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你们发大财了。”吴三桂笑道。

“狗屁发财,亏死了。”

“哦。为何?”

王五回过头,看了一眼吴三桂,见他眼含诚切,想了想便道:“城内百姓被贼叛军祸害,本就不多的粮食也都被夺去大半,我们现在是用军粮赈灾,这般可撑不了几日。”

吴三桂和化妆成为亲兵的周遇吉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想到王朴还是个爱民如子的军头,这和传闻有些出入啊。

“这话,我可不信。”吴三桂摇头道:“你们剿灭了叛军,那些财宝还能不落入你们手上吗。”

“什么不信,我骗你作甚。”王五不满道:“那狗叛军走之前把粮食都放火给烧个精光,财宝倒带着跑了,留下好几千饥民,他娘的。”

神甲营临时取商号作行辕,他们一行人沿高墙拐入一条甬道,头顶赫然两只塔吊钩子,原是装卸港口货物的设施,如今钩子下各挑硕大灯笼,呈方形且雕琢精细,木框间俱镶琉璃片,光色煞是俞亮,这应是港口用于引航的船灯。

“这两个灯好,通州果然是宝贝云集处。”吴三桂宛如乡下人入城,抬头对眼前的稀世物赞叹不已。

“是吧,我家大人也很喜欢这两个灯,就是遍寻不着工匠,那座港口听说是属于莱州一带的陈记行,我们大人还特意派人去莱州打听呢。”王五十分得意道。

“玩物而已。”周遇吉不以为然的嘀咕道,这话很轻,不料甬道中聚音,落入了王五的耳中。

“切,乡巴佬。”王五闻言瞬变颜色,猛回头怒喝道。

“嘿嘿嘿。”周遇吉虽着一身寻常亲兵的甲胄,但他这几声无可名状的轻笑,竟令王五浑身莫名发毛。

“吴,吴游击,你家这奴才太放肆了。”王五不甘示弱,遂纠缠一旁笑意盈盈的吴三桂讨要说法。

“哈哈哈。”吴三桂忽而大笑且摇头不已,仿佛是被他的奇蠢给逗乐了。

“哼,王朴不过如此。”周遇吉忽而冷哼道:“用人不明,找了一个话唠来做门子,把军中的隐秘泄露大半。”

王五这才恍然而悟,脸上顿呈惊惧骇然之色,瑟瑟退开几步,两腿似软无力却强撑着道:“你,你休要,休要害我。”

“老实带路。”吴三桂冷然道:“不然没有你的好处。”

王五一愣,哪敢逞强回怼,只蜷缩身子当先引路。

一路沉默,留下亲兵在偏厢,两位游击跟着踏上了大堂台阶,抬头就见大堂里面又有一只兰色大灯笼挂顶,似乎通州这家商号专营特大号的琉璃吊灯,透过琉璃,清晰可见灯内底座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烛台,将这种灯吊在房梁下,不怕熏出火头来吗,谁家敢去买来用,吴三桂正纳闷处,抬脚跨过门槛就瞅见了上首高座那位,一身银亮锁子甲,头顶一口巨沿圆盔,将眼鼻皆笼入阴影,故而相貌不明,但是吴三桂私心预判,此人手脚修长,身形匀称,相貌该也不俗才对。念及此,不免心生嫉意,他吴三桂虽自诩为美髯玉面,当世之俊杰,奈何身形略粗短了些许,憾美中不足尔。

“王节制,在下便是吴三桂。”吴三桂一个抱拳,不卑不亢,倒也礼数不亏。

“久仰大名啊,请坐吧,你们一路辛苦了。”王朴仔细打量来将,思忖这位仁兄有些稚嫩,不免感慨离明朝最后灭亡还有十几年啊。

“我等奉命平叛经此,王节制,何故要苛待我等,大家同朝为官,理应同心协力啊,一心一意为圣上分忧才是。”初一碰面,吴三桂就猛打官腔,满口不知所云。

“圣上之忧,你我皆知在北不在南。”王朴听吴三桂这番孤高阔谈,心里暗笑他虚伪做作,忍不住讽刺道。

“王节制此言谬矣,蓟州乱兵毕竟离京师近在咫尺,朝廷已经许下了赏格,只要平了这股叛军,我们皆能拜为参将。”听闻王朴的讽刺之言,吴三桂貌似并不在意,或是佯为不在意。

王朴心头一滞,他至今都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赏格许诺,可见关宁军的面子果真非同小可,他神甲营那是望尘莫及的。

