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个王朝的谏官默而不再言,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唐太宗李世民虚怀纳谏,魏征得以在御前直言不惧。
唐玄宗李隆基闭目塞听,满朝谏官在御前沉默不语。
天幕画面上,开明繁荣君臣互信的贞观朝堂和花团锦簇矫饰满溢的开元朝堂形成了对比。
一则欣欣向荣,而一则带着繁华掩盖下逐渐清晰的暮气。
天幕忽然转而介绍唐时的朝堂景象让天幕前的众人茫然了一下。
“这是何意……?”
赵宗实却是面色巨变。
“唐太宗和唐玄宗?!”
他感到悚然和惊惧。
“不、不……怎会到以这二人的对比来预示的地步?!”
这岂不是说他的昏庸程度跟唐玄宗比也不遑多让?!!
赵宗实眼前一黑,几乎想要晕死过去!!
他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啊?!!
不光是赵宗实想到了。
宋朝最是不缺聪明人,不少人心思一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继而脸色都说不上好看。
赵匡胤更是勃然大怒!!
“这畜生东西,在位区区四年居然都有本事博得一个跟唐玄宗相类比的名头?!!”
他朝的子孙真是一个个都好样的,完全用不着他担心他们到底能作死到什么地步!!
……
天幕画面继续播放。
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两朝的对比渐渐消散后,仁宗一朝和英宗一朝也分别浮现出来。
【宋代的台鉴元气经由仁宗一朝的涵育沛然浩荡。】
画面上那温和仁慈的帝王笑呵呵的挥手让大家起身,下方以包拯为首满面肃然坚毅的台鉴官们自成一派,对朝中所有官员乃至君王都一视同仁。
在无数影视剧或话本故事中,谏官往往扮演着又冷又臭不讨人喜欢又看似愚蠢的角色。
他们总是不懂得审时度势,朝中谁得势便越挑谁的错处,帝王越不爱听的话他们越是要说。
但是,当一个朝堂中再没有这样的角色时,往往意味着帝王闭目塞听,朝堂即将迈向末路。
画面上。
当宋英宗指使那谏官弹劾朝官,他垂首拒绝时,难道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么?
但因为他是谏官,当他成为帝王的爪牙时,台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宋英宗在位时期最大的这条争议,即生父和仁宗谁应为‘皇考’。
朝中虽有三派人——皇帝、统领百官的宰执、谏官。
但严格意义上,只有两派。
皇帝毋庸置疑,自然是想让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而宰相一方以韩琦为首,早早就审时度势的选择了站队皇帝。
这场争执,毫无疑问以谏官告败画上句号。
皇帝心满意足的奉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宰执心满意足的打压了谏官,也顺带着讨好了新帝。
画面中。
谏官在朝堂上怒骂韩琦。
“陛下还没发旨,尔等便如此枉顾礼法,难道不觉得自己臣权太盛了么?!这朝中究竟是你大相公说了算还是陛下说了算?!”
韩琦神色不变,“台鉴如此自信,不如就亲自问问陛下吧。”
台鉴们的脸色刹那间都变的很难看。
此时还是谏官的司马光站在台鉴之中,沉默的看着这一幕。
没多久,司马光被免去了谏官的职位。
同年十月,满朝谏官仅存三人。
【及至宋英宗上位短短两年间,沛然浩荡的谏官元气便消弭殆尽。】
弹幕也挺唏嘘的。
【哎,你说这事儿闹的,站在谁的立场上来说好像都有道理……】
【那不管怎么说,英宗这事儿都办的不是很地道啊,仁宗刚死呢,好歹装两年孝子啊!!】
【我倒是也理解他,毕竟他跟仁宗也没啥感情,想尊自己的亲爹也情有可原啊。】
【呵呵,他亲爹能让他当皇帝么?要是没有仁宗选立他为嗣子,他别说跟他亲爹升格成太上皇了,皇位都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吧?!】
【我也支持谏官,这次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哎,我发现司马光这个时候好像还是个小谏官呢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好像就是啊,我记得他后期挺滑头的啊,没想到这会儿这么清纯不做作(狗头)】
【韩琦这老油条,哪朝都让他混的如鱼得水的,左右不得罪皇帝呗!】
【毕竟是曾经跟范仲淹斗的都你来我往的老家伙了,我记得他到后期神宗上位也是毫不犹豫就站队了新帝,贼的很!】
【呵,就宋英宗这样,我看也幸好是他没当两年皇帝,要是让他多当两年,怕也是个不逊色徽钦的人物!】
天幕前。
宋仁宗沉默的看着天幕画面,久久不言。
包拯等人则是在出神片刻后淡淡的收回了视线。
旁的谏官多少还露出些悲怆之色,包拯却神色平静全然像是无事发生。
韩琦脸色挺尴尬的,默默离他们远了点,生怕自己被迁怒了。
他盘算了一下,按他对自己的了解……那事儿他还真干得出来!!
就算再来一回他肯定还是那么选啊!!
不管怎么说,跟皇帝作对吃力不讨好的,反正跟他自己也没啥太大利益关系,何必呢!
宋仁宗也慢慢收回视线,瞅了韩琦一眼。
从来都温和的皇帝这回语气却让人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
“韩大相公从来都是聪明又看得清局势的人,不如你再看一看,朕此次要如何发落于你啊?”
韩琦怔愣了一瞬,像是惊诧,却也没怎么犹豫的迅速跪下。
“陛下息怒,臣不揣测圣意!臣知道那个未来的自己犯下滔天大错,要杀要剐悉听陛下尊便!!”
宋仁宗笑了笑,“韩大相公确实聪明,你知道朕心软,必不会因为未来的事情对你如何——何况,你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
韩琦闻言,心头却是骤然一凉,一瞬间有些茫然摸不清仁宗的意思了。
“陛下,臣、臣……”
宋仁宗脸色沉下来,忽然像是怒极,厉声斥道。
“韩琦,朕问你,你可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