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启四年七月,南居益再次组织第四次进攻。荷兰人请求投降,并承诺归还澎湖岛。战前指挥官孙国祯同意了。七月十三,荷兰人搬运岛上物资上船,驾驰十三艘船离岛而去。

“乞缓进师,容运粮米上船,即拆城还城。孙海道恐攻急,彼必死斗,不如先复信地,后一网尽之为稳,姑许之。夷果于十三日拆起,运米下船,止东门大楼三层为旧高文律所居,尚留恋不忍。

乃督王梦熊等,直抵风柜,尽行拆毁。夷船十三只,俱向东番遁去。我师犄角扎营,防其复回。”

虽然,澎湖之战以福建水师的惨胜告一段落,但阻止不了荷兰走私集团对暴利的追求。就在澎湖之战当年年底,荷兰商队在后援的支持下,再次入侵并占据了台湾。

此时的大夏师老财匮,根本无力驱赶荷兰人,只能望洋兴叹。反而是民间海盗势力郑芝龙屡屡打击荷兰人。后来,郑芝龙死后,其子郑成功继承父业,大举进攻,驱赶荷兰入侵者,收复了台湾。

然而,倭寇首领汪直也好,海盗首领李旦、郑芝龙也好,荷兰商队也罢,其本质都是海上走私集团,都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

无独有偶,大宋时期设立博买务,只许官方垄断,禁止民间私卖茶叶等商品。茶贩王小波、李顺揭竿而起,武装起义。

在与官军的激战中,王小波被冷箭射死,但起义军又推王小波的妻弟李顺为领袖。李顺率农民军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大宋朝廷不得不调动全囯兵力来对付大蜀政权。

虽然,茶贩王小波、李顺起义历经两年多,最后被镇压,但也让大宋朝廷不得不做出让步,取消了博买务。禁海催生了倭寇、海盗,禁茶引发了茶商、茶农起义。

同样可推,倘若禁止民间猪肉、水果贸易,一样会引发猪盗、果贼暴动。

倭寇、海盗的士兵来源虽然复杂,但其首领绝大部分都是大夏沿海的汉人。如汪直,“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如郑芝龙,“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在很长时间里,大夏正规军是打不过汪直、郑芝龙这些大倭寇、大海盗的(戚继光除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海外贸易的利润太大了,这让汪直、郑芝龙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来招兵,买船,买炮。

以郑芝龙为例,他在巅峰时期拥有战船一千多艘,商船三千多艘,兵力近十万,其中有汉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非洲黑人等。连当时的世界第一的海上霸王荷兰来到大夏海域,都得喊他一声大哥。

但换个角度来说,假如大夏帝国开放沿海通商口岸,合理收取关税,不但能让倭寇、海盗势力逐渐冰消瓦解,还能充实干瘪的囯库,何至于大夏君臣整日为军饷愁眉苦脸。

海禁政策到底给大夏帝国带来什么好处,不得而知。

但海禁带来的苦果是显而易见的。税收上,帝国失去了丰厚的关税,财政压力日增;经济上,海禁抑制了贸易活动,进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军事上,海禁催生了汪直、郑芝龙等海贼王。

若不是郑芝龙父子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不但不与大夏朝廷为敌,后来接受了熊文汕的招安,反过来帮助朝廷肃清其他海盗势力,驱逐荷兰人。那么,郑氏集团将会在倭寇之乱后形成新的海盗之乱。

孙承宗督师辽东后,改变了以往靠客兵守辽的做法,主张收拾人心,招募辽民为兵,进行训练后逐渐代替客兵。

“今天下急务,在收拾人心。”

“盖安辽人,即所以安天下也。”

“凡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今关城合秦、晋、川、湖、齐、梁、燕、赵之众,尽客兵也。五方乌合,额饷而外不能加毫末于身,而责其捐坟墓,弃妻子,固结于我,已自为难。

而况粮料不继,即其继也,能固结于我,不逋不哗,而坐食便自坐困。竭天下物力,每岁养十数万坐食之人,事久变生,师老财匮。”

