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细封和赖的确是有一个女儿,年方十六

虽说还没有正式定下什么婚约,但其实去年,和拓跋氏那边,是有过一些私下言语的,只是没来得及确定下来而已。

故而细封和赖听到牛峤的说法,一时间虽然心动,但也有些踟蹰。

他害怕因此会不会招来拓跋氏的怒火

毕竟拓跋氏,在党项诸部中的威望,还是其余诸部,不敢轻易触碰的。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拓跋氏固然不好惹,凉王难道又好惹了?

而且细封部主要在盐州、宥州,其实距离灵州比夏州还近,尤其是李业已经把手伸进了宥州的情况下,他哪里还有什么选择?

-------------------------------------

五日以后,李业在宥州先后得到了牛峤和杨尧臣带来的消息。

天德军愿意和凉军合作,共同对抗夏绥,条件是希望和凉军以宥州为界,互不侵扰,同时若吞并夏绥,天德军希望能得到胜州和夏州北部。

对此李业欣然同意,反正空头支票

但实际上,他是准备把天德军也吞下去的,只是远交近攻嘛,不能四处树敌。

至于细封部这边,对于牛峤擅自做主的联姻之事,李业倒也不拒绝。

一则嘛,毕竟是男人,其次,这对于凉军想吞并整个党项部落的战略,是比较有利的。

光凭威慑远不足以让整个西北地区的党项部落民汉化,尤其是在党项人数量本就与当地汉民相当,乃至于超过的情况下。

所以李业要做出一个表率,这是对诸多党项贵族的表示。

只要他们能够融入李业的统治范围,凉王不介意给这些酋长们,一张维持统治阶级地位的门票。

只不过那时,他们就不再是部落首领,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与凉国文武精英们一样的,官僚统治集团。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效仿汉唐以来的惯例。

所谓“汉化”,其实关键根本不在老百姓,天底下穷苦百姓,无论汉蕃,日子本就差不多一样苦,哪有精力关心这些老爷家事?

关键在于上层统治者的融合,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步就是要鲜卑贵族们移风易俗,变成和关东汉族世家们一样的统治阶级。

李业许诺用纳妾的方式,和细封氏建立关系,就是在放出这种信号

“跟着我混,一样可以给你们出路,甚至比他李思恭更好”

当然,底层人民不需要收买,却也不能侵害,否则一样会变成改革的阻力。

李业紧接着在宥州定下的第二个基调,就是征发了已经快要编户完成,周边近万户党项民众,每家出一丁,修筑怀德县城。

这要是当初王锴提出的平党项策略最重要一项,修城筑堡。

城镇,是农业社会国家政权进行统治的发力点,越密集的地方,统治越牢固。

西北最后变成党项人的天下不是没原因的,到了唐末,初唐时期的大量城镇、堡垒废弃,统治中心都丧失了,何谈安稳?

王锴作为宥州刺史,专门负责此事

他列了一个具体计划,分为三步

先是在一年内,修筑怀德县城,并重新加固归仁、延恩两堡。

然后再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于黄河河套以南,经略军以西,建三县,清理当地全部汉蕃户口,每县之间又要筑两堡。

最后以四县、八堡连点成线,划分县域,把境内游动的部落民固定下来,逐渐改变生活方式,移风易俗。

在这个过程中,李业还补充到,会从战乱的中原地区招纳一些人口,用于充实四县。

同时,从灵州收到诏命的郭崇韬,也快马抵达宥州,受到李业的亲自接见。

看到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还不满二十,尚未蓄须的青年,李业忽然想起自己当初在诸葛爽麾下任职之时,颇为感慨,便主动相询

“我记得你是军政学堂二期的,今年及冠了吧,可有取字?”

“尚未。”

郭崇韬单膝跪地,心中激动,自然是知道对方的意思。

李业自从发迹以来,虽然一向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但对于一众军政学堂的学员,真正脱颖而出,被他亲自重视的,也就一期的刘鄩和二期的自己了。

于是李业颔首,便将已经准备好的话抛了出来

“当今天下动荡,百姓有流离之苦,社稷有累卵之危,能安定时事者,方能为真英雄。你既名崇韬,意在习武讲经,君子藏器于身,正该有所作为,便唤作‘安时’吧!”

于是乎,新任怀德知县,朔方军右厢怀德都都将,郭崇韬,郭安时,拜谢凉王赐字。

不过李业受封凉王以后,军政学堂也更加规范,以往那种数月就结的速成班越来越少。

现在基本都是两年学制,主要是考虑到许多被选入学的士卒,根本是文盲,不识字,需要先进行文化教育。

所以到了灵州的三期,就没这么早能毕业了,得等到明年,才算结业分配。

除了学制延长,正规,招生也更加规范,主要分为三个渠道。

首先是面向军队,一个渠道是立功士卒被推荐入学,这是对优秀士卒的奖励,在战争中发掘有潜力的士卒进行军官教育培养。

另一个同样是面对军中,每年的全军考核比武,取得优异成绩者,同样能得到推入资格。

除了军队,还面向社会招考,因为既然叫做“军政学堂”,当然除了军,还有政。此时并非是单纯的军官预备团,还是地方行政干部培训班。

至于参考的生源,就涉及到李业所展开的另外一项工作了。

于州县两级,重建官学

保证县有县学,州有州学,能够容纳数十到数百的学生士子学习,一方面,可以趁此机会,将许多党项首领子弟,以“质子”的方式纳入其中,取到同化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把官僚集团的来源,普及到自耕农和小地主级别也能参与。

