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郭德志是个善于学习的说书人。虽然他已经是长安城首屈一指的说书人,每天都有人专门为了听他说书而来到五合居吃饭。

但是他并没有骄傲。

这段时间,他敏锐的感受到香料价格风波给长安城勋贵富商带来的影响。

而五合居的顾客,最主要的就是勋贵子弟和富商,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

所以,很快的他就编写了《五百猛士下南洋》和《香料岛的故事》两个新的说书主题。

东海渔业那么多船员回到长安城,这些船员们拿到那么多的赏赐,自然有些人就开始流连忘返于青楼酒肆之中。

不管是为了在姑娘们面前展现自己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还是为了吸引周围人好奇的眼神。

不少船员都绘声绘色的介绍着自己的南洋之旅。

至于重中之重的海盗遭遇战、神秘海域、无名燕窝岛、香料岛,这些都是大家最喜欢说的段子。

一来二去,长安城就有了很多传说。

而郭德志为人豪爽,舍得花钱,主动结交了几名来五合居吃饭的船员,在觥筹交错之下,拿到的素材就更多了。

所以他的《五百猛士下南洋》和《香料岛的故事》就越来越丰富。

“各位客官,今天郭某人要跟大家说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想必这段时间,大家都听说了东海渔业的船队从南洋归来的故事……”

五和居中,郭德志声情并茂的开始了新的一天。

而下面的客人,有些在认真倾听,有些边吃边聊边听。

“萧兄,我的建议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靠窗的一个雅座上,两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在那里攀谈着。

“卢兄,我萧家虽然有江南道最大的造船作坊。但是说来惭愧,这东海渔业的那种海船,却是一直造不出来。作坊里也不是没有仿制过,但是不了解详细的结构,做出来的船只在海上行走并不平稳。”

这两人正是萧锴和卢宣。

作为萧家和卢家当代的嫡子,他们都是长安城首屈一指的勋贵子弟。

瓷器和造船是萧家最大的产业,而作为五姓七望的卢家,门下的产业却是囊括麻布、脂粉等各行各业。

在卢宣看来,只要两家联合组建船队下南洋,货物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只要招募一帮水手,随时可以出发。

虽然不知道珍品阁这段时间卖香料到底挣了多少钱,但是数量绝对惊人。

长安城的勋贵们在香料里基本上都亏了钱,而楚王府却是大挣特挣。

要说没有人眼红,这是不可能的。

“不怕,东海渔业在登州的造船作坊,里面的船只据说也是对外售卖的,虽然不是最新式的海船,但是我们买一艏先用着,同时再仿制,船只的问题肯定是可以解决的。”

卢家的影响力主要在北方,江南地区是远远不如萧家的势力庞大。

再加上萧家在造船上的优势,所以卢家才考虑和它联手的。

“你这么一说,似乎也可行,我回去跟阿耶说一说,过几天再给你回话。”

萧锴自然也是眼红下南洋的暴利,只是为人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有点瞻前顾后。

不过,终究还是同意了卢宣的提议。

“船长,这几天好多人在明里暗里的跟我打听香料岛的位置,询问下南洋的可行性,我们是不是请王爷下令,把海员们全部集中送回登州去呢?”

杨七娃一脸担忧的来到周二福面前。

东海渔业在长安城是有自己的落脚地的,这段时间,周二福和杨七娃这些船队的核心人员,都是住在这里。

不过,像是一些普通的船员,虽然王玄策也给他们安排了住处,但是腰包里有了钱财的船员,又怎么能够憋得住?

