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确实,在动员全国力量后,各路起义军再次遭受到惨重打击。

其中,李自成部在陕、甘两次被大败,只好会合另一支起义军逃入四川。

洪承畴指挥各将尾随,紧紧追击。在四川巡抚傅宗龙的配合下,洪承畴在广元、南江等地再次打败李自成部。

李自成逃至汉水时,又遭到固原总兵左光先的袭击。一败涂地的李自成带着18人逃至深山老林。

由于山高林密,洪承畴觉得李自成大势已去,并没有继续追杀,当然深山里也不好找,便把目标转向张献忠、罗汝才,老回回等起义军身上。李自成因此得以喘息。

接下来,张献忠部也吃了败仗。面对朝廷的强力剿匪,张献忠退守谷城,并派使者去见熊文灿,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

熊文灿原为福建巡抚,在任期间成功了招抚了海盗大首领郑芝龙,并派郑芝龙肃清了福建沿海大小海盗,基本只剩下大盗刘香。

熊文灿后又改任两广总督,在任期间再派郑芝龙与刘香激战数次,终于歼灭刘香。

可以说,这段时间内,熊文灿有赫赫之功。

他招抚了郑芝龙,并用郑芝龙的力量肃清海盗、驱赶荷兰舰队。不但为朝廷省下了一大笔钱,还多了郑芝龙这支生力军。

这对当时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熊文灿还曾向朝廷呼吁,解除海禁,以疏民困而足国用。然而,朱由检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海禁是祖制!

因熊文灿有清海乱之功,朱由检任命熊文灿为六省总理,商洪承畴、卢象升等人一同剿匪。

在张献忠送来降书之前,熊文灿便已经成功招安了刘国能部。因此,熊文灿大喜过望,立刻上报朱由检,建议招安张献忠。

对于张献忠的请降,大夏朝廷是分成两派意见。杨嗣昌、姚思孝等人担心张献忠假降,而熊文灿、刘元斌等人则认为张献忠真降。

最后,朱由检拍板,同意招抚张献忠部。这就是谷城招安事件。

受李自成败逃、张献忠投降的影响,各地起义军纷纷效仿,争相向朝廷献降书。

先后有罗汝才、混十万、过天星等十支起义军请求招抚。

只有革里眼、左金王、马守应、刘希尧、蔺养成等起义军还在坚持战斗,号称“革左五营”。

但不得不说,此时剿匪形势一片大好,如果再把“革左五营”拿下,是有望在短时间内平定内乱的。

但就在这时候,有人出手搅乱了朱由检的剿匪计划。

就在刘国能、张献忠、罗汝才等先后被招安的这一年,皇太极任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带着豪格、阿巴泰、岳托、杜度等人,率领八旗大军,再次从蓟镇大举入侵,沿途杀了不少朱家的皇族宗室。

名将卢象升也在这次入侵中,与清军交战而阵亡。

朱由检闻讯大惊,急令洪承畴、孙传庭带兵回来勤王。

皇太极这次入侵主要是,想实现议和的目的,让朱由检坐到谈判桌上来。

皇太极明明在军事上已经取得了主动权,为什么还想和朱由检议和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大金对大夏发起的战争,胜率极高,但打的大多是攻城战。大金不少精锐士兵也在一场场攻城战中伤亡。

第二,皇太极此时并没有太大的野心,认为无法灭了大夏,入主中原。就算侥幸能破京城,后世子孙也未必能守住。

正如后来,他写给朝鲜国王的信中所写的。

“朕想今日我之藩服不为不多,疆域不为不广。彼(大夏)既请和,朕意欲成和事,共享太平之福。

诸王、贝勒或谓夏朝时势已衰,正宜乘此机会,攻取北京,安用和为。

但念征战不已,死伤必重,固有所不忍。

纵蒙天眷,得或一统,世岂有长生之人,子子孙孙宁有世守不绝之理!昔大金曾亦一统,今安在哉!”

