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允一死,长安城的实力立刻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太史慈趁着机会借着汉献帝的名义收编了长安城的军队。只有军队在自己的手里,才谈得上真正控制长安。

虽然长安城的很多大臣诸多不满,但是却不敢声张,那并非迫于太史慈武力压力的问题,而是太史慈手中掌握着汉献帝,又或者说汉献帝现在完全站在太史慈一边的原因。这些大臣一直以来标榜的就是忠于大汉,更以放抗权臣,扶持皇帝为己任,原本他们以为汉献帝被太史慈劫持,杀王允也是受太史慈所迫,可是现在却是汉献帝主动要杀王允,那太史慈倒好像是汉献帝的心腹似的。

所以现在放的太史慈已经全无必要,一不小心还有可能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若是说汉献帝是昏君呢?那似乎更说不通,这汉献帝一直在权臣的控制之中,杀王允只不过是汉献帝随心所欲下的第一个命令而已,而且证据充足,谁又能说汉献帝这么做是错误的呢?所以更谈不上“直谏”“死谏”了

故此唯有默默的接受太史慈的所作所为,至少在现阶段,谁反对太史慈就等于反对汉献帝。

因此,太史慈收编长安军队的工作极为顺利,在加上自己有郭淮、王凌、王晨这三个熟知长安军队不防的地头蛇,做起事情来哪还不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史阿这大汉第一剑师自然是跟随汉献帝回宫。

看着郭淮领着王凌和王晨井井有条的安排一切,太史慈这才放下心来。

这期间,长安城的居民并没有因为王允身死皇帝回宫而有多大的情绪波动又或者兴奋异常,生在乱世,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情他们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眼睛观察。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地一切。任何所谓的希望在他们地眼中都变得十分的可笑,故此长安城地气氛十分地冷淡。不过长安城的大小官员们却看时忙碌起来。太史慈的突然杀到和汉献帝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处死王允给这些政客们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他们都在考虑自己的政治生命何去何从。

随即,汉献帝在朝堂之上召集长安城地群臣。当群臣到来时。长安城的军队已经尽数落入到太史慈的手中。虽然在收编的时候偶有抵抗,但是在王凌和王晨还有郭淮的“劝说”之下,这反抗被迅速地破灭。至少在表面上停止了对抗,毕竟现在皇帝“掌权”,王允身死,而且身败名裂。若是抵抗的话便是叛贼。

汉献帝当然明白自己的立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命令太史慈总管幽州,并州,青州,徐州,充州,翼州六州的事务,并封之以大司马之职.同时命令太史慈专事征伐,解决幽州地边疆之患和豫州扬州北部的战事。

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人员调动和大臣任命。这其中当然包括长安城守军一些列下属军官的任命,这些人在名义上当然只接受太史慈这大司空的指挥调动。

这道命令一下。太史慈名义上的权力立时激增,这等于说在六州之内太史慈就是个土皇帝,不说别的,至少六州地刺史自己可以随意更换。

更何况这大司马一职了,立刻使得太史慈变成大汉最大的军事长官。可以调动天下兵马。现在天下大乱,汉献帝又令太史慈专事征伐,这等于把随意杀人的宝剑放到了太史慈的手里,可以说汉献帝对太史慈的恩赐已经到了极点。

不过太史慈却并不是十分开心,他再一次发现,自己绝对不可以放松对汉献帝的警惕。尤其是汉献帝当着这许多臣子的面给自己这般大的恩宠之后。这些时日,太史慈只顾得对付王允和解决长安控制权的问题去了。早已经把这汉献帝抛到了脑后,他实在没有想到汉献帝会此时摆自己一道。虽然自己可以化解,但那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现在自己唯有隐忍不发,让汉献帝得意一段时日。

在朝堂上众人的祝贺声和羡慕声中,太史慈无奈地和其他接受任命的大臣跪倒谢恩。

不说汉献帝对其他人的人事任命有拉拢人心之意,就说汉献帝对自己名不副实的封赏,就令太史慈心生不满,对汉献帝心生警惕。

的确,从表面上看,自己受到了天大的恩宠,可仔细一想,这又算怎么一回事?

“总管六州事物”,难道在这之前自己就没总管六州事物吗?这六州的官员哪个不在自己的调配之内?

还有那个大司空一职,更是鸡肋得很,“掌管天下兵马”?兵荒马乱之中,自己能长官的就是自己的部队,再加上眼前这刚刚收服的长安的军队而已,又哪能掌管天下兵马那?

中央集权的松散乃是东汉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东汉自建立起就从没有真正意义的完全控制天下兵马的,更何况是现在呢?难道自己可调动曹操又或者孙策的兵马吗?