在孙承宗之前,所有辽东分公司总经理都是要求兵部调各地客兵援辽。然而,各地客兵能救辽吗?不能。几年来,数十万客兵一波波援辽,然而大夏是逢战必败,国土面积是越打越小,财政是越打越穷。

天启元年二月,礼科给事中王志道就上疏朝廷,抨击过分依赖客兵的辽东用兵方向,认为自古以来守边名将所用之兵主要来自边地,如今战事吃紧,本地辽兵少,可以暂调客兵。

但时间一久,援辽客兵思乡情重,逃亡不断,再不招募辽人入伍,加以训练,逐渐淘汰士气低迷的客兵,数年之后辽东将无兵可用。而更早一点的万历期间,兵部就批评熊廷弼不懂收扰人心,招募辽人入伍。

而真正实施“以辽人守辽土”,逐渐让边地辽人成为主力的是从孙承宗开始的。事实上,孙承宗督师期间,大夏朝廷也没有能力再向以前那样大规模调兵入辽了。

一是鲁地、楚地相继叛乱。特别是楚地的形势十分严峻。兵部、户部已经按照二十万兵,年饷三百万的标准去组织剿匪了。

吏部尚书赵南星曾指出,“天下之最可患者,莫甚于民之作乱,而夷狄次之。”

事实上,大夏帝国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而不在于外敌。

二是各地也没多少兵力可调动。有些地方已经调过九次兵援辽了。再调下去,当地巡抚别说维持秩序了,搞不好连自己内裤都要被乡民扒了。

长期以来,大夏帝国之所以调客兵入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希望以兵力上的绝对占优,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两年内。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是最烧钱的。大夏帝国的想法不错,但明显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实力。

二是熊廷弼一派认为辽人更倾向大金,不可用。这派说法也是有依据的。比如辽人出身的李永芳在抚顺之战中便献城投降,后来率一万辽人跟随努尔哈赤进攻大夏。

为什么有一部分辽人甘为敌所用。因为自高淮乱辽后,辽人痛恨大夏在辽地的黑暗统治,痛恨朝廷无休止地对辽人过度的剥削。

御史毕佐周曾将辽人对朝廷的仇恨总结为“四大恨”。

“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残辽无宁宇,辽人为一恨。军夫之破产卖儿,贻累车牛,辽人为再恨。至逐娼妓而并及张、刘、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辽人为益恨。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令其淫污妻女,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

自辽东兴兵以来,不少援辽部队军纪败坏,把朝廷派来援辽的怨气撒在辽人身上,欺凌辽民,对辽人“相待如仇敌,远逐之为快”。

时有时无的微薄军饷让辽地军户在荒年不得不卖掉家中车、牛过活。可靠卖掉车、牛后,往后的生活就越发艰辛,最后不得已,只能卖儿卖女来活下去。

当地的张、刘、田三大望族歌妓婢女成群,田地无数,家财万贯,而社会底层的辽人往往一辈子难以成家。

一些投降大夏的蒙古人、叶赫女真人居然侵夺辽民的饮食,淫污辽民的妻儿,而大夏朝廷对此听之任之。

毕佐周在奏疏最后问了一句话,“冀其为我守乎”,令人深思。可这份奏疏报上去后,大夏皇帝没有任何回应,如石沉大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高淮乱辽后,大夏朝廷在辽地实施的恶政一步步地把底层的辽人逼向异族他乡。辽兵哗变,辽民逃亡习以为常。

时任蓟辽总督的梁梦龙在向朝廷上报的奏疏中写道:“自灾虏频仍,军民逃亡者半。”

御史翟风坤也向朝廷指出,“我辽民以役重差烦,至于无可奈何,愿随女真去,将来之忧方大耳。”

