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印问他柴火呢,他也是支支吾吾不回答。
第二日,史万岁敲着木鱼,脑中挥之不去的是那背着长条的女子。
连门打开了都是未曾发觉。
女子借住在了寺庙中,她闲暇无事听到有木鱼声,便进来看到了一个和尚敲着木鱼。
女子觉得有趣,便上前说道:“小和尚,你的心,不静”。
史万岁觉得耳根子发烫,睁开眼看到女子,大叫一声丢了木鱼躲到了石柱后面,露出半个红脸。
“你怎知,我的心不静”。史万岁说道。
“因为~我不告诉你”。女子卖了个关子,俏皮的离去了。
一连几日,她都会来听史万岁敲木鱼,听史万岁讲佛理。
史万岁手中的木鱼越来越快,他的心不静,佛理也是含糊其辞,故事倒是听得女子娇笑连连,时而泣涕涟涟,她说,希望在这世上走过一遭的人或是妖,都要温柔至极。
女子身后背着的是一把琴,她说过,琴有三不弹,却没有告诉史万岁有哪三不弹,她说,那已经不重要了。
晨钟回荡的寺庙,除了绕梁的梵音,每天还会多出一丝旖旎。
女子的琴声很好听,比经文都要好听。
女子说史万岁每天给她讲故事,她便可以教史万岁弹琴,史万岁不喜欢学琴,但是他喜欢听女子弹琴,所以他总是学不会。
女子说她叫池鱼儿。
这一日,史万岁与往常一样讲述着佛理,诉说着何谓四大皆空。
池鱼儿抓起了史万岁的手,贴像自己心脏的地方,问他,自己的心是否空了。
史万岁不知道怎么回答,出家之人本应四大皆空,可那一声他始终说不出口,他眼中看的也不是池鱼儿的心,而是胸前之物。
他逃走了。
他问他的师傅灵印,佛曰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何谓皈依佛他都搞不清楚了。
灵印一笑,告诉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坠魔道。
有人说修佛修心,有人说修佛修身,身心皈依才是皈依。
灵印摇了摇头,在这世上谁能不沾半点因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坐在大堂之中,寄身于泥塑之内,人或妖却处在俗世之中,你问我何谓人,何又是妖,便要走一遭世俗才知道。
他又问灵印,世俗与寺庙有什么不同,自己难道不是先要学会做人,才能进入世俗吗?
灵印摇了摇头,告诉他,并不是要先学会做人才能进入世俗,而是进入了世俗才能学会做人。
史万岁又问,那佛不会怪罪于他吗?
灵印告诉他,皈依僧,皈依法,最后才是皈依佛,色即是空,须得先知道什么是色才行。
从那以后,史万岁没有见过池鱼儿,手中的木鱼也慢了下来,三两声停顿,他体会到什么是空了。
第二天,史万岁下山了,他看到了灵印口中的红尘,听到了喧嚣,一去,就是半年。
终于,有一天,他听到了熟悉的琴声,宛转悠扬,响彻闹市之间,声音是花楼之上传来的,这个地方叫做雷洲。
他推开了面前的女子,径直的走进花楼,面前有着各色的芳香,却瞧不见他要找的姑娘。
这些女子的手腕,脖子,脚踝,腰上都有一个乌黑的铁圈。
嘈杂的声音过后,某位大人的房间熟悉的琴声越来越清晰,史万岁冲了进去,第一次,打了人,第一次,杀了人。
他的妖气,满座皆惊。
也惊动了最大的势力。
从那一天过后,史万岁身上便时有伤痕,脖子上也套着相同的乌黑铁圈,他被当做奴隶,苦力,坐骑游街。
他开始怨恨池鱼儿的袖手旁观,他有些恨池鱼儿,在某一天,他又找到了池鱼儿,此刻的池鱼儿身上皮开肉绽,嘴中吃着污秽难闻的猪食,却还是笑着。
他又被打了一顿。
他分明看到池鱼儿,哭了。
这一天的月黑风高,他又找到了池鱼儿。
第二天,府上的丫头在地上捡到了一把破烂的琴和一件好看的新衣裳,丫头拿走了琴和衣裳换些散碎银两,踩过衣裳中掉落出的已经死掉的金鱼,那条金鱼,临死前嘴角还挂着笑容。
也是在这一天,史万岁碰到了一个奇怪的道士,他挣脱了乌黑的铁圈,那一天,某位大人全家鸡犬不留。
史万岁也失去了踪迹。
没有人知道那个道士给了他什么,也没人知道那个道士要他做什么。
我刚见到史万岁的时候,他说自己叫史万岁是因为他从腌臜之物中生,想要活到一万岁。
灵印有些懊悔的说道,“可我再见到他,他说,他要让所有人,妖都喊他做万岁,他要当最大的皇帝,他还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做,故渊”。
天岐心头一震。
池鱼思故渊,故渊也不能没有池鱼。
世间最美是初见,世间最悔是初见。
灵印似乎是故意说给天岐听故渊的过去,天岐结下了一份了不得的因果。
灵印离去了,正如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来的,也是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更是没人知道他将要去哪。
天岐不知道风雪谷的禁地在何处,心中对将要见到的人隐约有些激动,也许,会受到责骂吧,天岐有些开心。
千步不见宗门弟子,这种偏僻的地方,用屁股也能想个大概,所有的宗门都是一个样。
“我说你们这些老头,是没脑子还是怎么着,这么显而易见的地方,简直就是在告诉不知道的人,这里藏着宝贝。”
赤嵘轻车熟路。
风不悔没有回答赤嵘,反而掏出一个方印,玉制的方印盖在一处石头上发出暗淡光芒一闪而逝。
面前的石壁逐渐变得透明,层云尽头,平地起一座高山,白雾皑皑,反倒是身后显而易见的“禁地”变的虚幻,露出了脚下深不见底的悬崖。
赤嵘:“。。。”
接下来的一路赤嵘一句话都没说,抱着肩膀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方寸山”
看到这三个大字,天岐不禁联想起那方寸大小的玉印和方寸大小的石头,究竟哪一种是方寸。
顺着石碑,复行百步,过千阶,见一洞府。
众人走过琼楼,落英缤纷之下有一瑶台,定睛一看,这瑶台之上有一个大鼎,周遭飘散的落英落到鼎身,化作元气融到鼎内,这漫天的落英竟然都是元气化成。
天岐抬头,师傅他,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