“怎么朝廷至今不给王节制论功行赏呢。”吴三桂顿觉王朴的气焰弱了几分,该是话到痛处了,又拱火道。

“嘿嘿,吴三桂,叛军的厉害呢,你没领教过,赏还是罚犹未可知呦。”王朴不甘示弱,冷笑道。

“王节制何故妄自菲薄呢,听说神甲营是天下劲旅,在蓟州城下两千破七万。”吴三桂面呈不解道:“我们可是当面听蓟州乡绅们传得神乎其神,遂心生仰慕,才恬着老脸来此求教,想学点本事回去,必然终身受用无尽。”

王朴闻言不禁一愣,和吴三桂一番言语,似有针锋相对之意,又似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对方总在飘忽不受。他决计不信吴三桂会是一个心思单纯之辈,这故为粗直的做作必然有诈。

“坊间传闻向来夸大其词嘛。”王朴琢磨不透吴三桂的为人,遂干巴巴应了句客套话。

“哎呦,呵呵呵,说起坊间这个传言,还有一个传言,不知王节制你听过没。”吴三桂忽而讪笑道,眼神便有些邪祟。

“愿闻其详。”王朴心里打了个突:来了,终于图穷匕见了,果然故作老实憨厚。

“有人说王节制身边藏了一个戚家军的后人。”吴三桂浅浅含笑道。

周遇吉闻言大骇,猛抬头逼视王朴,眼神不善,当年戚家军在蓟州闹饷,朝廷恐惧京师悬危。遂以霹雳手段剿灭,若王朴私庇戚家军余孽,如此心怀叵测无疑,这是足以罪诛九族的大逆铁案。

“嗯?哪里来的这种说法呢。”王朴惑然。

“王节制自进京勤王以来,一直围着蓟州城打转,后来更在石门驻军。”吴三桂缓缓吐字,却有别样的顿挫抑扬,王朴心头闪过一丝不快,仿佛听了一段指控有罪的判词。

“那又怎样。”王朴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他和吴三桂碰面以来,就只是鸡同鸭讲,难道是辽东一带的古人异俗,好绕着弯说屁话。念及此,他斜眼瞟了眼林昌兴,寻思这位正宗古人该能听的明白。奈何一旁的林昌兴也同样一脸茫然,显然并不比他强上几许。

“啊,原来王节制是真不清楚吗。”吴三桂讶然而惊道。

“你不妨把话说明白些。”王朴有些不耐烦了。

“当年蓟州兵变就是发生在石门,还有不少余孽藏匿在那一带。”吴三桂终于把话说透。

“蓟州兵变?”王朴眉头微蹙,这类传言零星落入崇祯耳边,难怪会生出猜忌。

“石门城墙上还有一首诗,难道不是王节制的大作吗,那就怪了”吴三桂疑惑道。

“一首诗吗。”王朴若有所悟,冷笑道:“不是我写的,为何就怪了。”

“这首诗听口气出自一位统兵大将的手笔。”

“哦,说来听听。”王朴有些好奇了,若这是东虏在暗施离间计,这首诗多半为皇太极的亲笔之作。

“十年驱驰鬓角霜,边愁云护又何如,醉杯望月天不遥,轻江流年任移物。”吴三桂缓缓念了出来。

“是首好诗,像是将军的诗。”王朴由衷品评道。

“这首诗?现在还留在石门城内吗。”林昌兴脸色凝重问道。

“我看了一遍,也觉得好,心里实在佩服王节制,便叫人打造了个花框,给笼了起来,用的还是名贵的檀木,免叫粗人不识货给损坏了。”吴三桂一脸艳羡之色,大献殷勤道。

“噗嗤。”周遇吉好悬笑岔气,他是知道些吴三桂的为人,这小子忒阴损了,给人挖坑还当面卖乖。

林昌兴在王朴和吴三桂的脸上来回盼顾,一脸茫然,这首诗与他心思耦合,是啊,轻江流年任移物嘛,昏君轻江山,流年必然改朝换代。但他从来不见王朴写过诗,那这首诗就很有仇敌栽赃陷害嫌疑了。