若是可以的话,那天下也不会大乱了。还有那个专事征伐,说得更是语焉不详,就现在看来,袁绍和长安地区都需要平定,可是汉献帝并没有说在消除这些势力之后,这些地区归谁来支配。到底是太史慈呢?还是另外派人出任州郡的刺史或者是太守?

诚然,作为大汉的臣子来说,太史慈的权力实际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实在已经是荣耀到了极点,但是作为一个要改朝换代的人来说,汉献帝的这些所谓恩赐不但对太史慈作用不大,反而还是一种变相的消弱。

可以想见。汉献帝今天对太史慈的封赏不日就会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时候谁不知道汉献帝不把太史慈当成是肱骨之臣?

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自然会认为太史慈就是大汉朝廷忠臣的代表,确认汉献帝的地位更是太史慈和已经死去的刘虞共同倡导的。

可以说太史慈的声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此而来。若是太史慈日后对汉献帝稍有不敬。那么天下的舆论就会把矛头齐齐指向自己。这个中滋味实在不舒服。

更不用说自己想要改朝换代的想法了,叫别人知道了更是大逆不道,到这时太史慈才真切地体会到曹操当时的辛苦。

哎,说穿了,还是权力和野心在作怪,汉献帝现在这么做根本是自己将了一军。其他事情可以姑且不论。

就说即将要结束对袁绍的豫州之战,在自己打下豫州后,汉献帝若是另派一人作豫州刺史难道自己可说不行吗?只怕自己才一反对,就会有人支持自己恃宠生娇,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坦白说,太史慈倒不大在意皇帝的位置,若是汉献帝乃是一代明君那也无妨,毕竟皇帝这个活要想干好。那是在是天底下最难地职业。

但问题是汉献帝根本无力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政权的问题,自己改朝换代并非是理想的结束,而恰恰是自己斩断这时代分裂的根源的理想的开始。故此,汉献帝这块绊脚石是必须要搬开的。哪怕日别人说自己是篡位者,那也在所不惜。

不过想一想,太史慈不得不承认汉献帝实在是天生搞政治的料子,他很会利用形势打击敌人。

这小子一惊看穿了自己咬杀掉王允的决心。更看出在长安自己无论再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不占优势,只有借助皇帝之名才可以站稳脚跟,故此再那里大发君威,大肆地伸张君权,避免自己完全沦为太史慈利用工具地命运。

而实际上,汉献帝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在汉献帝把杀王允地责任大包大揽过来、避免别人说太史慈随意枉杀大臣地同时,汉献帝成功的给朝廷中地大臣们一种错觉:太史慈不过是他的心腹而已,太史慈杀王允看上去真地只是奉命行事。如此一来,仿佛平定长安之乱的人不是太史慈,而是他刘协似的。弄得刘协的声望一时之间在长安群臣心中攀升到极点,这一点只要看看此刻站在朝唐中的大臣们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可以想见,在现在这个阶段,长安将会出现人人巴结汉献帝的局面,因为汉献帝的手中有自己这把刀,可以随意地杀人。而这种局面正中汉献帝的下怀,汉献帝将会大肆笼络人心,扩张自己势力。只要时间充足,汉献帝甚至可以把朝廷上的其他势力完全掌握,然后寻找一个理由,在把自己一脚踢开.结束自己只能充当政治工具的悲惨命运.只要自己真正掌握了权利,再作出几件出色的事情来,他汉献帝就是中兴之主.至少天下诸侯在名义上不敢和他对抗.到那时,谁再想控制汉献帝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太史慈心中苦笑:没有想到,自己原本要利用汉献帝,现在却反过来被汉献帝利用,看来自己实在不是搞政治的料子,想到这里,太史慈下定决心要把管宁从青州调过来,只有管宁这政坛老手才可以对付汉献帝这个小奸巨猾之人至于现阶段,太史慈唯有默默接受汉献帝的所有安排,只要自己稍有不满,立时就会被有心人利用,他们会和汉献帝联起手来一起排挤自己。而且对方也的确有这个实力。

太史慈很清楚。虽然说左右要和汉献帝翻脸,但是现在却绝对不是翻脸的时候。

这个结论只要和历史上迎接汉献帝时候的曹操对照一下就可以得出。那时的曹操虽然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但确实汗献帝唯一可以依仗的军队,至于其他小股诸侯的部队都已经被曹操分化瓦解又或者驱逐,比如说杨奉等人。

那时的曹操根本就是大权独揽,所以才会强制性质的迁都到许昌,更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变成朝廷中的大员,逐渐地掌握政权。

可是在侃侃那自己呢,显然没有那个资格。不说自己现在身边一个文臣没有,无法在朝中安插亲信。至少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控制长安。