在有些人看来,拼着生命危险出海,不就是为了能够过上好日子嘛。

上酒楼,吃的香;去青楼,睡的香。

很多船员基本上都没有住在集中安排的地方,或者说一天到晚,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落脚地。

这就给了很多有心人机会。

这个年代,下南洋还是需要勇气的。

对于一些世家勋贵来说,虽然有心去南洋捞金,但是其中的风险,他们也是知道的。

虽然不用自己亲自去冒险,但是船只货物要是损失了,这也一样很难接受啊。

所以,挖一批东海渔业的船员,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七娃,你放心,我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不过王爷让我们不用担心,有人愿意走的,就让他们走吧。”

周二福虽然不是非常理解李宽的指示,不过,执行起来倒是很到位。

对于东海渔业来说,现阶段的南洋,最有价值的就是香料岛了。

但是,要找到香料岛,除了朱二福、尉迟环、房遗爱和杨七娃等一部分舵手和了望手,其他的船员根本就不可能找到。

真要是在南洋乱转就能找到香料岛,那太阳就是从西边出来了。

“可是,这样一来,那些人不就是在我们身后占便宜吗?”

杨七娃的眼光不可能看到推动下南洋的热潮对大唐的意义有多大,他只知道其他人也跟风下南洋了,东海渔业的利益就会受损。

“用王爷的话说,南洋那么大,哪是我们东海渔业一家可以独占的?与其让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天竺人占便宜,不如让大唐的其他人占便宜。”

……

狂风过后,留下一地鸡毛。

长安城的许多勋贵世家都在这一场香料风波之中损失了不少钱财。

这也让大家对南洋有了第一次深刻的认识。

而伴随着东海渔业将要继续出发下南洋的消息传开,长安城的勋贵世家们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特别是在登州府参与了捕鲸业的家族,纷纷开始着手安排人马下南洋。

虽然风险似乎很大,但是跟可能的收益比起来,这点风险算的了什么呢?

而伴随着这股热潮,大唐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现有的造船作坊都在扩大规模,一些新的造船作坊也纷纷的在登州、杭州、明州、泉州等地兴建了起来。

就连造船的木头,价格也跟着上涨了两成。

这让经营木材生意的邓峰和郭阳,眼睛都要笑开花了。

看来,跟着楚王府的步伐走,果然可以挣大钱啊。

……

天气慢慢的开始热了起来。

李宽让人搬了一张躺椅,待在荷塘边上的桃树下面,看着蜻蜓煽动着薄薄的翅膀在荷花丛中飞翔,水黾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知了在发出阵阵鸣叫。

李宽突然有点怀念起后世的空调了。

要是房间里有空调,就不用大夏天的来到院子里乘凉了。

“二哥,快看,小玉米捡了一片叶子塞进嘴里了。”

兕子在一旁的垫子上跟小玉米在那里玩耍,李治则是拿着一本算学书在那里看着。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倒是吓了李宽一跳。

已经会爬了的小玉米,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动不动就捡个什么东西放在嘴里。

刚才明明垫子周围已经有丫鬟清扫过,没想到这个小丫头连树上掉下来的落叶都不放过。

“阿——”

李宽赶紧一个翻身,从躺椅上起来了,双手抓着小玉米的胳膊,示意她张开嘴。

“阿——”

小丫头有样学样的,李宽连忙伸出手从她嘴里拿出了一片树叶。

这个年龄的小孩,还真是靠嘴巴来认知世界啊,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

“二哥,小玉米好笨哦,树叶也放嘴里吃。”

兕子伸出手捏捏了那肉嘟嘟的小脸。

“耶耶,抱抱!”

小玉米看李宽过来玩,连忙爬到了李宽身上。

这个年纪的小孩,虽然还不会走路,爬却是爬的飞快。

一个不注意,她就不知道爬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二哥,今年的夏天好热啊。”

李治看李宽抱着小玉米,觉得自己身上都热了几分。

往年,长安城的夏天虽然也比较热,但是只要不到太阳底下,也还能忍受。

可是,贞观十二年的夏天,却是比往年要热很多。

兕子:“对啊,要是有冰块加到茶里一起喝就好了。”

李治:“没错,再加点饴糖,那就更好吃了。”

兕子正处于贪吃的年纪,李治虽然年纪变大了,但是有的时候也还跟小孩子一样。

冰块?

李宽突然想到了什么。

在后世,哪怕炎炎夏日,有冰箱在手,冰块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

但是,此时此刻,要怎么才能制作冰块呢?

