部谋利益了,当初禁海,全国的船厂只有官办还保留,民间船厂早就废弃。

官办船厂也是因为还需要漕运,所以官府不是不需要造船。

而民间自然就失去了订单,民间船厂自然只能关闭。

船厂关闭,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再办起来的。

别看那些海商有船搞走私,其实许多船都是旧船修修补补,还有就是在海外订造海船。

国内偷偷摸摸建造的也有,但成本极高,也就是仗着海贸利润恐怖,才有人这么操作。

现在大明一旦开放海禁,官办船厂这些年的收益会极为恐怖,几乎可以说根本不愁销路。

“一下子全面铺开也不行,到时候海上太乱,容易惹出事端。”

魏广德摇摇头,江治的算盘他懂,但不能答应,就算能赚钱也不行。

魏广德陷入沉思,谭纶和江治也都不说话。

其实他们现在也对海贸产生了兴趣,谁不喜欢赚钱,只是他们只愿意赚干干净净的钱,就像魏广德一样。

魏广德参股商行,做生意赚钱,虽然被士林不耻,但没人说他赚的钱不干净。

当然,魏广德其实也赚了不干净的钱,只不过已经被人无视了。

堂堂正正做生意赚钱,谭纶、江治也想要。

谁都不会嫌弃钱多。

特别是海贸赚外藩的钱,拿起来就更没有什么负担了。

参股海贸,那就需要船引。

怎么增加船引,可不就需要朝廷开放更多的港口。

其实他们和魏广德说这个事儿,也是来时路上江治提的,江西文峰鼎盛,但这也需要有经济基础。

不少老乡其实都想入股商会,做生意赚钱,魏广德已经给他们指明了道路。

虽然别人会因为眼红耻于谈利,但真金白银面前,谁会真的舍得。

增加开放港口,自然是应该的。

从隆庆开海到现在已经十余年,其间经历不少风雨,但也确实到了该继续发展的时候了。

偌大一个大明,不可能在本土只有一个对外的港口。

只是,如何利用这件事儿,让朝廷获得更多的利益,才是魏广德需要考虑的。

造船的暴利已经被工部要到了,这对他来说当然要支持,不管怎么说工部都是他坚强的后盾。

帮助工部,其实也是在为他笼络人心。

赚钱.....

后世国家发展阶段,工业生产是赚钱的。

随着生产力提高,产能增大,需要殖民地分销这些产品。

但是现在还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这里面涉及到他分给勋贵和士绅的蛋糕。

抬头,魏广德一眼看见谭纶。

当初他和朱衡在台家庄附近买地,谭纶也有参股,只是不多。

买地.......

想到这个词,魏广德不由得想到后世最暴利的行业——房地产。

忽然,一个想法不由得出现在他脑海里。

造一座城,做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土地全部朝廷和内廷所有,不出售所有权,而是出租使用权,这样随着海贸的发展,朝廷可以持续获得其中的利益,不再局限于税收环节。

海贸利润大,就提高租金,以后海贸利润减少就降低租金,让朝廷真正获得海贸之利。

产生这个念头,魏广德自然而然就想到后世的东方明珠。

别误会,当然不是香江,那地方是机缘巧合发展起来的,真正的东方之珠此时不过还是个小县城。

松江府周围,找到合适的港口位置,圈起来建城,依托港口建仓储。

至于原来有主之地,直接用官地置换过来。

(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