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考虑到惹怒赵骏的后果,赵祯思量再三,决定还是不犯傻,一切以赵骏的意思为主。

结果就是朝廷正式下发了淮南赈灾贪腐案的诏书,事情始末都发在了邸报上,还有汴梁的报纸也大肆渲染,将那些人的可恶公布于众。

一时间汴梁不管是官场还是民间,都因为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满朝议论声音不绝于耳,对这些人的行径群起而攻。

说到底,宋朝官场确实黑暗。贪污腐败、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几乎是常态,真正清廉和正义的官员只是少数。

然而朝廷中央官员其实更讲究清流名声,甭管私底下怎么样,至少表面上奉公守法,维持清官形象。

即便是夏竦这样的卑鄙小人,也只是在合法范围内自己做生意,从不敢贪污受贿。

所以赵骏虽然对夏竦的感官很差,可他确实没什么把柄将他处置掉。除非赵骏直接以为了一己私欲把他降职,否则在律法上还真拿夏竦没什么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自诩清流的官员在得知有人做了这样的恶事之后,自然是弹劾遍起,势必要将这些害群之马给处置,彰显朝廷正义。

有了这样的大义在手,政制院便顺水推舟,下达了政令,让各路的负责人将所有涉案的案犯羁押起来,押回汴梁受审。

而且还特意提及,这次审判将由大理寺、审刑院以及御史台联合执行,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

听到这个消息,三个衙门高兴坏了。纷纷喜形于色,弹冠相庆。

赢了赢了。

他们总算是获得了胜利。

赵骏不在汴梁,大宋的司法权终于又再一次落到了他们手里,不再像以前那样,被皇城司垄断了一切权力。

于是三个司法衙门立即行动起来,联合发出通告,立即捉拿犯法的官员。

不过他们还是慢了一步。

名单上除了离得远的,比如在河北、陕西、四川、山西等地的,只要是在东南区域,基本都被赵骏给逮住。

毕竟赵骏行动是在六月份,而朝廷得到信,再把这些人的罪行公布,引发舆论关注,让赵骏的行动占据名分大义基本上已经是七月份,中间相差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足够赵骏四处抓人了。

而且杨崇勋的陈州虽然就在汴梁南面,离汴梁咫尺之遥,可离淮南也不远啊。

所以几乎是三司衙门联合执法的队伍欢天喜地去拿人的时候,陈州的地方官就告诉对方,几天前杨崇勋就被军队抓走了,让人白高兴一场。

跟黄惟等人比起来,杨崇勋可是做过宰相的大鱼,可惜没落到他们手里,这令大理寺、审刑院以及御史台的人非常遗憾。

不过抓到黄惟也不错了,马上开审。

而赵骏这边。

等到七月份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所有能够抓到的犯官全部逮住。

抓杨崇勋也没费什么手脚,他手里确实有一支小军队,那些县令被暗杀就是他所为,但还是没法跟正规军相抗衡。

在百姓眼里,不管是杨崇勋、孙沔,甚至是地方上那些县令,都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大人物。

这些人能够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弄死他们。

他们给予人们的是无尽的绝望,以及如一座大山般的压迫力。

可那是在底层百姓眼中是这样。

换了另外一个层次那自然又截然不同。

对于赵骏来说,他们也不过是南巡下基层路上,顺便处理掉的一群阴沟老鼠罢了,根本费不了什么力气。

而且还是赵骏看见了,不管从道义还是良知上,都要铲除的人。

没办法。

赵骏在眼睛瞎的时候跟赵祯他们吹牛逼,说自己要是在古代,那必定能够掀起一场变革,让大宋再次伟大,成为像汉唐那样的强盛帝国。

结果眼睛恢复后人就傻了,自己真tm出现在古代了。

然后牛已经吹出去,又被晏殊他们劝着加入了大宋集团,那就只能赶鸭子上架,开始着手改革事宜。

那改革总要有个方向吧。

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的提高生产力先搁一边,想办法缓解日益尖锐的土地兼并,让大宋百姓有条活路才是正道。

于是乎带着吹出去的牛逼,赵骏就踏上了一条为大宋百姓谋生存的道路。

出去一看。

好家伙,遍地贪官污吏,祸害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这要是赵骏还不做事,那不是打他的脸?

我说我下棋厉害,你说你是刘启。

来抬杠的是吧?

所以总结来说。

不是赵骏真那么喜欢杀人,而是他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说出去的豪言壮志就是要全面改革大宋,让大宋从上到下,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既然发下了宏愿自然就得做事,而这些人在路上又被他遇到,按赵骏以前看的修仙来比喻的话,那就是阻碍了他的大道。

这些人不死谁死?