这么热的天,要是来一根雪糕,似乎很不错啊。

“雉奴,兕子,你们想不想吃雪糕?

“二哥,雪糕是什么呀?”

两个小家伙经常从李宽嘴里听到一些新名词,已经有点习惯了。

“嘿嘿,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李宽想到这里,就让一旁的绿竹抱着小玉米,自己开始安排人去准备雪糕的材料。

《诗经·豳风》上有这么一句话,“二之曰?凿冰冲冲,三之曰纳之凌阴。”

这其实就是说的储藏冰块的事情。

在没有制冰技术的年代,皇家往往会在冬天准备一些冰块放在冰室里面,留着夏天使用。

不过,李世民提倡节俭,大明宫中的冰室,储存的冰块都非常少,根本就不够使用。

当然,李宽也没有打它们的主意。

一个现代人,要是连制冰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懂,那就太失败了。

以前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现在既然准备动手了,那还不容易。

“晴儿,你去叫人各处药铺,把所有的硝石都买回来。”

硝石制冰,这是初三化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的东西,也算是李宽为数不多的还记得的化学知识了。

“全部都买回来吗?”

晴儿听到李宽的这个吩咐,愣了一下。

这硝石在药铺里是作为一种药材贩卖的,莫非王爷生病了?

“对,全部都买回来。多安排几个人去,买到了就先送一些回来。”

李宽也懒得跟晴儿解释为什么,反正一会大家都能看到。

“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王爷,还有其他什么要买的吗?”

“府上应该有糖吧?”

李宽想了想制作雪糕需要使用的材料,糖、奶粉、鸡蛋、面粉,这些都应该是常见的。

不过,似乎自己平时很少吃到糖,所以就多问了一句。

“王爷,厨房里应该是有些糖的,但是估计不多。奶粉的话,西北贸易每个月都会送一批过来,倒是有的。”

晴儿压根没有提鸡蛋的事情,因为楚王府本身就是长安城最大的鸡蛋生产商。

“那也买点糖回来吧。”

李宽本身不是一个爱吃甜食的人,不过做雪糕,要是没有足够的糖,那口感是无论如何都好不起来的。

李治和兕子在一旁看着李宽各种吩咐,居然忍不住开始吞起了口水。

虽然不知道雪糕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听起来似乎就很好吃的样子。

雪糕的名字里既然有“雪”这个字,必定是吃起来很凉快的吧?

楚王府的下人们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

没过多久,一应材料就已经准备妥当。

就连出去买硝石的人也回来了第一拨,带回来十来斤硝石。

“把这些鸡蛋都打到盆里面,加点糖进去一起搅拌。”

大中午的,李宽这么一顿折腾,很快的周围就聚集了不少人。

就连在午睡的程静雯和武媚娘等人也过来了。

九条杏香在一旁负责按照李宽的指导制作雪糕,手脚倒是很麻利。

“等一会!”

就在九条杏香准备放糖的时候,李宽开头叫停了。

“这……这是什么东西?本王不是说加点糖进去一起搅拌吗?”

看着九条杏香从一个罐子里舀出一勺黑乎乎的东西,李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王爷,这个就是糖啊。”

程静雯帮忙解释了一句。

“这个就是糖?怎么黑乎乎的?”

李宽从杏香手中拿过了罐子看了看。

红糖不像红糖,就更不用说跟自己理解的那种白糖了。

这就是大唐的糖?

这明显是不合格产品吧。

怎么大家好像还很当宝贝似的?

“王爷,这糖已经是长安城里最好的了。是从西市的一个天竺商人的铺子里采办的。长安城的勋贵吃的糖,大部分都是那里买的。”

程静雯有的时候也有点困惑。

自家王爷明明很聪明的一个人,但是有的时候偏偏不懂一些非常普通的现象,搞得自己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大家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了。

“对啊,王爷,这糖可是金贵物资,一两就要卖两个银币,可不比香料便宜呢。”

武媚娘也在一旁插了句话。

李宽看到程静雯和武媚娘的反应,知道肯定又是自己想当然了。

不过,这倒是给了他一个新的灵感。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