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当日下午,宫中来人将集庆寺的竺林别院收拾出来作为太后行驾暂歇之地。而作为京中大寺,又与皇家沾边,且风景不错,自然成了京中权贵和豪富们的礼佛之地,因此兴建了诸多别院供这些王公贵族做小住之地,也供那些女眷们做带发修行之所。竺林别院与赵昺所住之地其实也就一墙之隔,昔日是为陪驾的臣僚们的住所,条件自然也不会太差。

选定后,宫中的亲卫团便将里里外外搜查一遍,并将寺院周边全部封锁,禁止一切人等靠近。而赵昺作为‘地主’自然要跟着张喽,以示孝顺。其实有王德在自然不用他动手,甚至不需动嘴,他自要一个眼色便办了,而他只是显示下存在感就好了,自然有人为他在太后面前唱‘赞歌’。

赵昺看着整个别院在众人的忙碌下,很快变了样,所有的房间的墙,皆重新以素色绸帛遮蔽,院子中也四处挂起了灯笼。而太后的居所也做了精心的布置,一切所用之物皆是簇新的,或是取自宫中,寺中旧物皆弃之不用。这让他十分不快,仅仅是歇歇脚便如此耗费,也太过浪费了,可过去太后并非如此奢侈啊!

“李淦,你不知宫中的规矩吗?”眼见小皇帝眉头越皱越紧,知道主子心中不痛快了。而原因不言自明,陛下在寺中住了这许多时日,所住的房间除了随身应用之物皆是庙里的旧物,一件都不曾添置,肯定是觉得心疼了,便叫过负责此事的内侍道。

“拜见官家!见过大官,不知有何吩咐?”李淦听见后立刻小跑着过来施礼道。

“李淦,你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宫中早有定制,太后和陛下出行一切从简,不可铺张,兴奢靡之风。难道你不懂吗!”王德用手指指点着其脑门厉声道。

“大官,小的自知。”李淦腰弯的更深了,连声答道。

“明知故犯,屁股痒痒了吧?要不要洒家用鞭子给你挠挠!”王德冷笑着拍拍其的肩膀道。

“大官饶命,还请听小的回禀!”李淦听了本来就是一张雪白的太监脸,瞬间变成了铁青,连忙跪下道,“此次太后已有口谕,此次拜祭太皇太后一切皆听新选进宫的几位姑娘的安排,如此布置绝不是小的主意!”

“那你为何不肯从旁劝说,任她们所为吗?”王德听了撇了眼小皇帝,反见其眉头皱的更深,便仍板着脸怒气不减地道。

“小的该说的都说了,可那位主持布置的程姑娘却说,太后行在之地怎能简陋,而这些又花不了多少银钱,尚不如其家里出行所费!”李淦苦着脸道。

“哪位程姑娘?”赵昺出声问道。

“官家,其名程素,乃是过了复选的秀女!”李淦施礼后,向左右看看,指指人群中的一位小姑娘道。

“哦,就是其,看来这程素不素啊!”赵昺顺着其手指的方向看去,便见一个身穿淡绿色衣裙小姑娘指点着众人在悬挂窗幔,点点头道。

“官家,小的……”李淦听了一愣,不知道陛下所言何意。

“既然太后早已有了安排,便不要多言,由他们去吧!”赵昺挥了下手道。

“官家已经吩咐了,还愣着干啥,找打啊?”王德上前踢了其一脚道,李淦听了忙不迭的告退,赶紧溜了。

“官家,太后这是何意啊?任由这些小姑娘胡为!”王德看看小皇帝目光虽仍在程素身上,但却没有一点喜色,小心地问道。

“你粘上毛比猴都精,不知道是何意吗?”赵昺扭脸笑骂了一句道。

“小的愚笨,如何能懂得太后所想!”王德笑笑施礼道。

“你啊……”赵昺伸手指指他,主仆二人相视一笑,离开了别院……

…………

次日寅时,太后行驾抵达集庆寺,赵昺率寺中僧侣亲迎到寺外,但见队伍浩荡,来的人还真不少。他上前见礼后,太后下车转乘肩舆入寺,他扶轿在旁随行,直奔太皇太后的寄灵之所,前后只有内侍和宫女相随。可轿子后面却有宫女衣着有异,可他分明看见了陈淑儿和李三娘也在其中,便明白了这也是选出的秀女,当然不可能都作为他的妃嫔,其中也有人会充任内宫女官的。

“苏姐姐,太后今日怎么如此装扮?”刚刚拜见太后时,赵昺看见太后一身粗布白色衣裙,脸上未施脂粉,发髻之上插着一根木簪,大觉奇观,轻声问伴轿而行的苏岚道。在离开孤山后,其便转回宫中,而庙中又不便有女眷同住,所以她这一段时间并未随驾。

“官家也知,太皇太后的名爵皆被削去,乃是名罪妇,太后不便自恃身份前来拜祭,只能以百姓人家的子媳身份略表孝心!”苏岚小声回答道。

“这……如此一来,朕岂不是自扇耳光了!”赵昺听了嘟囔着道。虽说是自己执意要削去一众人的封号,可自己是监国,‘做主’的却是太后,可自己当下却是以皇帝的身份在寺中为太皇太后做法事的,其这么一撤把他晾了。

