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

今年是科举新制正式推行的第一年,举国上下对此次科举也极为看重,今年放榜,榜下捉婿的传统自然也还延续着,且更加热闹。

樊楼。

李义府请老师武怀玉吃饭,他要了个大包厢,点了烧尾宴,以庆祝自己的升迁。

他刚被授为中书舍人,加崇贤殿学士,不仅迈入了五品,穿上了绯银,而且已经被称为尊贵的储相了。

此职起草诏令、五花判事、参与机密,权力日重,被称为宰相必经之路。

李义府是太子心腹,极力逢迎,却反而能营造出一个耿直坦荡的形象,加之以前出身寒门、少年进士这种神童的人设,还有文章写的好,书法也好,而他曾任御史时又表现极佳,故此就算此前武怀玉一系人马都被打压,

可他却还能很快又高升。

“今年科举新制第一年,三年一考,格外的热闹啊。”

以前一年一考,科目多,但录取的人数并不算多,尤其是秀才、进士两科。

但这几年,朝廷对以往的科举制度弊端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新科举制度,而这新科举制度最大特点就是从一年一考,变成三年一考,且有多级考试。

这套制度,就是源于武怀玉在岭南和江州等地试行的公考制,李世民觉得这套制度更好,于是李义府等一些官员,就负责此制度改革。

李义府这次晋升,除了说是太子心腹,有少年神童进士、耿直坦荡等一些好人设加分外,主要功劳还是这套新科举制他出力很多。

新科举制首先就是禁止公荐,以前考生向权贵投卷干谒,让王公、考官公荐这种行为不再允许。

其次就是别头,参考人与考官有族人、亲戚关系,必须回避,别置考场考试。还有就是锁院,考官一旦受命,即锁院与外界隔离。

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帖起来,并设立誊录院,所有试卷全部誊录,这样就能隔断考官与考生之间的串通可能。

除此外,就是改变原来生徒、乡贡这两种应试者规则。生徒是官办学生,届满毕业可以参加考试,而乡贡是地方读书人,多是高官贵族豪强之后,到本州县预试合格后,再进贡到京考试。

这种乡贡生基本就是以地方世家豪强子弟为主,普通人难有机会。

现在改革后,以考为主。

不仅三年一考,且分为三级考试。一考为院试,二考为乡试,三考为会试。

院试又分三考,县试州试道试,分别在县州道考试。而乡试在各道治所或京师,会试在长安,会试后又还有殿试。

院试三年两考,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一考。

取消秀才科,而主要就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第一级院试考试,考取的入州、县学,成为官学生,称生员、童生,或秀才,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还享受朝廷的廪膳补贴,称为廪生。

而第二级乡试中举者,便是举人,拥有一般做官资格。

改革后以进士为主,明经为辅,虽然明书明算明法等也还保留,但份量跟进士明经两科无法相比了。

还有便是数量上的提升,以前一年进士可能也就取一二十人,但现在十倍录取,要取一二百,甚至多的时候可以取二三百。

这些进士因为都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且殿试只排名先后不会再黜落,故此这些进士们都是天子门生,他们可在吏部参加铨选,最低都是从县尉、县丞做起。

因为这严密的层层考试新制度,特别是糊名、誊写、别试,禁公荐这些新规,给了读书人一个更加公平的机会,

不管是世家门阀,还是高官贵族子弟,也跟寒门庶族子弟一个起跑线了。

当然,最后考试的时候,那些世家贵族子弟,本身受到的教育资源肯定更好,仍是赢在起跑线,但比起过去那种考之前,就已经内定好名额的情况自然是好多了。

“今年这金榜上,寒门庶族子弟多了许多,豪门贵族子弟少了许多。”李义府说道。

当年他也是寒门子弟,一个小县丞的儿子,如果不是武怀玉跟主考官打招呼,就算他有真材实学,也不会有机会中进士的。

“这是好事,说明这改革的挺彻底,不是表面功夫。”武怀玉笑着说道,从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再到如今这全新的科举制,只能说一直在进步。

虽然就算如今这新制出现,大唐取士的主要方式还是门荫入仕、荐举入仕、流外入仕,然后才是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仍只能算是一个补充而已。

唐朝的官吏制度,还是有很浓厚的那种子承父业的风气的,勋贵高官子弟,都能直接入仕做官。

就算是中级官员子弟,也可以通过诸如三卫、国子监生、馆学生等诸多途径入仕。

诚如武家,他武怀玉发达了,儿子们也是一个个跟着少年封爵授官,根本不需要走科举途径。

然后武家的一些门生故旧,则是荐举的路子,通过武怀玉幕府的征辟,以及荐举,为官做吏。

“阿郎,好消息,八郎金榜题名,赐进士及第,名称探花。”

家里来人寻到樊楼,迫不及待的向武怀玉禀报了这好消息。

李义府笑着叉手道贺,“恭喜老师,八郎中了探花郎。”

新的科举制度,虽有进士明经明书等诸科,但独重进士,明经科地位下降,跟明书明算明律等并称诸科。

会试后,录取者还要参加殿试,只排名不淘汰。

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八郎武承远,参加了今年的科举考试,还是进士科,现在放榜,名列一甲,位于第三,称为探花郎。

今年武家其实不少子弟族人参加了科举,有考进士的也有考明经的,武怀玉倒没有再走后门,毕竟今年是改革头一年,各方面都比较严格。

“我也有些意外。”怀玉笑道,他看李义府那样子肯定是早就知晓了结果。

老八这个庶子,金榜题名探花郎,这下倒是出息了。

可以预知前途无量,毕竟武怀玉的儿子,马周的女婿,太子的连襟,就这样的身份,再加上如今还是进士科探花郎,

不是直接选进秘书省做个校书什么的,外放也起码得是个县令了。

毕竟一甲三年才这么三个人。

“听说朝廷还计划要开武科举?”李义府笑问。

武怀玉也只是笑笑,武科举跟文科举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更倾向于加强讲武堂的建设,从军中选一批精锐的低级武官培训,这比起现在想搞的武举更靠谱些。