表面看自己现在兵权在握,而且名义上长安地军队都归自己掌管。但到底不是自己地嫡系部队。就拿汉献帝新任命的那些长安守军的各个大小军官来说,太史慈这外来者几乎可说是一无所知。看看汉献帝在点他们名字那不假思索地样子,就可知道这些人都是汉献帝早已经思考多时的结果了。一旦有起事来,真正能指挥动他们的还是汉献帝。

长安的势力错综复杂,再加上长安地区大小城市不少,而且每座城市豆油驻军。现在这些驻军还没有别收服,谁知道王允一死,这些军队都听命于哪个大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兵变事件。最糟糕就是长安城地驻军也参与进来,来个里应外合,那自己可真的就无发在长安立足了。

现在,经过汉献帝的一番蓄意拉拢,人人向汉献帝谄媚,一定有不少人想要取代自己这个称谓的“汉献帝心腹”的位置,只要自己处理不好和汉献帝的关系。一定会有人出头这么做的。不过太史慈并非无还手之力,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说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现在汉献帝这么有恃无恐,无非是看穿了自己在长安的实力不强。

自己此来长安地目的是为了控制长安,可是现在倒好,反倒是汉献帝借着大肆封官的机会,弄得他控制长安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了。

只此一项。太史慈就发觉自己实在不如曹操,至少曹操不会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

但是汉献帝还是太嫩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还留有后手。

用不了多久,张绣和贾诩的军队就可以回长安,而王晨和王凌一旦劝降了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奔长安而来。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恶魔少爷别吻我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太子殿下饶命,臣弟是女儿身相忘于江湖独宠!段爷的心肝宝贝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绝色弃女:邪帝强追妻从神奥开始和希罗娜旅行诡异捞尸:开局暴打千年水鬼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重生大小姐野又飒,撩翻禁欲大佬境中话本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系统要我救世我反手加入特殊部门穿越八零:上啃老下啃小中间啃闺名字真难想说是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重生之萌娃平行世界奇遇记娇软知青,被冷面兵王给缠上了穿书:带着金手指穿越成软饭郎野欲!清冷神明弄哭双开门大冰箱终极:这个铠甲召唤人有点邪乎穿成惨死女配,我入宫成了皇后商界大佬被撩后马甲娇妻套路多属于怪物们的六月慧元界之林凡传奇四合院揍傻柱虐贾家坑死易中海斗罗位面融合,我提前穿越了穿越兽世之逮住一只兽神大人无界之巅星夜残火穿越:王爷,你的姬妾喜欢我大唐李庚传邪帝心尖宠明日方舟:从多索雷斯开始闺蜜双穿!我们真的只是朋友!灵轩心动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最强梦女:解说世界当送死流女配穿书八零,抱紧竹马大佬不撒手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游戏大佬要娶我惹清徐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港综:从白纸扇开始漩涡一族的软饭真难吃四合院之隔墙有耳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重生后成厂公:我被九殿下攻略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真千金归来:我以博物馆震慑八方蒋星的星际征程:危机暗涌团宠奶娃被读心后,全家反派人设都崩塌了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重生杂灵根,我靠偏门证道成仙哥们,你警神啊?家里挂满一等功死后才知,偏执校草曾为我吐血白头穿进副本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救苍生,惊朝野,替嫁弃女覆天下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让我替身顶罪?我干脆上位掀翻全家!穿成超稀有幼崽,被全星际团宠了园林守墓人黑锦鲤三岁半,被豪门美强惨团宠了后娘难为关于我菜成百鬼之主这回事爆火娱乐圈,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今夜,爱他到此为止恐怖教室:她靠恐惧养活了全班你选白月光,我离婚改嫁你哭什么闺蜜齐穿书,踹了大佬当首富!诡异游戏:开局万人迷,全服疯狂铠甲:一打三是常态一打七没意外七日鬼差灵犀纪事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开拓贵族:超豪华版本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我发誓龙族不是我带歪的书穿恶毒女配,她契约嫁京圈大佬退婚当天,摄政王携凤印来娶我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星铁:虚无星神为她睁眼怎么可能孕吐娇气包一撒娇,糙汉老公被撩麻了凭什么后来者居上因为他又争又抢诸天:从打爆美恐开始重生1988,三岁福宝旺全家离婚后掉马,温总他想父凭子贵弃渣男,抛逆子,顾小姐独美道门鬼事填房日常八零改嫁男主小叔,靠科研成国宝林小姐要改嫁,厉总跪地求原谅四合院:还我男儿身,满院私生子篮球传奇:仙道彰的火箭队之旅开局卖侄女?极品小姑靠系统暴富殉情三年,侯门主母休夫日百棺开道异界:开局买下可爱猫娘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嗷呜!瑞兽崽崽在线发财少帅娇宠,夫人她又美又飒孽徒勿扰:重生山野种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