等到八月份的时候,赵骏已经走遍了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二十多个州,上百座县。

同时以李柬之、蒋堂、杨告等人组成的联合审查部门也已经将那些人的全部罪证调取完成,家也抄了,人也抓了,证据也充足。

赵骏快刀斩乱麻,签署了他的知院政令,为首者一律死罪,其余那些执行人员,如各地县衙胥吏、州府衙役,佐官、腻官、文书、吏员等等数百上千号人,情节严重者死刑,罪责较轻者流放。

并且他们的罪名也昭告整个淮南,各地州、县、乃至村镇,都张贴布告。把他们的罪行、行刑时间,以及朝廷对贪官污吏的态度,赵骏铲除这些官场毒瘤的决心一一展现。

一时间,淮南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赵骏的名望在这个时候几乎传遍了整个南方,声势达到了顶点。这个时候他要是振臂一呼,发动起义估计都有不少人跟随。

但这还远远不够。

八月十日,赵骏从二月份出发,在应天府逗留了一段时间,二月底进入淮南西路,除开在杭州的两个月,大部分都在淮南。

他走访乡间,调查民情,除了处置那些高级官员,更多的还是听听民意,判断是非曲直。

当初他在应天府,由于未表明身份,地方百姓都不敢和他说真话,所以赵骏时常就只能在乡里闲逛,除非遇到那种愿意打开话匣子的受害者,不然收获还真不多。

可现在身份表明之后,走到哪里,就有不知道多少地方百姓来喊冤。

告的状子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些是被胥吏欺压,有些是宗族内部矛盾,还有些则是一笔糊涂账。

比如说村子之间争水源这种,两边村寨械斗,衙门里的差役只能过来调节。

两边就都觉得衙门的人和稀泥,偏袒对方。恰好赵骏路过,下乡调研,全都跑过来告衙门的状,把当地知县吓了个半死。

后来经过赵骏了解,实地勘察了情况之后,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让两个村子一起重新挖一条水渠,并且按照用水需求、村子人数进行分配,官府监督,严格管控,不允许再争抢。

同时赵骏也严厉地批评了两个村子的做法,告诉他们大家都是邻居,你抢了水,旁人就没水灌溉田地,田地生不出粮食出来,邻村就得饿死。

邻里之间,本就应该相互协助,而不是大打出手。

难道在明明水源还算充足,勉强可以供应两个村庄的情况下,还要闹出人命吗?

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管他们听没听得进去,反正在赵骏的见证下,他们是握手言和,表示以后不会再闹矛盾。

其实也是这两个村子的矛盾并不深,地方官吏虽然和稀泥,可每次双方械斗,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制止,没有闹出人命,不然的话,怕是没那么容易解决。

而这样的事情,赵骏每天都能遇到很多起。堂堂一个政制院知院,堪比一国总理的存在,却要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也真是让人脑壳痛。

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基层治理本来就是直面民生。他要下基层调研,就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自然也就只能解决这些问题。

也就是他本身来自于后世,出生于农村,基层经验还算丰富,再加上不同地位的人说同样的话,效果也不一样。

换了地方胥吏来劝说他们,地方百姓不一定听,但换了赵骏来批评教育,一个个自然听话许多。

即便有些刁民无赖,至少当着赵骏的面肯定不敢违背。

十日这一天,赵骏刚刚从泰州回来,去了一趟赵拚所辖的海陵县,到了地方果然看到治理一片安宁祥和,百姓不能说是衣食无忧,但也比别的州县强了不少,这说明赵拚的治理能力确实上佳。

而且听说赵拚对付县里的豪强地主也是有一手,竟然逼得他们高价雇佣百姓耕作,又严厉打击奴隶现象,迫使那些豪强地主给雇佣的百姓签署平等契约,大幅减少剥削压榨。

这让赵骏对赵拚还是很有好感,跟杨告、王素、杨察等人一样,记在了人才选拔的小本本上。这样加上包拯,他手里头至少有了五个未来可用的大人才。

回到真州,目前赵骏入驻淮南东路转运使衙门,借用了蒋堂的衙署办公。现在整个淮南都已经走过,该南下去浙江福建等地了。

只是到了下午,蒋堂和杨告就过来了,向赵骏禀报公务。

转运使衙门内,赵骏坐在主位上,蒋堂和杨告过来之后,赵骏就让他们坐下,又让人沏上茶水,才开始聊正事。

“知院,这是各地地方上的处理结果。地方上很多胥吏都参与,现任县令接受了贿赂,就由现任主簿、县尉来审判。罪责高的,都押往下蔡,流放的流放,死刑的死刑,都是本月底行刑。”

杨告把情况跟赵骏说了一下。

赵骏点点头道:“嗯,伱们做得不错。本知院这一趟其实是体察民情为主,这贪腐大案遇上了就顺手处置。但长期还是行走地方居多,这些事情都交由你们来做,辛苦你们了。”

“哪里的话,都是我等下官分内之事。”

杨告和蒋堂连忙拱手。

接着蒋堂又道:“除了这些脏污官吏外,涉案的商贾地主也都抓了起来,这是名单。”