实际上,大金部队虽然可以绕过宁锦防线,从蓟镇入侵。但由于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一些攻城武器,如重型大炮很难带过去。只要人心齐,皇太极根本攻不下京城。

第三,议和也符合皇太极的利益需求。皇太极议和条件中,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开放边境贸易。

大金和蒙古一样,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对大夏有强烈的贸易需求。

就像当初的庚戌之变一样,蒙古的俺答汗最迫切需要的商品就是茶叶,屡次要求互市。

大夏朝廷不同意。这才让俺答汗大举进攻,兵临京城。

最后,大夏应允通商后,俺答汗便撤兵了。

庚戌之变因茶叶而开打,最后促成了隆庆和议。大夏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

皇太极这时也只不过想学俺答汗而已。

面对大敌入侵,朱由检召集众大臣商议。杨嗣昌、高起潜一派主张议和,卢象升一派坚决反对议和,积极请战。

朱由检大概心里是希望和皇太极议和的,但碍于面子,张不开嘴。

因为,朱由检曾与卢象升,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剿奴与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其实皇太极提出条件并不高,议和对大夏帝国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此时的大夏朝廷根本无法同时两线作战。

也有大臣怀疑皇太极是假议和。但即便是假议和,与大清签定议和条款,也有利于大夏。

如果皇太极在议和之后,撕毁协议,再次入侵,就把自己送至与论浪尖。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想要发动下面将士去拼命,皇太极总要有些说法的,绝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来,多年征战已让大清将士,有一些厌战的情绪。主动求和再违约,乃不义之师,只能降低大清士兵的士气,而提高大夏士兵的战意。

朱由检犹豫再三后,最终拒绝议和,令卢象升、高起潜御敌。高起潜主张据城坚守,而卢象升主张主动出击。

最后两人各自为战,卢象升部在贾庄被清军歼灭,卢象升在此役中阵亡。

卢象升战死的第二天,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城,朱由检仍在众臣前面斥责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可见,朱由检对卢象升是深有怨意。

卢象升阵亡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入殓,直到八十多天后,其遗体才被安放棺中,运回故乡埋葬。

卢象升的家人两次向朝廷哀求,给予抚恤。

当时,朱由检冷血地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由检又后悔对卢象升过于薄情,追封卢象升为太子少师。这种追封更像是一种讽刺。

半年后,清军终于从蓟镇返回沈阳。清军虽然掳掠了大量人口和财物,但也死了不少中、高级军官,其中成亲王岳托也死于济南。

清军这次入侵,收益最大的是各路农民起义军。因为洪承畴、孙传庭奉命带兵入京勤王,给了起义军重新发展的时间。

这不知道是皇太极有意为之,还是碰巧了。

在清军回去的二个月后,张献忠复反,攻占谷城,随即向西进军,想和罗汝才合合。

不久,罗汝才、白贵、黑云祥三部也复反,同张献忠一同攻下房县。

得知张献忠、罗汝才复反后,熊文灿急令左良玉、罗岱前去追剿。双方在播箕寨激战,结果罗岱阵亡,左良玉带几百亲兵成功突围,大败而回。

仓皇中,左良玉连总兵官的大印也丢在战场了。左良玉、罗岱一败一死的消息传到朝廷,朱由检大怒,将熊文灿革职下狱。

不久后,因招抚张献忠、罗汝才失败,熊文灿被朱由检斩首,其家人后来也被张献忠部屠戮,熊家只剩一人逃出生天。

虽然熊文灿有轻信张献忠之过,但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起码,他成功了招安了郑芝龙和刘国能。