“哼。”王朴瞥了眼那个正辛苦憋住笑的亲兵,这是吴三桂带上来的,按说这不合礼数,但王朴也不想深究,他还有求人疏困之处。遂道:“诗是任何人都能写的,与我何干,我从来不写诗。”

“哦。王节制说的是。”吴三桂嘴上附和,心里却在冷笑:这首诗已经被我抄了下来,送去外公过目,早晚传宫里去,那你就是真的冤枉,可皇帝心里有了根刺,你的前程还不完蛋吗。

“城内很多百姓食物短缺,我们作为军人,保境安民是本分,可惜王某势单力孤,手头的粮食十分有限,吴游击是关宁军的人,听说关宁军每年饷银数百万两,那粮食必然是充足,能否匀一些出来接济百姓呢。”王朴切切道。

“保境安民自然我等责无旁贷,可惜我手头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吴三桂一口回绝道,脸色不经意流露烦躁之色,显是对此项提议十分不以为然。

王朴大失所望,他原以为吴三桂这等史书上有名的人物必然志向高远,卓尔不群,行事作风会与俗世迥然相异,显然这是个误会啊。

倒是周遇吉在末席大受震撼,那双鹰眼竟是瞪圆了,一介武夫居然敢代朝廷赈济灾民,这,这是那什么,母鸡司晨呀,不对,比这更严重许多,文官们会因此暴跳如雷,纷纷上书攻讦,不给他安个沽名卖直,心怀异志的罪名岂肯罢休,搁太祖,成祖朝这就足以论死了,甚而诛九族都不为过。王朴据说是安远候之后,那他家里人怎能不教武人该避的忌讳,或是他从小顽劣不堪,被弃之如履,因而疏于栽培吧。但那样又怎推出来做了官。

正周遇吉一人胡思乱想之际,王朴犹不死心,见吴三桂凝眼头上那灯笼出神,便笑道:“我这个吊灯如何,通州城内虽遭了叛军劫掠,值钱宝贝也还有很多,我愿拿出来跟你们交换粮食。”其实那并非什么吊灯,乃是港口里用作引航的船灯,他见此有些像后世的吊灯,又心塞长夜幽暗,憋闷不过就拿来改成了吊灯。

“这吊灯挂脑门顶上,使人犹如置身晨昼,又不易刺眼,到底京畿贵人会耍。”吴三桂叹服道:“奈何我。”

“这个吊灯,我喜欢,嘿嘿,买回家去,挂在客厅谁见了不夸一句气派。”周遇吉突然插嘴道。

“你是。”王朴很是疑惑问道。

“在下周遇吉,无名小辈而已。”

“啊,原来你是游击周遇吉,久仰大名。”王朴听他想买吊灯,怎敢怠慢。

吴三桂脸上闪过一丝不快意,但他极善掩饰,遂朗声笑道:“呵呵呵,周兄你不妨看仔细,这灯笼吊在房梁上,对屋顶烟熏烘烤,日久必生事。”

“何妨,吴大人有所不知,这吊灯还有一套导烟管道,就跟烟囱一样,只不过我嫌麻烦,这是个临时住所,就未有安装而已。”王朴急中生智,旋即拿出对策,雁门卫已建成了大型的蒸汽锻压机,可压制出大块铜皮,裁卷为管道不难。

“哈哈哈,吴兄弟,你莫低估贵人们的讲究,我听说贵人屋子都挖地龙,冬天外面冰天雪地,屋内却热气腾腾,开了窗都不觉冷,王节制,你说是吧。”周遇吉开怀大笑道。

“对啊,这吊灯还能取暖,在冬天尤其好用。”王朴满心窃喜,这客户上道呀,这单买卖有戏。

“我订一套,回头送到我府上,这是订金。”周遇吉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小心翼翼摊开,抬手一扬,吊灯旭辉之下赫然写有五百两。居然懒得讨价就欲先行付钱。

王朴十分感激,他私心了然,这买卖只是个幌子,周遇吉是在找借口,为赈济灾民尽一份力。五百两虽不多,但朝廷常欠饷,将领们手头多不宽裕。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