“官家,这却不是太后的主意,是那吴姑娘上谏的,以为娘娘不可以太后身份拜祭罪妇,那样便乱了礼法。”苏岚略微摇摇头道。

“哪位吴姑娘?”赵昺装作不懂的样子问道。

“官家真不知最近宫中的事情吗?”苏岚轻笑着道。

“嘿嘿……”赵昺尴尬地笑笑道,苏岚可以说陪着他长大的,而有些机密之事也不避讳其,她自然知道自己在宫中也有耳目,宫中的事情如何瞒的住自己。

到了太皇太后寄灵的小庙,杨太后下轿只要赵昺相陪,其他人皆留在外边。当两人踏进庙门后,庙门随即关闭,诵经声立刻响起。杨太后向前抢了几步,脸上已满是泪水,抚棺大哭,好一阵子才止住哭声。赵昺上前扶住,点了三支香递上,杨太后这才拜了三拜将香插到香炉中。

杨太后这时又拿过纸钱在灵前点燃,跪在蒲团上边烧边念叨起来。她从当年离开临安说起,自己历尽艰辛才带着两位皇子逃到福州,召集群臣,收拢败军,在众臣的拥立下立幼子为帝……磨叨到幼子病死,再立新君又哭了起来。

赵昺没有多劝,只是在旁默默守候,他知道这个女人也够不容易的。入宫后虽生了皇子却不得宠,皇帝死后自己的儿子又无缘皇位。在国难之后带着两位小皇子逃难于江湖,又经历了亲子病死,她却能再立自己为帝,撑起了行朝,所遭受的困难太多了,而又无人可以诉说。其压抑太久,也应该宣泄一番了。

好好的哭了一场,杨太后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随后移步偏殿重新洗漱更衣。才召见了主持捐纳了两万贯的香火钱,又赐下经书五百册。赵昺虽然心疼也不能说,这些钱自己放开肚子吃,只怕没有一年半载是吃不回来了,都便宜这些和尚了。

祭奠完毕,赵昺将太后送到别院小歇,又陪着用了午膳,娘俩儿说了会儿话。他以为太后也该回宫了,毕竟当下宫中只有他们两人,必须有一人坐镇宫中,以防生变。但是又等了一会儿,太后却仍无回去的意思。而他又不能催问,只能陪着说话。眼看天都快黑了,太后才言今晚她要陪着自己过中秋,一同祭月,并由他执事。

赵昺一听便懵了,他知道后世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之说,而他也明白当下与后世有所不同。古人把月亮看作是与太阳相对的太阴,自然就有所崇拜,宋王朝把祭祀月神写入礼志中,天地、五帝、日月星辰、社稷,诏有司以时举行祭祀。

而民间也在中秋礼拜月亮,全城人家,不论贫富,凡是能走路的,到十二三岁,都给穿上成人的服装,登楼或在庭院中,烧香拜月亮。男的愿自己早日考上科举,走入仕途,飞黄腾达,女的则愿自己貌美如嫦娥,丰满如洁白之月。这里说的是男女都要拜月,与后代只有女子拜月,男子不拜月的风习也很不一样。

来的这个朝代后,赵昺记的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正经八本的过过中秋,因为这个季节在琼州正是雨季结束,旱季到来的时候,也是敌军进攻的最好的时间段,他不是率军征战,便是领军备战。而在军中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顶多也就是大吃一顿,根本没有经过祭月的事情。

过去每逢举行典礼,都有礼部的官员先行讲授程序,告知他应该做什么,说什么。并在事先会进行演练,仪式举行时也会对自己进行提点。但今天的突然袭击,让赵昺有些措手不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程序如何。于是乎以沐浴、更衣为名,叫上苏岚给自己恶补一下,免得丢人现眼。

苏岚也真是体己人,在短时间内为小皇帝简明扼要的说了程序,又讲述了注意事项。赵昺这才知道正规的汉民族祭月仪式,依照《礼记》的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祭月之时不是站立,而是以民族传统的“经坐”坐于席上,拜时不是站立施礼,也不是双手合十做祈祷状。拜时,是行汉族正规的“拜礼”。连续拜两次时,称为“再拜之礼”。经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若是累了,也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正规拜礼是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虽然也叫鞠躬,却大相径庭了。与此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才叫做拜,然后直起上身,而手随之齐眉,称为‘兴’。最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再拜就是连续行两次拜礼,即“拜-兴-拜-兴-平身”。

祭月当然要有祭品,布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物,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主祭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宫中之所以盛行祭月,也是有说法的。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而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也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此外中秋之夜,还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于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赵昺听罢讲解,想想今晚太后执意要将拜月仪式放在这里,绝非是一时的兴致,其中定是早已谋算多时,其中深意让他颇为感动,竟让他对这个月圆之夜有了些许期待,但是在寺院中举行却又使他心里觉得怪怪的……

(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汉末天子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决战朝鲜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天妃出逃:萌宝有个跑堂爹我的老婆是土匪铁血宏图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神级火爆兵王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