当然朝廷现有的一些诸如三卫官制度,本身也是一种军官培训,但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现在的三卫官是要讲出身的,要么高级贵族子弟要么高级官员子弟,一般人根本没机会入选三卫。

大唐就是个身份的时代,处处讲究出身。

张行成如今都官至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了,但皇帝都还在宫宴上公然取笑他在隋朝时是流外吏出身。

武怀玉此前也一样老被人嘲讽是捉钱令史出身。

就算现在朝廷改革科举制度,不搞公荐那套,全凭考试,但普通人还是考不过那些勋戚世家的,就比如说武八郎,打小名师大儒启蒙,后在长安城南曲江书院读书,

这曲江书院虽是武氏族学,但武怀玉投入本钱多,请了许多名师大儒,教学严谨,学风较好,

这种教育资源,哪是一般寒门子弟,甚至是平民子弟能够有的。

所以科举制度,也只能是尽量给大家一个公平点的机会而已,

真正最后占尽上风的,还是士族,尤其是山东五姓七家这种顶级门阀士族,人家的资源就是那些军功新贵们都远远不及的。

所以五姓七家在唐朝越来越强,也是拜这科举制度所赐,他们占有很大优势,大量子弟通过科举入仕,甚至不断的出宰相。

其实就是慢慢垄断科举了。

这才有了后来黄巢这个落第士子的我花开罢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太平年代,军功贵族是不及这些士族厉害的。

这顿烧尾宴吃到一半,

武怀玉便和李义府回了太尉府,

家里这边已经是敲锣打鼓在庆贺,报喜的小吏正开心的拿赏钱,

八郎武承远已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袍服,他生母曹十三娘激动的满是泪花,高兴的给儿子戴上了大红花,而他的新婚妻子马七娘也激动的满面红光。

大家左一个探花郎,右一个探花郎的恭喜,左邻右舍也都来了,

樊玄符也是大方豪爽,让家丁抬来几箱钱,一直在撒钱,分享喜悦。

以前都是武怀玉的学生中进士,这回终于轮到武家儿郎中进士了,武承远是第一个中进士的怀玉儿子,却不是武家第一个中进士的,

他的三叔武怀良那也是进士出身,甚至连武家曾经部曲奴仆之子的武三思、侯三省都也跟武怀玉同科中的进士,虽说之前的进士,跟今年的进士不同,但那也是进士。

武怀玉拍着承远的肩膀,“好小子,真是光耀我武氏门楣,好样的。”

那边衙门的人还要迎着他去省部,说是新科进士们一会还有个骑以游街的仪式,明天还有曲江宴呢。

报喜的小吏笑着道,“幸好探花郎今日没去看榜,今日那金榜前那是人山人海啊,长安多少勋戚贵族豪门,可都派了许多人在榜下守着,就等着按榜捉婿呢。”

今年新科举,独重进士。

以往进士科虽然一年一科,但每次也就一二十人,可今年新科举,进士科一次就录取了一百零八人。

这一百零八进士,也被人笑称为天上一百零八星转世。

而其它明经等科,这次总共是录取了两百五十二人,称诸科及第,另一张榜题名。

进士和诸科总共录取了三百六十人,这可都快赶上贞观以来前十六年科举录取的总和了。

“阿郎,咱们曲江书院今年可是很了得,进士出了五个,明经等诸科及第者十八个。”

一榜五进士,明经等十八个。

五子登科啊。

曲江书院,那是武氏族学,虽然也有一些武氏亲戚子弟附学,但还是以武氏族人子弟为主的。

这次一榜就中了五个进士,十八个诸科,那就是中了二十三个。

今年整个录取了一百零八进士,诸科二百五十二个,曲江书院这个中取率就很惊人。

“长安国子监几千学生呢,也才中了九个进士,”

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他们参加科举的学生数量很多,一榜九进士,其实说来都有些低了。

若是往年,明经进士诸科,那都是国子监占大头。

曲江书院这下真是天下闻名了,武家以往被称为爆发户,被归为军功新贵之列,

可这次一榜五进士,诸科十八及第,可以说是让天下人重新认识武氏家族,能文能武啊。

喜报连连。

稍后,又有天使传圣旨。

天子敕授探花郎武承远为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甲三人才有的特殊待遇,无需再经过吏部试,也不用再守选,直接就授官,而且授的还是校书郎这等好职。

“探花郎才授个正九品上么?”曹三十娘听说后还觉得授的官职低。

杨慕云在旁边笑道,“十三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秘书郎品级虽低,但任职要求却高,朝廷秘书省、东宫司经局、弘文馆、崇贤馆,皆有校书郎之职,但除授此职的,可都是要非常之才,

此官属清官序列,职务清闲,待遇丰厚,升迁快速,前途光明,这可是被公认的文士起家之良选,非贡举高第,或书判超绝,或志行清洁的不轻授。”

什么叫清要之官,这就是。

就是拿个七品县令,也换不来这校书郎啊。

“将来咱家啊,可能又要出个宰相。”杨氏笑着道。

(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佣兵的战争捡个王爷来种田唐朝工科生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秦之召唤群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马踏天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并汉贞观俗人为兵权坑杀我,爆兵百万西凉铁骑妖孽丞相赖上门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御宠腹黑贤妻汉末天子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至尊剑皇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万域灵神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九曜书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