此时在教育和人才问题上,唯一还困扰李业的,只有教育和选拔内容的选择。

李业并没有傻到去搞什么物理化学,因为这些东西,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懂,既没有相应成熟的,为人所知的教材。唐末不是明末,科学探索别说成型,许多连起步都没有,还处在早期萌芽状态。

就算临时编写出来,不成体系,李业自己都复述不清楚,前后矛盾,反而贻笑大方,也不能短时间让人接受,反而会让原本有自己意识形态的古人,陷入思想混乱当中。

他现在是来争天下的,不是来坐天下的,所作所为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兼并战争,为了统一,就必须要维持自己属下,从官僚到百姓的意识形态统一,和稳固,这种情况下,搞什么文化革新、思想解放的,那是找死。

不是说一点都不能做,但起码不是现在。

对于一台战争机器而言,稳定盖过一切。

所以李业果断地选择了最传统的意识形态,作为标准——儒家经典。

这并非因为孔丘那套有多正确,而是儒家这一套,是此时能找到唯一完整的,被广泛接受的统治阶级教育体系。

再说了,如果李业是黄巢手下,饿得吃不上饭的饥民,孔丘那套就是放屁。可现在的李业,是统治者,当然巴不得自己手下个个都是忠臣孝子,尤其是在五代十国,相较于军阀丘八们的道德水准,吃人的封建礼教都变得可爱起来了,毕竟丘八们是真吃人啊!

于是乎,李业便开始施展“贤王”形象,号召凉国十数州境内士子,进献儒家七经不同抄本,给与奖励。

然后让敬翔等人组织有进士身份的官员们,核对校阅,增减文字,等删减完成后,便在灵州刻石成碑,作为教科书范本。

这个工作,是一个漫长过程,这么说也得一两年,在此之前,各地州县学,也就只能暂时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了。

这一刻,李业突然对宋朝的统治者颇为理解了。

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总是要比打破一个秩序,要难得多。

魏晋五胡,直到隋唐才得以重建,而五代十国后,同样用了上百年,才把补丁一点点打完。

光启二年,十月,凉王治下十五州(含宥州、陇州、原州)开始秋收工作。

同时各州府的户口统计也进入尾声

虽说过去两年,并没有扩大多少耕种面积,河渠修复的小郭也没有马上见效

但稳定的秩序,就是最好的增产剂

凉州、灵州、秦州等地都迎来了丰收,具体的收获数量难以统计,但就以先行已经减免不少的州县租税而言,依旧能收到一百五十万斛上下的官粮。

这个粮食数量,足以支撑现在的两军再扩张一倍规模

事实上,募兵工作,也紧随着秋收完成后进行

这时代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脱产的职业军士,虽然战斗力的确强,可也会耽误农业生产,多一个兵,就少一个纳税的民户,同时还多一个要发赏赐的大爷。

所以李业对于募兵工作,分为了三条线。

首先是野战军,也就是效节、朔方、河西、陇右四军,扩充员额都相当谨慎,按照各军所报需要,每年的赏赐、粮草开支,一一核算无误后,才开始在各州选募。

条件也颇为苛刻,必须是十七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年,身高五尺,不要游侠、地痞,以农民、工人,尤其是自耕农、小地主出身为最佳。

最后申报的员额,效节军扩两都,两千人,总数达到七千。

朔方军扩三都,两千五百人,总数达六千五百。

河西军扩两都,一千八百人,总数达七千八百。

陇右军扩三都,两千五百人,总数达七千五百。

如此,加上两府亲卫,凉军野战部队规模,达到三万余

这次扩军,重在骑兵和弩手,约八千的扩军员额中,三千是骑兵,组成三个新的骑兵都,还有两千六百弩手。原本的编制中,也有上千步卒改为骑兵。

这不是凉国政权粮食供给的极限,但已经是目前财税供给的极限了,河西贸易也好,茶马贸易也罢,都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

晚唐军士,不是给口饭吃就行的,每年赏赐财帛加起来,不比一个正经八九品小官少多少。

于是乎,除了野战军外,李业也在尝试探寻其他扩军途径

便是第二条路径,蕃部征兵。

这些“唐协军”征发起来,所需待遇就比主力部队少多了,李业为此专门在帐内府下,设立一个独立的兵马使,赐予军号“义从军”,把各蕃部嫡系子弟,作为质子充入其中,作为基层军官,相当于质子军。

如果战争需要,就能以此为骨干,快速征发蕃部青壮,组成一支独立军队。

第三条路径,则是民兵,当然,唐代有正经的叫法——团练,或者说团结兵。

单位也就是这个称呼,团

以周为单位,每年农闲时,家家户户组织青壮,进行军事训练,农忙则散。唐代本来就民风尚武,何况是汉蕃杂处的西北?

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地方随便一个县,都能找出七八百能骑马射箭的汉子来。

-------------------------------------

光启二年十一月,得知细封氏与李业媾和,正式接受凉军派官吏清理户口后,往利氏终于憋不住了。

就连李思恭,也觉得李业实在是欺人太甚

虽然表面上,还是不敢咋,但实际上,立马开始撺掇其余党项大族。

这年冬天,由往利氏、费听氏等四个党项大族,以及几十个中小部落组成的党项联军,进入宥州。

多着数千骑浩浩荡荡,少者也有几百人,一时间竟是聚集起了近三万丁壮,局势陡然升温。

而站在初冬风中,刚刚筑起外墙的怀德新城上,李业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李思恭这小子终于憋不住了!

忍啊?怎么不忍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