辽地社会矛盾的恶化,努尔哈赤也看得清清楚楚。

努尔哈赤还屡次向儿子们指出,“往者,尔大夏国富人,占地甚广大,其田雇人耕作,所获粮米,食之不尽,而粜之。贫民无田无粮,买粮而食,一旦财尽,沦为乞丐。富人与其囤积粮财,以致朽烂,徒行贮藏,不如瞻养乞丐贫民”。

“大夏帝政法不明,纵容太监敛取民财,众官亦效法其帝,皆搜括民财。奸诈之富人行贿可以豁免,正直之贫民无则陷于苦难”。

敌人把你的致命处看得明明白白,而你却对敌人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边地辽兵、辽人开始向建州女真地区大规模逃亡。以开原为例,辽兵逃亡了一半。“二十五年,开原额军士一十万陆仟九百余名,今役止六万余名,其间,且多老弱。”

辽地民间传唱着这样的歌谣,“辽左有三患,而建夷不与焉”,“生于辽而走于胡”,“若不罢税,达子就是我投主”。

而歌谣中“建夷”、“胡”、“达子”等戏谑之词均是指建州女真人。若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向北方苦寒的建州地区迁徙。是大夏在辽地腐败且黑暗的统治,一步步将辽人推向异族的怀抱。

在建州地区,辽人的生活尚能温饱;而在大夏统治区,辽人和其他地区的百姓一样,要承担起这个帝国的所有支出,包括国家的赋役、皇族宗室的供养、贪官污吏的盘剥、地主的田租,除了破产别无出路。

实际上,辽人作为边疆之民,习武成风,具有很强的军事作战能力。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最精锐的部队士兵大都来自边民。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不同条件下,边民可以成为守护边境国门的坚盾,也可以成为刺进帝国心脏的利剑。

几百年前,同样是边民的长白山人就上演前倨后恭的一出戏。当大隋帝国要招募边民征伐高丽时,王薄让人传唱歌谣,号召边民纷纷起义,对抗大隋王朝。

这些歌谣是这么唱的,“要抗兵,要抗选,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脏官杀个光”。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地死,斩头何所伤”。

可是三十年后,同样是招募边民征伐高句丽,昔时造反地区的边民却“踊跃而从”,争相报名参加大唐军队,奔赴辽地作战。

大隋、大唐两个中原王朝在短短三十余年内,两次征伐高句丽。但边民对大隋、大唐两个中原王朝的态度却值得后来者反思。

对大隋而言,边民是“乱臣贼子”;对大唐而言,边民却是“边地良家子”。而名将薛仁贵正是其中的“边地良家子”,在征伐高句丽中一战成名,率领边民从辽地杀到天山,成为大唐帝国的定海神针。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边民前倨而后恭。道理也很简单,这些边民遵循“投桃报李”的原则。若中原王朝厚爱边民,他们自然甘愿为帝国冲锋陷阵;若中原王朝骑在边民头上作威作福,他们便刀锋倒转。

“君之视臣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如寇仇”,两千年的孟子提出的君臣关系同样适用君民关系。

长白山的歌谣尚余音绕梁,但千年之后的大夏君主们却早就忘却了前车之鉴。大夏王朝后期,经济在发展,税收却收不上来,财政入不敷出。大夏皇帝不但没有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反而派出太监高淮,借矿税名义进一步榨干辽人。

“誓食淮肉”的呼叫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始终叫不醒睡着的大夏。时隔千年,大夏的辽地边民和大隋的边民遭遇何其相似。其中差别不过是大隋边民选择了“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而大夏边民选择了“生于辽,不如走于胡”。

辽人中其惨的莫过于军户了。大夏王朝一方面要辽地军户守护国土,一方面要辽地军户屯田,又将苛捐杂税徭役摊派在辽人身上,造成辽人终日劳累,却倾家荡产,荒年时卖儿鬻女。

悠悠天地,山海关内,庙堂之上,不知有几人知辽人之苦?

今日辽地多逃亡,有奸细,曰辽人不可用;明日鲁地、楚地多叛乱,曰鲁人、楚人不可用;他日若闽地海盗兴乱,又曰闽人不可用。

数年之后,有何处人可用?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