刘国能被招安后始终忠于大夏朝廷,多次帮官兵剿匪,屡立战功,升为副总兵。

而且,太监刘元斌也向朱由检打了两次报告,说张献忠有降心。

招安这事并不是熊文灿自己的主张,最后决策者的还是朱由检。

朱由检杀熊文灿,不知道是为了发泄怒火,还是为了自己的决策失误找个背锅侠。

然而,熊文灿的死并没有给剿匪带来好转,形势反而严峻了。因为继任者杨嗣昌根本指挥不动左良玉。

正在大夏朝廷全力追剿张献忠、罗汝才部的时候,沉默几年的李自成再度爆发了。这一次,他总结了失败经验,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口号。

这口号一提出,深得广大贫民之心,一时从者如云。李自成收编了一些其他起义军的残部后,再次从商洛山杀出,真奔洛阳。

洛阳,是福王朱常洵的建藩之地。福王虽然封王时间短,但是万历最宠爱他,有求必应,所以其拥有的财物富甲天下。宏伟的福王宫内有说不尽的金碧辉煌。

而李自成就是奔他而去的。

见起义军势大,吕维祺曾劝福王朱常洵,建议他拿出钱来解决洛阳守军的粮饷问题。

吕维祺还给朱常洵讲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之前,李自成进攻宜阳、永宁二城前,城中皇族宗室一毛不拔;城破之后,宗室被屠尽,其财物被掠光。

吕维祺希望朱常洵不要忘了前车之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然而,福王朱常洵爱财如命,根本不理会吕维祺的话。

朱由检很敬重朱常洵这位胖叔,急调王绍禹、刘见义、罗泰三人各领本部人马,先去洛阳救福王。

看到三支援军来了,福王朱常洵安心了,请王绍禹、刘见义、罗泰到王府中吃饭。

一入王府,王绍禹、刘见义、罗泰三人就被王府的豪奢,震碎了三观。诺大的王府里,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数不尽的美女佳丽,到处可见的黄金饰品。

总之一句话,福王府的富丽堂皇,让所有词藻都苍白无力。

王绍禹三人进了王府后,嘴巴一直合不上,直到吃饭的时候才能用手按回去。名贵的毛毯上,留下三行细细的哈喇子。

盛宴款待后,福王朱常洵还送给王绍禹三人一千两白银,可谓是招待非常周到。

离开王府后,心事重重的王绍禹到军营中转了一圈。此时,灰头土脸的士兵们正蹲在地上,只有咸菜配饭吃。

巨大的反差瞬间扭曲了王绍禹的心理。一个可怕的念头浮在他的脑海里。

那天夜晚,王绍禹朝京城的方向拜了三拜,说了一句,“sorry”。从那一刻起,他决定了,要重新换个活法。

不久,李自成起义军来了。刘见义、罗泰两人找了个借口,领兵出去,说是出城去尿尿,结果没有回来,直接就向李自成投降。

当天晚上,王绍禹接着反水,下令部下杀死守城的将士,打开北门迎接起义军,并抓了兵备副使王胤昌献给李自成。

北城下,早有预谋的刘见义、罗泰带着起义军一路杀进去。至此,福王朱常洵宴请的三名大将全部反水。

王绍禹的手下和起义军士兵虽然素昧相识,可此刻就像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样热情,手拉着手,一路欢声笑语,直奔福王府。

“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

也许,福王朱常洵做梦都想不到,如果自己不请王绍禹三人到王府中吃饭,或许他们未必会反水。

正所谓,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贵不独行。没事别炫富,炫富遭人妒。

正是在福王府中的惊鸿一瞥,才使王绍禹、刘见义、罗泰从此自难忘。也许,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超富之家。

京城的朱由检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派出的三支援军,反而害了自己的亲叔。

到后来,官兵向起义军投降的例子越来越多;而同时,起义军向官兵投降的也不少。

大家打着打着,都打懵了,到底是官在剿匪,还是匪在剿官,傻傻分不清。

李自成轻松拿下洛阳后,坐在福王大殿上怒斥朱常洵,“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

朱常洵面如土色,只是不停地磕头乞命。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