说着他将手中的公文呈递了上去。

赵骏接过来扫视了一眼,淮南贪腐案,官员负责把粮食贪污下来,商人负责哄抬价格,高价把粮食卖出去,得到的钱三七分成。

七成是人家官老爷的,商人能得三成还得看杨崇勋、黄惟、孙沔等人的脸色。

当然。

即便是这样,这帮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

因为严格来说,商人们要想赚钱,肯定有他们的利润。

比如官员把粮食贪下来,而当时由于灾情影响,本来两百文一石的大米,翻了五倍,涨到了一千文一石。

那么官员肯定会给收粮食的商人们一定优惠,如市场价一千文一石,给商人们七八百文。

然而商人自然不会满足于这点利润,于是乎继续哄抬物价,把原本一千文一石的市场价,抬到tm的两千文一石,狠狠地赚它一笔。

这也是为什么史料当中常有记载,一旦出现灾荒年月,灾区的粮食价格往往会暴涨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原因。

除了市场本身波动以外,这些囤货和哄抬物价的商人也是其中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赵骏既然撞上了这桩案子,那自然不止是打击贪官污吏。

这些地主商人肯定也不能放过。

因此早在抓官员们之前,就让杨告他们继续顺藤摸瓜,将这些地主奸商们也一网打尽。

“嗯,做得很好。”

赵骏看了眼名单,里面的罪行,包括怎么从官员那买到粮食,又怎么哄抬物价的,写得清清楚楚,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件事情,务必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是。”

两个人应了一声。

赵骏又道:“当地的地主,犯法者严重者杀头,参与其中者,也要抄家流放。具体刑罚标准你们自己来决议,但我希望他们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另外他们名下的土地,收归本地官府所有。”

“收归官府?”

杨告有点意外,他还以为赵骏会分配给百姓,没想到竟然直接没收了,好奇说道:“知院,全都归于地方县衙吗?”

“嗯,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以后这样要形成常例,所有犯法的地主,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把土地收归地方县衙,由上级州府和路政各司进行监督。”

蒋堂纳闷道:“收归的土地该如何处置呢?”

“很简单,租赁给百姓耕作,地方的地租一般在五到七成之间,甚至只用交五成地租的,都算是好地主了,真是讽刺。而百姓租赁官府的土地,在扣完正常税收之后,只需要交两成左右。”

赵骏说道:“如此一来,一是为了减缓土地兼并的情况。二来是为了给地方地主形成压力,只要官府以及自耕百姓拥有的土地足够多,哪怕只占据一个县的两到三成,大部分百姓也更愿意去租赁官府的,而不会去当地主的佃户,地主就只能被迫降低地租,让百姓受益。”

“妙啊。”

杨告拍马屁道:“这样一来,那官府的税岂不是更多了?”

“嗯。”

赵骏说道:“这地方上的那两成税,其实是可以留在地方,充当胥吏的俸禄,也能减轻胥吏为了生计,四处索贿的情况。”

“知院真乃是神人也。”

杨告竖起大拇指说道:“这个办法真是好啊,既解决了百姓困难,还能让地方的胥吏受惠,真乃良方妙药。”

虽说知道杨告这个人喜欢巴结权贵,喜欢奉迎上意,但不知道为什么,赵骏却不觉得反感,反而面对杨告的吹捧,心里还挺舒坦。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神探狄仁杰》当中,舔灵曾泰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路升官发财,很快当上了一道黜置使的原因。

“道之谬赞了,也不能说是什么良方妙药,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赵骏听着杨告的吹捧,笑着摆摆手说道:“而且这里面还有些弊端,也是个麻烦事情。”

“弊端?”

杨告纳闷道:“如此妙策,还有弊端吗?”

“自然,规矩都是人定的,那自然也可能会被人破坏。有的时候上面的政令是好意,到了下面实施的时候,就被地方歪曲,变成了祸害百姓的坏政。”

赵骏想起了王安石变法,说道:“比如县衙归属的土地很容易被那些胥吏的亲朋好友给租走,甚至可能会出现地主用手段把那些土地租走,然后再以五成地租转租给百姓,赚取中间的三成差价利润的情况。”

“这”

杨告傻眼,看了眼蒋堂,蒋堂也非常惊讶。

他们的确没有想那么多。

跟王安石一样,想法是好,但可惜执行者是天下胥吏。

这些人就不可能不为自己利益着想。

在分配这些官府拥有的田地时候,优先考虑亲朋好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这就需要州衙以及四司衙门来起到监管的作用。”

赵骏最后总结道:“地方上的县衙归属田地,地方县令必须要亲自分配,发给需要的百姓,而不是那些胥吏的亲朋以及地方地主。这可以作为一项政绩,加入到考核当中,有州衙和四司衙门监督,效果或许会好很多。”

“是,下官明白了。”

两个人顿时了然,拱手行礼。

赵骏点点头。

淮南贪腐案基本上就处理干净,后事就交给他们来做就行,他也该继续南巡,去别的地方。

(本章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